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这四大方面的创新是新时代创新文化的内容维度;坚持中华民族奋斗基点与创新自信、自主创新、开放创新的统一是新时代创新文化的方法维度;掌握新一轮全球科技竞争战略主动与以人为本的人才观的统一是新时代创新文化的实践维度。三个维度逻辑严密,集科学性与指导性于一体,其对于践行创新发展理念,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2.
习近平新时代家风建设重要论述具有严密的内在逻辑和深刻的哲学意蕴.它是马克思主义家庭建设思想的继承与创新,是中国传统家国同构思想的积淀与突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践的回应与凝结.习近平新时代家风建设重要论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有机组成部分,它将理论与实践相统一、历史与现实相结合、中国与世界相联系,系统深刻地回答了"什么是家风建设、为什么要进行家风建设、怎么进行家风建设"等基本问题.准确把握习近平新时代家风建设重要论述的科学内涵,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五大方面着眼,积极探索新时代大力推进家风建设发展的实践价值,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3.
文化自信思想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本质特征的科学揭示以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内在规定,为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提供了理论先导和实践指南。统一战线践行习近平新时代文化自信思想,需要在开展文化统战与建设统战文化上着力,不断挖掘统战文化深刻内涵,深入发掘文化统战丰富资源,打造统一战线文化品牌,努力提升统一战线文化软实力,积极引导广大统一战线成员投身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为培育文化自觉、增强文化自信、实现文化自强聚才汇智、献计出力。  相似文献   

4.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古代法制蕴含着十分丰富的智慧和资源,要注意研究我国古代法制传统和成败得失,挖掘和传承中华法律文化精华,汲取营养、择善而用"[1]。如何对待传统法律文化,关系到新时代法治中国建设的进程。传统法律文化是法治中国建设的原生力量,为新时代法治中国建设提供了中国智慧与本土资源;传统法律文化在新时代法治中国建设具有再生价值;新时代法治中国建设要创造性地传承和发展传统法律文化,探讨传统法律文化在新时代法治中国建设中的新生路径。  相似文献   

5.
继"中国梦"之后,"创新"成为当前中国共产党和政府宣讲的一个高频词语。人类历史已经证明,科技创新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引擎,只有科技创新才能为实现中国梦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思想文化创新则推动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增强文化软实力,提高一个民族的思想高度,为实现中国梦提供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九大报告,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主线,不仅全面系统总结了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发展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与宝贵经验,进一步指明了党和国家事业的前进方向,成为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更是一篇21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思想创新的光辉文献。其中,最大亮点和最突出的理论贡献就是明确提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思想,郑重作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论断,深刻揭示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的新特点,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作出了新概括,明确了在决胜全面小康社会基础上用两个15年分两步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目标,提出了新时代党的建设的新要求。新时代原创新思想,开辟新境界,肩负新使命,成为新时代党和国家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7.
进入新时代以来,科技创新研究竞争越发激烈。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是我们国家取得革命、建设、改革胜利的重要法宝;多党合作精神也是当代中国推动科技创新事业的有效组织形式。本文试以丹尼森组织文化模型理论为分析工具,从一致性、适应性、参与性和使命感四个组织文化的重要维度,深入剖析新时代K研究院在党领导下将多党合作精神嵌入科研组织创新工作实践,合理统筹党内外科学家的学识智慧,推动振兴边疆科研创新事业的组织成效和不足,并就上述四个维度对其有效性进行评估,提出优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正>习近平文化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时代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文化建设的理论总结,它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指引着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发展方向,为我国迈向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新征程注入更加强劲的动力支撑。在实践逻辑上,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底色,驱动党的理论与实践的创新,以文化思想为底色彰显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华底蕴;在价值逻辑上,以文化自信作为文化建设的根基,以“两个结合”作为文化建设的方法指引,  相似文献   

9.
探索坚定文化自信、加强文化建设的各项工作,要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来统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的根本指针,也是新时代文化建设的根本统领。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中关于"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的重要论述为遵循,加强新时代公安机关文化建设,积极推进公安机关开展文化建设、坚定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10.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统战的重要论述是引领新时代中国统一战线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有机组成部分。这些重要论述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以人民为中心,以"大文化"实现"大统战",以创造创新为手段。我们要认真学习体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统战论述的重要意义,并紧密联系实际,确保文化统战工作有效开展。这对进一步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有着极其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新文化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思想研究的重大战略命题。从生成机理看,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新文化来源于具有创新特征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具有创新品格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具有创新特质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从内在要求看,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新文化要坚持和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制度、坚持和增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从实现路径看,应该在推进硬实力和软实力的协同创新实践中提升中国力量,在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发展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的内在耦合实践中弘扬中国精神,在文化制度变革和时代新人培养的协调实践中彰显中国价值,在文化反思批判和文化对话交流的包容实践中贡献中国智慧。  相似文献   

12.
五四运动以来的一百年,中国革命文化不断发展演进,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和社会主义革命的萌芽酝酿,到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曲折发展,再到改革开放以来的创新与超越,党领导下的革命文化的时代价值进一步丰富,革命文化的精神谱系进一步拓展,革命文化的学术话语进一步创新,革命文化和革命精神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中历久弥新。  相似文献   

13.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政课建设重要论述形成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中,是对党历史上思政课建设经验的历史性总结与新时代发展,也体现了运用历史思维去分析解决问题的辩证思维精神."重要论述"是新时代思政课建设的根本遵循,也会随着社会的日益发展而不断丰富创新.  相似文献   

14.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农业农村的现代化核心关键还要靠科技创新,靠科技进步。新时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以新思想为引领,加强理论学习,强化理论武装;立足农业科技创新,把握核心技术;以科技创新助力乡村振兴发展。  相似文献   

15.
海外侨胞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我国革命和建设中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围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种类,结合"一带一路"建设实践,发挥海外侨胞优势,探讨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具体对策。在理论层面进一步丰富新时代统一战线理论思想的内涵,为推动新时代统一战线创新发展奠定基础,发挥统一战线中海外侨胞的优势,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海外传播,为"一带一路"建设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16.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上,必须找准未来中国文化软实力发展的着力点,中国需要把文化"软实力"建设当做未来发展的重心。中国文化"软实力"发展的方针,既要从提高我国文化总体实力的战略任务出发,又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文化建设的引领,将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意识贯彻在文化生产力发展中,实现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7.
文化与科技的融合是新时代文化强国建设的必然要求。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的历史演进表明,文化与科技的发展是同根同源、耦合互动式发展的。文化要素与科技要素的耦合互动、融合发展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动力。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的本质在于要素集聚互动。从集聚互动的视角分析文化要素与科技要素互动对现代文化产业发展的影响,分析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研究文化要素与科技要素互动集聚的现实形式,探讨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的发展路径,提出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世界三大湾区发展历程深刻揭示出青年聚集与湾区崛起之间互动关系的逻辑机理与重要价值。粤港澳大湾区是我国经济发展和科技创新最为活跃、高素质青年人口最为聚集的区域,建设粤港澳大湾区作为新时代重大国家战略,对于形成我国全面开放新格局、推动"一国两制"事业发展新实践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国家战略和国家构建的视角看,粤港澳大湾区的青年发展具有一定复杂性,青年发展政策具备多元政策目标。一方面,需要统筹优越的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发挥"一国两制"的制度优势,对标国际化和现代化水平,促进大湾区青年更好成长、更快发展,在创新创业创造中成为担当湾区崛起、率先实现现代化和民族复兴大任的新世代;另一方面,通过促进港澳青年来大湾区内地城市发展,增强对国家和民族的了解和认同,融入国家建设大局和民族复兴大业。在中国特色青年发展政策体系和工作机制正逐渐完善的新时代条件下,将青年发展置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加以顶层设计,实现大湾区城市群青年发展政策的整体性建构和精准化设计,将成为大湾区建设青年发展政策的改革创新试验区和国际示范区的必然之路。  相似文献   

19.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始终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为指导,同时又坚守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所阐述的"文化自信"是新时代的"启蒙心态",它用"敬传统"的理念来反对"反传统"的偏见,让中国人自知自己的文化属性,自信自己的文化特点,自觉自己的文化优势。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建设的重要论述中,马克思列宁主义作为一种文化的意识形态层,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最高理论指导,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则占据了价值层面的灵魂。习近平总书记从"为政以德""德法并重""家国同源"三个层面实现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转化与发展,推动"党风""社风"和"家风"的发展,展现了新征程的"文化思路"。  相似文献   

20.
不同时代的国际传播工作重心反映着本时代最鲜明的实践,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实践方式也反映着本时代最前沿指导思想的时代伟力.习近平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论述是对马克思主义国际传播理论的创新发展,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体现出新时代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时代要求.在国家层面,中国从不"挨打、挨饿"到不"挨骂"提出新要求,是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国内愿景;在国际场域,由"话语霸权"到"话语平等"规定新任务,是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国际图景;在世界历史中,从超越"霸权主导"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新思路,是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全球美景.指导思想的创新离不开理论的科学建构,习近平总书记指导国际传播工作从理论基础上、理论发展上、理论逻辑上突出了新时代新要求新进路,揭示了新时代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时代依据、现实要求和深刻哲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