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新时代"重大判断,是我们党在改革开放两个关键时间节点提出的重要原创性科学论断。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科学揭示我国基本国情,奠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立论基础。"新时代"重大判断反映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指明我国基本国情的新变化和面临的新课题,深化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新时代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长期进程中由富起来到强起来的阶段,赋予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新内涵和新特点。在新时代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聚焦实现宏伟目标,紧扣解决社会主要矛盾,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在改革、发展和稳定上有新举措,推进国家现代化建设事业。  相似文献   

2.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原创性贡献体现在两个方面:提出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中没有论及的有关社会主义实践中的重大问题;在科学社会主义所涉及的重大理论问题中又根据时代发展提出了新的论断,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在中国实践中的创新和发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原创性贡献有:新发展阶段理论,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国家治理现代化理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论等。  相似文献   

3.
十五大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突出表现在:一是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基本理论融为一体,从而进一步突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地位和作用。二是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九个特征,深化了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认识。三是根据党的基本路线和改革开放的新鲜经验,制定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阐述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基本目标和基本政策。十五大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首先,有利于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长期性、复…  相似文献   

4.
理论的价值的重要性决定理论自觉、理论自信的重要性.高度的理论自觉、坚定的理论自信,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应有品质、鲜明特征和根本优势.中国共产党人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既表现出了高度的理论自觉,又表现出了坚定的理论自信,坚持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取得了两大理论成果,并以此为指导团结带领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进行了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建立了新中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开创、坚持、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显示出了良好的发展态势.直面新时期“四大考验”和“四大危机”,需要中国共产党人进一步增强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创造性回答一系列重大的理论和实际问题,方能克服危机、经受考验,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呈现更广阔、美好的前景.  相似文献   

5.
刘辉 《理论导刊》2020,(3):44-5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治理体系较之西方国家治理体系具有四大特色:坚持党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治理体系的体制特色;以人民为中心实现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新格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治理体系的理念特色;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源,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滋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治理体系的理论特色;以行政效能的高位运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治理体系的效能特色。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治理体系的四大特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不断取得成功,并最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特性。  相似文献   

6.
江泽民同志在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的讲话中提出一个极其重要的思想 ,这就是 :我们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 ,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 ,依法治国 ,同时也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 ,以德治国。这一重要思想 ,是对我们党“两手抓 ,两手都要硬”战略思想的运用和发展 ,是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性认识的升华 ,是对我们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基本方略的完善和创新 ,是对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丰富和贡献。在建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中 ,领导干部的道德建设至关重…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以来历次党代表大会报告“历史回顾”部分,都坚持唯物史观立场对党领导人民进行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历程进行了阶段性总结。在历史回顾与评价中体现出党把历史唯物主义原理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相结合,不断推动了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探索。坚持从社会主要矛盾及其运动规律分析改革历程、客观评价改革历程中的问题与不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形成改革发展的新理念等特点。以回顾历史的方法创新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主要内容逐步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布局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战略目标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8.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思想是对新中国政治发展历程的系统总结,是对十八大以来治国理政实践的深刻提炼,是对社会主义政治发展理论的继承创新。这一思想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作为根本坚持,阐明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的时代坐标、经济基础、社会主体、总体主题、宏伟目标、系统动力、本质规定、推进路径和评价标准,形成了系统的政治发展理论体系。就其基本特色来看,这一思想具有多方面辩证统一的理论特质,其集中体现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全面深化改革的有机统一,坚持强化党的全面领导与调动各方积极性的有机统一,坚持国家有效治理与人民民主的有机统一,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与发展战略的有机统一,坚持强化顶层设计与重点推进的有机统一,坚持制度建设与人的全面发展有机统一,坚持核心价值与扬弃吸收其他价值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9.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科学理论。邓小平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做出了开创性理论贡献,突出体现在:重新恢复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发展提供了思想指导;首次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命题,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奠定了基本方向和原则;"南方谈话"构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框架。  相似文献   

1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集体智慧的结晶。在改革开放新时期,胡乔木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诸多理论问题,如社会主义的内涵和特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原则和方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等,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和研究,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作出了很大贡献。胡乔木的探索至今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党与各种腐败现象是根本不相容的。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程中,围绕不同中心任务,党在反腐倡廉建设上取得了重大成效,积累了丰富经验。革命时期党围绕推翻腐朽旧政权这个使命开展反腐倡廉建设,保持了党的先进性,取得革命胜利。建国后围绕搞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这个使命,党在反腐倡廉建设上取得了积极成效,也有过惨痛教训。改革开放后党围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条件下提高党建科学化水平这个使命推进反腐倡廉建设,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反腐倡廉道路。历史证明,党完全有能力最终从根本上解决腐败问题,实现社会主义廉洁政治。  相似文献   

12.
熊立芳 《学理论》2009,(28):1-2
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结晶、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基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精髓、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落脚点。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是党领导革命、建设、改革胜利的思想保证。中国共产党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际相结合关键所在就是坚持贯彻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相似文献   

13.
反腐倡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在要求,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大众认同,不仅需要宣传普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还要坚持反腐倡廉,纯洁党风政风,营造良好的政治生态环境。当前的腐败现象严重损害了人民利益,给反马克思主义思潮提供了生存空间,阻碍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进程,直接危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大众认同。必须以反腐倡廉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大众认同创设重要条件;必须以反腐倡廉切实维护中国共产党的自身形象,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大众认同提供根本保障;必须以反腐倡廉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大众认同激发内生动力。  相似文献   

14.
中国三次“伟大革命”理论,是胡锦涛同志在庆祝改革开放30周年纪念大会的报告中提出的。第一次伟大革命是辛亥革命;第二次伟大革命是指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第三次伟大革命是以改革开放为特征的新的“伟大革命”。以往,我国学界注重讨论的跨越“卡夫丁峡谷”理论,是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探寻唯物史观的理论根据。现在,我们上溯到鸦片战争时期,从历史的宏阔视野,继续探讨跨越“卡夫丁峡谷”理论,对我们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促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柴奕 《理论与改革》2020,(3):182-188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进入了体系建构的发展阶段。党领导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进程体现着从制度建设到体系建构的发展,制度一项项建立起来是体系建构的先决条件,体系建构着眼于制度间的衔接和整合,是制度的整体效能得以彰显的必然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设伴随新中国的成立而开启,伴随改革开放创新实践而开展,伴随进入新时代而完善。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新时代实践,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提出了体系建构的新任务。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刻认识制度体系建构的极端重要性,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形成新的思想认识,作出了新的战略部署。全会通过的《决定》从多个方面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建构的重大战略思想。  相似文献   

16.
包彦征 《学理论》2011,(25):12-1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思想植根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土壤中,产生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改革、建设和发展的实践中,由中国人民大众创造的文化,其发展经历了一个探索、提出、形成、发展和完善的历史过程,并成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指导方针,对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政治方向不动摇、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改革发展面临新的更加复杂的形势任务,要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就必须不断把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观融入党领导伟大实践的各个方面、各个层次,转化为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利益的好政策、好措施、好制度,真正让人民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因此,持续实现价值观到执政效能的转变,取得人民满意的执政业绩,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必须完成的历史使命。为此,必须增强价值观的确定性和解释力,防止价值观冲突与被解构;把调查研究作为正确决策和实现效能转化的前提;切实处理好工作中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没有革命的理论,便没有革命的运动。革命实践运动的成败得失,往往取决于对革命理论是否科学地取舍、坚守和发展。中国共产党人是在“主义与问题”的历史性考问中诞生的。以马克思主义的共产主义“起家”;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立家”;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发家”。中国共产党人坚持以“主义”为先导,从“问题”出发,“主义联系问题”,理论联系实践、实际,实事求是,通过艰难困苦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和以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为定向的伟大斗争,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为在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新的长征中践诺初心,我们还要继续端正对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处理好中国实际和世界实际与马克思主义的共产主义的关系;处理好中国共产党人的理论基础与指导思想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邓小平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道路,它既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立足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鲜明的中国特色。从科学社会主义和当代中国发展史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中国特色表现在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根本制度基础的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和社会主义革命方法的中国特色,表现在改革开放中成功地开辟了一条不同于其他发展模式的社会主义道路的中国特色,表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大道具有六条有中国特色的具体发展道路的中国特色。  相似文献   

20.
陈家付 《学理论》2011,(2):24+31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研究应重视基本理论问题与深度理论问题研究的结合。为此,需要坚持理论的思辨与实证的开放式研究相结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运用多学科交叉研究相结合,坚持理论的分阶段分析与整体研究相结合。在这些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专论》进行了有益的探索,这将有助于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