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在法医物证检验工作中,热解离法检验血痕是现时最常用的方法,此法检验灵敏度高,所需检村少(0.01mg),试验时间也相对较短,又适于陈旧血痕的检验,所以在刑事案件的检案中广泛应用,并得到满意的效果,但掌握不好,在操作过程中也容易出现以下几种误判的情况:一、血清效价的调制不当热解离试验在检验操作过程中的第一步是检材中的凝集原对已知血清凝集素的吸收,因检材中凝集原的量相对较小,又加之多是陈旧血痕,尤其对AB型检材、涂膜法、蛋清粘附法检验A、B、抗原时,已知血清的效价对A、B抗原的亲和力应调制相等,这是因为上述…  相似文献   

2.
在某些刑事案件中,血痕的利用刑事技术的重内容之一。本文从血痕的形态,血痕的颜色利用两方面,结合具体案例较详细地阐述了对现场血痕综合利用的方法及意义。  相似文献   

3.
ABO血型的检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血痕的血型检验应用最广泛的是ABO血型系统。ABO血型系统的分型是根据红细胞表面是否存在A、B、H凝集原,将人血分为A、B、AB和O四种血型。ABO血型检验一般有两种方法:一是凝集原检出法。这种方法是检验血中是否含有A和B凝集原来判定血型。二是凝集素检验法。这种方法是通过检验血痕中是否含有抗A、抗B凝集素来判定ABO血型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4.
陈旧血痕因血痕与载体结合紧密,血痕中有型成分不易溶解,因此应用常规Chelex-100法提取DNA很难成功。本文应用氨水浸泡检材,使血痕中的棱物质溶解,同时将Chelex-100度分别提高到15%和10%,使Chelex-100螯合力增强,提高了陈旧血痕DNA的提取效率。  相似文献   

5.
福建春季室外环境下血液痕迹随时间在不同载体上DNA物证作为证据的有效时间和血液痕迹颜色变化规律,可为侦查提供有效线索。以室外环境下完全暴露与半暴露的两种环境下五种载体上的血痕作为研究对象,对不同时期提取的血液痕迹进行DNA检验,用相机拍照取样,并用PhotoShop取相片色值后用SPSS分析色值数据。其结果显示:福建春季室外暴露14天的血痕物证仍具有证据价值,白色木板上的血痕在是否有纱布遮盖情况下颜色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6.
福建春季室外环境下血液痕迹随时间在不同载体上DNA物证作为证据的有效时间和血液痕迹颜色变化规律,可为侦查提供有效线索。以室外环境下完全暴露与半暴露的两种环境下五种载体上的血痕作为研究对象,对不同时期提取的血液痕迹进行DNA检验,用相机拍照取样,并用PhotoShop取相片色值后用SPSS分析色值数据。其结果显示:福建春季室外暴露14天的血痕物证仍具有证据价值,白色木板上的血痕在是否有纱布遮盖情况下颜色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7.
目的:血痕遗留时间一直是法医学领域研究的难点和热点,血痕遗留时间的确定能为案发时间的推断起到重要作用。该研究以离体血痕为研究对象,通过血痕m RNA降解的研究,探讨72小时时间内血痕m RNA降解与血痕遗留时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TRIzol提取血痕总RNA,对提取的RNA采用基因特异性逆转录引物进行逆转录,对获得的c DNA采用SYBR Green法进行实时定量PCR检测。在基因的选择上,以β-actin、HBB两个基因为目的基因,18s r RNA为内参基因。结果:计算ΔCT值,即ΔCT=CT(target m RNA)-CT(reference DNA),建立ΔCT值与血痕遗留时间的相关性。结果显示离体血痕72小时时间内β-actin、HBB基因m RNA稳定性强,没有发生明显降解。结论:离体72小时血痕β-actin、HBB基因m RNA降解与血痕遗留时间没有相关性,在该时间段m RNA降解尚不能作为血痕遗留时间推断的指标。  相似文献   

8.
在命案现场中,血痕的利用是法医物证技术的重要任务之一。本文从不同的血痕形态入手,结合具体案例,探讨了现场不同的血痕形态是判断案件性质,分析作案过程,辨别现场种类,确定侦查方向和证实犯罪的重要依据,进而提出了分析利用现场血痕形态时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本文报道应用荧光标记STR。复合扩增及荧光DNA自动分析技术,对含有大面积混合血痕的生物检材进行鉴定的方法。根据犯罪嫌疑人和被害人基因型差异大的特点。选取等量血痕混合后进行PCR扩增,成功地解决了大量混合血痕的DNA鉴定分析,并进行个体识别案例。  相似文献   

10.
随着物证鉴定技术的不断发展,它在处理交通肇事案件中的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其中,痕迹检验技术、微量物证技术、生物物证检验技术等的应用最为普遍。痕迹检验技术的应用包括对轮胎印痕、擦划碰撞痕迹、整体分离痕迹等的检验鉴定;微量物证技术的应用包括对纤维、油漆、玻璃、橡胶、泥土等的检验鉴定;生物物证检验技术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对尸体、伤痕、血痕、体液、毛发等的检验,以认定人身。物证鉴定技术对案件的侦破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隐性血痕是命案现场存在的用肉眼或光学仪器无法发现的血迹。本文旨在通过实际案例,阐述隐性血痕的重要作用及发现方法。该方法简便快捷、灵敏度高,特别适合基层公安机关在命案现场勘验及分析中应用。  相似文献   

12.
遗留在犯罪现场各种物体表面上的血痕有不同的形态反映,对血痕证据的分析可以帮助进行现场重建和案情分析。现场血痕的勘验是血迹形态分析的首要环节,对犯罪现场重建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对新鲜的血液或者血痕,采用直接扩增和chelex-100直接处理提取DNA,一般都能获得完整、均衡的DNA分型,但在日常检案过程中,陈旧血痕、载体潮湿、委托方送检的样本由于保存不当导致血液和少量血痕检材腐败的情况也比较常见。这类检材DNA采用普通的chelex-100直接提取很难获得比较完整的DNA分型。结合一列检案,分别用chelex-100、磁珠法、微量DNA提取试剂盒三种方法专门针对腐败血液进行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14.
在现场被焚烧的案件中,高温灼烧使血痕类检材虽然在联苯胺预试验中仍呈阳性,但不能得到在常规条件下可以得出的DNA结果。所以对此类案件应从多角度全方位寻找破案线索和证据。  相似文献   

15.
制备不同时间的血痕样品,采用实时定量PCR检测不同时间点18SrRNA和ACTB mRNA含量,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发现在10周内,随血痕经过时间延长,18SrRNA基因片段和ACTBmRNA基因片段发生了较明显降解,具有一定的时间规律性。18SrRNA基因片段较ACTB mRNA降解速度快。采用实时定量PCR技术检测18SrRNA和ACTBmRNA含量变化,为推断血痕经过时间提供了新的方法和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6.
应用单细胞凝胶电泳(SCGE)技术结合荧光显微镜和专业的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测定离体72小时内不同时间段的血痕中彗星样淋巴细胞出现率。显示淋巴细胞核DNA降解程度与血痕形成时间具有高度的相关性。获得了更能体现DNA降解趋势的二项式回归方程(P〈0.001),具有高度的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17.
在血痕检验中运用吸收解离法来确定A、B、O系统血型是有价值的一种手段。但目前所采取的传统吸收解离法,是将被吸收的抗体解离到56℃的生理溶液中,尔后用相应的标准红细胞检出解离的抗体,从而来确定血型。这种方法虽对某些检材(B型)效果可佳,但对A型、O型及其非分泌型的检验却不尽人意。这种原因目前的解释是A和O的抗原吸收能力不大,而B抗原的吸收能力大,以及红细胞在抗体解离温度为56℃的条件下,凝集性降低的原因。 在吸收解离反应中,被提取的抗体数量与标准红细胞的凝集能力之间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是决定反应结果的关键因素。根据凯莱(Koale)通过对温度作用下人体红细胞膜的研究判明,在37——42℃范围内,红细胞的形态和凝集能力没有发生变化。M.A布朗尼柯娃在研究温度对M、N红细胞凝集作  相似文献   

18.
“心理侦察”作为一种侦察、断案的方法,在古今中外早已被广泛应用。但有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在古时,“心理侦察”几乎是一种断案的主要手段,而在近代,却很少见到它的效用。这个重大差别的出现,有科学技术方面的原因,也有我们在认识上的片面性所致。在古时,“心理侦察”之所以能够占有重要地位,科学技术不发达是一个直接因素。如杀人必有血迹,但在古代人们还未掌握检验血痕的科学方法时,也不可能利用罪犯衣服上的少景血迹作为犯罪的证据。再如,现在常用的犯  相似文献   

19.
一、案例资料案例一:梁某,女,68岁,本县某屯人,于2000年10月1日8时左右失踪,晚上被家人发现尸体在自家的粪池中。现场勘验:在死者房内地面已用米糠清扫,但在米糠下有大片干燥血迹,房内墙上有喷溅状血迹,房后门处有滴落状血痕.尸体检验:尸体两侧眼眶瘀血青紫。右前额部有一10×4cm创口,创缘不整齐,创角钝,深及颅骨,颅骨呈凹陷性、粉碎性骨折。颅顶部前侧有一1.5×0.3cm创口,深及头皮下。后枕部有一6×5cm创口,创缘不整齐,创角钝,深达颅骨,颅骨呈开放性、粉碎性骨折。右额叶脑组织挫伤、肿胀、瘀血。后枕部脑组织挫裂、肿胀。颅前窝颅骨骨折,…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机动车数量、驾驶人数量和道路通车里程的快速增长,道路交通事故数量也呈现出逐年增长的趋势,因道路交通事故造成的死亡和受伤已经成为影响公民人身安全的重要因素。近年来,极少数驾驶人为逃避法律责任在发生交通事故后肇事逃逸,这给交通民警快速准确处理交通事故带来了一定困难;一些交通肇事逃逸案件由于长期得不到侦破引发了诸如上访上诉、群体性事件等一系列延伸问题,这对社会稳定造成了较大的负面影响。因此,探讨研究了道路交通事故现场遗留血痕的发现、提取与运用,有效提高交通事故处理的科学性与准确性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