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起诉难”是目前司法实践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导致“起诉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本文仅从法院立案审查的角度,分析了立案审查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认为立案审查应以形式审查为原则,立案审查的范围应以起诉成立的条件为限,并探讨了法院在立案审查活动中的职责等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是维护社会公益的重要方式之一,虽然我国污染事件频发,但能进入到诉讼程序的案件很少,公益诉讼面临立案难的困境。以山东潍坊地下水污染事件为例,结合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特点,分析立案难的原因,从完善相关立法、拓宽原告范围等方面提出改进的措施,使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发挥出应有的实效。  相似文献   

3.
在我国环境污染犯罪的诉讼过程中,普遍存在着立案难、侦查难、起诉难和审理难的现象,因此,环境污染犯罪的诉讼机制亟待完善。就环境污染犯罪诉讼机制完善的总体思路而言,不仅要考虑到环境污染犯罪的特性及治理的需要,还要考虑到现有诉讼机制的缺陷。具体完善措施包括:降低立案门槛,完善立案程序;建立专门的环保侦查机关,提高侦查人员的专业素质;实现起诉主体多元化,完善环境公益诉讼;成立专门审理法院,完善专门的审判程序;解决罚金刑执行难问题。  相似文献   

4.
最新出台的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明确我国将实行立案登记制,这是司法改革的一大重要进步,有利于解决实践中"立案难"的困境,保障当事人诉权,促进实质正义的实现。我国司法的现状决定了目前所实行的并不是"纯粹的立案登记制",法院仍需先对原告的起诉做形式上的审查。这就需要重构起诉状,对案前审查和案后审查做一个内容上的严格区分,使得立案登记制能够顺利开展,同时配套完善的审前准备程序以提高诉讼效率。  相似文献   

5.
在我国.诉讼作为纠纷解决的最后防线,立案审查制仍具有其可操作性.目前.立案审查制存在立案审查的审查范围过宽、诉讼时效的审查过细等缺陷,但与立案登记制相比更适合我国国情.法院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立案审查制,降低起诉条件,完善审查行为,防止提高起诉的门槛,相对宽松地适用弹性规定,并明文规定对当事人的救济条款,以及对法院的惩罚条款,使其更具有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6.
2007年对民事诉讼法进行小幅修改后,全国人大常委会将对民事诉讼法进行较大规模的修改。修改主要涉及对人民调解协议的司法确认、当事人举证、解决立案难、小额诉讼、公益诉讼、检察院对民事诉讼的法律监督等七大方面。不符起诉条件7日出裁定【草案】法院应当保障当事人依法规定享有的起诉权利。法院对不  相似文献   

7.
立案程序是连接司法与社会的窗口,是纠纷进入诉讼的必经程序,我国现行立案程序的工作内容表现为两次审查:受理起诉材料时的形式审查和受理起诉材料后的实体审查。简化立案程序、将立案程序的功能合理定位为启动诉讼是我国民事诉讼立案程序完善之路,实行登记立案制度是保障公民裁判请求权和当事人诉权、解决群众告状难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2014年11月1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的《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的决定》,力图使2015年5月1日开始施行的新法在全面贯彻党的"依法治国"精神的基础上,破除行政诉讼中"立案难、审理难、执行难"的困境。该部新法律在司法实践中仍将面临诸多挑战。为此,本刊特邀法院、检察院、政府法制部门及有关高校和律师界专家针对相关问题进行探讨,以期对新法的施行、完善有所裨益。在对修改前后的行政诉讼法受案范围进行比较分析后,指出新法的创新和不足之处:从实务视角,以具体个案为依托,在分析行政诉讼立案状况、原告资格设定目的等问题的基础上,探讨新《行政诉讼法》施行后原告资格认定可能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以上海为实例,分析新法对区县政府为被告、跨区域、经复议案件等特殊案件管辖的变动规定,并提出合理化建议;依据实务需要,以诉权保障、起诉条件审查、行政争议解决为核心解读从立案审查到立案登记的转变;分析诉讼类型化将对行政审判产生的影响并提出完善建议;分析新法施行后审判各方在受案范围、复议案件被告、裁判方式三方面所面临的诸多挑战;参照《民事诉讼法》,研究新《行政诉讼法》对于检察监督的规定,明晰尚需研讨问题所在。  相似文献   

9.
2014年11月1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的《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的决定》,力图使2015年5月1日开始施行的新法在全面贯彻党的"依法治国"精神的基础上,破除行政诉讼中"立案难、审理难、执行难"的困境。该部新法律在司法实践中仍将面临诸多挑战。为此,本刊特邀法院、检察院、政府法制部门及有关高校和律师界专家针对相关问题进行探讨,以期对新法的施行、完善有所裨益。在对修改前后的行政诉讼法受案范围进行比较分析后,指出新法的创新和不足之处:从实务视角,以具体个案为依托,在分析行政诉讼立案状况、原告资格设定目的等问题的基础上,探讨新《行政诉讼法》施行后原告资格认定可能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以上海为实例,分析新法对区县政府为被告、跨区域、经复议案件等特殊案件管辖的变动规定,并提出合理化建议;依据实务需要,以诉权保障、起诉条件审查、行政争议解决为核心解读从立案审查到立案登记的转变;分析诉讼类型化将对行政审判产生的影响并提出完善建议;分析新法施行后审判各方在受案范围、复议案件被告、裁判方式三方面所面临的诸多挑战;参照《民事诉讼法》,研究新《行政诉讼法》对于检察监督的规定,明晰尚需研讨问题所在。  相似文献   

10.
2014年11月1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的《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的决定》,力图使2015年5月1日开始施行的新法在全面贯彻党的"依法治国"精神的基础上,破除行政诉讼中"立案难、审理难、执行难"的困境。该部新法律在司法实践中仍将面临诸多挑战。为此,本刊特邀法院、检察院、政府法制部门及有关高校和律师界专家针对相关问题进行探讨,以期对新法的施行、完善有所裨益。在对修改前后的行政诉讼法受案范围进行比较分析后,指出新法的创新和不足之处:从实务视角,以具体个案为依托,在分析行政诉讼立案状况、原告资格设定目的等问题的基础上,探讨新《行政诉讼法》施行后原告资格认定可能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以上海为实例,分析新法对区县政府为被告、跨区域、经复议案件等特殊案件管辖的变动规定,并提出合理化建议;依据实务需要,以诉权保障、起诉条件审查、行政争议解决为核心解读从立案审查到立案登记的转变;分析诉讼类型化将对行政审判产生的影响并提出完善建议;分析新法施行后审判各方在受案范围、复议案件被告、裁判方式三方面所面临的诸多挑战;参照《民事诉讼法》,研究新《行政诉讼法》对于检察监督的规定,明晰尚需研讨问题所在。  相似文献   

11.
江沛 《工会论坛》2007,13(2):139-140
在传统法律不足以制止环境侵害的情况下,环境公益诉讼是遏制环境违法行为和救济环境公益的重要法律手段。我们应从规定公民享有环境权,放宽原告的起诉资格,扩大法律对环境公益的保护范围等方面来构建具有我国特色的环境公益诉讼制度,实现环境公益诉讼的真正价值所在。  相似文献   

12.
环境公益诉讼的理论解读与制度创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环境公益诉讼是当环境作为一种公共利益遭受侵害或有被侵害的危险时,法律允许公民或团体为维护环境公共利益而向法院提起诉讼的制度。环境公益诉讼包括民事、行政、刑事三种类型,环境公益诉讼的目的是维护环境公共利益,它不要求原告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的内涵包括环境公益诉讼的制度化、原告资格的适当放宽、环境公益诉讼的受理范围、举证责任的分配、诉讼费用的分担、建立原告奖励制度、发展环保团体和防止诉讼滥用。  相似文献   

13.
对京津冀地区法院2015年至2019年受理的65起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案件的实证分析表明,自2015年新《环境保护法》实施以来,我国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取得了一系列突破和进展,受案数量明显增加、受案范围不断拓展、案件原告主体多元化、案件被告类型广泛、诉讼请求满足率高、多种责任形式救济全面以及"支持起诉"在实践中发挥作用。但是,在案件总量、社会组织诉权实现、环境损害修复金的管理使用和调解程序的运行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反思与完善。  相似文献   

14.
确定原告的范围与顺位是建立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的核心。环境公益诉讼的原告应包括国家与公民、社会团体,其中国家处于第一顺位,公民与社会团体处于第二顺位,此可从环境公共信托理论、公民与国家的关系学说得到证成。相对于检察机关,环境保护行政机关更适宜代表国家提起环境公益诉讼。只有在环境保护行政机关没有恰当履行提起环境公益诉讼的职责时,位于第二顺位的公民与社会团体方可起诉。为实现此顺位安排,应建立针对公民与社会团体起诉的诉前通告制度。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我国学界要求建立“公益诉讼”的呼声日益高涨,即试图通过对传统起诉资格的拓展,来扩大司法救济的范围。但是,在社会公共利益的边界模糊不清、原告适格及其代表能力有限、诉讼成本过高以及法院和法官角色定位困难等诸多问题无法有效解决的情况下,公益诉讼制度的移植和构建应当理性而审慎。  相似文献   

16.
行政公益诉讼,是现代法治国家维护公共利益、实现社会正义的重要措施。而我国目前的行政公益诉讼,还普遍存在着相关法律缺失、原告资格范围狭窄等问题。笔者作为我市检察机关反渎职侵权部门的一名工作人员,在工作中经常会遇到涉及行政公益诉讼的举报材料,但往往在初查或侦查的过程中发现不构成犯罪而不予立案或作出不起诉决定,国家利益或公共利益得不到应有的保护。检察机关及检察院反渎职侵权部门在行政公益诉讼中应当处于什么地位、发挥什么作用,这是理论和实务中都值得探索和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在目前的司法实践中,对行政公益诉讼的起诉条件存在一定的认识分歧,容易混淆驳回起诉和驳回诉讼请求两种裁定的适用范围,对受案范围、适格被告等具体的起诉条件的把握也未形成共识。上述问题产生的原因在于,立法上对行政诉讼起诉条件的设计存在一定问题,如规范体系中的地位不当、起诉条件之间逻辑不明、起诉条件标准过高等。因此,应当对行政诉讼程序中的起诉要件、诉讼要件、本案要件进行区分,并对不同阶段的审查要素、审查强度予以明确。另外,检察机关在提起行政公益诉讼时,既要遵循行政诉讼的一般规律,又要充分考虑行政公益诉讼的特殊性,甄别行政机关所作行为的性质,把握好起诉节点,确保诉讼请求具体、明确,方可避免驳回起诉等败诉情况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我国环境公益诉讼原告资格的研究和设定应当走出"美国中心主义"的窠臼,在一个更为宽广的视野中进行比较分析.作为环境公益诉讼制度发源地的美国,其原告资格采用"事实上的损害"标准,印度则采用"充分利益"标准,欧盟的环境公益诉讼制度建立虽晚,但其发展迅速,建立了纯粹的公益诉讼制度,即将原告资格赋予与案件没有利害关系的符合一定标准的环境保护团体.我国立法应当以环境行政公益诉讼为核心,将原告资格范围局限于环境非政府组织为宜.  相似文献   

19.
从形式上看,我国法院的立案制度已从立案审查制变革为立案登记制。在立案制度下,主要存在着"诉案模式"、"事前审查模式"、"绝对模式"和"诉状登记模式"等多种立案模式。新《行政诉讼法》率先响应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改革法院立案制度的规定,在相关法律条文中新增了关于登记立案的条款。然而,与立案密切相关的起诉条件却基本没有修改,即行政诉讼的起诉条件依然存在高阶化问题。从立案模式来说,当前行政诉讼实质上沿袭了立案审查制下的"诉案模式",而非立案登记制下的"诉状登记模式"。应该降低行政诉讼的起诉条件,并在立案制度中确立"诉状登记模式",才能形成真正意义的登记制。为推动立案制度的规范运行,还应该在明确立案审查标准、优化行政立案与行政审判职能等方面作出改进,并构建与"诉状登记模式"相配套的措施。  相似文献   

20.
起诉标准是打开司法救济大门的钥匙,美国一直以来奉行宽松的"通知起诉"标准,2007年以来,为了应对激增的大规模侵权引发的集团诉讼,美国通过判例颠覆了起诉标准的基本法理,确立了"合理性起诉标准"。该起诉标准在环境公益诉讼领域的应用并没有实现其设置的初衷,美国在借鉴域外经验的同时,出现了环境公益诉讼起诉标准上的回归与重塑。讨论国外环境公益诉讼起诉标准的发展,对我国环境公益诉讼设置科学的起诉条件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