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学理论》2017,(2)
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把文化自信与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并列同提,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四个自信",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文化自信是一种精神力量、一种精神面貌,建立起深沉并坚定的文化自信,激励着我们提高文化软实力、建设文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相似文献   

2.
坚定文化自信,是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必然抉择,是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应然之举,是实现民族复兴之伟大梦想的应有之义。新时代,坚定文化自信具有牢固的现实支撑: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及其当代价值彰显为其筑牢坚实根基,中华民族迎来"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为其盈注充沛底气,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创新发展为其提供理论导引。将文化自信落实到具体行动上,就是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文化建设导向;就是要坚持在马克思主义指引下,有效激活中国传统文化的生机与活力;就是要加强文明交流互鉴,实现文化"引进来"与"走出去"的双向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3.
"中国有坚定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其本质是建立在5000多年文明传承基础上的文化自信。"[1]增强文化自信,理应成为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的题中应有之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大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文化自信的研究力度,对于培育具有文化自信心与文化归属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与智力支持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学理论》2020,(8)
文化自信是巩固社会和谐稳定的根基,是支撑国家精神纽带的重要依托。习近平总书记说过:"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没有文明的继承和发展,没有文化的弘扬与繁荣,就没有中国梦的实现。"面对国情、世情的新变化,人民对未来精神文化生活充满着新期待。推进文化自信建设已经刻不容缓。树立文化自信,我们要有开阔的胸襟,以包容的心态看待文化的多样性。同时,应充分挖掘人民的力量,从人民群众的实践和生活中汲取营养,推动文化创造与革新,提高文化的竞争力和软实力,从而坚定地树立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5.
文化自信是一个政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积极践行。在高校推动创业文化培育过程中,文化自信能够起到指明发展方向、注入鲜活血液、树立核心价值观、凸显中国特色等作用。针对高校创业文化培育过程中存在的导向性不强、同质化严重、功利化明显的问题,本文将在文化自信视域下从物质文化、制度文化、活动文化、精神文化四个层面入手,深入探析高校创业文化培育路径,以强化高校大学生创业意识,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相似文献   

6.
我国大力推进文化体制机制改革与文化对外开放,有利于充分激发文化发展与创新活力,更有利于坚持文化自觉,增强文化自信,做到文化自强,从而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具体而言,文化自觉是推进文化体制改革与文化对外开放的根基;文化自信是支撑文化体制改革与文化对外开放的脊梁;文化自强体现了文化体制改革与文化对外开放的力度;文化强国乃是文化体制改革与文化对外开放的最终目的。  相似文献   

7.
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革命文化不仅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还是文化自信的重要精神支柱。革命文化形成的历史逻辑彰显文化自信,革命文化的内容是文化自信的丰富养分,革命理论奠定文化自信底色,革命理想信念提供精神动力,革命精神增强文化自信底气,革命伦理积淀文化自信底蕴。新的历史时期,我们要在深刻理解革命文化中培养文化自信,在创新发展中树立文化自信,在弘扬传承中增强文化自信,做到坚定全民族的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8.
文化自信对于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离开了文化自信,民族复兴便无从谈起。革命文化是文化自信的精神之基,弘扬革命文化是坚定文化自信的内在要求和应有之义。然而,由于历史虚无主义解构革命文化的认同感、非主流文化削弱革命文化的影响力、现实问题影响革命文化的传承与弘扬,新时代弘扬革命文化正面临严峻挑战。为此,亟待从历史、文化与现实三个层面入手,进一步引领人民群众汲取历史伟力、增强文化自信,做革命文化的传承者、弘扬者和践行者。  相似文献   

9.
雷鸣强 《民主》2014,(8):13-14
<正>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参加2014年两会贵州代表团审议时强调:"体现一个国家综合实力最核心、最高层的还是文化软实力。这事关一个民族的精气神的凝聚。""要坚定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最根本的还要加一个文化自信。"作为一名党外文化工作者,学习习总书记的系列讲话精神和关于增强文化自信的论述,深受鼓舞,深受教益,倍感机遇重大、责任重大。笔者体会增强文化自信,基本的态度是不忘本来、自尊自重;吸收外来、  相似文献   

10.
《学理论》2017,(12)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简称"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核心目标定位应是"文化自信"。文章基于"文化自信"对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内容建构、形式选择、评价机制进行反思,提出建议如下:应依据"文化自信"的基本内涵,凝练实践教学的基本内容;抓住"文化自信"的核心与本质,提升实践教学的针对性;激发"文化自信"的统摄作用,增强实践教学的创造性。同时,提倡以践行"文化自信"为目标的"一课一品牌"实践教学设计,发挥本科思政课五门课程实践教学的协同效应,积极创设开放共享的实践教学系统。  相似文献   

11.
武小靖 《学理论》2013,(15):3-4,7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关键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从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概念出发,论述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必要性,在分析了提升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有利条件的基础上,提出了行之有效的培养途径。  相似文献   

12.
培养全民族高度的文化自信,是当前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文化自信的生成有其自身的规律,文化认知是文化自信发生的前提,文化交流是增进文化自信的条件,文化发展是提升文化自信的基石。  相似文献   

13.
《学理论》2020,(10)
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了"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的文化建设重大部署。习近平文化自信观来自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传承、近代中国革命文化的成果积淀、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持续探索和对多元外来文化的兼容并包。其实现路径包括在增强文化认知中提升文化自信、在实现文化认同中强化文化自信、在推进文化创新中厚植文化自信,以及在坚定文化自信中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我们一定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向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宏伟目标阔步前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要求我们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处理好文化的先进性要求与广泛性要求、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民族性与世界性的辩证关系,既不夜郎自大也不妄自菲薄,努力实现古今中外文化的优势互补。一、坚持先进性要求与广泛性  相似文献   

15.
公共文化治理与文化自信密切相关,二者间存在价值耦合关系。文化自信为公共文化治理提供了逻辑依据,是保持公共文化治理制度理性的价值标准;为公共文化治理指明了方向,给公共文化治理提供了动力源泉。坚持文化自信指引是解决当前公共文化治理困境的有效方法,文化自信视域下的公共文化治理应从四个维度展开,即公共文化治理的实践场域、公共文化治理的制度体系、公共文化治理的主体间关系、公共文化治理的行动机制。公共文化治理还应明确具体行动的策略,表现在以下环节:以文化自信为宗旨确立公共文化治理行动目标、以文化自信为主线构建公共文化治理行动模式、以文化自信为指南创新公共文化治理行动机制、以文化自信为依托再造公共文化治理行动流程。  相似文献   

16.
王晓芸 《学理论》2015,(7):13-14
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不是彼此孤立和割裂的,而是在文化本源、目标指向、包容态度、继承创新品质等方面具有诸多的内在共性,彼此有机统一、相互依存。二者有机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文化自信是价值观自信的本源支撑,体现了一个民族对传统文化的坚守与弘扬,对先进文化的倡导和发展。价值观自信是文化自信的内核所在,"构建具有强大感召力的核心价值观,关系社会和谐稳定,关系国家长治久安。"我们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深刻理解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的科学内涵及其内在逻辑关联,增强文化的自觉性和价值观的坚定性。  相似文献   

17.
高度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不仅是事关国家乃至世界文化生态和谐发展的重大问题,而且也是民族复兴、文化转型乃至社会转型的先决条件。当前不少人对“中华文化”范畴的理解存在片面化、定式化的倾向,以及存在许多对于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等重大认识问题上的误解与偏见,势必影响到了人们对中华文化的完整认知与文化自信心理的形成。  相似文献   

18.
殷冀锋  王乐 《理论导刊》2020,(9):123-128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与源,是一个民族屹立于世界舞台的重要基石。新时代坚定文化自信是民族精神独立的重要支撑,是维护文化安全的基本保障,是助推民族复兴的精神引擎。要将文化自信落实到具体行动上,就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纲,以精准对接人民文化需求为本,推动优秀传统文化不断转化创新,坚持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双重统一,进而在文化自信中实现文化自强。  相似文献   

19.
文化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体现。习近平总书记在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基础上,又提出了文化自信。由此可见,党中央对文化发展的重视程度日益提高。一个国家不仅要重视物质文明建设,还要重视精神文明建设,而文化建设又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方面。中华民族要想增强文化自信,就必须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使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化相融合,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更加具有生命力。只有这样,我国文化软实力才会得到质的飞跃。  相似文献   

20.
文化是人类社会的存在方式,文化建设从根本上讲就是人的建设。"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灵魂,也是文化发展的目的与旨归。文化强国战略的提出,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人对人类文明发展趋势的深刻把握,也是对其所肩负的文化使命的高度自觉。以文化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最终目标,以文化的评价体系作为评价发展质量的指标,正是"以人为本"的体现。"以人为本"视阈下的文化强国建设,要提升文化自觉,推动文化自立,重树文化自信,实现文化自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