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马素红  杜丽娟  冯敏 《学理论》2015,(2):261-262
采用父母教养方式问卷(PBI)和《Piers-Harris儿童自我意识量表》对399名初中生进行了调查,旨在了解父母教养方式对少年期儿童自我意识的影响。结果发现,初中生的自我意识与父母教养方式存在显著相关,其中父母拒绝与情感温暖(尤其父亲情感温暖)对初中生的自我意识发展具有显著的预测性。  相似文献   

2.
周丽婷 《学理论》2013,(2):241-242
父母教养方式是父母的教养观念、教养行为及其对儿童的情感表现的一种组合方式。这种组合方式是相对稳定的,它反映了父母与子女交往的实质。以安达市曙光幼儿园大班幼儿的调查和研究为例,对大班家长进行非结构型访谈,采用查阅文献、发放调查问卷、与家长当面访谈的方法。对当今家庭中常见的错误教养方式进行追踪和调查,从中了解家庭教育中存在的种种教养方式的问题。并由此得出,父母应该建立怎样的教养方式才能更好地实施家庭教育,才能使家庭教育对幼儿的成长发挥其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父母教养方式与大学生社会化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对全国六大区 1580名在校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问卷(EMBU)的调查统计结果发现:当代大学生社会化过程中的父母教养方式具有高拒绝否认和高惩罚严厉两大特点,其父母教养方式存在诸多不尽人意之处。作者呼吁加强在校大学生的心理教育,以消除不当父母教养方式给当代大学生造成的心理伤害,并倡导中国家庭的父母教养方式由“严父严母型”转型为“慈父慈母型”、“严父慈母型”或“慈父严母型”。  相似文献   

4.
盛明明  李可钰 《学理论》2013,(16):113-114
本研究探讨大学生孤独感与其父母教养方式和自我和谐之间的关系。随机抽取在校本科生140名,以UCLA孤独量表、岳冬梅改编的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EMBU)和王登峰(1994)编制的自我和谐量表(SCCS)进行测量。主要得到以下结论:父母教养方式与孤独感有负相关;自我和谐程度与孤独感呈负相关;父母教养方式与自我和谐程度对孤独感有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5.
基于横向和纵向调查数据,探讨父母教养方式对处于成年初显期的大学新生不良适应行为影响的发展变化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子女进入成年初显期后,父母教养方式仍对其不良适应行为存在影响,但影响效应值呈减弱趋势;相较于情感温暖型教养方式对不良适应行为的负向影响的减弱,拒绝型和过度保护型教养方式的正向影响效应减弱趋势更明显;父母教养方式通过塑造子女价值观间接影响大学新生入校时和后续的不良适应行为。高校应引导大学生建立积极正向的价值观,降低其不良适应行为产生的风险。  相似文献   

6.
王颖  孙捷 《学理论》2012,(12):181-182
以包头为例了解内蒙古西部地区流动儿童家庭教育的现状和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的方法,选取包头市稀土高新区、昆区、青山区、东河区等具有代表性的流动儿童学校及家庭进行调查。结论:流动人口的文化程度和职业层次偏低,家庭教育投入比例较低,流动儿童父母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以及亲子关系均存在不同程度问题。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北京市西城区553名初中生为研究对象,引进"父母冲突儿童知觉量表",考察儿童知觉到的父母冲突对研究对象电子游戏使用的影响情况,并通过父母冲突对研究对象所知觉的父母教养方式和亲子关系的影响来考察其对研究对象电子游戏使用的间接影响.  相似文献   

8.
城市青年家庭:新的生活方式与儿童的社会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城市青年家庭:新的生活方式与儿童的社会化郑忠梅现实生活中,年轻父母的家庭教育观念中存在着不少的盲点,对儿童的家庭教养实践中也发生了太多的遗憾。无论是作为青年的父母还是作为父母的青年,他们都迫切地需要进行社会角色的学习和完善,无论如何,这是他们能够多方...  相似文献   

9.
刘平 《学理论》2012,(14):67-68
应对方式(Copingstyle)是指个体应对挫折时采取的不同策略和方法。影响大学生应对方式的因素有性别、年级、人格特征、父母教养方式等。在这些因素中父母教养方式对大学生应对方式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大学生应对方式与父母教养方式的研究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哈尔滨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对哈尔滨市及其所辖城镇的 85 5名 1 1— 1 9岁初、高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相关因素的调查 ,发现男女生心理问题总检出率为2 1 2 % ,不同年级、不同性别学生心理问题程度不同。调查显示 ,其原因与学生个性特征 ,父母教养方式、学校教育体制等有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1.
北京市流动儿童义务教育状况调查报告   总被引:37,自引:3,他引:34  
流动儿童随其父母流动进入城市 ,他们的受教育状况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本文作者在 2 0 0 0年底针对流动儿童及其学校的基本状况展开了调查。这个调查是目前同类调查中较为详细、完整的一个  相似文献   

12.
基于"中国教育追踪调查"2014—2015学年的相关数据,探讨居住空间对流动儿童社会适应的影响。研究发现,居住空间显著影响流动儿童的社会适应;从居住区位看,在城区居住的流动儿童比在郊区居住的流动儿童社会适应更好;从居住环境看,住房品质和社区品质越高,流动儿童的社会适应越好;从人口构成看,与父母同住、生活在流动人口聚居社区的流动儿童社会适应更好。进一步分析发现,居住空间对"乡—城"流动儿童社会适应的影响要大于"城—城"流动儿童;对与父母同住流动儿童社会适应的影响要大于不与父母同住流动儿童。建议进一步改善流动儿童的居住空间,强化家庭保护的作用,帮助流动儿童更好适应城市生活。  相似文献   

13.
流动儿童是指跟随父母离开户籍所在地,流动到其他城市的未成年儿童。流动儿童的学习困境主要来自流动儿童自身,家庭及父母,学校、老师及同伴。因此,要解决好流动儿童的学习问题,必须从政府、社会、学校及家庭四个层面来进行政策设计。  相似文献   

14.
赵娟 《青年研究》2005,(10):8-13
跟随父母进入流入地的流动儿童少年的教育问题一直是人们所关注的社会问题.本文通过对一名流动人口子女多次转学经历的个案研究,从而分析导致其学习困难的非智力性因素.  相似文献   

15.
李淑芳  刘慧瀛 《学理论》2014,(8):195-196
为了探讨大学生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与家庭教养方式之间的关系,采用中文版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量表和家庭教养方式评价量表对260名大学生进行测查。结果显示大学生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在是否独生及性别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p0.05),独生子女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显著高于非独生子女,男生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显著高于女生;家庭教养方式中的情感温暖、偏爱被试对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6.
我国九城市流动儿童生存和受保护状况调查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本文采用问卷法和访谈法,考察了全国9城市流动儿童的生存和受保护状况。调查表明,与原来在农村相比,流动儿童来到城市后的生活条件有所提高;但是与城市户籍儿童相比仍有一定的差距。流动儿童受歧视的情况较为普遍,童工现象还存在。  相似文献   

17.
以2000年和2010年人口普查数据、2005年和201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以及相关资料为基础,描述和分析了流动儿童的基本人口学特征及其变化。从人口结构看,流动儿童保持"上大下小"的格局,学龄流动儿童规模占比始终处于"紧缩"状态,学龄前流动儿童有小幅增长,大龄流动儿童收缩;从流动特征看,儿童参与流动表现出比较明显的年龄别模式和性别差异,跨省远距离流动比例近年来有所下降,流动儿童在发达地区、大城市集中的同时呈分散化趋势;从家庭特征看,流动儿童面临家庭教育不完整的问题且区域差异严重,同时拥有高学历父母的流动儿童群体占比在增长;从教育状况来看,流动儿童教育机会持续改善,但学龄前教育和后义务教育仍然面临挑战。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广西南宁市X城中村流动儿童的调查,发现跟随父母流动到城市生活的儿童面临自我身份认同低、人际交往缺乏、城市本地人对外来人口的歧视与排斥等身份认同困境,造成这些困境的原因包括户籍制度的阻碍,经济文化的差异,教育政策的不完善,以及个人融入意愿的影响等。为此,文章提出政策制度的完善、学校相关制度的改革、社会工作者的介入等对策来提升流动儿童的自我身份认同感。  相似文献   

19.
唐名淑 《学理论》2014,(26):276-278
家庭是每个个体成长和社会化的重要场所,其社会交往能力的形成与发展在家庭中同样受到深刻影响,尤其是高学段小学生。为此提出教育建议如下:提高家庭成员对交往焦虑的重视程度,特别是父母关系与父亲的角色;建构学习型家庭,提高父母的文化素质,营造高质量的主观生活幸福感;营造和谐、民主、平等的家庭氛围,采用科学的教养方式;减少非核心家庭与隔代教养的发生率;注意社交焦虑中的城乡及偏见,教育要有侧重点;建立家庭、学校联动的教育机制;抓住人际交往训练的关键期。  相似文献   

20.
《瞭望》2000,(30)
父母失职使孩子的健康教育和成长受到伤害,能否只给称职的 父母发教养子女的“执照”父母对孩子志向、品德影响最大的是父母情趣爱好从根本上改变父母失职现象,亟须建立一种社会机制关键在于提高家长素质 “父母在儿童的气质中,奠定了最初几块基石。”家庭教育的优劣,总体上取决于父母的素质,父母对子女一生发展起奠基作用。有人曾对一组世界级运动员进行了调查,要求他们说出早期对他们成功影响最大的是什么,95%的人回答是“父母的支持和鼓励”。 具有几千年“养不教,父之过”传统的中国,失职家长不在少数。如今,智力投资已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