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行政指导作为现代民主政府的行政管理方式之一,其重要性日益凸显。行政指导虽然不具有法律形式上的强制力,其行为是基于行政相对人的自愿而为。但从“国家”现象,从事实上的强制力,从我国现行法律之规定来思考,行政主体应当承担行政指导责任。  相似文献   

2.
行政指导相对人及其权利保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静晖 《理论探索》2005,(3):115-117
行政指导属于一种延续性行为,是一个从作出到发生效果的动态变化过程。就行政指导单方面而言,它是一种行政事实行为,行政主体与相对人之间没有形成行政法律关系。但是,当行政相对人接受行政指导后,其性质必然发生变化而成为一种行政法律行为,构成一种行政法律关系。在行政指导法律关系中,行政主体是义务主体,行政相对人是权利主体。由于行政指导相对人的权益与行政指导主体的指导行为休戚相关,而行政指导主体本身所具有的“自利性”倾向极容易导致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所以必须强调使行政相对人充分享有知情权、程序抗辩权、受平等对待权和申请救济权以作保障。  相似文献   

3.
行政主体与行政相对人互动已是现代行政法治的一个基本命题。“互动”既重视不同主体之间的独立地位,关注双方的利益需求,又强调双方同生共处。“和合”也同样既承认不同事物之间的主体地位,正视双方的客观矛盾,又强调双方和谐相处。因此,和合文化中的“和合精神”与行政主体与行政相对人互动这一命题中的“互动内涵”在本质上是一致的:既承认冲突,又强调和谐;既承认矛盾,又强调合作。这样,和合文化为“行政主体与行政相对人互动”这一基本命题提供了一种文化学依据。“和合”成为化解行政主体与行政相对人冲突之道;通过“行政主体与行政相对人互动”,达到“和合”之境。  相似文献   

4.
我国行政主体理论存在严重缺陷,这表现在:行政主体概念界定混乱,行政主体范围界定不够清晰,行政违法失职行为的责任追究不明确,行政主体资格与行政诉讼被告资格相等同。完善我国行政主体理论,需重新定位行政主体在行政管理活动中的角色,重新界定行政主体概念和范围,重新建立行政主体资格与行政诉讼被告资格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行政法律关系是行政法的基本范畴之一。对传统行政法律关系理论进行再认识和思考,对行政法律关系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研究,有利于确立现代行政法观念和行政法制度。将行政机关在行政活动中所具有的不同法律身份和法律地位以及它与其他法律主体之间形成的法律关系进行归纳,对中国行政法治的推进会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6.
罗梁波 《行政论坛》2010,17(5):10-14
主体假设包括了对主体内涵外延、本质特征及功能关系结构等各项假设性规定的界定,这正是各个学科研究视野角度和出发点之一,通过形式的纯粹化分析建立行政主体假设认识和把握行政学,对行政学科理论的建构和其逻辑发展的脉络具有指导意义。最理想的行政主体假设是人格性、组织性和制度性三个方面的汇合点。本文采用纯粹化形式的理想类型概念“制度人”来设定和代表行政主体;制度性与人格性的统一是主体界定的理论核心;行政及行政主体的基本属性在于制度性;首要目标是实现有序的管理秩序。  相似文献   

7.
王吉生 《行政论坛》2009,16(6):63-66
行政时效制度属于行政程序法律制度。我国尚缺乏统一的行政时效制度,现有的行政时效制度本身缺乏严密性,且对行政相对人提出了较为严格的要求,而对行政主体却较为宽松,存在较多缺陷。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有“管理论”的深刻影响、公权力与私权利的不正常制衡和立法主体不适格等。行政时效制度的设定需要按照一定的原则,区分为依职权行政行为与依申请行政行为分别设定。  相似文献   

8.
行政合同的行政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行政合同是行政行为,其行政性表现在:建立的基础和目的是行政法律关系;行政主体享有统治者特权;行政合同以契约不自由为原则.  相似文献   

9.
杨建权  马茂青 《学理论》2012,(15):114-115
监督行政是有权的国家机关依法对国家行政主体及其执行国家行政公务的工作人员是否依法行政进行监督的法律行为或法律制度。以现代监督行政的理论为基础,结合唐代相关法律资料,对唐代的监督行政制度进行了探析,以揭示唐代监督行政制度的具体存在状况和特征。  相似文献   

10.
中国语境下的行政问责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周洁 《行政论坛》2006,(6):32-34
行政问责制是我国建构法治政府、有限政府、效能政府的重要前提。作为中国政府体制改革的新动力,行政问责制在发挥其积极作用的同时,也遇到了很大的阻力和困难。我国行政问责制实施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在于:对问责制的理解存在误区;职责划分不明确;问责主体存在缺位;行政问责的制度建构不完善,随意性大;相关的法律体系不健全。完善行政问责制的对策是:理清党政关系,实现“权责对等”;强化异体问责力度,实现问责主体多元化;信息公开,政府透明;完善问责救济制度;建立行政责任考评和追究机制,规范各级官员的行政责任。  相似文献   

11.
市场经济对传统行政行为的挑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和完善的过程中,市场经济对我国传统行政行为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市场的特性即主体独立、权利平等、协商一致、程序公正等基本原则,要求政府在进行行政管理中同样应站在一种基于平等权利义务关系上,体现行政主体与行政对象的平等权利义务关系.  相似文献   

12.
陆天静 《行政与法制》2002,(7):10-10,13
从我国目前主要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规定来看,环境法律责任一般由环境行政法律责任、环境刑事法律责任和环境民事法律责任组成环境民事法律责任是在半等主体之间进行的赔偿行为,环境刑事法律责任和行政法律责任是在不平等主体之间进行的处罚行为。其中环境刑事法律责任是责任者承担的环境法律责任中最为严厉的一种法律制裁,它一般只有在“已经”造成了“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的情况下才会被追究,  相似文献   

13.
伊强 《学理论》2012,(27):116-117
行政相对人是指参与行政过程并且其利益受到行政行为影响的与行政主体相对应的另一方行政法律关系主体.如何摆脱传统行政重行政主体、轻视行政相对人的管理理念,已经成为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行政法学界学者关注的热点.结合我国当前政府管理发展的实际状况以及我国行政相对人法律地位的现状来阐述如何提高我国行政相对人的法律地位.  相似文献   

14.
生态型政府作为新的时代背景下提出的政府范式将成为政府创新与发展所追求的一个理想目标,而相应的行政文化观念也必须做出回应或改进性的调整与变革,要树立“生态优先”的行政价值取向、“公平”的行政理念、“平等、民主、多元、参与”的行政权力观、“科学、系统”的行政思维方式以及“绿色GDP”的科学政绩观.并且通过培育和构建现代生态文化促成生态文明,形成良好的生态文化环境;加强政府之外的各种成熟的生态管理主体的培育,形成良好的生态社会环境以及建立和完善相关生态行政制度,形成良好的制度环境等路径来促进生态型政府行政文化的构建.  相似文献   

15.
简论社会行政主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庞兰强 《理论探索》2006,(3):132-134
社会行政主体是近年来新型的公共管理主体,由于其行使权力的公共性、公益性等公法性特征,对其侵害相对人合法权益的管理行为应纳入行政法规制范畴。具体救济措施有:建立人大监察专员制度、行政苦情制度以及完善现有行政法律救济制度等。  相似文献   

16.
论行政合同及其分类——一种比较法上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行政合同作为一种富于弹性的现代行政管理方式,为各国竞相采用。对于行政合同,各国行政法上的定义各不相同,我国有“行政目的说”和“法律关系说”,笔者认为,两种学说各有不足,将二者结合能正确反映行政合同的特性。我国现实存在的行政合同包括公职合同、买卖出让合同、承包租赁合同、公益捐赠合同、专业行政管理合同等样态。  相似文献   

17.
从行政学的历史中解读我国行政学的研究方向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行政学的产生是与“管理行政”的模式联系在一起的,是政府社会治理方式从统治向管理转化的结果,是关于“管理”的科学。行政学作为一门科学被提出来,是威尔逊、韦伯等人的贡献。这门科学的基本特征是片面的科学化技术化追求。对于中国的行政学研究来说,不能简单地停留在对西方行政学的学习和借鉴上,需要根据中国的“服务行政”模式去进行理论建构和学科建设,需要通过研究中国的实际来提出中国问题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8.
万丹 《行政论坛》2004,(5):59-61
行政合同作为一种弹性、柔和的行政作用方式,已成为西方各国政府行政管理的重要手段,随着我国法治水平的提高和公民参与意识的增强,行政合同的作用将会越来越明显。作为行政合同制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行政合同责任制度的确立将有效地明确行政合同双方的责任,促进依法行政在行政合同领域的实现以及行政合同纠纷的解决。因此,探讨确立行政合同责任制度的必要性、行政合同责任的概念和特征、与相关概念的关系以及行政合同责任的类型、内容和形式,对在我国建立起比较完善的行政合同制度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9.
中国行政管理学是在两种不同的背景下发展起来的,可划分为两个阶段;公共管理学在中国兴起并不意味着行政学的研究进入衰落时期;中国公共行政体现出“二元”与“多元”特色,这是中国公共管理有别于西方公共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中国公共行政必须始终把处理政府与人民的关系当成首要任务,重新审视政府的职能与角色;“大公无私”的精神和“先人后己”的思想在公共管理中是不现实的和不合适的;法律、制度建设与创新仍旧是行政管理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20.
在现实行政活动中,有一类不是公务员却以“准公务员”身份协助公务员从事行政活动的主体,如税务机关聘用的“协税员”,工商行政机关聘用的“协管员”,城管部门请来的“城管员”等等“编外”执法人员。这类主体对行政相对人的权利和义务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对于此类人员,大陆的行政法和行政法学理论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概念。台湾地区的行政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