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4年11月,安徽省合肥市被国家科技部批准为全国首个科技创新试点城市。作为中部欠发达省会城市,合肥如何通过科学城的建设与发展,打造中部崛起的科技模式“示范区”。就要从合肥科技创新中心的区域、功能、发展定位的角度来考虑,寻找一条依靠科技创新拉动经济跨越式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2.
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加快和知识经济的发展,创新能力愈来愈成为增强国家和地区竞争力的决定因素。秦皇岛市作为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一定要抓住国家推进创新型试点城市建设的重大机遇,充分发挥科技的支撑引领作用,整体提升秦皇岛市的自主创新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积极探索出一条城市创新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3.
落实科学发展观需要经济社会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黄河三角洲地区的区域经济发展不能重复长三角和珠三角的路子,必须走高效、生态、可持续的发展模式。科技创新成为构建区域可持续发展支撑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提升产业技术创新能力、推进技术创新平台建设、完善创新创业服务体系、建设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引进培养创新型人才等措施,建设完善的黄河三角洲可持续发展支撑体系,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4.
落实科学发展观需要经济社会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黄河三角洲地区的区域经济发展不能重复长三角和珠三角的路子,必须走高效、生态、可持续的发展模式.科技创新成为构建区域可持续发展支撑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提升产业技术创新能力、推进技术创新平台建设、完善创新创业服务体系、建设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引进培养创新型人才等措施,建设完善的黄河三角洲可持续发展支撑体系,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5.
建设科技创新型城市需要良好的社会环境支持。但是,就现实情况而言,一些科技创新型试点城市的政策环境、制度环境、文化环境等,还有待进一步优化或改善。当地政府应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不断推进政策创新、管理创新、文化创新,努力培育广大市民的创新精神,为科技创新提供有效的政策支持、有力的制度保障、有利的文化氛围。  相似文献   

6.
将推进科技创新作为发展区域经济的核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制约新一轮经济发展的最大问题是科技和人才的不足。文章主要从发展区域经济的角度提出:只有重视和大力推进科技创新,才能赢得经济发展的主动权;宏观科技形势的巨大变化,为科技创新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推进科技创新应当从创造良好的环境、实现院企联合、加强外部服务和强化科技管理等方面着力做好工作。  相似文献   

7.
从高等教育质量、科技创新能力与区域经济发展协调性角度出发,选取2011—2020年我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面板数据,对高等教育、科技创新能力与区域经济发展的互动机制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研究发现,高等教育和科技创新能力对区域经济发展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且在不同地区之间呈现出异质性;从中介效应来看,科技创新能力在高等教育促进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了显著作用,且在总效应中所占比重为51.47%。在此基础上,提出加大科技创新型人才培养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推进区域高等教育差异化发展,增强区域高等教育和科技创新协同发展能力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面对新一轮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推进,科技创新成为大国博弈、全球竞争的主战场,国有企业在加快推进世界一流企业建设中,必须构建与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相适应的科研创新体系,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战略支撑。中国石油东方物探公司作为行业领军企业,锚定世界一流目标,积极构建以市场为导向的科技战略体系、科研攻关体系、成果转化体系,加快推进市场导向的世界一流创新型企业建设,打通从科技强到企业强、产业强、经济强的通道,为建设科技强国、能源强国贡献物探力量。  相似文献   

9.
当前,我国科技金融试点工作已经正式启动。2011年,科技和金融结合试点已经在16个地区展开;一批科技支行已在部分省份的高新区和开发区运行近3年,成效显著;2008年天交所成立以来,全国各地股权交易市场发展迅速;依托中关村设立的"新三板"扩容方案也正在酝酿之中。在这一背景下,我省要抓住国家推进科技金融试点的有利机遇,争取石家庄与廊坊进入第二批科技金融试点地区行列,申请设立河北股权托管交易中心,确保石家庄高新区进入"新三板"扩容试点。同时,在4家国家级高新区设立科技支行,完善科技金融体系,拓宽我省企业的融资渠道,全面推进我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  相似文献   

10.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建设创新型国家。省第十次党代会也将“创新湖北”作为“五个湖北”建设的重要内容,把创新作为推动湖北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核心动力。省科技厅作为创新湖北建设的牵头部门,必须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持以改革创新统揽湖北科技工作全局,不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破除一切制约科技创新的思想障碍和制度藩篱,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推动科技和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以改革释放创新活力,以改革推进“创新湖北”建设,真正做到“创新、创新、再创新”,切实为“建成支点、走在前列”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在深化科技体改方面,我们需要重点推进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11.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发展转型,是后发国家(地区)实现赶超、突破和跨越发展的必然选择。作为我国中西部地区的后发省份,近年来,安徽正积极实施各项创新试点试验,从合肥国家科技创新型试点城市与合肥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到合芜蚌自主创新试验区,再到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示范区以及国家技术创新工程安徽省试点等,这一创新试验轨迹体现了安徽寻求创新驱动发展的战略愿景。本文以安徽创新试点试验的创新驱动发展实践探索为例,对我国中西部后发地区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的机制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2.
目前,合肥正在积极推进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及合芜蚌自主创新试验区建设等相关的创新试点与试验,并取得了良好的工作成效。本文在分析和总结合肥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建设基本进展与成效的基础上,提出"十二五"时期进一步推进合肥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建设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在今年1月9日召开的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胡锦涛总书记发表了题为《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而努力奋斗》的重要讲话,提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科技发展战略目标,创新型国家建设由此成为各领域议论的热点话题。高校创新既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同  相似文献   

14.
在"十二五"期间,合肥市要首度尝试镇级市建设。"按照小城市规模,试点规划建设镇级市",合肥率先将基础条件较好的重点镇建设成镇级市。如何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形成具有较强集聚带动能力的镇级市以及镇级市集群,从而加快合肥城乡一体化进程,是值得深入研究和探讨的重要课题。本文结合合肥发展的实际,提出了推进合肥镇级市建设的策略建议,旨在为积极推进合肥镇级市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民营科技企业成长与区域发展环境紧密相关,其成长环境,就是其与环境相互适应、交流、融合的过程。就合肥市民营科技企业发展状况而言,区域环境建设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加快民营科技企业成长需要优化外部环境,重在建立健全创新服务支撑体系。  相似文献   

16.
科技创新战略是合肥加快发展的主战略,是发挥合肥科教优势、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强劲动力。本文基于合肥全国第二次经济普查和有关统计公报数据,运用定量分析方法,对合肥市“十一五”科技发展的成效进行了客观评估,深入分析了合肥与武汉、长沙、西安、福州等追赶城市的科技实力现状,对“十二五”时期合肥进一步实施科技创新战略,加快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出了具有较强操作性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在"十二五"期间,合肥市要首度尝试镇级市建设。"按照小城市规模,试点规划建设镇级市",合肥率先将基础条件较好的重点镇建设成镇级市。如何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形成具有较强集聚带动能力的镇级市以及镇级市集群,从而加快合肥城乡一体化进程,是值得深入研究和探讨的重要课题。本文在实地考察的基础上,分析了合肥镇级市建设面临的一些问题,同时结合合肥发展的实际,提出了推进合肥镇级市建设的策略建议,旨在为积极推进合肥镇级市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关于推进济南创新型城市建设的研究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央关于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决策的提出,极大地推进了我国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实践,各城市都在努力打造城市品牌,探索独具特色的城市发展模式。济南在创新型城市建设上取得了巨大成就,晋升为国家首批创新型试点城市。但在人才队伍建设、自主创新能力、高新技术产业规模、省会城市的科技资源优势发挥、体制机制等方面还存在制约瓶颈。为更好地推进济南创新型城市的建设,应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科学定位,彰显特色,突出重点,完善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9.
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对探索构建安徽区域创新体系意义重大。本文从合肥、芜湖、蚌埠三市推进试验区建设的现状出发,围绕如何加快提升区域创新能力,以“联”字为切入点,从创新战略、战略性创新产业、创新型企业的引进和培育、体制机制创新、构建公共创新服务体系、集聚创新型人才、优化创新创业环境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党中央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面向未来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它既是国家现代化建设新的动员令,也是科技界和文化教育界的共同机遇。为了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搭建双赢的学术交流平台,探寻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有效途径,2006年3月14日,国家教育行政学院科研处组织举办了以“创新型国家建设中的科技·教育·文化”为主题的首期学术讲坛。中国工程院倪光南院士、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办公室常务副主任曾天山研究员、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石中英教授,以及国家教育行政学院的教师参加了本次论坛。论坛以专家主题发言、教师参与对话的方式,围绕着科技自主创新、教育科研体制创新、人才素质培养、文化创新等主题进行了热烈的探讨和交流。现将与会学者主要论点予以刊发,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