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深圳特区发展的初期,文化基础几乎是空白。不同的文化向深圳输入,深圳成了外来文化的过路凉亭。但现在情况不同了,刘梦溪、余秋雨、蒋子龙、李德伦等一批文化大师相继来到深圳,对特区文化表示了热烈的关注,现在的文化氛围浓得多了,文化的目标也一点一点明确。作为深圳的文化工作者,我对此感受颇深。深圳的文化发展已进入了如何运作的阶段,尽管也需要理论的探讨,但都是比较实在、扎实的努力了。深圳以建设“现代文化名城”为目标,这是无选择的定位。它是个年轻的城市,文化上无法与历史文化名城相比,因此只能选择“现代文化名城”…  相似文献   

2.
制定文化规划,壮大文化理论研究队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来,关于文化发展课题的讨论,越来越频繁了;深圳特区把精神文明和文化建设放在重要位置,这是新形势。现在深圳文化发展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去年人大对全市文化设施作了调查并形成议案,今年政协围绕“现代文化名城”这一目标所作的调研还在进行中。实践使我们认识到,城市文化的发展,需要一个发展规划,前年我们开始酝酿,经过反复的研讨和制定,在今年年初形成草案,“现代文化名城”的目标就首先出现在这个草案中,这是深圳宣传、文化部门在开展文化发展规划过程中取得的一个成果。规划很重要,规划就是资源,就是新造成的优势;文…  相似文献   

3.
深圳要建成国际性现代化的城市,没有文化是说不过去的,这也是城市的客观需要。现在提出来是意识到了这个问题。意识到和没有意识到,差别很大。八十年代,深圳文化的发展带有自发性,结果使“港式文化”在深圳有一定的市场。后来意识到了,开始提倡高雅文化,这我是拥护的。但最近几年,我不再仅是讲高雅文化了,深圳要建设“现代文化名城”,就要针对深圳的实际,创立自己特色的文化,而不只是外来的高雅文化。我不同意深圳是文化的转运站的说法,不能只做“过客凉亭”,要有自己文化目标。高雅文化也要一分为二地分析,有些是历史的、过…  相似文献   

4.
江泽民同志关于“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 ,深刻阐述了我们党始终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重要意义。“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是党的建设的根本任务和要求之一。从深圳经济特区的使命和任务出发 ,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其深刻内涵和精神实质 ,就是要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努力把深圳建设成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代国际文化名城。一、建设现代国际文化名城 ,是当代中国先进文化发展的必然要求先进文化是人类文明进步的结晶 ,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在当代中国 ,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的发展 ,迫…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历史的视角剖析了改革开放以来深圳廉洁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设“廉洁城市”这一新时期深圳在廉洁文化建设方面的目标与愿景.  相似文献   

6.
苏州,一座穿越2500多年时空隧道的历史文化名城,孕育了独具魅力的吴文化。“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苏州园林驰名海内外。改革开放后,在“苏南模式”的成功推动下,苏州成为中国发展最快、经济最发达的城市之一。  相似文献   

7.
卷首语     
深圳市三届人大二次会议和深圳市政协三届二次全会三月下旬隆重召开。“两会”充分肯定了深圳“九五”期间取得的巨大成就 ,认真分析了深圳进入新世纪的发展形势 ,提出了深圳“十五”期间以及今年的工作任务。于幼军市长的《政府工作报告》掷地有声 :“‘十五’时期 ,将是深圳经济社会文化全面发展、朝着基本实现现代化目标冲剌的阶段” ,“我们要在‘十五’期间完成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历史任务” ,宣告了中国大中城市中第一份向现代化进军的时间表 ,吹响了深圳向现代化进军的号角。《报告》深刻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方向和丰富…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十五年来,伴随经济建设的突飞猛进,深圳的文化建设也堪称“超常规发展”。各方面文化建设的投资已超过15亿元以上,各类文化产业的经营年收入超过20亿元。“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伴随着物质文明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精神面貌、生活方式、生活质量乃至整个社会结构都在发生着重大改变。时至今日,深圳已成为举世瞩目的现代化新兴城市,成为镶嵌在祖国南海之滨的一颗明珠。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根据将深圳建成现代化国际性城市的既定战略,深圳市委、市政府在(深圳市1995-2010年文化发展规划)中,提出用十五年或更长的一段时间…  相似文献   

9.
以马克思主义系统阐释人类文明新形态必须深刻回答三个基础性问题:其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是如何看待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其二,人类文明新形态何以在当代中国出场?其出场的基本过程是怎样的?其三,在当代中国出场的新文明何以成为具有普遍意义的人类文明新形态?回到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相关论述可以发现,他们具有丰富的人类文明新形态思想,对“现代社会是否存在不同于资本文明的新文明形态”“如何创造这种新文明形态”的思考与解答,构成他们探索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一条清晰线索。人类文明新形态之所以在当代中国出场,是由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国式现代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因素决定的,其经过从崇尚“社会进化论”到坚持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从学习借鉴苏联式现代化到独立探索中国式现代化、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等重大历史过渡,最终在新的时代方位隆重出场。中国创造的新文明之所以一经出场就能够上升为具有普遍意义的人类文明新形态,既是当今时代大变局的必然要求,也是当代中国把握历史主动的必然结果,更是这种新文明的本质属性使然。  相似文献   

10.
今年的深圳“两会”,确立了深圳未来5年的发展目标,提出以“质”取胜,将“深圳质量”作为未来发展的新标杆。“深圳质量”,要求城市产业转型升级,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而在“设计之都”基础上将深圳建设成为“时尚之都”,正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力抓手。  相似文献   

11.
1840年以来,中国一直在探求一条自立自强的复兴之路。如果说衰落是传统社会的宿命,那么对于近现代的中国来说,现代化则成为中华的复兴之路,它的目标是实现传统社会的转型,逐步进入现代社会。现代化之路已走过170多个春秋,不同时代的引领者有着各自不同的航向。然而纵观历史,却有一条曲折的航道清晰可辨,那就是从技术到文化的现代化之路。首先阐释何谓现代社会;然后简述中国的现代化之路;最后从历史的进程中得出中国现代化的发展规律,并总结出其核心动力所在。  相似文献   

12.
人们常以“狼来了” ,形容中国加入WTO对于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将会产生的巨大影响。其实 ,加入WTO对于中国之影响 ,绝不会仅限于经济生活领域 ,其对于中国社会及国民生活的影响和冲击将是全方位的 ,因为这一事件实际上是近代以来中国与世界真正意义上的全面碰撞。如果说有着“经济联合国”之称的WTO ,将会给中国社会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和挑战 ,地处中国改革开放最前沿及中西文化交汇点的深圳 ,更是首当其冲。如何做好充分的准备迎接WTO的世纪挑战 ,使我们的文化发展早日走向国际市场 ,是深圳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和建设“现代文化名…  相似文献   

13.
西方新社会运动是当代西方社会结构和阶级关系变动的产物。这一运动强烈地冲击了传统的政党政治,萌生了去阶级化的“中性政治”。这种“新政治”迫使以阶级政治为基础的西方主流政党因应形势,采取中性化的改革措施,转变执政理念和执政方式。西方政党的新变化对我们加强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结构变化的研究,探索在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历史条件下进行社会建设的新思路,强化执政方式的民主性、参与性和人民性,富有启示。  相似文献   

14.
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当今时代特征和当代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 ,是毛泽东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改革开放以来 ,深圳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不断取得新成就和新的发展。一、深圳现代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改革开放以来 ,深圳经济特区在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 ,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 ,坚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 ,以江泽民总书记“增创新优势 ,更上一层楼”的指示为指导 ,不断推进深圳的改革和发展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  相似文献   

15.
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 ,深圳担负着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历史重任。现代化“是一个科学和技术革命影响下 ,社会已经或正在发生着变化的过程。”① 在这个过程中 ,文化现代化直接影响到整个现代化建设的发展速度和发展方向。因此 ,在深圳经济特区 ,建设先进的文化 ,就成为率先实现现代化的重要内涵和重要标志。正确认识和评估深圳文化建设的现状 ,探讨深圳文化建设的主要途径 ,明确深圳文化建设的发展方向 ,也就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一、深圳文化建设的基本评估深圳经济特区建立 2 0年来 ,经济腾飞 ,社会进步 ,文化建…  相似文献   

16.
文化设施是人们进行文化活动的场所,是城市文化发展的基础和载体,也是建设现代文化名城的重要标志。如果没有完整配套的文化设施网络和丰富多采的文化活动,要建成现代文化名城是难以想象的深圳建市十几年来,基本上形成厂以政府拨资为主,社会共建共享的市、区、街道、村镇四级文化设施网络,并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出针对不同文化设施类型的政府全额或差额补助、自收自支和完全市场化运作的经营管理模式,在深圳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纵观深圳十几年来的文化设施建设,人们感受最深的是特区政府…  相似文献   

17.
卷首语     
“八五”过去,“九五”届临。应改革开放大潮而诞生、成长起来的深圳经济特区,在经历了第一次创业的辉煌之后,又走到了一个新的历史关头,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当此之时,深圳市委、市政府冷静而不失时机地提出了深化改革,增创特区新优势的要求,制定了深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为全市人民进行第二次创业提出了新的目标。“八五”期间,深圳人民在邓小平同志视察南方重要讲话和江泽民总书记考察深圳重要讲话精神的鼓舞下,坚定不移地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五年来,国民经…  相似文献   

18.
什么是”现代文化名城”?用什么样的指标体系来评价?这是我们讨论的核心所在。“现代文化名城”首先是国际性城市。国际性城市又分三种,即全球性国际性城市、区域性国际性城市、国家性国际生城市。未来的世纪是太平洋的世纪,深圳应该成为环亚洲太平洋的区域性国际性城币。但仅仅是国际性城市还不够,只有在国际国内具备某种程度的文化声誉,才可能称得上“现代文化名城”。而文化声誉的程度如何确定,这就需要一套评价的指标体系。具体说来,这套指标体系首先是综合的,即应包括科学、教育、卫生、体育、人口、文化艺术、新闻出版、广播…  相似文献   

19.
世界上许多现代化成功国家的经验表明:现代化往往起源于文化运动,而其基础则是经济和政治的改革。在它们的现代化过程中,具有现代观念而能够承担社会责任的精英人物以及现代化意识较强的全体公民,在各个领域中发挥着重大作用,使他们的现代化过程得以迅猛发展。今天,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发扬“五四”精神,就要象当年“五四”精英人物那样,用现代的新思想改造国民灵魂,着力解决在中国现代化过程中关于人的重新塑造问题。  相似文献   

20.
赵中源  黄罡  邹宏如 《政治学研究》2022,(1):106-116+159
中国特色国家治理现代化,是基于当前社会生产发展水平及社会主要矛盾新变化,以治理体系现代化为根基、以治理能力现代化为驱动力,以促进“党”、“国家”与“社会”的有机互动和融合为依托,以提升国家治理效能为旨归的国家治理理论与实践新创造。中国特色国家治理现代化在国家治理理性生成的历史脉络中开辟了新路向,形成了以党的核心领导为根本前提,以“人民中心”为治理取向、以“一核多维”为治理框架、以“问题导向”为治理策略的社会主义国家主导治理的实践形态,它强调自我审视的制度理性意识、自我完善的制度革新能力,以及多样化社会引导机制的培育和完善,继而在治理实践中形成充分的博弈空间,以促成国家治理的共同现实目标与价值目标的达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