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中国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是探索、建立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实产物,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本质属性,与西方协商民主理论具有根本差异。中国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经历了从肯定是一种民主形式到确立为一项民主制度的过程,是与相关政治制度既紧密联系又有明显区别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以协商为核心价值,其在国家政治社会生活中功能作用的大小,取决于协商质量的高低。  相似文献   

2.
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期,建设和谐文化的提出,符合文化发展规律,符合社会发展规律,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推进具有重大意义。当前,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不断深入,不同文化和价值体系的摩擦和冲突在社会生活中表现得越来越明显,建设和谐文化面临诸多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立足现实,把握规律,探寻和谐文化发展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3.
共产主义是一种崇高的社会理想、完整的理论体系、美好的社会形态、科学的信仰追求、现实的社会运动。共产主义与当今现实的关系既是理想与现实的关系,又是同一社会形态不同发展阶段之间的关系。当今中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共产主义的现实阶段,是共同理想和最高理想的结合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建设共产主义。  相似文献   

4.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思想指南和行动纲领。从历史逻辑来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在新时代背景下的继承和发展;从现实逻辑来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坚持问题和现实导向的内在发展要求;从理论逻辑来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历史和现实发展中逻辑自洽的辩证统一;从三者的整体逻辑来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历史、空间和实践宏大叙事的必然发展结果。  相似文献   

5.
"社会主义在生活中"是一个具有很强现实性的前沿命题,有深刻的内涵和丰富的内容,深入研究和解决这个问题,让社会主义研究面向生活,让社会主义价值体现于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让社会主义理论与人民群众的生活紧密结合,让社会主义的制度找到在人民生活中的实践形式,让社会主义的旗帜在现实生活和人民心中高高飘扬,对推进社会主义的研究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的发展具有重要的认识价值和现实意义。这里,我们把"社会主义在生活中"这一理论和现实的命题,作为杂志创新推出的一个新栏目,从本期起我们将陆续刊登一系列反映生活中社会主义的实证研究和现实考察文章,这表明我们努力提倡社会主义研究面向实践、面向基层、面向生活的愿望,也衷心希望能推动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使社会主义价值在现实中实现,让社会主义制度落实到人民群众的生活之中。她将是一种发现、一种呼唤、一种建构和一种抉择。是为按。  相似文献   

6.
《求知》2016,(11)
正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党提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结合中国实践的新发展,是面对当前深层次社会现实问题和社会矛盾的解决思路,是纵观世界格局态势和洞悉自身定位发展的正确道路选择。"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新举措,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新发展,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新要求,必将进一步推动中国发展,进一步凝聚中国力量,进一步增强中国信心,进一步唱响中国声音,进一步弘扬中国精神。  相似文献   

7.
东欧剧变,使世界社会主义遭受史无前例的严重挫折,在社会主义处于低谷的今天,通过对空想社会主义与现实社会主义的客观分析,再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使我们看到现实社会主义的美好前景,进一步认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更加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  相似文献   

8.
近些年,国内外都有些人,从“左”或右的方面,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歪曲地说成是中国特色资本主义,这在人们中制造了思想混乱,并在社会生活中产生了某些无序现象。《邓选》三卷对澄清这些思想混乱是极好的清醒剂。仔细研读《邓选》第三卷,我们可以清楚地认识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决不是什么中国特色资本主义,而是“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的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的科学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9.
贾建芳 《理论视野》2008,(11):20-23
把社会主义置于现实基础上,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方法论原则。科学社会主义预示的社会主义社会形态是置于现代社会基础上的,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是在我国现代化进程中逐步推进的。在我国实现现代化之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形态还是“不够格”的社会主义;在我国实现现代化、完全进入现代社会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置于现代社会基础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形态就是“够格”的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形态也更加完善、成熟。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初始阶段,必须突出现代化这个主旋律,并且根据现代化的共同规律和我国现代化的发展趋向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0.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是我们党肩负的重要历史任务,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历史经验和现实经验的基本总结。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上,已经进行了五年多成功的探索。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标志着我们国家进入了一个以城市为重点的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新阶段,奠定了指导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石。  相似文献   

1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作为一种生产方式,是我国社会的现实的经济基础,不但决定着我国生产关系的状况,也决定着政治和文化上层建筑的面貌.我们应当研究在市场经济基础上可能和必须实行的社会主义措施,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立在现实的基础之上,更加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中国特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世界历史和当代中国现实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中国特色"主要体现在这个理论体系所独有的理论品格和独特蕴含: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蕴含了中国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独特性,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当代中国特色现代化道路的理论总结,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当代中国民族主体性凸显的理论表达.  相似文献   

13.
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提出:“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各项事业,我们进行的一切工作,既要着眼于人民现实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同时又要着眼于促进  相似文献   

14.
丛潜  隗金成 《学理论》2014,(4):12-13
党的十八大提出,加强社会建设要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这充分体现了我党对社会建设特别是民生问题的高度重视。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实目标出发,科学分析了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性、必要性,指出保障和改善民生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一致性,同时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视角探讨了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原则和途径,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理论支持和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15.
高欣 《学理论》2013,(4):63-64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著作,以党的十八大报告精神为指导重温《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对于我们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道路和政治体制改革、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清当前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现实和本质,从而揭示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坚持唯物史观和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原理,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而奋斗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启示。  相似文献   

1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从整体上揭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客观规律,从整体上谋划和布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从整体上设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价值目标,从整体上解答当今时代和当代中国复杂性社会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整体性特征是在对当代社会思潮的批判中得到彰显的。只有坚持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整体性,才能有力回应当前社会思潮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挑战,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17.
《求知》2004,(3):39-40
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提出:“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各项事业,我们进行的一切工作。既要着眼于人民现实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同时又要着眼于促进人民素质的提高,也就是要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很多专家学者对这一理论纷纷发表研究文章,现将他们的部分观点概述如下。  相似文献   

18.
以人为本是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更深刻的解读和把握,催生了执政理念的历史性飞跃,由此奠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和法治建设的现实基础;以人为本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规定和价值取向,由此决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法治建设的发展方向;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和社会主义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把握,由此决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和法治建设的时代性和先进性。  相似文献   

19.
利益从本质上看是一种社会关系.只有树立正确的利益观,妥善处理好各种社会利益关系,才能保持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善社会动力机制,确立核心价值导向,经受执政的各种考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利益观的基本内容包括社会本位、人民本位的立场,充分尊重和保护个人合法利益的导向,科学发展、社会和谐的新观念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当前,要注意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利益观为指导,正确看待利益差距,正确看待名利变化,避免既得利益思想倾向,有效维护人民群众利益,统筹协调现实利益关系.  相似文献   

20.
赵培 《求知》2013,(2):8-1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我们党在寻求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开创的符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在现阶段最现实、最关键的建设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