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胡婧婷 《学理论》2013,(2):243-244
儒家文化博大精深,其中许多关于道德和法的理念对大学生法治教育有重要的研究价值,特别是其注重从思想根源上预防犯罪。对当代大学生法治教育来讲,只有从思想源头上有效遏制违法犯罪意识,从根本上树立大学生的法治理念和守法意识,从而让大学生远离犯罪。引入儒家文化,充实大学生法治教育,预防大学生犯罪,促进其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2.
《学理论》2015,(30)
当前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显,严重影响了他们的身心健康和正常的学习生活,由此引发的一系列社会问题越来越引起教育界和整个社会的关注,如何解决当代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是各高校的一项基本工作。通过分析当代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的特点以及成因,提出相应的教育策略,从而更好地促进贫困大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
《学理论》2017,(3)
激情犯罪是近年来大学生犯罪中较为频发的犯罪现象,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本文从大学生激情犯罪的概念、特点、产生的原因出发,探究如何有效地采取大学生激情犯罪的预防措施和教育策略,以避免大学生激情犯罪案件的发生,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维护校园环境的稳定,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  相似文献   

4.
陈晓晨 《团结》2006,(4):45-46
近年来,青少年犯罪在我国呈明显上升趋势,严重影响了我国社会的稳定。青少年犯罪问题,已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如何有效的预防、控制青少年违法犯罪,成为我国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当务之急。青少年犯罪的特点当前,青少年犯罪现状是:所犯罪行严重,大案要案多,社会危害性很大。青少年犯罪还经常为抢劫、故意杀人、盗窃、绑架等故意犯罪,很少为过失犯罪,犯罪时不计后果,手段残忍,社会危害大。1.犯罪的低龄化趋势明显。17岁以下的未成年人犯罪的比例呈上升趋势,不满14岁的儿童的恶性犯罪也屡屡出现,令人震惊。从青少年所处年龄段的心理特征…  相似文献   

5.
彭书雄 《学理论》2009,(21):174-175
在当代社会全面转型的背景下,由于大学人文素质教育的弱化,大学生心里素质问题越来越突出,并由此引发了一系列犯罪、自杀等恶性事件。本文主要从现象入手,就当代大学生的脆弱心理及非理性及非理性行为产生的原因及其表现特征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6.
李历 《瞭望》1993,(30)
青少年犯罪是当今世界面临的一个重大社会问题。近年来,中国青少年犯罪形势也日趋严峻,25岁以下的犯罪人数占全部犯罪人员的70%多。这一状况,引起了中国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7月6日,中国当代社会研究中心与中国科技发展基金会、中国当代社会研究基金管委会,在北京科学会堂联合举办了“青少年犯罪与道德建设”座谈会。一批知名人士和专家学者就造成青少年犯罪的原因、如何治理、目前所面临的道德建设等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专家们认为,“青少  相似文献   

7.
《学理论》2015,(24)
当代大学生群体是一个受多重外界因素相互作用的群体,虽远离社会的复杂环境,却又生活在以学校为单位的小社会中。近些年来,随着大学生群体发生犯罪、自杀等负能量事件频率明显增高,大学生的人际信任状况成了整个社会关注的焦点。究竟大学生目前的人际信任状况如何,有哪些因素作用其上,要怎样改善不好的状况?以陕西师范大学为例进行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8.
《学理论》2016,(6)
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产生具有极其复杂的原因,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评估要注重结合大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从分析其心理问题形成的原因入手,重新建立合理的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评估规范体系。在对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进行细致研究的基础上,利用一系列评估手段进行比较和判断,在此基础上形成切实可行的大学生心理健康评估体系,从而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预防与干预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建立大学生心理预防干预体系,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时效性。  相似文献   

9.
潘琪 《学理论》2013,(12):212-213
大学生犯罪有鲜明的特点,总体上看主观恶性低、以盗窃罪和伤害罪等的轻型犯罪为主,犯罪的主要原因与大学生群体的特点和个体的价值观念、法律意识、心理素质密切相关,要有针对性地做好犯罪预防措施。从高校的角度主要应在犯罪预防宣传、品行教育、法制教育、心理教育等方面加以改善以达到更好的预防效果。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大学生犯罪问题越来越严重,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在研究此问题时,我们首先应当明确大学生犯罪的概念和研究范围.调查研究表明,大学生犯罪仍然呈现单一型,但同时具有多样化的特征;此外,大学生犯罪具有时间和地点的规律性.除了以往研究中阐述的原因之外,不良心理素质、学校丑恶现象、家庭压力、就业压力也是导致大学生犯罪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
《学理论》2015,(12)
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各种消极的社会因素不断增多,影响到青少年的健康发展,以至于我国青少年的犯罪现象日渐凸显,并呈现犯罪形式团伙化、犯罪类型多样化、犯罪成员低龄化和犯罪手段高智化、成熟化等特点,影响了社会的正常运行。因此,家庭、学校、社会应形成合力,共同预防青少年犯罪。  相似文献   

12.
张萌 《学理论》2012,(14):225-226
大学生身心健康状况如何,必将对社会和国家产生深远的影响。随着社会的发展,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已经逐渐成为一个全社会关注的问题。通过对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分析可以看出,因为心理承受能力较弱,金钱意识的逐渐模糊,部分高校唯成绩至上的错误价值导向以及对心理健康等方面教育的严重忽视是导致当代大学生出现越来越多"心理疾病"的重要诱因,因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和改进。  相似文献   

13.
孟庆铂  刘萍 《学理论》2009,(10):89-90
青少年犯罪是一大社会问题,本文综述了国内青少年犯罪心理的特点、类型,并对其成因作了分析介绍。旨在对青少年犯罪心理成因及矫正方法进行探讨研究,为加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和预防矫正其犯罪心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吴建华 《学理论》2012,(18):166-167
近年来,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在校大学生犯罪现象引人关注,尤其是侵财犯罪急剧增加,成为我们必须面对的课题。然而,对这方面犯罪心理研究的内容不是很多,本文从我国现阶段大学生侵财犯罪心理的特点,社会环境因素、不良文化因素、学校、家庭以及大学生自身等方面,对大学生侵财犯罪心理形成的原因进行系统的分析,以期对防控大学生侵犯财产犯罪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5.
《学理论》2013,(33)
未成年人由于自身生理、心理不成熟,加上受到社会不良习气的影响,容易走上犯罪的道路,即具有了犯罪前科,被贴上犯罪人的"标签",从而给其今后的复学、升学、就业等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如何帮助失足少年重返社会,预防未成年人再次犯罪,已成为当前司法界亟待解决的问题。前科消灭制度的设置,为犯罪的未成年人更好地回归社会提供了强有力的制度保障,既体现了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也有利于对未成年人的教育、感化和挽救。  相似文献   

16.
张秀  潘勇 《学理论》2010,(6):163-165
网络社会的迅猛发展,给当代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形成了强烈的冲击,面对网络社会的挑战,如何培育大学生的网络道德。成为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我们从大学生网络道德培育的原则、内容、方法和途径方面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探讨,希望对大学生网络道德的培育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占丽琴 《学理论》2013,(33):371-373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高等教育得到蓬勃发展,大学生群体备受关注,高校历来重视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做好对大学生培养教育工作。尤其是在市场经济不断发展过程中利益问题凸显,当代大学生也不同程度上受利益问题困扰,大学生对利益问题处理不当的事例时有发生。因此对大学生进行义利观教育成为高校教育不可或缺的内容。在指出当代大学生义利观的现状特点基础上,探析当代大学生义利观教育的重要性,提出一些大学生义利观可行性培育路径。  相似文献   

18.
邪教犯罪活动是在世界范围内存在的一种反社会、反人类、反理智的极端社会行为,成为今天的人类社会所面临的最危险、最复杂的犯罪现象之一。作者从犯罪学研究的角度对邪教犯罪特点进行了分析,以期把握邪教犯罪活动的规律,有效地打击和预防邪教犯罪。  相似文献   

19.
《学理论》2015,(13)
未成年人犯罪问题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公认的难题之一,不仅影响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还关系到社会稳定、法治哈尔滨建设及市民安全感的提升。贯彻落实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推进法治社会建设",仍是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本文从哈尔滨市未成年人犯罪现状出发,对未成年人犯罪原因进行了剖析,进一步提出了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对策,以期对预防或减少未成年人违法犯罪问题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20.
朱诚亮 《学理论》2009,(31):140-141
青少年犯罪是当今各国十分重视的重大社会问题,本文从我国青少年犯罪的现状、影响青少年犯罪心理的因素、青少年犯罪的防治对策三个方面对青少年犯罪问题进行了理论探讨。得出了初步结论,要遏制住青少年犯罪蔓延扩展的趋势,必须形成从家庭到学校再到社会的立体网络,建立预防为先、齐抓共管的社会系统屏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