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医中药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是数千年来中国人民防病、治病经验的结晶。随着中国加入WTO和中医药整体竞争优势的增强,一些国家对中医药的认识不断提高;同时,天然药物市场的壮大及其对中药类产品的接纳,我国中药产业的发展面临良好的机遇,但也面临着多方面的挑战。立足于中药行业的发展环境,着眼于中药行业的发展现状,剖析中药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存在的问题,并从建立中药现代研究开发体系,形成科技先导型中药产业,提高产业集中度和拓展中医药进入国际医药市场的渠道四个方面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2.
从中药中寻找抗心律失常的药物已成为中药研究的重要课题。根据我所多年来筛选抗心律失常中药的经验,特介绍几种较实用的动物模型筛选方法,供中药研究参考。 一、乌头碱 雄性大白鼠,体重200~300克,腹腔注射戊巴比妥钠50mg/kg麻醉后,记录心电图Ⅱ导程,然后在10秒钟内静脉注射受  相似文献   

3.
糖尿病(DM)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代谢紊乱性疾病,属中医“消渴”范畴。其基本病理为胰岛素(Ins)分泌绝对或相对不足。DM的显著特征是高血糖。目前临床上降血糖的主力军仍然是西药,但中药治疗DM的独到之处也不容忽视,如降糖作用温和持久,毒性和不良作用小,具有综合治疗作用,可有效地延缓并发症的发生与发展。近10年来,国内外从天然药物中寻找新的降血糖药物的研究十分活跃,发现多种降血糖活性成分,降血糖作用机制研究也逐渐深入,本文就有关研究报道文献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4.
糖尿病(DM)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代谢紊乱性疾病,属中医“消渴”范畴。其基本病理为胰岛素(Ins)分泌绝对或相对不足。DM的显著特征是高血糖。目前临床上降血糖的主力军仍然是西药,但中药治疗DM的独到之处也不容忽视,如降糖作用温和持久,毒性和不良作用小,具有综合治疗作用,可有效地延缓并发症的发生与发展。近10年来,国内外从天然药物中寻找新的降血糖药物的研究十分活跃,发现多种降血糖活性成分,降血糖作用机制研究也逐渐深入,本文就有关研究报道文献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5.
中药来源于自然界的植物、动物和矿物.炮制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根据临床用药和制剂的不同要求,对药材进行修治整理或特殊加工处理的一项制药技术.中药炮制的目的是为了提高中药治病的效果.中药炮制是中医药独特的制药技术,探讨其发展和特点,对于继承、改进、发扬中药炮制技术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中药复方的物质基础和作用机制研究是近年来中药复方研究的重点内容.中药复方药物动力学研究对于阐明中药复方的组方原理、作用机制,促进临床合理用药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而备受关注.自1979年第一篇中药药物动力学研究报告发表以来[1],中药药物动力学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特别是李端[2]、赫梅生[3]等先后将药理效应、药物累积法等引入药物动力学研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药复方药物动力学研究的开展.而近10年来,随着高、精、尖分析测试手段的应用,中药复方药物动力学研究出现了一个新局面.本文拟根据近10年来国内研究文献,对中药复方药物动力学研究情况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体外实验方法是揭示药物作用实质的重要方法之一,但对于中药来说,由于其理化因素的复杂性及特异性,体外实验一直是难以解决的问题。20世纪80年代中期,日本学者IwamaH等[1]在对汉方的研究体系进行探讨的过程中,用动物血清进行汉方制剂的药理实验,提出了“血清药理学方法”。它是指将中药或复方经口给动物灌服一定时间后采集动物血液,分离血清,用此含药物成分的血清进行体外实验的一种实验方法。这一方法实现了体外与体内实验的结合,其实验结果与体内实验结果有较好的一致性,它不仅反映药物中可吸收部位的直接作用,且能反映药物成分在机体作用下形成的代谢产物和药物诱生的机体内源性物质的间接效应。该方法是目前中药药理研究中热点,研究层面可借用现代医学手段,从器官深入到细胞、亚细胞、基因、基因产物、受体和酶活性等水平揭示药理作用机制,使现代科学技术与传统医学有一个切实可行的结合点,从而大大地推动了中医药现代化进程。但是,由于该方法诞生时间短,在我国仅起步于20世纪90年代,尚处于探索阶段,目前在实际应用中还存在不少问题,困扰着实验设计和研究,故笔者就有关几个问题思考如下,以供商榷。  相似文献   

8.
20世纪70年代后期,Robert[1]首先发现前列腺素(PGs)具有胃黏膜细胞保护作用,不久又发现胃黏膜本身也有适应性细胞保护的功能.受这些研究成果的启发,国内学者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了中药保护胃黏膜的研究.初期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健脾益气中药范围,这主要是基于中医脾胃与人体消化系统和防御功能的密切关系,故设想健脾益气药物对胃黏膜局部的防御能力应该有一定的作用.研究的结果是令人振奋的.以后的研究逐步向深度和广度发展,主要表现在研究的对象不仅有自拟复方,也有传统古方、单味中药和中药有效成分,还有针灸对胃黏膜的保护等.有胃黏膜保护作用的中药除了健脾益气类以外,还有活血化瘀类、清热解毒类等.不少外国学者,特别是日本学者也参与了该项研究. 1 抗实验性胃黏膜损伤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河南省农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是整个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河南省农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面临着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在认真研究分析农村社会治安问题存在原因的基础上,通过严格依法治理,积极寻找对策,为新时期加强和改善农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寻找新的途径和新的突破.  相似文献   

10.
1972年,Kerr和Wyllie等首次提出细胞凋亡(apotosis)以来,凋亡逐渐成为近年来生命科学的研究热点.随着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心血管病学、中药药理学等研究进展,已证实了细胞凋亡现象广泛存在于心血管系统的许多生理、病理过程中,并为进一步寻求中医药、中西医结合对心血管疾病的生物学防治提供了新的思路.笔者就中药(包括单体、复方、植物提取物等)对冠心病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1.
许多研究者发现,针灸对机体有免疫调节作用,尤其是艾灸疗法,它的防病、治病与保健养生作用在古医籍中早有记载。如《本草纲目》曰:“艾,外用灸百病,壮元阳,通经脉,行气补血”。宋·窦材在《扁鹊心书·住世之法》中就有“保命之法,灼艾第一,”之说。现代实验研究也表明:艾灸对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功能都有一定的调节作用,可调整脏腑功能,促进人体新陈代谢。在治疗与免疫相关疾病过程中,艾灸具有抗感染、抗自身免疫病、抗过敏反应、抗癌和延缓衰老等作用,这主要是通过调节体内失衡的免疫功能实现的[1]。笔者对近几年来艾灸调节免疫作用的…  相似文献   

12.
中药药代动力学(pharmacokinefic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s)是利用动力学原理与处理方法,定量地描述中药有效成分、有效部位、单味中药和复方中药通过各种途径进入机体后地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等过程的动态变化规律。中药药代动力学对阐明中药作用机制及其科学内涵;设计及优选给药方案;促进新药研发和剂型改进等方面起着重大作用。自1963年开始有中药代谢动力学研究报告以来,中药药代动力学取得了很大的进步,逐步形成了具有自己特色的理论和实践。  相似文献   

13.
性味理论是中药理论的核心,一直是研究的热点,随着多学科相互交叉渗透,拓宽了研究思路,笔者就这一理论的研究作一探析.  相似文献   

14.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 OP)是一种以低骨量和骨组织微结构破坏为特征,导致骨骼脆性增加和易发生骨折的全身性疾病,本病分原发性和继发性,其中以原发性OP为多见.OP是老年人的一种常见病,随着人类寿命的延长,社会的老龄化,其发生率逐渐上升.OP已构成对社会和中老年人健康的严重威胁,加紧开展此病的防治研究已成为医药工作者的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目前国内外使用的一些药物如钙制剂、维生素D、氟化物、性激素、双磷酸盐等,虽有一定疗效,但因其本身毒性和不良反应大或疗效不确切或价格昂贵,临床应用受到限制.因此在中医药领域寻找安全、有效的治疗药物意义重大.中药淫羊藿很早即被应用于治疗OP的复方中药中,但其抗骨质疏松作用直到近年来才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并开展了大量基础实验和临床应用研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笔者就这方面的情况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5.
美国个性心理学家G.Wallpor认为:个性是决定人的独特的行为和思想的个人内部的身心系统的动力组织。个性作为人的身心活动的动力调节系统,不仅是个体身心倾向特征和反应协调的稳定统一,同时,随着社会文化的渗透和影响不断地发展和变化着。现代心理学指出,个性是先天遗传和后天环境共同作用的产物。心理卫生学研究表明,个性与心理健康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随着社会竞争的日益加剧,大学生面临的内外压力普遍增多,各种问题蜂拥而至,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独生子女出现的问题尤甚。本文试图通过对体育专业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的个性发展差异的比较研究,探讨体育专业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学生个性发展差异的变化规律以及对独生子女体育后备人才的有效培养途径。  相似文献   

16.
中药在我国已有悠久的历史,早在公元前约2 000多年殷墟甲骨文中就有动植物药的记载.至秦汉时期,具有独特理论体系的中医中药终于形成,其标志是我国最早的医书<黄帝内经>及最早的药书<神农本草经>的成书,这两部著作分别从医、药两个方面系统总结了以往2 000多年治病用药的经验和思想.从<神农本草经>开始到清代,历代本草著作达400余部,反映了中药学自身发展的历史和独特内容,形成了系统的中药学理论体系.中医药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及世界医学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7.
研究酸味中药复方对糖尿病大鼠代谢的影响。方法:观察该方法链脲佐菌诱导的糖尿病大鼠的体重,进食及饮水量、血糖、血脂以及血浆终末糖化产物的影响。结论酸味中药复方对纠正糖尿病大鼠代谢紊乱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某些中药及其所含的化学成分有致癌、致突变和生殖毒性(如致畸)作用,虽然这些物质大多是较弱的三致原,而且大多为动物试验结果,需经长期、大量或(和)特定的给药途径才会产生,但它们对人类仍具一定危害性,其研究结果仍应给予重视.依据化学的主成分,大致可分为生物碱类、苷类、黄酮类、挥发油类、砷及砷化物类等.  相似文献   

19.
安徽中医学院中药标本中心是我校教学、科研工作的重要基地之一,创建于1977年,由中药材教学观摩室、中药饮片陈列室、药用植物蜡叶标本馆、中药材陈列馆等4个馆室组成,馆藏标本展现了安徽长江、淮河流域,皖南山区、大别山区等复杂多样的自然、地理环境及人文历史,在我校的教学、科研、中药知识的普及以及学术交流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笔者在《中药鉴定学》的教学中充分利用我校中药标本中心的优势开展教学,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0.
缺血性脑卒中已经逐渐成为导致残疾乃至死亡的首要因素,寻找新的治疗方法和有效的干预策略是神经科学研究领域的热点和难点.血管保护属于广义上的神经保护范畴,但从严格意义上讲两者之间还是稍有差别的.广义的血管保护包括抗血栓治疗、抗高血压治疗以及能够直接从血管内皮干预中获益的措施,而狭义的血管保护是指他汀类药物、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及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中医活血化瘀、补肾填精、祛风通络以及温阳利水法与血管保护之间可能存在着某种联系,确切的作用机制尚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证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