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山东省8所有代表性的大学300多名学生进行的调查发现,男女大学生在恋爱观、婚姻观、性观念、性别意识等方面存在着明显的性别差异.影响其婚恋观的因素比较复杂,教育工作者有责任来促成大学生科学婚恋观的形成.  相似文献   

2.
目前,从高校学生性别总构成与专业构成两方面看,女生的比例在逐步增加.这和女生的生理、心理特点有关,也和教育资派分配、当前学生就业形势等有关.  相似文献   

3.
由男女两性构成的性别关系构成人类存在与绵延之基,维护与保障和谐的性别关系,是实现包括经济和谐、生态和谐、政治和谐等在内的社会整体和谐的重要前提。当前,我国的性别关系仍然面临着一系列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要从国家政策干预、社会舆论影响、增强性别意识、提高女性自身素质等方面入手实现性别关系平等,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相似文献   

4.
社会性别观念是指人们对两性社会性别定位的观点和看法.具体讲是人们对两性社会性别传统的定位和反传统的定位以及具有性别平等意识的定位等的观点和看法.社会性别观念大体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传统的社会性别观念;第二类是反传统的社会性别观念;第三类是具有平等意识的社会性别观念.从制度层面看,劳动领域存在的性别不平等状况与社会性别制度的作用分不开;从我国女性的社会性别观念看,当前我国女性的社会性别观念与我国就业总形势存在冲突和矛盾;从社会性别观念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看,社会性别观念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劳动力市场主体的影响,二是对劳动力市场客体的影响.要解决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需创造更好的文化与制度环境;建立和完善女性生育保障制度;加强就业服务和就业援助;促进家务劳动的社会化和双亲化;提倡自我就业、自主创业等.  相似文献   

5.
在历史上,中国男性在推动妇女解放、男女平等进程中发挥了积极作用.随着国际社会对性别关系的追求从妇女解放到性别平等的转变,男性参与的立场也从推动妇女解放转向推动性别平等,男性参与的途径也更加多元和深入,包括:转变观念、提高认识;在决策中将性别观念纳入政策和方案的主流;反对基于性别的暴力;与女性共同承担家庭责任和社会责任;参与生育健康与计划生育;与女性建立性别平等的伙伴关系等.  相似文献   

6.
采用问卷调查与个案访谈相结合的方法对社会性别教育对大学生婚恋观念的影响进行的研究发现,在恋爱婚姻家庭领域,目前大学生的传统观念和现代观念混杂;社会性别教育可部分改变大学生的婚姻家庭观念和行为;在高等学校课程体系中设置社会性别教育课程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7.
随着高等院校的扩招,大学毕业生急剧增加,大学生就业问题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为解决大学生就业,我国在实践中形成了国家政策支持、高校牵头搭建就业平台和毕业生自主竞争为主的就业促进机制。该机制对大学生就业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女大学生基于传统性别文化形成的就业弱势仍需要更为有效的社会支持,应该在社会性别的视角下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女大学生就业。  相似文献   

8.
女大学就业问题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相比男生,她们面临的就业环境更加复杂,就业呈现出质量低、录用门槛和求职成本高、就业观念矛盾三大突出问题.以马克思主义妇女观为指导,从男女平等、社会分工和社会经济角度分析造成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原因,发现女大学生就业压力主要来自社会、家庭、学校和女大学生自身.解决女大学生就业问题需从四个方面努力:社会层面,应加快经济发展,完善女性就业保障制度;家庭层面,父母应树立男女平等意识、提高素质、给予孩子关怀;学校层面,要重视性别平等教育,适当发展女性教育;个人层面,应积极转变就业观念,努力提升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9.
对1015名"90后"在校女大学生进行人格测量,通过对比女大学生干部与普通女生在16种人格特质上的差异后发现:女大学生干部在乐群性、恃强性(影响性)、兴奋性(活泼性)、有恒性、敢为性等特质上显著高于普通女生;在忧虑性、独立性等特质上显著低于普通女生.女大学生干部在外向、心理健康、专业成就三种二阶特质上显著高于普通女生,在焦虑性上显著低于普通女生.  相似文献   

10.
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女大学生培养的目标与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我国女大学生培养的根本目标是最大限度地开发女性人力资源,培养满足知识经济时代要求的女性人才.当代我国高校女大学生培养的模式包括独立女子院校、大学中独立的女性二级学院、大学中非独立的女性二级学院、高校中的女性性别研究所(中心)、由学校教务处牵头将女性学纳入课程体系、相邻高等学校互认学分制等.我们应纵观国际现状与趋势,并结合我国实际,对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女大学生的培养模式作出合理选择.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30年来,女性在经济发展、政治改革、社会建设方面都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构建"和谐社会"是目前我党我国在新形势下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女性是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主体,性别和谐是和谐社会建设的客观内容,性别公平则是性别和谐的基本要求.基于两性特点的性别公正比简单的性别平等要求更高,性别公正政策比性别平等政策对性别关系的调整也更积极.因此,应从以下四个方面推进性别公正机制:在认识层面上树立性别意识;在决策层面上确立性别主流化;在评价层面上构建性别指标;在操作层面上制订实施细则.  相似文献   

12.
平等、发展与和谐已成为现阶段我国妇女运动发展的主题。平等与发展互为条件,只有在平等与发展的基础上,才能实现性别间的和谐。在平等与发展基础上促进性别和谐的主要途径包括:将性别平等和谐的理念纳入立法和公共政策,逐步消除社会领域以及家庭领域中制度性的性别歧视壁垒;将性别平等和谐的理念纳入整个社会发展的规划,保证妇女在参与发展中实现性别的平等与妇女赋权;从构建平等和谐的先进性别文化入手,为实现性别和谐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13.
女大学生求职遭遇显性或隐性的性别歧视,相对男生女大学生需要更高就业成本,同工不同酬,无法跨越传统性别文化制造的职业门槛。除了不容乐观的就业形势,高校教育与社会需求失衡导致的大学生结构过剩之外,源于女性生理特征的劳动力成本的统计性成见,传统性别观念以及女大学生的非理性就业偏好等因素影响着女大学生的就业。由此笔者提出建立女性社会保障制度,塑造现代性别意识,注意家庭教育的双亲化,转变传统的单位就业观念等解决女大学生就业难题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4.
女子高校的体育管理,除了强调关注女大学生自身的生理心理特点以外,更注重女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它将性别文化融入到体育管理中,从而凸现对女大学生的全面培养.通过对女大学生体育运动现状的分析,研究当前女子高校体育管理存在的问题,并据此提出从性别意识出发开展工作、提高体育管理工作者水平、健全管理机制和监管体系等应对策略,有助于提高女子高校的体育管理水平,促进女子高等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社会性别关系是人类社会男女两性之间的社会关系。自近代以来,我国重大的社会转型对两性关系的变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19世纪40年代开始的近代中国社会性别关系变化及呈现出的特点为:女性角色从单一向多元化发展;女性权利部分得到社会认可;女性群体结构发生变化。20世纪80年代以改革开放为标志的现代,社会性别关系变化及呈现出的特点为:女性社会角色主流化;女性权利全面崛起;女性群体结构多元化。社会性别关系的重构要关注和重视以下方面:国家体制对性别关系的影响;性别意识对政策制定的影响;推进社会性别主流化的实践。  相似文献   

16.
采用问卷调查与个案访谈相结合的方法对社会性别教育对大学生健康观念的影响进行的研究发现,社会性别教育对大学生健康观念有一定的影响.社会性别教育能增强大学生对健康重要性的认识,可让大学生对女性生殖健康有更深入的了解,同时还可加深其对两性关系的理性认识,从而让他们树立起科学理性的健康观念,并建立良好的两性关系.  相似文献   

17.
当今女中学生的性别压力与性别理想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当今的整体社会文化环境中,性别观念呈现出两极共存、互相对立的状态。法律和政策所倡导的性别平等与市场经济所催生的性别偏见,构成了青少年女性生存环境中的性别压力,影响着她们的性别理想。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考察了北京市部分中学女生所面对的性别压力,分析了存在于她们的性别理想之中、展现在她们对“完美女性”的展望之中的各种矛盾。  相似文献   

18.
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因子分析等研究方法,对大学体育课程学习满意度进行研究.研究结果显示:影响大学生体育课程满意度的影响因子有五个维度,分别是课程结构与内容、教师教学能力及素养、师生关系与生生关系、场地器材、成绩评定.上海师范大学学生体育课程学习满意度较高,不同性别、年级和专业学生的学习满意度存在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19.
社会性别教育对大学生就业观念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性别教育是女性学教学的核心内容之一,它能增强大学生主体意识的表层认识和深层认识之间的一致性;淡化性别刻板印象,理性认知性别与能力及特长与个性间的关系;提高大学生对劳动力市场领域制度化的性别不平等现象的敏感度,从而提高他们的职场应对水平。  相似文献   

20.
文化、性别文化都是权力关系的产物.文化在一定意义上可以理解为权力的一种转化方式,包括政治权力、经济权力,它在文化的形成、传播和发展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但这种权力构架起来的性别文化模式却阻碍了社会的发展.因此我们要反映并挑战这些权力的不平等,致力于打破这种权利构架.打破现有的这种性别不平等模式,就要建构一种平等的性别文化,也就是建立一种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性别文化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