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海风 《侨园》2012,(12):27-27
在俄罗斯,什么是"特权车"呢?有人概括为使用者主要是议员和政府高官。根据俄罗斯法律,"特权车"的范围既包括高官的车,还包括警车、救护车、消防车等,当然,最牛气的还是高官们的车。他们挂有特殊车牌,车子前方通常还悬挂一面小国旗,有的车顶还有警灯;他们不遵守交通规则,不受限速约束,交警无权拦截;在交通拥挤的高峰期,交警还经常为特权车开道。在莫斯科库图佐夫大街、列宁大街等主要街道的正中间都有一条由双实线单独划出  相似文献   

2.
杨伟宁 《侨园》2005,(1):20-21
我从新加坡到芝加哥留学后,短短的一段时间里遇到了不少对新加坡各方面发展颇有兴趣的外国朋友,其中常谈到的是新加坡文化演变的过程。我同几个中国和美国朋友在一次饭后闲聊时谈起全球化在苏联瓦解后、资本主义的推动下,对世界各国本土文化所带来的冲击与影响。聊了一半,中国同学突然问我:“那新加坡呢?新加坡文化是什么样的?”坦率的美国朋友问道:“新加坡有自己的文化吗?”  相似文献   

3.
旅行与人生     
余光中 《党政论坛》2014,(12):58-59
所谓旅行,它不只是旅游。旅游就是观光,是Sightseeing。但旅行,是travel。一个旅行者,一个traveller,跟一个观光客是不一样的。旅行的人会融入当地的风土人情,甚至学当地的语言,跟当地人有接触。观光客就只坐着观光车,比较被动,也没有深入到文化的层次。我今天要讲的就是旅行与文化。  相似文献   

4.
新加坡的硬道理2010年11月,在邓小平访问新加坡整整32年之后,在新加坡河畔的“贵宾廊道”,时任中国国家副主席的习近平与新加坡内阁资政李光耀共同为邓小平纪念碑揭幕。碑上刻有邓小平的名言“发展才是硬道理”。邓小平是李光耀最佩服的三个政治家之一。李光耀专访集《新加坡赖以向前发展的硬道理》一书书名中的“HardTruths(硬道理)”,  相似文献   

5.
一、美国陆军军官学校——“西点军校” 西点军校的正式名称是“美国陆军军官学校”。学校位于纽约市北郊的哈得逊河上“肘状”的三角岩石坡地上,该地点被当地人称为“西点”,故习惯上又称其为“西点军校”。  相似文献   

6.
新加坡是个典型的移民国家,境内具有多元种族、多元宗教、多元道德价值观,为此新加坡政府注重统一国民思想,共同致力于发展。他们以各民族都能接受的方式向国民灌输“我是新加坡人”的国家意识,使人们产生归属感和责任感,在心理上认同“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新加坡”,  相似文献   

7.
愤怒     
刘正权 《党政论坛》2010,(18):18-19
王局长站在车库前,脸色很难看。“车呢?”王局长问司机小张。小张莫名其妙,伸手一指奥迪:“那不是吗?”“我是问那辆桑塔纳!”王局长鼻子里一哼,心说当我没长眼睛啊。“噢,那辆破车呀,卖了!”小张一点没注意王局长的表情。  相似文献   

8.
未羊 《瞭望》1995,(31)
谁都知道,新加坡是个小国,洋腔洋调的说法是迷你(mini)国,因为它统共只有大约620平方公里。那么,莫非你伏天里热昏了头,说它大,还要“哉”? 别急,我说的是感觉。我不管它是600平方公里,还是6亿平方公里,反正在我的感觉里它是一个大国,一个在国际舞台上昂首阔步的泱泱大国。我现在就来说说这种感觉是怎样产生的。待我说完之后,你会同意我的感觉,也会说,是的,新加坡确实是“大哉”。 其实,这个话我去年就想说,只是让杂七杂八的事情一搅而终于没有说罢了。 去年,有一个美国青年在新加坡恶作剧,把人家的汽车乱涂了一通,新加坡法院的判决很绝,打屁股。就是脱了裤子,用皮鞭抽。起初,我心中有些不忍。那种青年,是上海苏州一带称作“小赤佬”  相似文献   

9.
口号当戒空     
口号当戒空湘亭“九五”伊始,各级政府乃至各单位和部门部制定了“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于是各种“战略口号”也纷纷出台.这是明确目际、统一思想、鼓舞士气所必要的。然而.最近见诸报端、电台、电视屏莫的一些地方性口号,却招来了当地人颇多微辞。’‘为...  相似文献   

10.
刘一斌 《党政论坛》2013,(12):18-19
今天,中国和新加坡的关系友好、和谐,然而鲜为人知的是,两国从敌视、相知、信任到建交,曾历经20年的漫长岁月。 周恩来邀请李光耀访华 由于历史的原因,中国一度指责新加坡是“帝国主义走狗”、“反华反共的急先锋”。  相似文献   

11.
德国有一种叫“奥飞拉”的苍蝇,这种苍蝇头部长着一张锋利的针形嘴,人一旦被它咬上一口,会像针刺一样痛,而且伤口处会马上长出一个大包,当地人对它都是深恶痛绝。最近它却成了当地人的宠儿,原来德国昆虫家最近发现“奥飞拉”苍蝇的一个习性:一旦遇上别的蛆虫,它就会将锋利的嘴扎入其体内吸取营养,  相似文献   

12.
踏足美国,便听到一则幽默有趣但发人深思的故事,说的是在同一时间有三种车要抢着过一座桥,这三种车是救护车、救火车和邮政车。守桥者依法行事让邮政车先行过桥,理由是尽管救人救火都是人命关天,但比不上信息传递重要,因为一则信息可能拯救更多的人财物。这条法例本来是美国在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制定和实施的,但一直延用至今。姑且勿论战时法例是否合理,但窥一斑可见全豹。早年美国的演说家爱德华·艾弗尔特宣称:“对于邮局,我不得不说它是仅次于基督教,是我们现代文明的右臂。”看来,山姆大叔早就认为信息是一种巨大的力量,广而…  相似文献   

13.
新加坡居安思危推出新措施本刊约记者邢和平,蔡锡梅新加坡第二代领导人吴作栋上100辆即绰绰有余。当记者向负责检查和调查事务的助理秘书长尼亚齐问及此事时,得到的答复是:“这不能算作浪费。用不了的车辆可以转到别的地方,如、索马里使用。”这位官员想必忘了,联...  相似文献   

14.
司法界一位朋友最近跟我说了这么一件事:某特区有一个单位与外商合资经营一个采石场,双方签订合同时,没有请律师参加。合同中有一条规定:外商来我境内每拉一车石子要付十二美元。外商先是开来五吨的车,每车付十二美元。后又开来七吨的车,也是付十二美元。最后又开来十二吨的车,还是付同样的钱。这个单位感到不对头,就问外商:“你怎么能用十二吨的车来装?”外商说:“合同上没有规定是几吨的车,怎么不行?”他们这才知道吃亏了,赶紧去请律师帮忙。律师  相似文献   

15.
下军棋,司令、军、师、旅、团、营……一级压一级,等级森严。下级如何举措,完全取决于敌我诸“上司”的布置。下象棋,则一扫等级观念,“车”也好,“士”也罢,只要遵守一定的规则,尽可依其自身特点发挥作用。“卒”虽小却可杀“车”,“帅”虽大亦难免“御驾亲征”。军棋“死”,象棋“活”这恐怕是更多的人偏爱后者的主要原因。两种不同的棋规,使我联想到了思想政治  相似文献   

16.
新加坡在注重发展经济的同时,加强社会道德建设,通过20多年的努力,找到了一条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同步发展的路子,不仅经济跃居“亚洲四小龙”之列,其公民的道德水平之高也是世人所公认的。认真分析、研究新加坡的道德建设经验,对于我们在改革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条件下大力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是极为有益的。一、新加坡道德建设的特点1.注重弘扬传统美德,提倡“共同价值观”。新加坡在经济、技术方面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先进经验的同时,在思想道德建设方面选择借鉴东方传统文化,特别是中国传统儒家思想,形成了新加坡化的…  相似文献   

17.
不久前,我们应邀去新加坡作 了一段时间的访问研究,所 见所闻,常使我们想起朱镕基总理说过的一句话:“管理科学,兴国之道。”新加坡只用了40年时间,就从一个“一穷二白”的殖民地发展成为经济发达、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的国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万多美元,这是同他们重视管理、善于管理分不开的。保护资源节约有方 新加坡面积小,资源匮乏,不仅没有什么矿产资源,就连淡水也只能自给50%左右。对此,从政府到人民,都有一种强烈的危机感和保护、节约资源的紧迫感。 土地是这个面积只有637平方公里而人口多达300万…  相似文献   

18.
车的杂感     
平白 《瞭望》1997,(41)
车的杂感●平白车这种物什,据说是咱们老祖宗黄帝发明的。《古史考》说:“黄帝作车引重致远”,有了五千年的历史。再往后,“少昊时加牛,禹时奚仲为车正加马”,有了牛马驾驶的车。孔夫子教授“六艺”,包括“礼、乐、射、御、书、术”,“御”是赶车的技术,他的弟子...  相似文献   

19.
近日收到新加坡《赤道风》季刊总36期,读到了网雷先生撰写的《从“心不在马”到“牛转乾坤”》,读罢这篇随笔,我心头一沉。说来真是令人吃惊,在中国国内渐刮渐烈的所谓谐音成语广告,竟流毒海外。据网雷先生文章披露:在新加坡街头的一间摄影器材店,赫然见到门口有巨幅宣传广告:“好摄(色)之徒!”在庆祝丁丑牛年降临之际,报章上也不时出现斗大黑字广告“牛转乾坤”。专与文字打交道的报刊是如此,商家就更不用说了。网雷先生在文章中特别提到谐音成语广告在中国正大行其道,如“鳖(别)来无恙”;“咳(刻)不容缓”等等。  相似文献   

20.
《求知》2005,(4):43-44
1.制定《反腐败》法律法规。20世纪50年代,新加坡的贪污腐败现象相当普遍,严重阻碍了新加坡的发展。1959年,新加坡人民行动党执政后,开始进行全面的廉政建设。新加坡政府提出了“为了生存,必须廉政;为了发展,必须反贪”的口号,决心扫除“黑金政治”。在这种背景下,新加坡议会于1960年通过了一部强有力的反贪法律——《防止贪污法》,随后又陆续出台了《没收贪污所得利益法》、《公务员惩戒规则》等。国会立法规定,任何人,不论其身份、地位和官职多高,一旦触犯法律,一样被告上法庭、定罪判刑。40多年来,借助廉政建设,新加坡执政党和政府的公信力大大提高,新加坡也被称为“亚洲最廉洁的国家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