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城市失业人员再就业是当代中国带有全局性和战略性影响的热点问题,各级政府高度重视。济南市历城区洪家楼街道针对辖区内城市失业人员再就业存在的难点,积极采取有效措施,促进社区失业人员再就业,其经验做法值得借鉴。可通过积极组织多种形式的就业培训、加强对困难群体的就业援助、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等措施来促进城市失业人员再就业。  相似文献   

2.
以创新精神推动社区就业事业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社区服务业的发展为失业人员再就业提供了巨大的空间 ,推动再就业的主攻方向应当放在发展社区服务业上。为此 ,应结合城市社区建设的需要 ,找准社区就业岗位的增长点 ;结合产业结构调整和小企业发展的需要 ,找准社区就业工作的着力点 ;结合社会保障管理服务社会化的需要 ,找准社区就业工作的依托点。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 ,南京市将社区服务业作为再就业的主攻方向 ,努力构建社会就业新机制 ,有力地促进了下岗失业人员的再就业。但是 ,我市的社区就业在制度、政策等方面还存在着许多障碍。为此 ,必须从转变观念、加快城镇化进程、转变政府职能等多方面来促进社区就业。  相似文献   

4.
非全日制用工形式对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具有以下积极作用 :非全日制用工突破了传统的、单一的全日制用工模式和制度 ,使企业用工更加灵活自主 ;缓解了劳动力市场供求失衡的矛盾 ,有利于促进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 ;拓宽了下岗失业人员的收入渠道 ,提高了他们的收入水平 ,不同程度地稳定了下岗失业人员的心态 ;使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有了缓冲带 ,能够促进其就业观念的转变。目前在实施过程中还在社会保险、工时、就业不稳定等方面存在问题 ,因此 ,在非全日制就业形式下的社会保险方面应实行比较灵活和优惠的政策 ,限定非全日制就业的超时加班 ,建立非全日制就业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5.
目前胜利油田下岗失业群体层次复杂,依赖油田"等、靠、要"的思想严重,参加再就业培训的热情不高,油田再就业培训的效果不很明显。如何有的放矢地提高油田下岗失业人员参加再就业培训积极性,提高油田再就业培训工作的质量和效果,增强社会化就业能力,是油田再就业培训工作者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调查指出,本溪老工业基地下岗失业妇女再就业难点主要在于城市经济发展特点与下岗失业妇女自身素质两大因素所制约.目前心态调整基本平衡,就业观念有所转变,创业意识开始形成,但条件尚有不足,需要政府给予再就业与创业方面的有力支持.  相似文献   

7.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 ,经济结构的调整和科学技术的进步 ,近年来 ,我国出现了职工大量下岗、失业的现象 ,城镇失业率一直呈上升趋势 ,据统计 1999年失业职工人数高达 2 394万人 ,失业人员的再就业已成为一个非常严峻的现实问题。本文旨在根据我国国情 ,简要分析再就业的难点 ,寻找解决再就业问题的对策 ,以保证国有企业改革的顺利进行和社会的长治久安。一 解决再就业问题的难点1.人多与岗少之间的冲突据统计 ,“九五”期间我国城镇劳动力供应量为 540 0万人 ,而国民经济增长所能提供的就业岗位为 380 0万个 ,二者的比…  相似文献   

8.
发展与隐忧--我国劳务派遣现状之我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近年来,我国劳务派遣迅速发展,这对于解决下岗失业人员的再就业,促进农村劳动力跨省市有序流动,满足企业不同类型人员需求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由于劳务派遣就业在我国发展时间不长,相应的法律法规基本上是空白,因此,实践中还存在许多问题亟待研究和解决.  相似文献   

9.
我国失业保险基金目前普遍存在筹集覆盖范围和投资渠道过窄、保险给付标准偏低、再就业的法律规定笼统等问题。完善我国失业保险基金法律制度,应扩大失业保险基金筹集的覆盖范围,拓宽投资渠道,加强对隐性就业的规制,促进再就业的功能,并对失业保险给付标准予以重新确定。  相似文献   

10.
当前我国处于严峻的就业形势之中,总结国内外的实践经验,制定我国的《促进就业法》已具备了必要性和可行性。《促进就业法》应涵盖就业前就业和失业再就业,基本内容包括促进就业的社会发展地位、目标,放宽劳动力流动限制,协调就业机制,规范职业中介管理,开展劳动市场研究和对促进就业予以财政扶持等方面。  相似文献   

11.
城市社区经济发展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社区经济对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具有拾遗补缺和配套服务的作用,为社会成员的新就业和下岗再就业提供良好的机遇,为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提供广阔的活动舞台和载体,为社区各项事业的建设与发展提供物质基础和保证。促进城市社区经济发展的主要路径是:深化改革城市管理体制,切实赋予街道社区必要的经济职能;科学制定并真正落实相关政策,大力扶持和推动社区经济良性发展;建立健全和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开辟社区经济增收的宽广渠道;积极主动整合社区的内部资源,深挖社区经济发展的优势潜力;大力优化社区的经济环境,构筑招商引资的坚实支撑平台;努力吸引和积极培育社区人才,不断提高社区工作人员的经济素质。  相似文献   

12.
目前社区服务业在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中的作用尚未有效发挥出来,其中一个很重要原因,就是下岗失业人员在从事这一行业时缺乏有效的组织管理.本文主要探讨下岗失业人员从事社区服务业的四种组织形式:政府组织、单位组织、一般市场服务主体组织和街道居委会组织.  相似文献   

13.
进一步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不仅是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更是一项事关全局的政治问题,对于维护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促进党和国家就业和再就业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大众化媒体在社会中扮演着诸如监测社会环境,促进社会沟通,监督公共权力和传承社会文化等重要角色,面对严峻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媒体就业报道应肩负的社会责任就是促进就业、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这也是就业报道的生命力所在。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球掀起了一场范围广泛的“结社革命”,即第三部门运动。成千上万的第三部门组织活跃在环保、医疗、宗教、慈善、教育等传统的政府活动领域,发挥着越来越积极的作用。与此同时,中国的第三部门也获得了很大发展。随着中国市场化改革的深入发展及国家与社会关系不断的调整,第三部门对于克服市场与政府的“双重失效”、推进政府管理改革与政府职能转变、缓解就业压力以及提升社会自我管理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成为愈来愈不可或缺的社会组织。  相似文献   

15.
构建合理的再就业社会流动机制,必须坚持动态协调的原则,调整产业结构,尽快推进制度改革,加强区域劳务协作,使更多的失业下岗人员走上再就业之路。  相似文献   

16.
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背景下,零工经济的兴起已然成为时下就业领域最热门的现象之一。其中,以日常生活服务为导向的基础性零工经济得以盛行离不开以下因素:社会的泛消费化意识形态及互联网技术的进步促成了消费形式与内容的变迁,从而为基础性零工经济的产生提供了现实基础;基础性零工经济所秉持的去技能的劳动形式与劳动内容,则满足了其劳动密集型服务业的本质需求,使得扩张所需的大量劳动力涌入成为可能;零工经济所特有的算法加持下的劳动控制,则实现了平台从信息中介向零工经济再组织者的转变,推动了整个社会都投入到零工经济的维系之中。尽管零工经济的兴起是社会转型的一种必然,但是其带来的劳动不稳定性问题依旧值得全社会深思。  相似文献   

17.
人工智能技术在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方面发挥积极效果,为经济良性发展打下基础。但人工智能技术在为经济发展提供新动能的同时,也可能对就业结构、收入分配等方面产生负面影响。受户籍制度与优先发展工业等政策因素影响,国内城市劳动力技能水平优于农村,且国内收入差距主要在城乡收入差距上展现。使用人工智能专利申请信息构造衡量地区人工智能技术发展指标,实证研究发现,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扩大了省级层面的城乡收入差距。因此,在积极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应重视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带给中低技能劳动者的就业压力,着力解决再就业问题,共享人工智能技术红利,实现人、技术与经济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8.
Sommaire. Cette communication donne les résultats dune enquête entreprise en 1973 par ses auteurs à l'occasion de laquelle ils distribuèrent un questionnaire comprenant quarante-trois questions à 323 étudiants de deux universités et trois cégeps de la province de Québec. Les opinions exprimées par ces répon-dants indiquent qu'une trés grande majorité des étudiants préfèrent orienter leur future carrière vers le secteur privé plutôt que vers le secteur public. 11s conçoi-vent le travail dans le secteur privé comme étant créateur, captivant et comme demandant de l'initiative. Par opposition ils ont tendance à considérer que le travail dans la fonction public requiert peu d'initiatives et est routinier. Nos conclusions confirment des études antérieures suivant lesquelles les anté cédants socio-économiques des personnes questionnées déterminent leurs perceptions et leurs attitudes vis-à-vis de I'emploi. Nous avons trouvé que les étudiants des couches socio-économiques inférieures avaient une opinion plus favorable de l'emploi dans le secteur public que leurs collégues plus favorisés. Les femmes éftaient plus favorable au service public que les hommes. Les étudiants des collèges avaient une nieilleure opinion de la fonction publique que leurs anînéks des universit.és. La fonction publique fédérale a un peu plus de prestige que la fonction publique québécoise bien que les étudiants ne soient pas -plus tentés de traveler pour le gouvernement fédéral que pour le gouvernement provincial. Abstract. This paper reports the results of a survey done by the authors in 1973. A close-ended questionnaire of forty-three items was administered to 323 students of two universities and three cégeps in the province of Québec. The attitudes expressed by our sample indicate that an overwhelming majority of students prefer the private sector as opposed to the public service, for future employment. The nature of work in the private sector is perceived to be challenging, captivating, and requiring initiative. Work in the public sector is generally looked upon as routine and requiring little initiative. Our findings support the conclusions of previous studies that the socioeconomic background of the respondents determines the nature of their perceptions and attitudes towards employment. We found that the students of lower socioeconomic status were more favorably inclined towards public service than those with higher status. Women were more attracted to public service than men. The cégep students had a better image of the public service than did their seniors in the universities. The federal Public Service projects a slightly better image than the Fonction Publiqué Québécoise. However, the students are not more attracted to work for the federal government than the provincial governmen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