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政治权威是以“强制性”政治权力为支撑而获得的社会成员的“自愿性”服从,是正当性与认同性相统一的政治权力。“正当”作为政治权力向政治权威转化的逻辑起点与深层根基,主要源自政治权力所代表与维护的公共利益与价值目标。“认同”即社会成员对政治权力表示出的自愿性支持、认可与服从,是政治权力转化为政治权威的关键要素与内在驱力,可通过政治仪式等中介加以建构、强化。政治权力向政治权威转化也离不开以强制性手段为辅助的秩序保证。在维系和保证国家秩序的层面,转化为政治权威的政治权力更具效度与力度、运行成本更低。探究政治权力向政治权威的转化逻辑具有一定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形象问题对于思想政治工作者来说,是头等重要的问题。现就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者形象的实质及其塑造完美形象的意义谈点认识。我们讲塑造思想政治工作者形象,实质是人格与权威的关系问题,是非权力影响的基础问题。思想政治工作的权威机制主要有四个方面的内容:真理的力量、情感的力量、人格的力量、权力的力量。前三者合起来属非权力性影响力,是思想政治工作本质力量之所在。权力不是必要条件,做思想工作不能靠权力,然而,一定的权力却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所以权力仍成为思想政治工作权威机制的一个重要因素,不能要求思想政治工作“非权力化”。在思想政治工作的非权力性影响中,真理的力  相似文献   

3.
赵文 《理论导刊》2023,(9):54-60
政治仪式是一种具有政治意义的象征行为。政治仪式因内蕴政治权力、内含政治价值、内摄政治情感而在政治信仰教育中有着特殊的价值。针对政治仪式情境创设不足、形式主义泛化和互动参与不够的现实困境,应从增强政治仪式的情境性、神圣性和交互性三方面着手,更好地发挥政治仪式强化政治信仰的教育载体作用。  相似文献   

4.
有效性作为政党执政过程中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具有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双重价值,其内涵“是指政治权力的实际作为,是指政治权力对社会进行政治管理或政治统治的实际业绩。”在当今政党主导国家现代化进程的时代背景下,各国执政党无不把有效性作为合法性的外在逻辑,从执政的有效性过程中汲取合法性资源。  相似文献   

5.
自从人类社会产生了公共事务,出现了公共权力以后,就有了一个公共权威“公共形象”的问题,但只是到了“现代性”的背景下,这种“公共形象”才具有了更为深广的理性内容。传媒网络构建了新社会形态,网络化逻辑的扩散,实质性地改变了生产、经验、权力与文化过程中的操作和结果。强大的传媒系统(包括技术、话语、意识、方式等),一方面,主导着政府的政治与行政过程;另一方面,又极大地影响甚至干预着现代领袖群体的行为方式。公共形象的“抽象”意义、“人格”意义、“伦理”意义,表现为形象所包蕴的伦理性和评价性。领导者公共形象如果被视为非正义的话,那么必然危及政治合法性,撼动统治和领导的政治基础。  相似文献   

6.
中国海关作为国家进出境监督管理机关,拥有征、减、免、放、扣、罚等权力,同时也存在着廉政建设上的巨大风险。政治象征作为维护政治权力的一种手段,是一种使人产生精神暗示和情感认同的心理力量,包括政治意识形态、政治符号、政治仪式等形式。在预防关员腐败,加强队伍建设上,中国海关运用了提炼海关意识形态、建设海关文化载体、确立海关仪式等政治象征的功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为有效防范廉政风险,中国海关需进一步挖掘海关政治象征的潜力。  相似文献   

7.
政治合法性与中国地方政府创新:一项初步的经验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政治合法性直接关系到政权的兴亡更替。本文简要回顾和总结了古代民本主义和近代民主主义有关政治合法性问题的基本思想,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在当代中国巩固政治合法性基础的八条途径。随后,作者对2000年以来三届“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奖”63个案例进行了初步的经验研究,据此回答了地方政府创新是否和通过何种途径增强了政治合法性的问题,同时分析了地方政府创新在增强政治合法性问题上的限度问题。  相似文献   

8.
《学理论》2017,(8)
政治仪式是社会政治价值观念的载体,是政治文化的标识和政治素养培育的主要途径。当前政治仪式作为政治观培育载体存在缺乏现实性、流于形式和内容异化等问题。基于厘清政治仪式的功能发挥机理,从强化政治仪式对话性,充分利用政治仪式符号和丰富政治仪式活动形式三方面探讨高校大学生的政治观培育。政治仪式的时间重复性契合学生的成长需求,空间庄严性营造良好政治氛围,器物展示性承载和重现社会历史记忆,这是大学生政治观培育的有效载体。  相似文献   

9.
王凌敦  赵渊 《理论导刊》2023,(1):120-125
自媒体的个性化表达、感性化叙事、碎片化传播,对新时代的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既要在追寻“大我”中绽放“小我”,也要在回应“技术变革”中提升“思想境界”,推动思想政治教育从“理论视域”回归“现实世界”,在生活体验中充分彰显政治引领和人文关怀。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应通过创新自媒体场域下的话语表达,并蓄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活气息和真理力量;加强微观叙事基础上的宏观引导,为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举旗定向;聚合碎片化的虚拟网络时空,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隐性渗透与补位升级;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传播过程与接受机制,聚焦靶向发力精准施策,以实现真理精神、时代特色与生活浸润的和谐统一与内在超越。  相似文献   

10.
思想政治工作是政党实现政治合法性的重要手段 ,其成效与政党合法性建设息息相关。政党对合法性的诉求只有建立在政党活动的绩效和与之相适应的相对独立性的价值体系之间的良性的互动基础上 ,才有可能实现政党政治的合法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大对新世纪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合法性做出了新的理论诠释 ,并制定了新的实践目标。在贯彻“三个代表”思想的基础上开展思想政治工作 ,定能取得巨大的成效。  相似文献   

11.
季燕霞 《理论探讨》2012,(2):149-152
社会管理是政治管理、社会自我管理合与分的辩证统一.如何在加强政府自上而下的政治管理,巩固权力合法性的同时,有效增进社会主体的权利,增强社会力量的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能力,以消除权力结构失衡带来的治理障碍,是我国社会管理创新需要深入探讨的一个现实问题.任何层级的管理都需要有相应的体制依托和运行基础,而管理体制的选择必须顺应社会发展潮流和现实的治理需要.实现社会管理创新,需要正确把握“强政府”、“强社会”的发展逻辑,构建相应的体制运行基础,其中特别要坚持利益相关者的参与和协商原则、管理主体行为的法治和规范原则、公共权力运行及资金使用的透明和公开原则.  相似文献   

12.
政治哲学初探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政治哲学作为一个历史概念反映了政治学的历史传统。在现代 ,政治哲学主要是一个比较性的概念 ,反映了科学取向的政治学对传统政治学的路径与方法的定位。“事实”与“价值”的分离是西方国家现代政治学的基础 ,同时意涵对政治哲学的贬抑。本文主张政治哲学的主要问题和范围与政治现象有永恒的和持续的相关性 ,它是人文性的 ,有“政治科学”不能取代的重要价值和意义 ,并初步提出政治哲学的诸多特征 :观念性、抽象性、价值性、规范性、合法性、传统性、意识形态性、实践性和自己的方法与真理性标准。政治哲学的主要内容包括 :一是关于政治的价值性范畴及其关系的探讨 ,在此基础上对政治合法性的论证和对于理想政治秩序的理论构建 ;二是关于政治价值范畴及其关系的元理论 ;三是社会政治批判理论。  相似文献   

13.
积极推进中国共产党大党形象国际传播的进程也是深化国际社会对中国共产党“大的样子”整体认知与评价的过程,对提升国家与政党的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具有重要意义。在全球传播语境下,中国共产党大党形象的国际传播应从三个维度入手:建构“可信、可爱、可敬”的大党形象国际传播内容生成系统,阐释大党以可信达认同、以可爱达亲近、以可敬达赞誉的形象内涵;形构“对外讲好中国共产党故事”的大党形象国际传播格局,以“区域化、分众化”的精准传播策略、“润物细无声”式的创新性叙事方式、“融为一体、合而为一”的全媒体传播体系达成传播策略、方式与体系的最优化;提升中国共产党“大的样子”呈现表达的国际传播效能,通过实施共情传播、加强主体协同、强化评估反馈形成传播效能闭环,进而产生大党形象国际传播的聚合效应。  相似文献   

14.
社会和谐是政治过程的重要目标。仪式的范式功能决定了它们在政治中被用于实现社会和谐,但仪式实践也为政治冲突提供了可能性。不同类型的政体使用具有不同思想内容和风格的政治仪式并展现其政体特性。因而,政治仪式既是一套权力技术,也是一种权力实践。  相似文献   

15.
随着网络技术的日新月异,"随看、随走、随播"的网络直播迅速成为人们喜闻乐见的社会交往互动平台,也逐渐成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型载体。网络直播作为一种价值承载平台具有两面性,一方面网络直播能够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传播、享用、凝聚、导向作用;另一方面网络直播所呈现的内容价值多元化、泛娱乐化、泛消费化和泛情绪化,隐含价值偏差、伦理失范和话语失序等问题。因此,发挥网络直播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功能必须从价值融合视域出发,实现网络直播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双重建构",重塑网络直播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场景变革的驱动力量"。  相似文献   

16.
有效性与传统政治权力的合法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有效性是传统政治权力合法性的重要基础之一 ;在发达国家历史上的绝对主义时期和封建主义时期 ,以及欠发达国家历史上的独裁主义时期和威权主义时期 ,有效性为传统政治权力的合法性提供了重要来源。  相似文献   

17.
成锡锋 《民主》2013,(5):12-13
实现"中国梦",需要凝聚共识、汇聚力量。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进中央主席严隽琪关于参政党推进"三个认同"、凝聚政治共识的主张,适应了形势发展,顺应了时代对参政党的政治要求,回应了执政党对参政党的殷切期盼,把握了参政党建设的规律,体现了高度的政治自觉。高度重视、准确把握、积极促进"三个认同",应该成为参政党自身建设和履行职能的"一号工程"。  相似文献   

18.
周宣辰 《理论导刊》2022,(9):123-129
青年集体记忆建构是凝聚青年群体力量,树立青年群体“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价值观的培育过程。面对网络场域社会思潮的意识形态风险和媒介的“短视频转向”变迁,有必要从视觉、情感、价值三重向度实现对青年集体记忆的建构。视觉向度以短视频视觉修辞为路径,借助短视频的视听叙事书写、议程设置引导、符号意义建构,强调短视频对青年集体记忆建构的实践作用;情感向度强调短视频的情感空间建构、情感动员建构、情感仪式建构、情感共同体建构,以实现青年集体记忆情感“连接——凝聚——认同——记忆”的发展演变;价值向度是青年集体记忆建构的框架和内核,能够通过政治价值、文化价值和精神价值的培育和践行,推动青年“强国一代”的记忆刻写。  相似文献   

19.
作为从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实践中总结凝练的执政模式与标志性政治话语,“民心政治”缘起于传统中国民本思想,却又与民本政治、民意政治相区别。通过解析中国国家治理场景中的“民心政治”,可以发现,民心是中国民众政治心理各要素的总括性概念,是当代中国政治合法性的话语表述。在政治现实中,党和政府通过实践“民心政治”赢得民心,从而持续生产政治合法性。“民心政治”的研究视角,能够帮助我们更全面地测量与呈现当代中国民众的政治心理,更准确地理解当代中国政治中某些政府行为的内在意涵,进而为政治心理学基础理论和政治学话语体系的创新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20.
一个社会存在的基础在于拥有足以凝聚其所有成员的核心价值,政治权力的合法性正是来源于能否发现并实现这个社会价值。由于中西方的文化背景不同,"关怀"在中国语境中内含的对"感情"的关注和对"关系"的有限性认知使"关怀"始终无法超越家庭的维度,这就意味着,在以关怀为核心的制度选择中将同时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政府被赋予更多的责任和义务去提供关怀并支持关怀活动;二是充分利用人们对家庭的重视,促使居民参与到社区的积极建设中。通过由上至下的政府干预和由下至上的社区建设,以点面结合的方式为政治权力的合法性提供了一个新的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