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孙红 《学理论》2009,(24):135-136
自二战结束以后,美国确立了国际体系中的权力优势地位,而维持和巩固这一优势地位即霸权地位,是美国战略文化的主旋律。美国的对华政策中的遏制政策,在很大程度上是美国的霸权稳定这一战略文化的主导之下的美国外交选择。自中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战略文化发生了根本的转变,但是,中国的快速发展,使得美国仍有遏制中国的需要。  相似文献   

2.
自二战结束以后,美国确立了国际体系中的权力优势地位,而维持和巩固这一优势地位即霸权地位,是美国战略文化的主旋律。美国的对华政策中的遏制政策,在很大程度上是美国的霸权稳定这一战略文化的主导之下的美国外交选择。自中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战略文化发生了根本的转变,但是,中国的快速发展,使得美国仍有遏制中国的需要。  相似文献   

3.
杨云珍 《理论探索》2005,(3):113-114
影响中俄关系发展的一个重要外部因素是美国因素。美国对中国和俄罗斯的遏制,使中俄两国战略合作基础得到加强。一个良好的中俄关系不仅有利于维护中俄两国的地缘安全,而且会对美国在国际舞台上的霸权主义外交起到一种良性的制衡作用,有利于亚太地区和世界的稳定与和平。  相似文献   

4.
赵洪艳 《学理论》2012,(24):15-16
美国地处北美大陆,临太平洋东岸;中国地处东亚,临太平洋西岸。两国地缘关系密切,在亚太地区利益相关。所以,美国的亚太战略对中国的安全也就有着必然的影响。本文以地缘理论为基础,以现实亚太形势为依据,分析了美国的亚太战略新走势及对中国经济、军事、外交安全的影响,从而阐述中国的亚太安全战略。  相似文献   

5.
美国为维持其一超地位,极力从地缘政治上遏制迅猛发展的中国,而印度是美国越来越看重的抑制中国硕大的棋子,遂制定了"拉印制华"战略."拉印制华"战略符合美国的地缘政治理论,"拉印制华"战略的实践会对中国产生诸多不利影响,中国要加强警惕.  相似文献   

6.
何亚非 《党政论坛》2014,(14):40-40
三年前,美国总统奥巴马宣称,美国将推进“亚洲再平衡”战略。美国投棋布子,从大规模增强在亚太的军力部署,到积极推进跨太平洋经济伙伴关系谈判(TPP),再到在中日钓鱼岛之争中站在日本一边,遏制中国发展的意图明显。  相似文献   

7.
从根本上说,地缘政治是从地理空间的角度来考察和策划国家发展的战略,大国崛起的成功同地缘政治的娴熟运用密不可分。在美国崛起的实践中,以马汉、斯皮克曼和布热津斯基为代表的地缘政治理论,为美国的成功崛起和世界霸权提供了重要的战略指南。而这一点对于当前的中国而言,无疑具有更深远的蕴涵与启示。  相似文献   

8.
顾宁 《理论视野》2009,(8):46-49
1949年到1979年的30年间,中美两国关系经历了动荡与变化。美国政府对华政策从“遏制并孤立”转变为实质上的“遏制但不孤立”,中国在联合国代表权和台湾问题上坚持了自己的原则立场,同时以自行发展经济和瓦解美国的盟国采冲破美国制造的经济禁运。“乒乓外交”、尼克松总统访华和半官方文化交流为两国最终于1979年1月1日建立外交关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杨鲁慧 《理论探讨》2012,(5):10-14,2
美国战略重心东移是后冷战时期美国对外战略结构性的重大调整,它无疑为亚太地区的安全稳定带来新的变数及不确定性,不仅导致东亚政治格局的变革,而且对中美关系格局和发展趋向都将产生深刻影响,并成为21世纪国际关系变革调整的前沿地带。这一切关系到中国的地缘政治战略和周边地缘政治稳定及亚太大国政治格局的重塑问题。美国战略东移对中美大国关系带来的影响是:中美双方陷入战略猜疑和相互认知的困境;双层权力体系架构是东亚地区所特有的政治经济现象;东亚合作的重点和主渠道地位及作用将受到挑战。中美大国关系格局的战略选择需以它们特殊方式重建再平衡:把大国地缘政治上存在的竞争因素转化为合作协调的动力,扩大和深化中美各方利益的汇合点;建立最基本的"战略互信"来保障中美关系的稳定发展;建设中美大国间的关系协调机制。  相似文献   

10.
冷战结束后,中国面临着与以往截然不同的地缘政治形势:苏联解体使来自北方的陆权安全威胁得以解除,经济发展在国家战略目标中的权重进一步上升。随着美国将中国视为战略对手以及台海局势恶化和海洋权益争端日趋激烈,中国地缘政治重心正从陆地转向海洋。海权优先成为中国地缘战略的选择。海军是海权构成的基本要素。为了满足中国发展海权的迫切需求,中国海军开始战略转型,这样的转型在提高海军战斗力、改善中国海洋安全环境的同时,也将对亚太地区海权战略格局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1.
“多米诺骨牌”理论是二战后美国所谓“遏制”共产主义、争夺世界霸权的自然结果。它是一个典型的将地缘政治学应用于国家对外政策的案例。这一理论提出之后 ,对几届美国政府的影响是深远的 ,它是促使美国陷入越战的主要原因。越战后的国际形势表明 ,“多米诺骨牌”效应并不存在 ,但人们仍应充分重视东南亚在地缘政治上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2.
中国与中亚国家能源合作开发的政治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作为与中亚国家接壤且石油消费量迅速增长的国家,能源安全在我国已成为包括经济安全在内的国家安全战略的重要组成分,我们应从战略角度审视能源安全的重要性,并借助中亚地缘优势构建我国能源安全战略.  相似文献   

13.
俄美在地缘政治领域的斗争及其世界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冷战结束后,为了"防范与遏制"俄罗斯的重新崛起,美国对俄罗斯实施了地缘政治遏制政策,美国的这一政策导致了冷战后俄美在地缘政治领域的矛盾不断加深,并引发了双方在该领域的激烈斗争.俄美在地缘政治领域的斗争不仅直接关系到舣方自身的军事-政治利益,而且对国际政治格局、国际安全与稳定也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印度国家安全战略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称霸南亚,控制印度洋,争当世界一流强国是印度国家战略长期追求的总目标。目前印度的国家安全战略是:稳定周边,威慑巴基斯坦,遏制中国,拦阻区外大国,控制印度洋,确保国家安全与经济社会发展。国家安全战略的重点是经济安全、核安全和海上安全。9.11后,面临全球反恐的新形势,印度实施国家安全战略既有有利的一面,同时面临不小的挑战。  相似文献   

15.
美国因素与中国在非洲的石油安全和外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在非洲石油安全利益屡遭威胁,美国因素不可低估。美国“关注”中国在在非洲的石油外交,表面上是为了争取更多的石油份额,但深层原因则是出于遏制中国快速崛起的长远考虑,即希望藉石油利益地缘博弈获取的优势为其永久称霸世界经济与政治舞台的战略目标服务。  相似文献   

16.
《党政论坛》2013,(10):48-48
美国《国家利益》网站日前发表一篇名为《日本,有毒的酒杯》的文章,主要内容如下: 使日本成为美国遏制中国的动力核心是一个诱人的想法——但是华盛顿不应听任如此。  相似文献   

17.
尹朝晖 《理论探索》2012,(3):117-120
地缘安全战略是孙中山国防及军队建设思想的精髓。孙中山将移民实边、兴建铁路、开发海南、经营亚太作为地缘安全的重点;主张陆海并重,发展空权;认为地缘安全是建立在富国强兵基础之上,要将军队建设和军备研发放在国家安全战略的首要位置。汲取孙中山的中国地缘安全思想,维护国家地缘安全,必须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坚持立足亚太、稳定周边的指导思想,重视经略缘边、缘海地区;必须立足内陆,挺进海洋,发展航空,把陆、海、空兼顾作为中国地缘安全战略核心;必须大力发展经济,在此基础上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把富国强兵作为维系国家地缘安全的物质基础;必须积极发展国防科技,把国防科技力作为中国地缘安全的重要依托。  相似文献   

18.
印度洋海权之争--地缘政治视角下的美中印三角博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冷战后,全球地缘政治发生了两个重要变化,一是印度洋成为世界海权的"心脏",二是中国和印度崛起为欧亚大陆上新的地缘权势中心.由此,美、中、印三国的安全战略都聚焦印度洋,在地缘政治视角下,围绕印度洋海权之争,三国在印度洋极力缔造均势,并为自己谋求最大的战略利益.  相似文献   

19.
陈向阳 《党政论坛》2010,(20):19-19
近来,美国加紧调整全球战略,加快将“战略重心”东移亚太。 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世界“地缘重心”东移亚太,多极化进程明显加快,中国加速崛起,中美力量对比及对亚洲的影响力“美消中长”,美国亦将“战略重心”东移亚太,中美互动聚焦亚洲,“中美如何在亚洲共处”已成当今国际关系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20.
梁亮 《学理论》2009,(29):22-23
建立在对世界地缘整体格局的基本判断,和对地区层次的地缘现状的明确认知的基础之上,布什政府推出了新的地缘战略,确立了新的全球地缘构想,并且明确了调整后的地缘战略的利益指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