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以往研究证实大学生的人力资本积累对地位获得具有重要的促进效应,但这些研究忽视了人力资本的"异质性特征"对大学生初职地位所产生的差异化影响。将大学生人力资本区分为背景型和过程型两种类型,利用2019年"中国大学生追踪调查"毕业生调查数据,考察两种人力资本及其匹配情况对大学毕业生客观初职地位和主观初职地位获得的影响。研究发现:背景型人力资本对大学生工作月薪和进入体制内单位工作有显著促进作用,但对提升工作满意度没有明显影响;过程型人力资本对大学生客观职业地位和主观职业地位均有促进作用;人力资本匹配对提升大学生工作满意度有非常显著的正向作用。研究结论对如何进一步提升大学生的人力资本质量提供一定的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对中国西部地区三所高校大学生职业获得的调查数据分析发现:社会资本和人力资本对大学生求职意向具有显著影响作用;在求职途径中社会资本充裕的大学毕业生更倾向于使用直接关系求职;就求职结果而言.人力资本相对于社会资本对求职结果具有显著的决定性作用.这一研究结果表明,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对大学生的职业获得有显著的影响作用,同时也表现出两者对不同职业获得作用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3.
就业是影响寒门能否出贵子的重要环节,本文通过考查人力资本对大学生就业质量的作用机理加以验证。经验研究表明,人力资本有正面影响,与社会资本是替代关系,这说明寒门大学生可凭借个人努力获得较高的就业质量从而有较好的职业发展;但相对影响力为负,表明他们即使拥有更多的人力资本,相对于有社会资本的大学生仍处于劣势地位,证实了"寒门难以出贵子";影响力和相对影响力呈下降趋势,表明这种现象还在强化,会打击人力资本投资并可能导致社会阶层的固化。据此,政府应建立人力资本导向的就业机制,优化成才环境;寒门子弟更要自强不息,增强综合素质并调整就业行为,提高就业质量,为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更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学理论》2015,(12)
随着社会的发展,网络成为大学生学习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对其行为方式、价值观念、心理状况和道德观念产生着巨大的影响。然而,大学生的网络行为并不是完全理性和适当的,亟须加以引导。首先分析了隐性教育与大学生网络行为引导的内在联系,并梳理了隐性教育视角下大学生网络行为引导面临的困境,之后提出了隐性教育视角下大学生网络行为引导的原则、方法和保障措施,更好地发挥隐性教育在网络行为引导方面的作用,提升大学生网络行为引导的实效。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职业地位获得实证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宛恬伊 《青年研究》2005,(12):24-31
本文根据武汉市部分高校毕业生职业地位获得调查,采用Logistic模型和多元回归模型研究分析了大学生人力资本对其职业地位获得所发挥的作用,并在此基础上对大学生职业地位获得进行了相关的探索性思考。  相似文献   

6.
隐性知识是指个人或组织在长期生活工作或运行发展实践中难以规范化也难以传播和交流的各种隐性知识的积累,是个人在长期的生活工作实践中形成的思维、认识、经验、能力是长期实践的结果,是个人创造性知识和思想的体现。通过论述图书馆隐性知识的含义,以及其难以流性、非规范性、可增长性、相对性的特点,就隐性知识管理的必要性来谈论图书馆隐性知识管理的几点策略。  相似文献   

7.
民工荒、大学生失业与低技能陷阱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文章利用内生经济增长理论中研发投资与人力资本投资战略互补的思路分析民工荒和大学生失业的悖论.由于企业缺乏足够的激励进行研发投资,民工的收入预期无法提高,就不愿意进行人力资本投资.一方面,大学生得不到雇佣,另一方面,农民工技能无法提高,企业只有继续大量雇佣低技能的工人来促进增长,农民工陷入低技能陷阱.因此,中国目前的民工荒是一种畸形的劳动力短缺,知识失业也是一种不可持续的经济增长(粗放经济增长)的结果,需要通过增加企业的研发投资和农民工的人力资本水平来解决.  相似文献   

8.
现代资本理论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是唯资本理论的发展阶段 ,经济最终取决于资本积累率。第二阶段是人力资本理论的发展阶段 ,人力资本是推动经济增长的最重要的动力源泉。第三阶段是新经济增长理论阶段 ,经济增长对于技术、知识和人力资本的依赖程度越来越强。第四阶段是知识资本理论创新阶段 ,知识的生产、传播和消费将对 2 1世纪经济与社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9.
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的重要方法,目前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通常是通过心理咨询、课堂教学以及活动训练等进行,隐性课程的教育没有受到重视。充分挖掘隐性课程教育,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先简单分析了隐性课程教育的相关知识,重点讲述隐性课程教育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策略中的应用,希望能为相关人员带来一些帮助。  相似文献   

10.
非认知能力是人力资本的重要构成,对个人社会地位获得的影响逐渐突显。使用"中国大学生追踪调查"数据,实证分析留守经历对大学生非认知能力的影响。研究发现,留守经历对大学生非认知能力存在显著的消极影响。相对于非独生子女大学生,留守对独生子女大学生的非认知能力影响更明显;相对于农村大学生,留守对城镇大学生的非认知能力影响更明显。此外,通过比较留守开始的不同阶段对大学生非认知能力的影响,发现高中阶段开始留守对大学生非认知能力的消极影响最大,其次是小学前阶段。  相似文献   

11.
樊丽娟 《学理论》2012,(8):203-204
大学生的知识素养由科学知识素养、人文知识素养和社会学科知识素养等多个方面构成。当下社会,由于各种外界因素的诱惑及大学生自身的问题,使得大学生良好知识素养的养成受到极大地威胁和挑战。我们要通过分析问题存在的原因,找出相应的对策,努力使大学生的知识素养更趋于合理和完善,力争让大学生在未来的社会建设中发挥更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微网络在大学生当中的普及和应用给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文章阐述了微网络的内涵、大学生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和特征,分析了利用微网络进行大学生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包括影响力、吸引力和持久性。总结了微网络平台下大学生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势:开放的网络平台有利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平等的网络交流有利于发挥大学生的主体性,掌握网络话语权有利于增强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活化。  相似文献   

13.
从一定意义上说,企业是一个专门进行知识创造和知识内部转移的社会集合体。跨国公司产生的原因并不是为克服外部知识市场的失灵,而是由于其作为一个组织工具在跨国转移知识方面更具效率。技术越能编码,越能传授,就越有可能通过许可证贸易转移;相反,技术越不容易编码,越难传授,就越有可能转移到附属子公司。由技术知识的隐性程度造成的知识转移的困难程度决定了跨国公司国际技术转移的具体形式。  相似文献   

14.
随着因特网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媒体在反映社会舆情方面占有越来越高的地位.大学生是特殊的知识群体,思想正处于不成熟阶段,缺乏正确的判断能力,在西方文化强烈冲击的大环境下,网络舆情的正负面影响严重左右着大学生.因此,分析网络舆情对于大学生的影响并且探索思想政治工作的对策显得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5.
李映楠 《学理论》2012,(15):166-167,202
大学生志愿活动的价值合理性的一个突出表现在于其有利于中国社会知识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志愿活动使大学生确证和展现生命的本质力量,促进自身知识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大学生通过志愿活动帮扶社会的弱势群体实现由弱到强的辩证转化,这有助于促进弱势群体知识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志愿活动是一种"伟大的社会设计",它能够引领广大人民积极践行科学发展观,促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16.
邵勇宏 《学理论》2013,(21):227-228
公安机关内部隐性知识是公安机关的重要资源,其开发利用对提高公安机关的打击犯罪和维护治安有重要作用。文章在讨论了公安机关内部隐性知识的概念及分类基础上,对隐性知识共享与利用的意义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公安机关内部隐性知识开发利用的机制。  相似文献   

17.
《行政论坛》2020,(1):63-71
政策知识生产理论是基于知识视角的政策制定理论的组成部分。政策知识生产过程,即生产者将各种分散知识集中、整合、集成,产出现状知识、预测知识、因果知识、目标知识、协调知识等,为政策方案提供知识基础。政策知识属性有公共产品性质、专门知识、创新本质、操作性知识、集中性知识等。这些属性决定了政策知识生产过程的一般特征是智力投入为主、不确定性与可设计性并存、通过知识转换而创新等,独特特征是生产者多样性与决策者角色多重性。以专门/隐性知识等的分布特征、持有者是否主动转移其知识为标准,政策知识生产模式可归纳为"单干"、合作、收购、重组、"剧场"式、"广场"式、常规信息系统、"博览会"式、社会调查式等数种。知识生产理论需要与政策价值理论结合起来,才能形成完善的政策制定理论。  相似文献   

18.
《学理论》2015,(23)
随着对知识的深入研究,隐性知识传入国内为人所知。然而,在中国古代早已有关于隐性知识理论的思想雏形。从古代私学教育方面梳理和阐述古代教育学家重视隐性知识的文献记录,发现春秋时代儒家重视师生个体环境、南北朝家训重视家庭环境、宋代书院教育重视亲身经验、宋代蒙学教育重视习惯培养,以及他们对现代隐性知识教育方法的启示。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使用2013年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以乡-城流动人口的就业状况为研究对象,首先考察四个就业部门的收入、工作时间、社会保障获得和工作类型;然后分析资本对进入四个就业部门及对职业地位获得的影响。研究发现:乡-城流动人口的就业存在部门分割的状况;在乡-城流动人口中,其知识人力资本增加他们进入正式劳动力市场的机会,也有利于在正式劳动力市场获得高的职业地位;其政治资本是有限的,政治资本只增加他们进入体制内劳动力市场的机会,也只有利于在体制内劳动力市场获得高的职业地位;其社会资本中的弱关系更能增加他们进入正式劳动力市场的机会,但在体制内劳动力市场中,社会资本并不有利于高职业地位的获得。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观点、相关知识和思想被大众共享与传播的过程。人与人的交往会形成不同类型的社会网络,这些不同类型的社会网络是人们之间知识、信息、情感乃至思想传递的途径。大学生的社会网络构成了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路径和机制。基于大学生社会交往的特点,大学生有两种基本类型的交往网络,即"内聚性网络"和"桥接性网络"。实证研究发现,大学生基于交往形成的两种社会网络对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有显著影响,其中"内聚性网络"比"桥接性网络"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影响更为强烈。应针对不同社会网络类型制定推进大学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