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中国各民族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长期的历史演进中,中华民族文化经历了主体文化对多元文化的解构、重构、塑造过程,形成了多元性与一体性相统一,由诸亚文化构成的中华文化格局,成为一种在文化观念、文化价值、文化结构等方面异质同构的文化形态。自强精神、德厚精神、崇实精神、团结精神和爱国主义精神构成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文化的核心价值。现代化条件下中华文化的传承发展,需要适应社会进步进行创造性地阐释和解读,对文化的价值体系和文化构造进行改造,赋予其崭新的时代内容,推动中华文化的不断创新。  相似文献   

2.
近代中国经历了巨大的社会变迁,中华文化发展进程出现了重大转折。作为中华文化的最新表现形态,党史文化挽救和改变了中华文化的命运,开辟了中华文化发展的新境界。从中华文化发展史来看,中华传统文化与党史文化同属于中华文化,是中华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我们既不能用党史文化来否定中华传统文化,也不能用中华传统文化来否定党史文化。实现中华民族文化复兴,应当把弘扬党史文化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文化发展的完整事业统一起来,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弘扬党史文化基础上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相似文献   

3.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绝不能离开社会主义的先进文化,因为社会主义经济本身包含着对先进文化的需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具有现实的迫切性,这一方面是抵制和抗击外部敌对势力文化渗透、文化侵略的需要,另一方面也是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并使中华文化在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中走向世界的需要。要正确认识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两者之间的辩证关系,它们是互为基础、互为条件的,任何一方都不可偏废。  相似文献   

4.
从国运兴衰、文化安全、民族精神独立性三个方面阐述了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之源泉和底气的重大命题。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文化自信之“根”、革命文化是文化自信之“魂”、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文化自信之“源”。做到文化自觉与强化文化担当、做好文化传承与推动文化创新、加强文化传播与保持文化定力是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5.
文化自觉是对文化在人类社会进步中地位作用的科学认识,是对文化发展客观规律的准确把握和遵循,是对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然性的深刻领悟,文化自觉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提供精神基础,为国家、民族的存在、发展提供精神凝聚、心理认同、价值取向、生存理念和创造动力;文化自觉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提供责任担当:担当起传承民族悠久灿烂文化的责任,担当起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责任,担当起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责任;文化自觉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提供创造源泉:进步的价值观保证,科学发展的动力支持,正确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6.
志愿精神:先进文化的典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发展先进文化,是我们党保持先进性的根本要求,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体现.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志愿精神作为新时代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正是体现了先进的价值观念和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从志愿精神的几个方面特性来看,当代的志愿精神已经成了先进文化的典范,也从一个侧面体现了先进文化具有传统性、开放性、道德性、不断自我完善性、外在性、个体性和整体性等.  相似文献   

7.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充分发挥文化的功能和作用。文化是国家和民族之魂,也是国家治理之魂,文化自信自强为中国式现代化培根铸魂,这源于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传承创新、开放包容的特质。推进文化自信自强,坚持共同的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广泛凝聚人民精神力量,筑牢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的根基,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深厚支撑。在实践当中,推进文化自信自强的路径包括: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继承发展创新优秀传统文化,展示中华文化独特魅力;促进对外文化交流,实施文化“走出去、引进来”战略;繁荣文艺创作,推动文化产业发展;加强高校思政教育,培养文化自信人才。  相似文献   

8.
中华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经过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反映整个中华民族的特质和风貌的总体文化,中华文化得到传承保护和发展,关键在于中国绝大多数时间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人口庞大且不断增长的、强大的中央集权的国家。中央政府能够从顶层连续不断地强有力地推进、保护和发展中华文化,同时不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外来国家民族文化,不断丰富和创新发展,从而逐渐形成了以"大一统和合政治文化"为核心的中华文化。当下传承和发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树立文化自信,必须了解并认清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核心意涵是什么,在当代有何价值,如何传承和发扬等,这对发扬中华文化的新时代意涵,促进社会主义政党协商,加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建设,对内构建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对外贡献中华文化所体现的治国理政的中国方案、中国智慧、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9.
人民政协制度作为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制度安排,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渊源。它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淬炼于革命文化,浸润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涵养人民政协制度的民族文化根基,革命文化是铸就人民政协制度的精神文化根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支撑人民政协制度的制度文化根基。在新时代,深入理解人民政协制度的文化根基,认清人民政协制度基于中华文化的独特创造、鲜明特色,有助于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对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有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根基,有社会主义的历史经验和实践基础,也有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中华文化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源。对中华文化积淀的思想精华的吸纳和传承,对中华文化体现的思维方式的融合和优化,对中华文化包含的价值取向的贯通和提升,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对当代中国问题的解答具有鲜明的文化蕴含和民族情感。  相似文献   

11.
当前,大众文化和精英文化对社会文化的发展都起着重要的作用,二者的消长成为文化研完领域关注的焦点。深刻认识这两种文化及其在社会文化中的地位,实现两种文化的合理建构,形成和谐共生的文化语境,有利于促进整体文化和整个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企业文化是社会文化概念在企业领域的延伸,是社会文化的一个子系统,受社会文化影响和制约。科学文化素质内涵的科学精神、科学水平、文化修养、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等先进的文化元素,不仅有利于用文化的力量引导企业文化健康发展,而且也有助于在企业层面提升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  相似文献   

13.
李晓燕 《外交评论》2009,26(4):83-93
通过系统考察国内外战略文化研究的成果,我们可以发现,学者们共同关心的研究问题是文化、战略文化、国家行为三者的关系,但是中外学者在研究方法和所持观点方面表现出很多不同。国外学者集中研究的是战略文化对国家行为的影响,并且较多地采用了实证的方法。对于战略文化与文化的关系,他们认为战略文化与一国主流文化不一定一致,对其国家行为来说,一国的文化、战略文化在很大程度上只是起一种象征性话语的作用。中国学者则认为,一国主流文化必然决定其战略文化,战略文化必然影响其国家行为,因此在研究中比较平衡地兼顾了三者之间的关系。本文认为,“内化程度”是衡量文化作用水平的重要概念,深入探讨这一变量有助于推动目前的战略文化研究。  相似文献   

14.
黄河三角洲文化作为一种具有悠久文化底蕴与古老文化传统的地域文化,既有其自身的文化发展序列,又有着厚重的儒学文化底蕴。孝道、仁德、和谐等儒学文化的核心内涵,构成黄河三角洲文化的基调与人文主线。  相似文献   

15.
文化冲突与建设先进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为当今社会发展的一种不可避免的趋势 ,它必然促进世界各种不同文化之间的交往 ,因此不同文化之间冲突也同样不可避免。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 ,中国的文化建设必须以民族文化为支撑点 ,同时适应世界文化发展的潮流 ,才能建设当代中国的先进文化。  相似文献   

16.
随着网络的迅猛发展,网络文化开始渗透到生活的每个角落,对传统文化的影响是颠覆性的。但网络毕竟是新生事物,网络文化在表层颠覆了传统文化,而在深层却与传统文化发生了融合。  相似文献   

17.
现阶段我国公安文化的特征,既是一种现实反映,也是一种历史延续。具体地讲,较突出地体现在政治性、强制性、依赖性、创造性、多样性与复杂性等方面。公安文化建设包括公安精神文化建设、公安制度文化建设和公安物质文化建设三个方面。在此基础上,以国家政治文化为主导,以公安精神文化建设为核心,切实加强公安职业道德建设,大力发展公安教育训练和科学研究事业,加强公安文化基础和阵地建设,积极发展公安文化事业是公安文化建设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18.
文化是什么?对大地上、历史上、社会中、人身上以及书画中的文化内涵做出了阐释.文化形态解析:文化的虚与实、文化的静与动、文化的生与死、文化的放与收.滦河文化的界定、体系初探,滦河文化精神内核,滦河文化前景与研究使命.  相似文献   

19.
邓小平的文化观,是指邓小平关于文化的一系列基本观点。它批判地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形成马克思主义中国文化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本文试以中国传统文化作为视角,探讨邓小平文化观中的几个重要方面,以期对全方位了解邓小平文化理论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20.
校园文化虽然以独特的风格和魅力存在于文化之林,但它却深深扎根在传统文化的土壤中,它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弘扬与光大,传统文化是校园文化诞生的摇篮和发展的基石。今天的校园文化是一个充满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激荡的文化,它是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融合的缩影与典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