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8 毫秒
1.
养老保险基金收入模式可分为现收现付、完全积累和部分积累三种,养老保险基金支出模式可分为给付确定制和缴费确定制两种。基金收支模式是基金收入模式和基金支出模式的组合。基金收支模式的选择要遵循有利于基金收支平衡的实现,有利于保障功能的齐全,有利于公平与效率的兼顾,有利于养老保障和经济发展的兼顾等原则。以适当比例组合起来的复合型模式和混合型模式能够兼顾养老保险多方面功能的发挥。  相似文献   

2.
基金收支按照筹资模式和养老金计发模式的不同组合,可以组成9种基金收支模式.利率对某种基金收支模式的基金平衡的影响取决于利率对基金收入的影响和利率对基金支出的影响的和的影响.在我国"统账结合"和部分积累的基金收支模式下,按平均工资一定比例计发的养老金和按个人账户储存额一定比例计发的养老金的适当组合,可以把利率对基金收支平衡的影响减到最小.  相似文献   

3.
本已承担隐性债务重压的养老保险基金,在市场经济新趋式下,面临着企业改制带来的大量失业下岗工人、企业私有化进程加快后的养老保险金拖、欠、瞒、缴的现象及退休潮到来引发的养老金大量支付等新情况,如何应付养老保险的支付危机,应在基金来源、基金资本运作、基金支出三方面采取可行措施、开源节流,以确保养老保险基金的收支平衡。  相似文献   

4.
我国已逐步迈入老龄化社会,2000年我国65岁以上的人口为8811万,是世界老龄人口最多的国家,这一数字相当于老龄人口位居世界第二的印度的2倍,是位居第三的美国的2.5倍,比西欧各国老龄人口的总和还多。另有资料表明,目前农村人口老龄化问题极为突出,2003年农村老年人口占全国老龄人口的比例达61.36%。预计到2050年,我国老年人口将达到4.12亿,而其中农村老年人口约占总数的四分之三左右。由此可见,农村已先于城市进入老龄社会。但是,在农村,特别是在西部地区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建设却严重滞后,已成为影响构建和谐社会的一大制约因素。因此,建立和完善西部地区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已成为一项紧迫的政治任务。  相似文献   

5.
进入21世纪,如何维持养老保险基金的收支平衡,平稳渡过人口老龄化高峰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一大热点。本文从养老保险基金支出入手,运用协整分析的方法,定量研究我国的人口老龄化以及工资指数对养老保险基金支出的影响,从而为实现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一些可行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关于重建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当前,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存在保障对象界定不科学、资金筹集渠道单一、缴费标准过低、基金保值增值乏力等问题,亟待进一步完善。重建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可通过下列途径:在保障对象上,对农村居民进行分类保障;创新农村养老保险基金筹资模式;多渠道地解决农村养老转制成本问题;开辟农村养老保险基金的保值增值渠道;创新农村养老保险基金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7.
我国现行的养老保险体制在解决传统养老保险模式弊端的同时也产生了许多新问题。在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的筹集方面,存在着基本养老保险覆盖面较窄,基金来源单一,参保企业漏缴保险费的问题。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增强缴费意识;做好养老保险征缴环节的稽核;开征社会保障税。在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的给付方面存在人口老龄化对养老保险基金给付的冲击;退休年龄低以及历史债务的问题。认为只有建立机动灵活的就业与退休机制;逐渐消解隐性债务才能使这方面的问题得到缓解。  相似文献   

8.
瑞典是全球经济发展最成功的国家之一。瑞典在1999年改革了养老金体制,获得了较大的成效,被誉为全民养老金的典范。文章针对中国养老保险制度中存在的问题,借鉴瑞典养花金体制的优点,提出改进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几个建议:坚持统账结合,做实个人账户;建立退休养老金待遇与个人工龄、工资等挂钩的激励机制;逐步构建覆盖全体国民的基本养老金体系;开辟养老保险基金进入资本市场的途径等。  相似文献   

9.
由现收现付制向基金积累制转轨过程中养老金的债务偿还是个必须解决的问题,根据我国具体情况并借鉴外国缉验,偿还养老保险债务可以采取三种方式由政府通过财政预算的方式,从国有资产中划出一块的方式,由在职职工及其企业以交费的方式各偿还一部分。  相似文献   

10.
借鉴经济发达国家养老保险基金运营的经验,结合我国养老保险基金运营的实际情况,依据于安全性、盈利性、流动性及社会效益性的原则,我国养老保险基金保值增值的途径可作如下选择。第一,建立以法律手段为主的养老保险基金制度,增强养老保险的严肃性。首先,建立统一、高效的管理机构,将目前分散于劳动、人事、民政、财政等部门的管理职能统一到一个专门的机构,行使管理、监督及指导职能。其次,以法律的形式来规范国家、企业、职工个人及各缴纳养老保险基金主体之间的权利和义务,以实现每一个社会成员在社会养老保险中的平等权利,提…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辽宁省为代表,通过对辽宁省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运营现状及未来发展方向的研究探索,增加对全国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发展现状的研究掌握,并进一步为探索全国基本养老金未来的运营模式改进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养老保险是我国的一项基本社会保障制度,监外执行罪犯养老保险执行情况对维护社会稳定有重要意义。专项检察表明,目前还存在对判处缓刑罪犯停止缴纳养老金或者少发退休金的情况,退休人员判刑后单位未及时落实养老金情况,以及退休人员假释后,假释期间无法获得养老金情况。因此,需要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执法监督,以维护监外执行罪犯的合法权益,做好社会稳定工作。  相似文献   

13.
文章基于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日益加深,社会养老保险面临严峻挑战的社会背景,考察我国养老保险制度发展完善的历程,分析了现行养老保险基金运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缺陷,以养老保险基金保值增值的途径与制度设计为线索进行研,艺,指出通过资本化运作可以实现养老基金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人口老龄化是中国未来若干年内需要正视和解决的一个重大社会问题,而完善我国养老保险制度似乎是解决这一社会问题最为有效的途径.完善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主要思路和对策是:进行市场化改革、建立部分累积制和实现养老金保值增值.  相似文献   

15.
构建我国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阶段,我国农村人口老龄化问题突出,传统的家庭养老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农民的现实需要。现行养老保险法虽然规定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但缺乏可操作性,国家对农村养老保险投入不足,养老保险基金管理不规范。建议按照以下思路构建我国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国家定期投入、强制保险、明确保险主体缴费份额和缴费年限、健全养老保险基金的使用管理以及与城镇基本养老保险的衔接与转化制度。  相似文献   

16.
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山东省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相关要求,确立了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然而,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山东省人口老龄化的逐步加剧,养老保险政策不够统一、养老保险总体覆盖面较窄、社会统筹层次较低、养老保险基金支付压力大等问题日益暴露出来,审视现行养老保险制度面临的问题,找出完善山东省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路径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本文分析了我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养老金收入替代率、缴费替代率以及替代率实现程度的地区差异,并进一步通过建模对影响替代率地区差异的因素进行了回归分析。本文的主要研究发现包括:(1)养老金的收入替代率与经济发展水平成反比,虽然与缴费替代率成正比,但普遍低于缴费替代率。这说明我国城镇职工养老金的给付部分延续了工资的效率性,且养老金水平有被低估的可能;(2)从东、中、西部区域分布看,我国养老金替代率呈现出区域差异缩小、区内差异增大的特点,这说明传统上按区位属性予以养老保险财政补助的方式有待改进;(3)制度覆盖率、缴费率和制度抚养比对收入替代率的绝对水平和相对水平的影响较为复杂,类似的统计结果可能对应不同的政策效应;(4)鉴于我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个人账户仍处于积累阶段,因而基金积累能力对于养老金替代率的效应仍有待进一步检验。  相似文献   

18.
苏卉 《人事天地》2017,(3):22-24
正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管理经过近二十五年的发展,在经办工作上已日臻完善,尤其在基本养老基金的安全防控方面,监管手段紧跟时代需求,不断改进升级,有效规避基金的冒领与欺诈。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也看到,近几年,基金舞弊案件仍时有发生,冒领手段多样化,欺诈方式更加巧妙,可识别难度加大,基金安全一再受到挑战。本文将从养老金的安全防控现状及需求,基金防控制度建设等方面进行初步的探讨。一、养老保险基金安全防控现状  相似文献   

19.
我国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的运作模式是“部分积累制”,这是一种理想化的制度安排,因为养老基金的运作体系只能是现收现付制。目前正在试点推行的做实个人账户的工作之所以障碍重重,收效甚微,是因为养老基金运作理念和思路出现了偏误,做实个人账户只能是徒劳无益的空忙。  相似文献   

20.
面对我国日益严峻的人口老龄化现实及养老保险制度存在的诸多问题,我们可以借鉴台湾地区养老保险制度的经验,从合理确定养老保险水平,完善基金投资运营机制,加强养老保险基金运营管理和监督;合理设置个人账户,解决养老保险空账运行问题;消除非农业户口和农业户口的差别和限制,实现城乡养老保险体系一体化,并大力发展其他层次的养老保险制度等方面入手,完善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相关规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