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 毫秒
1.
邓小平《在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上的祝辞》(以下简称《祝辞》),是邓小平关于文艺工作所作的重要讲话。他的文艺思想集中于这篇重要《祝辞》中,是继承和发展列宁、毛泽东等革命领袖的文艺思想的结晶。邓小平文艺思想围绕文艺与人民的关系进行阐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对其精神实质进行认真地研读、领会,对于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推进文艺的健康发展,是十分必要的。一、文艺的社会价值人民是历史的主人,是民族文化的主体。作为人类创造历史的精神性产物,作为世界各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文艺与人民有不可分…  相似文献   

2.
一、邓小平经济理论的思想来源与现实基础邓小平经济理论同任何新思想、新学说一样,都不是凭空产生的。它必须首先从已有的思想材料出发,并使自己的学说置于社会发展的现实基础之上,从而使其成为具有强大生命力的科学理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是邓小平经济理论得以形成和产生的思想理论基础。邓小平经济理论,就其理论实质来说,直接表现为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的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关于物质生产是社会生活的基础,物质生产是决定社会制度性质、决定社会发展的主要力量的观点;关于社会发展、政治变革的终极原因,归根…  相似文献   

3.
坚持马克思主义文艺观,坚持毛泽东思想,是我国社会主义文艺发展的根本指导思想。党的十一届四中全会以来,特别是贯彻了邓小平同志《在全国第四届文代会祝辞》以及有关文艺工作的指示精神,十年来我国的社会主义文艺事业有了很大的发展,文艺作品的数量、质量以及反映社会的广度和深度,都有明显的进步和提高,这是客观事实,不容置疑。  相似文献   

4.
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相统一的理论依据孙续功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不存在根本矛盾,这是《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中的一个重要思想回它解决了我国理论界长期争论不休,在实践中困扰经济发展的一个突出的现实问题,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新发展和新贡献。作为社会根本制度的社会主...  相似文献   

5.
(一)以社会效益为最高准则是邓小平同志文艺思想的重要内容,早在1985年小平同志就当时思想文化战线中出现的资产阶级自由化和拜金主义的倾向明确指出;“思想文化教育卫生部门,都要以社会效益为一切活动的唯一准则,它们所属的企业也要以社会效益为最高准则。”(《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145页)小平同志极为重视文艺在社会生活中的特殊作用,认为文艺工作者应当“认真严肃地考虑自己作品的社会效果,力求把最好的精神食粮贡献给人民。”《邓小平文选)第H卷第211页)在文艺生产问题上,邓小平同志指出:“文化只是要多出好的精神产品,…  相似文献   

6.
《求知》2011,(9):45-45
薛瑞汉在《理论探索》2011年第2期撰文认为,以什么样的路径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中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这需要我们立足当前中国的现实,从多角度、多层面思考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  相似文献   

7.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我们当前最大的政治,因为它代表着人民的最大的利益、最根本的利益。”(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163页。以下凡引自《邓小平文选》只注卷次页码)在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里要推进社会发展,改善民主,必须推行现代化。邓小平把现代化定位为中国最大的政治,明确指出是政治共同体的核心任务。历史和现实告诉人们,像我国这样的后发现代化国家的现代化进程已不同于业已实现现代化的国家那样是一个自然的过程,它必须依靠政治共同体来推动。邓小平同志把现代化定位为中国最大的政治,在这一前提下,他设计了中国现代化的政…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主义是实践论与 认识论的辩证统一,它认 为认识来源于实践,又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发展。而对于当代中国的改革开放来说,实践则既是一个获得中国社会发展的真理性认识的过程,又是要实现中国社会发展的目标的过程。按照邓小平同志的说法:“改革开放是很大的试验。”(《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30页),它是发展观与认识论的统一。一、“试验”及其认识论特点早在革命时期,毛泽东同志就曾对实践的形式作出过划分。他在《实践论》中指出:“人的社会实践,不限于生产活动一种形式,还有多种其他的形式,阶级斗争、政治生活、科…  相似文献   

9.
浅谈邓小平同志的理论创新王茂杰邓小平同志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提供了许多新的理论观点,形成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一理论体系,突破了传统的马克思主义,发展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就集中、深刻...  相似文献   

10.
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以下简称“邓小平理论”),是一个博大精深的科学体系,《邓小平文选》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的奠基之作,学习邓小平理论必须认真学习《邓小平文选》第一、第二、第三卷,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首要的基本的理论问题,把握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中央宣传部组织编写的《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学习纲要》,比较全面、准确地反映了《邓小平文选》的思想,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是干部学习《邓小平文选》和建设有中国特邑社会主义理…  相似文献   

11.
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如何处理经济发展与政治文化发展的关系,使社会发展与社会稳定、经济繁荣与文化进步统一起来?邓小平从社会是个复杂系统这一客观事实出发,坚持马克思主义社会形态发展论的整体现,在深刻把握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提出了“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指出:“我们要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发展高尚的丰富多采的文化生活,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邓小平文选》第二卷第208页)“搞四个现代化一定要有两手,只有一手是不行的。所谓两手,即一手抓建设,一手抓法…  相似文献   

12.
反复学习和研读《邓小一个文选》,深深体会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了理论有强大生命力、吸引力和凝聚力的一个重要根据就在于,她是我们党集中了全党和全国人民的智慧以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透彻地分析了迄今已有的个部历史和现实的实践经验材料。从而提出了一整套适合个国实际、有利于在中国发展社会主义事业、为中国人民造福的理论。这些实践材料主要是来自以下四个方面:一、对于全部人类社会实践材料的洞悉和透视通读《邓小平文选》,可以看出,邓小平在思考全部中国问题时的一个重要基本点,就是以最宽广的视野,从思考全球历史风…  相似文献   

13.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最新成果郑建邦在《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中,邓小平同志指出:马克思主义必须发展,不然就成为教条,“它要求人们根据它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方法,不断结合变化着的实际,探索解决新问题的答案,从而也发展马克思主...  相似文献   

14.
时陆达 《求知》2002,(11):37-39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党要承担起推动中国社会进步的历史责任,必须始终紧紧抓住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这一重要论述是邓小平同志“发展是硬道理”思想的深化和拓展,是马克思主义发展观在当代中国的理论创新。  相似文献   

15.
《学理论》2016,(8)
马克思主义青年化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时代化的应有之义,对于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成长"是马克思主义青年化的核心要素,在青年个体的视角下,马克思主义青年化的"成长痛"表现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大众化的有效表达不足和对青年群体的现实吸引局限。美、日、韩三国学者撰写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作品《马克思问我哪里痛》《青年们,读马克思吧》《马克思主义使用说明书》在阐释视角与范式上另辟蹊径,实现了经典理论与个体生活的共情同理,为寻找"止痛良方"提供了启示,即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现实魅力关键在于实现有效表达,必须以个体体验为基本视角,实现理论与生活的自洽,才能有效提升马克思主义对青年的号召力。  相似文献   

16.
“一国两制”构想作为我们党和政府解决香港等问题的伟大决策,在圆满解决香港问题等实践中取得了巨大成功。随着香港归期的临近,这一构想的影响越来越深入人心。为了深入探讨和学习邓小平同志的决策思想和决策艺术,本文拟就邓小平同志提出这一构想所体现出的领导决策的实践性原则作初步考察。(一)邓小平同志指出:“一国两制”的提出“要归功于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01页)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突出特征之一就是它的实践性。这就说明邓小平同志在提出这一构想的过程中坚…  相似文献   

17.
认真做好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民族工作中共湖南省委党校张建民民族工作历来是党和国家的大事。在《邓小平文选》一至三卷中,包含了邓小平同志运用马克思主义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来解决中国的民族问题的重要思想。这些思想,是我们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一崭新历史...  相似文献   

18.
历史唯物主义亦即唯物史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早在十九世纪,马克思提出“实践”的概念,就是针对当时德国思想耽于抽象思辨所作的批判,并由此引出关于实践唯物主义的两条基本要求:一、终止抽象,将哲学转向对历史和现实的实证的科学研究;二、超越单纯的理论斗争,重视把思想付诸行动的具体社会实践。在这方面,马克思曾有过“经验的观察”的主张,认为,“在任何情况下都应当根据经验来揭示社会结构和政治结构同生产的联系。”(《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第29页)今天,作为我党第二代领导人的邓小平同志,在和平与发展成为…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五大明确提出:“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这是我们党对邓小平理论历史地位作出的科学结论。这一科学论断,既揭示出邓小平理论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本质联系,又表明了它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整体推进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形成了一个相对独立的新的科学体系。邓小平理论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是以事实为根据,随着实际生活发展而不断发展的科学。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邓小平同志在强调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同时,又指出“马克思主义必须发展”,“真正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必须根据现在的情况,认识和继承、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邓小平同志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以开辟社会主义新道路  相似文献   

20.
对改善人民生活的几点看法宝鸡市委党校马全生在《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中,通篇都贯穿着改善人民生活这一重要的思想。邓小平同志认为,人民生活是否得到改善是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兴衰成败的大事,也是衡量社会主义的重要标准。其主要观点,一是人民生活富裕,才是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