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在对中山大学与华南师范大学两校在读研究生进行问卷调查的基础上 ,分析了 2 0世纪 90年代中后期“考研热”的现状特点和原因 ,并认为“考研热”是理性的考研者针对经济发展、制度和政策变迁的影响 ,进行成本—收益比较后趋利避害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据报道,2007年全国考研报名仅有128.2万人,同比只增长了0.5%。而在过去数年里,增长率几乎一直维持在20%以上。考研人数增长明显放缓,考研热正在降温。“考研热”缘何遭遇“用脚投票”?如果单从就业的角度看,10年前刚开始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和教育体制的改革,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就业难已成为大学毕业生难以回避的问题。部分毕业生通过考研提高自己身价,成为成功就业的途径之一。对为什么会出现考研热、是否要考研等诸多问题,进行了较为详细分析。  相似文献   

4.
林利珍 《学理论》2012,(14):61-62
近几年,研究生的队伍逐渐壮大,与此同时他们的就业情况却不容乐观。对硕士研究生的就业现状进行分析,发现导致硕士研究生就业问题的主要原因有三:一是研究生大幅扩招导致市场供需失衡;二是学校培养机制不完善导致研究生质量下降;三是硕士研究生就业期望值过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两点建设性建议:一是完善培养机制;二是开展就业指导。  相似文献   

5.
对“考研热”的社会学和经济学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这几年来,在高等教育领域里人们谈论得最多的话题除了高校收费制外,恐怕就是“考研热”了。从1991年开始,报考研究生的人数逐年激增,每年以超过20%的速度增长。1991年全国报考研究生的总人数为9.3万,1992年达11万,1993年为12万,1994年达15万,1995年更达到创纪录的20.3万,是1978年恢复研究生招考以来报考人数最多的一届。仅笔者就读的华中理工大学就有一千余应届生报名“考研”,而同年本校应届毕业生总人数也只有  相似文献   

6.
徐萍 《学理论》2015,(2):206-207
近年来,硕士研究生考研通过率(以下简称考研率)已经成为评价独立学院教学质量、办学水平和教学效果的一个重要指标,文科类独立学院考研难度相对理工科为主的独立学院难度相对较低,以南京师范大学中北学院为例,就文科类独立学院考研情况进行三年的调查和分析。提出改进措施:改革学院考研组织架构;制定科学合理的各系考研目标;加强相关专业课的辅导,全面提高公共课考试成绩。  相似文献   

7.
《学理论》2018,(12)
随着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大学生的就业压力不断增大,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选择了考研之路,考研成了许多大学生最为关心的事情。尽管考研成了不少大学生的追求目标,但也有不少大学生考研不是出于对学术研究的热爱,而是出于种种现实的考虑而考研,致使读研后出现各种不适应。分析大学生考研动机和考研原因,并对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解决策略,可以帮助大学生了解考研动机、认清考研目的、了解自我,从而选择更加符合自己情况的未来之路。  相似文献   

8.
去年,全国报考研究生的人数为128.2万,今年又比去年减少。教育界的官员一直对"降温"一词讳莫如深。其实,"考研热"降温完全是正常现象,未必不好。"考研热"降温这一现象表明整个社会和大学生趋向清醒和明智。大学生一味追求高学历是社会上一些企业、单位选人  相似文献   

9.
《瞭望》2002,(21)
今年25岁的陈会君,是黑龙江中医药大学’97级中医系应届毕业生,庆幸自己考上了本校的研究生。她说,考上了研究生,起码在3年内不用再为就业而操心费神,这就是一种幸福。今年系里有毕业生142名,女生占2/3,考研的特多,主要是因为不好找工作。 黑龙江省教育厅学生处提供的2001年大学毕业生统计数据表明,女大学生的就业率普遍低于男大学生的就业率。2001年,黑龙江省共  相似文献   

10.
随着研究生招生规模的扩大,出现了研究生培养质量下降的现象,本文针对目前我国高校研究生扩招的现状,分析了目前高校研究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从学科发展趋势及特性出发,分析了学科在研究生培养中的作用,认为加强学科对导师和研究生的培养、管理和监督,有利于保证和提高研究生培养的水平和质量。  相似文献   

11.
杨柳 《学理论》2010,(17):287-288
2009年全球性金融危机的爆发,使得本已非常紧张的就业市场的压力进一步增加;再加上2010年本科生毕业人数创历史新高,更多的大学应届毕业生纷纷选择考研,考研再度升温。考生要在激烈的考研竞争中技高一筹,英语考试,尤其是阅读考试,成为至关重要的一环。通过对历届考研英语真题进行深入研究,发现学生阅读理解水平受到了词汇不足、语法知识不系统、个人知识储备有限的制约。这些知识性障碍的克服才能最终帮助学生走出困境。  相似文献   

12.
新时期女研究生就业问题研究——以上海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问题的提出随着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和近年来高校的扩招,大学生就业问题日益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而人们一直看好的研究生就业也出现了难题,其中女研究生就业更难。女研究生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其一,学历层次高。多  相似文献   

13.
李振谊 《学理论》2013,(15):289-290
近年来,就业压力日渐成为文科硕士研究生面临的主导性压力,使其择业就业的焦虑感激增,对研究生管理工作提出了挑战。其中,培养质量的下降降低了文科硕士研究生的就业竞争力,模糊的主观认知放大了文科硕士研究生的就业压力,过高的择业期望加大了文科硕士研究生的就业难度。作为研究生工作管理人员,深入分析造成文科硕士研究生就业压力产生的动因并提出化解的具体管理对策,显得尤为必要。  相似文献   

14.
《学理论》2013,(33)
从就业单位的性质、就业地区和就业与专业相关度三个方面,考察了某师范大学2010-2013年传播学硕士研究生就业的特点和趋势,比较男女硕士毕业生就业上存在的差异,并对原因进行分析,进而从就业指导和心理健康教育两个维度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15.
研究生"三自教育"是研究生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在科学厘定"微时代"内涵及特征的基础上,具体分析了"微时代"研究生"三自教育"的困境,并提出了"微时代"研究生"三自教育"的新思路:培养网络认知,科学自我教育;注重网络实践,加强自我管理;捕捉网络信息,理性自我服务;提供广阔平台,营造教育氛围;加强网络监管,净化网络环境。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的双重机制:人力资本与社会资本   总被引:38,自引:2,他引:36  
本文首先分别分析了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及其就业实现模型 ,然后通过社会资本的运作空间这一理论工具分析了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的双重机制 ,认为以人力资本积累的本科毕业为临界值 ,在本科以下 ,由于社会资本的运作空间较大 ,社会资本的就业贡献率大于人力资本 ,而在本科以上则刚好相反 ,本科水平本身则是人力资本与社会资本双重并重的状态 ;最后文章认为 ,伴随着整个社会学历层次 (或者说人力资本存量 )的提高过程 ,社会就业中的人力资本临界值也由中专、大专向本科以及不久的将来向研究生转化  相似文献   

17.
潘晔  潘莹  颜之宏  周蕊  王东丽 《瞭望》2020,(4):38-39
一边是考研热,另一边是旅游体验师、网络主播、电竞选手等新兴职业正不断涌现.就业形势保持总体平稳,但国内外风险挑战增多,稳就业压力加大.稳就业政策全面发力,特别是新的政策工具箱开启,将为实现更加充分和更高质量的就业提供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18.
王楠 《学理论》2015,(8):120-121
当前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与此同时,政治、文化也发生着深刻的变革,就业市场对高学历毕业生的需求量增多,在这样一个大的背景下,研究生招生规模扩大。由于这一政策的贯彻,扩大了研究生规模,导致研究生就业形势对更加严峻。然而,研究生能否顺利毕业,直接关系到他们的切身利益,同时也关系到研究生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和谐社会的建设和发展。对研究生就业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如下:做好职业规划,增强就业决策能力;合理定位期望月薪;转变对就业单位性质的选择,加强创业教育;加强研究生职业理想和服务社会意识;加强研究生就业指导、提高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的考研热大有愈演愈烈之势 ,从正面来说 ,这种趋势不仅有利于研究生人才的选拔 ,而且对本科生的学习也是一种促进。然而 ,在其背后也有一些令人忧虑的问题 ,应该引起人们的关注  相似文献   

20.
北京就业弹性系数以2000年为界,之前不断下降,之后大幅上升;论文认为国有单位和集体单位的改革是引起就业弹性系数下降的主要因素,由此,进一步提出了北京经济和社会政策的调整重点和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