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武汉城市圈作为我国"两型社会"建设综改试验区,要在国家新一轮对外开放战略中抢占先机就必须深刻认识全球政治、经济变化的新形势和国家对外开放战略转变所带来的历史机遇,充分发挥武汉的四大国家战略聚焦优势,把握国际国内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新趋势,抓住国际合作新机遇,创新国际合作机制,大力推进技术与经济合作,突破性发展新能源产业,把武汉城市圈打造成新能源技术与产业国际合作基地,并逐步发展成国家新能源研究、交流合作及产业发展中心,在探索、发展低碳经济中,加快"两型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2.
武汉城市圈产业整合发展战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产业集群理论在实践层面上对区域经济活动与经济增长都有着重要意义。在武汉城市圈的发展规划中,应该结合城市圈产业结构、圈内有关城市的产业优劣势,以武汉市为增长极,建立整合产业发展的有效协调机制;实现区域金融一体化,发挥金融业促进产业整合的纽带作用;落实“错位发展”战略,推动形成合理产业布局;承接产业转移,整合八大产业。  相似文献   

3.
"一区两带"建设发展战略,是黄冈全方位融入武汉城市圈,面向"十二五"规划谋划区域经济发展的新战略,也是对科学发展方式的新探索。本文综合运用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理论,目的是为黄冈"一区两带"建设的研究提供理论分析的方法,以期对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产业优化配置,放大区域经济功能优势,实现经济的整体突破,探索出新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4.
《党员生活(武汉)》2010,(4):F0003-F0003
武汉盘龙城经济开发区下集村,位于天河国际航空城以东,武汉三环线以南,阳逻深水港、京广线以西,武汉市中心城区以北.具有海、陆、空物流产业广域推广优势和武汉城市圈生态产业园核心布局区延伸优势。该村占地面积2平方公里,现有人口4450人,其中党员108人。  相似文献   

5.
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试验区建设对人才工作提出了更新更高要求。在武汉城市圈建设上,除了省委省政府提出的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市场体系、城乡发展、生态环境“五个一体化”外,还应当加上人才一体化,这样有利于武汉城市圈的区位优势、产业优势、市场优势与人才科技优势的充分叠加和有效放大。  相似文献   

6.
城乡产业一体化发展是统筹城乡发展和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关键环节,是适应产业融合趋势的需要,是优化产业结构的重要途径,是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重要突破口.本文在深入分析我国城乡产业关系的现状与问题的基础上,有针对性的提出了我国城乡产业一体化发展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7.
《党员生活(武汉)》2011,(11):F0002-F0002
国家重点工程武汉至黄冈城际铁路黄冈长江大桥是武汉城市圈综合交通运输网络中规划的公铁重要过江通道,也是大广北和汉鄂两条高速公路的重要纽带,被誉为我省长江大桥建设的第三座里程碑。大桥主桥为五跨连续钢桁粱斜拉桥,主跨567米,为同类型桥梁世界之最;  相似文献   

8.
运用定量和定性分析方法,深入研究湖北如何开展低碳经济试点,笔者认为建设武汉低碳城市圈是湖北发展低碳经济的首要选择,也是推进"两型社会"建设的重要举措,并对建设武汉低碳城市圈进行理论分析,提出了建设武汉低碳城市圈的思路和对策:设立碳交易所,实施低碳技术创新战略,健全武汉城市圈的低碳合作机制,强化武汉"低碳极核"作用等。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吸收外商直接投资的数量不断增加,FDI技术溢出效应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也越来越大。本文通过对FDI技术溢出的三条主要路径:市场竞争和技术示范、前后向关联、人力资本流动,分析了跨国公司直接投资对我国工程机械产业的影响,并对利用FDI发展我国工程机械产业的技术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区域发展和基本公共服务不均衡是我国经济社会运行的典型特征之一,也是和谐社会构建的现实滞障.本文以跨界治理理论为依托,对武汉城市圈基本公共服务非均等化问题展开实证分析,提出通过创建区域公共服务跨界治理体系、重构治理路径以完善区域公共服务运行机制并促进城市圈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