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相较于农村贫困,城市贫困是一种在空间上集聚的相对贫困,明晰它的空间特征、演变规律及影响因素等对于城市贫困的精准治理有着重要作用。为此,应用Citespace科学文献可视化工具,对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1052篇城市贫困主题的英文文献(1995—2019年)和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中2912篇相关中文文献(1981—2019年)进行分析,可从空间视角总结国内外城市贫困的研究现状及研究热点。结果表明:研究趋势上,国外对于城市贫困研究的关注度总体呈现上升趋势,而国内城市贫困的研究起步较晚、增长幅度较大,但在关注度上出现倒U型结构;概念上,从空间视角定义城市贫困多是认为居住区内的人们遭受了不同类型的"剥夺";研究内容上,城市贫困空间的测量与识别、时空动态变化、影响因素分析及大数据的应用等是国内外城市贫困的研究热点;贫困空间的演变及成因上,受居住、种族和阶级隔离等多种经济文化因素的综合影响,国外的城市贫困呈现由内及外的郊区化现象,而国内城市贫困空间演化较为复杂多变。 相似文献
2.
洪小良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7,(4):72-77
本文考察了城市贫困家庭社会网络的关系特质与其提供的社会支持内容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在城市贫困家庭的社会关系网络中,家庭经济条件较好者更倾向于提供经济方面的支持,职业声望较高者更倾向于提供就业和经济方面的支持;见面频度与所有支持项目都有显著关系,即见面频度越高,提供支持的可能性越大;在关系类型方面,亲属,特别是近亲,是城市贫困家庭获取多种社会支持的最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快速发展,老年人的养老问题已成为我国养老保障事业中存在的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然而由于家庭结构的不断变化,传统的家庭养老已经不能适应我国目前老年人的养老需要,社区养老作为一种新的养老方式,地位变得越来越重要。文章从我国目前城市社区养老的现状入手,分析了我国社区养老在观念、资金、法规、社区发展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完善我国城市社区养老问题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的体制,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对我国城市贫困儿童问题的忽视。笔者在对武汉、西安、福建三地调研基础上得出以下结论:我国城市贫困家庭中的儿童的生存与发展现状并不乐观。我国城市反贫困政策在儿童保护方面仍存在许多缺陷,需要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5.
习近平关于扶贫脱贫问题的重要论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习近平基层工作实践、国际国内环境变迁带来的全新挑战构成了习近平开展扶贫脱贫工作的理论之基、历史之源和时代之势。习近平关于扶贫脱贫问题的重要论述具有丰富的理论内涵,具体表现为:"有的放矢"的扶贫脱贫格局"、科学高效"的扶贫脱贫策略"、授人以渔"的扶贫脱贫方法"、合作共赢"的扶贫脱贫实践。这些理论内涵逻辑地构成了具有坚持世界性和民族性相统一、物质扶持和精神关照相并存、当前发展与未来进步相结合等鲜明特点的科学思想体系。它构成了深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扶贫脱贫工作的实践指南,并为解决世界性贫困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相似文献
6.
LOUISE BAMFIELD 《The Political quarterly》2012,83(4):830-837
Reviewing two of the latest reports by social mobility tsar, Alan Milburn and ‘social justice’ champion, Iain Duncan Smith, the article examines the politics and policy of the Coalition's fairness strategy and the jostling for position that is going on behind the scenes. Whilst continuing to pay lip service to the goal of ending child poverty, the government is seeking to redefine the problem, away from a narrow focus on relative low income. Beneath the rhetoric, the article highlights the close similarities between the ‘new’ and ‘old’ approaches, finding that the evidence behind the government's claims is unconvincing. Far from offering a ‘step‐change’ in provision, it concludes that in the new age of austerity the Coalition will struggle to make any positive progress on tackling poverty and improving the relative life chances of disadvantaged children. 相似文献
7.
(5)法保障实行广泛的社会自治,扩大社会权力,形成“小政府、大社会”的关系格局。法之所以必须而且能够成为国家回归社会的强大手段甚至是基本手段,根本原因就在于立法权是“市民社会向国家派出的代表团[1”]319,所以它所制定的法是社会意志或广大群众公意的体现。既然如此,法就成为支配国家、特别是政府的惟一力量。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必然是安定和有序的社会。安定有序是国家与法产生的最根本的历史动因。这是法学家们很早就认识并进行过系统论述的。英国的洛克认为,法律之所以必需,是为了改变“原始状态”中的那种人人拥有处理自己案件的… 相似文献
8.
尹志刚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7,(5):66-72
通过运用民政部在全国九城市进行的"规范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调查数据和资料,对基层办保机构调查低保人员收入、财产、隐性就业的方法及效果进行了分析研究;对其在执行低保制度面临的主要障碍进行了梳理评述;对申报对象隐满收入和财产的行为进行了反思;对测评低保家庭收入和财产的指标进行了考察评估。在此基础上,文章对我国现行的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存在的制度性和设计上的缺陷进行了探讨,进而对进一步规范我国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提出了若干对策性建议和思考。 相似文献
9.
社会管理创新的发展方向是法治化,网络反腐是社会管理发展的产物,必须在法治的轨道中运行。因此,网络反腐法治化也是社会管理法治化的题中之义。网络反腐离不开法治,网络反腐本身也蕴含着深刻的法治理念。构建网络反腐法治化体系,必须厘清当前网络反腐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完善我国网络侵权法律制度,增强对举报人的保护力度,逐步建立官员财产公示制度,使我国网络反腐在法治的轨道中不断发展完善。 相似文献
10.
网络社会中诚信问题的本质及其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社会诚信问题的本质是现实社会诚信问题在网络社会中的延伸,并因网络社会的特性而尤为突出。因此网络社会诚信问题的治理,就必须遵循网络社会与现实社会相结合的原则,通过完善技术环境、制度环境和社会环境,构建起一个以自律为主导,自律与他律相结合的诚信治理体系。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