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近年来网络电信诈骗犯罪发案率逐年上升,犯罪手段和技术不断升级,造成了不少群众和单位的经济损失。基层公安机关主要负责日常的接处警和案件处理工作,网络电信诈骗犯罪一直是其重点应对的侵财案件之一。为了降低网络电信诈骗案件频发态势,维护社会治安秩序稳定,基层公安机关在研究当前网络电信诈骗犯罪特点、解决破获电信诈骗案件难点的基础上,提出应对网络电信诈骗犯罪的有效打防措施,避免更多个人和单位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网络电信诈骗犯罪发案率逐年上升,犯罪手段和技术不断升级,给一些群众和单位造成了经济损失。基层公安机关主要负责日常的接处警和案件处理工作,网络电信诈骗犯罪一直是其重点应对的侵财案件形式之一。为了降低网络电信诈骗案件频发态势,维护社会治安秩序稳定,基层公安机关在研究当前网络电信诈骗犯罪特点、解决破获电信诈骗案件难点的基础上,提出应对网络电信诈骗犯罪的有效打防措施,避免给更多个人和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情况发生。  相似文献   

3.
网络电信诈骗犯罪已成为当前我国侵财型犯罪中增速最快的犯罪类型之一。犯罪的主要方式有:虚假告知被害人的手机、座机电话欠费或者以银行卡涉案实施诈骗;网上发布虚假中奖信息;利用网络声讯电话语音冒充熟人编造谎话;网络发布低息贷款或办理贷款等。此类案件具有犯罪工具高科技化、手段智能化、作案过程非接触化、作案目标不特定性、资金流向复杂性、依托网络技术为实施犯罪提供支持、呈现有组织犯罪公司化、专业化管理等特点。该类案件还有抓捕全案犯罪分子难和固定搜集犯罪证据难两大难点。因此,公安机关应当抓好案件接警前后的前期侦查环节,侦查员积极做好案中侦办取证环节;积极拓宽宣传阵地,提高群众防范意识;充分发挥银行金融系统和网络电信部门的主观能动性,减少此类案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以盗窃、扒窃、诈骗为主要犯罪形式的多发性侵财案件是社会危害最为普遍、人民群众反映最为强烈的突出犯罪类型之一。新形势下的多发性侵财案件在应用合成作战打击方面优势明显。但目前还存在机制不健全、战果难扩大、资源配置不匹配、刑侦基础不扎实等不足。多发性侵财案件的合成作战工作机制,应从精确指挥、分工明确、全面保障、奖惩有别等方面进行完善。  相似文献   

5.
电信诈骗案件发案量逐年大幅增长,作案手段不断演变,巨额的诈骗金额严重威胁着社会稳定和人民群众的财产安全。近年来,电信诈骗案件逐步形成了以作案手段区分的地域性电信诈骗犯罪群体。针对地域性电信诈骗犯罪的特点,当地公安机关开展从源头治理综合打击此类犯罪具有很大的必要性及可行性。为破解地域性电信诈骗案件中单个案件侦办成本高、线索少、侦办难度大等现实困难和障碍,有必要将源头治理、综合打击模式作为应对地域性诈骗犯罪的重要参考路径。  相似文献   

6.
在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中,资金流贯穿于整个犯罪过程,将资金查控作为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切入点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从案件流出发,发现资金查控在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侦查治理中存在证据层面、数据层面和人才层面三方面问题,由此对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预防、打击、被害人资金返还及案件证据链构建产生消极影响。上述问题及影响的成因主要与对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证据认证体系、数据管理以及人才培养体系存在密切关系。未来应建立区块链证据认证体系、建立违法资金查控专业数据库、建立资金查控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构建资源、技术共享交流平台、建立公安机关与金融单位的合作机制相结合的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侦查治理路径。  相似文献   

7.
地域性职业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及其侦防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地域性职业犯罪,具体原因包括"互联网+"经济形态的发展,犯罪实施成本和犯罪机会成本低,传统侵财犯罪发生空间转移,犯罪亚文化的形成和传播。地域性职业犯罪特征包括:诈骗县、镇、村区域集中现象突出;作案手段呈现明显区域特色且相对稳定;犯罪过程分工精细,呈产业链形态分布。为有效侦查打击治理地域性职业电信网络诈骗,侦查部门要建立高危人群数据库,加强高危人口管控;推进信息流、资金流、人员流的"三流侦查法",建立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新机制;加大互联网刑事法制宣传;依法从严、全面和准确惩处地域性职业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消除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土壤;铲除电信网络诈骗犯罪黑色产业链;加大针对地域性职业犯罪群体开展相应预防措施的力度。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随着通信、金融行业的快速发展,利用手机短信、网络电话、手机银行等通讯工具和网上支付技术实施的非接触式电信诈骗犯罪活动呈多发、高发态势。由于此类案件多为跨省市、跨区域作案,其侵害面广、作案目标不固定、查证难度较大,已成为影响广大人民群众安全感的突出治安问题。电信诈骗犯罪案件作为当前一类涉案范围广、社会影响恶劣的侵财类犯罪,对其侦查也存在若干难点。公安机关应在具体分析当前电信诈骗犯罪案件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基础上,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以电信行业、银行支付为侦查工作的着力点,采用以电信数据和银行账户信息并结合视频监控、电话和网银等大数据为关键点的侦查策略。  相似文献   

9.
与传统的侵财犯罪相比,涉第三方移动支付侵财犯罪行为人与被害人并没有面对面的接触,犯罪行为模式也与传统盗窃、诈骗等犯罪有所不同,理论界与实务界对该类新型案件的定性存在一定的争议。涉第三方移动支付侵财犯罪中虽然被害人对于财物的去向并没有明确的认识,但仍因为犯罪行为人"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行为做出了错误的处分决定,符合诈骗类犯罪的行为特征。同时根据该类具体模式的不同,将其分为被害人主动操作型与犯罪人主动操作型两种,前者应定性为诈骗罪,后者应定性为信用卡诈骗罪。  相似文献   

10.
诈骗犯罪是常见、多发的侵财性犯罪,也是改革开放以来发展最为迅速的侵财性犯罪。抑制诈骗犯罪多发势头是维护社会经济安全,保障国家、集体、公民个人财产不受侵害,保证正常生产、生活、经营秩序的重要措施。虽然浙江省诈骗犯罪的案例是个案,但是诈骗犯罪的特点带有普遍性,如手段多样化、类型多元化、涉案领域复杂化、损失严重化、跨区域结伙作案、被害人普遍存在过错等特点。  相似文献   

11.
当前我国金融诈骗犯罪的主要特点有(一)犯罪主体多元化;(二)犯罪手段多样化和专业化;(三)内外勾结作案;(四)隐蔽性和复杂性;(五)国际性.西部地区防范和打击此类犯罪应采取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12.
非法占有为目的是所有金融诈骗罪的必备要件,这是罪刑法定原则、罪刑相适应原则以及诈骗违法行为、诈骗罪和金融诈骗犯罪之间的逻辑关系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3.
现行刑法典中诈骗型犯罪形成了特殊类型的金融诈骗罪与普通诈骗罪并立的模式,在二者之间,在各具体的金融诈骗罪之间,以及金融诈骗罪与合同诈骗罪之间都存在法条的竞合关系,这些关系的正确处理和连续诈骗行为同时涉及数种诈骗罪名的罪数的确定等,都依赖于最高司法机关的司法解释。所以,这种司法解释不能随心所欲地操作,应注意协调,使其合理化。  相似文献   

14.
死刑的废除是全世界刑罚发展的一大趋势,目前我国作为积极保留死刑的国家之一,也正在一步一步的有计划地废除死刑。《刑法修正案八》的制定实施,废除了其他金融诈骗罪的死刑,仅仅保留了集资诈骗罪的死刑设置。针对集资诈骗罪死刑保留的合理性,结合集资诈骗罪的特点,将其与其他金融诈骗罪作对比,从价值和社会效益两方面进行分析,并根据在司法实践中对于死刑适用的现状,可以得出结论:在认定集资诈骗罪死刑必将废除的前提下,根据我国现状集资诈骗罪的保留具有合理性。  相似文献   

15.
票据作为资金运动的重要载体,以其载负巨资的魅力吸引了许多不法分子,使票据诈骗成为金融诈骗案件中发案率最高的一种。由于此类犯罪具有与其他刑事犯罪交叉、参与犯罪主体庞杂等特点,认定时应从犯罪的行为方式、犯罪数额、行为人的主观故意、犯罪主体以及与合同诈骗罪的区别等不同侧面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6.
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对我国金融创新、金融环境的优化以及中小企业融资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同时也会带来一些风险,并对刑事法律的适用产生较为深远的影响。互联网金融可能导致洗钱犯罪、信用卡诈骗、盗窃、诈骗、职务侵占等犯罪的加剧,也使得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非法经营罪、擅自设立金融机构罪的适用范围面临调整。刑法应当充分尊重互联网金融存在的合理性,肯定金融创新。一方面,坚持刑法调整的补充性;另一方面,对于确因互联网金融而引发的金融犯罪行为,刑法介入应坚持及时性、准确性和适度性,从而发挥刑法对金融秩序和社会稳定的屏障作用。  相似文献   

17.
金融诈骗犯罪对我国金融体制的危害日趋严重。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全球经济的一体化 ,金融诈骗犯罪出现了智能化、专业化、国际化等特征。金融诈骗犯罪的预防应着重从行业预防和法律预防入手 ,建立专业的经侦队伍和银行与警方的协作机制 ,强化打击金融犯罪的国际合作。  相似文献   

18.
已有观点对票据诈骗菲犯罪客体的认识,圃于"纯刑法"或者"纯公法"的思维方式,认为本罪的主要客体是票据管理秩序,具有局限性.对此问题要从整个法律体系(刑法与其他部门法或者公法与私法的关系)的角度,并结合刑法分则的体系结构进行整体把握.本罪的主要客体应该是"票据流通秩序",而非所谓的"票据管理秩序",二者分剐代表了"讼"和"私"两种不同的法益.分则第三章第四节"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罪"和第五节"金融诈骗罪"的同类客体是不同的前考如该节罪名所捞述的,是"金融管理秩序",而后者则是金融流通秩序.  相似文献   

19.
保险领域的诈骗犯罪作为一种危害较大的新型金融犯罪,随着经济和金融业的发展日趋增多,涉及的金额越来越大,具有作案方式多样化、诈骗行为隐蔽性、危害后果严重性的特点。尽管学界对于保险诈骗罪已经进行了相当多的研究,但是有些问题仍没有完全澄清,并且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形势的变化,以及犯罪手段的多样性,使得保险诈骗领域又出现了许多新的情况,而对于这些新的情况我们尚没有进行深入地探讨。这种“新仇旧恨”就促使我们应当对保险诈骗罪进行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20.
贪污罪与诈骗罪分别属于刑法分则贪污贿赂罪与侵犯财产罪。文章从蒋某等八人犯罪一审定罪错判入手,具体分析了贪污罪与诈骗罪基本犯罪构成之不同及共同犯罪中主犯与从犯的区别。最后认定本案应为贪污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