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我国宪法所确立的治国方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适应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一项重大任务。法治既是和谐社会的内涵之一,法治建设又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在维护公平正义、促进和谐发展等方面,具有建立秩序的重要保障作用。  相似文献   

2.
社会和谐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属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国当前和今后的重大战略任务。本文以法理学的视角,从法治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系出发,提出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路径选择以及近期法治建设需要解决的问题的建议,以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民主法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和政治基础,没有民主法治就没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和进步,但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还有不少差距,要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坚强的政治保障,就必须大力加强民主法治建设。  相似文献   

4.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中国共产党领导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和谐社会。民主政治、公平主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在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实践经验,借鉴中外法治文明发展的优秀成果基础上形成的科学的、先进的理念。社会主义法治理念集中体现了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统一,也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  相似文献   

5.
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是指与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法律制度和相关政策相适应,全体公民恪守具备时代性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在日常生活和工作过程中坚持持有并遵循,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备前提和重要基础,是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进程中的灵魂和核心.加强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对推进社会法治化进程、构建和谐社会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社会主义法治文化与普法教育目的具有一致性.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当前我国还存在着一些影响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进程的主要障碍,我们迫切需要加强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宣传与教育、强化普法宣传教育、着力构建以公平正义为核心的法治价值体系,从而形成全社会普遍关注法治文化建设与发展的良好氛围.  相似文献   

6.
把构建和谐社会同建设法治国家有机统一起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我国正在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的法治国家,并最后全面进入小康社会。在这一进程中,如何正确认识构建和谐社会和建设法治国家的关系,并把二者有机地统一起来,在建设法治国家中保障和实现社会的和谐,在构建和谐社会中依法治国和实现法治。显然,这是当前必须很好解决的一个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  相似文献   

7.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社会主义法治紧密联系,二者具有同质性。民主法治是和谐社会的制度基础和制度保障,是实现和谐社会各项目标的基本路径、基本手段和政治前提。我们今天所要建设的和谐社会不同于中外历史上所称的和谐社会,它是在现代化进程中、是在力求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通过法律的调节来实现的,因此,和谐社会只能是在法治条件下来实现。论文阐述和论证了法治与和谐社会的这种关系,并就如何进行法治建设,进而实现和谐社会的目标提出了自己的思路。  相似文献   

8.
民族地区的法治建设既关系着在我国领域内有效实施法律,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治国方略能否实现的国家发展问题,又关系到维护国家主权,增强民族团结、稳定边疆、巩固国防的国家安全问题。民族地区农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中,法治在其中既是手段又是目标。民族地区的特殊性又是在构建和谐社会中法治建设必须考虑的问题。法治在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中的道路应该是在坚持国家制定法思想原则下,整合民族地区法治资源,走一条内升外连的平和的建设道路。  相似文献   

9.
民主法治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首要特征,和谐社会的构建对民主法治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必须切实加强民主法治建设,充分发挥民主法治建设在和谐社会构建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党中央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的先进理念,这标志着我党已经完成从阶级斗争为纲的指导思想到构建和谐社会主义社会指导思想的转变。和谐社会必定是一个运行有序的社会,是一个通过法治建设来解决和化解利益冲突,并由此实现利益最大化均衡的社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离不开法治作为保障;社会主义民主与法治的建设,需要社会主义和谐作为其灵魂指引。我们必须建设和谐法治,用法治的手段来构建、巩固和谐,用和谐精神统领法治,将和谐精神融入法律规范体系,用和谐精神指导法律运行实践.使我国法治充分体现社会主义和谐精神。  相似文献   

11.
在市场经济中,政府扮演着维护秩序、调控经济、市场监管、增加福利、公共服务、促进和谐等多重角色.建设法治政府是实现政府职能的最优选择,是依法治国的核心内容.建设法治政府体现了依法行政重在治权的内在精神,浓缩了依法行政追求公正与效率的价值目标.有限政府、责任政府、透明政府、诚信政府等方面是法治政府的结构要素.  相似文献   

12.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当是民主法治的社会。公平与正义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价值取向;营造良性司法环境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前提;司法改革的重要方面是司法监督机制的改革。  相似文献   

13.
自古以来中国与西方就一直存在着人治与法治之争。在理论上,古往今来的既有提倡人治的,又有提倡法治的,还有主张二者相结合的,这场论战直到现在也未形成定论;在实践上,在中西方都是实施人治的历史悠而久,实施法治的历史、法治的推行困难重重。目前的情况也只能说明人治与法治并存,并没有谁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在现有条件下,我们可以认为,相比人治或者法治,将人治和法治相结合似乎更为可行和合理。在当今的中国,我们要真正实现理想社会的目标,应当构建起一种符合我国国情和历史传统的治理模式———"以法治为本,重视德治,兼顾人治"———在努力实现以法治为治国之本的前提下,在充分发挥人的治国作用的同时,以法治和德治共同制约人治,以达到三者的和谐与统一。  相似文献   

14.
社会和谐的实质是利益关系和谐。利益关系反映在上层建筑领域就是权利关系,可以通过调整权利关系来协调利益关系。通过法律调整分配权利义务,实现分配权利正义、分配程序正义、分配结果正义和司法正义,达到协调利益关系的目的。通过加强法治建设来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路径是加快社会保障和公共财政立法,加强和改进行政执法,进一步改革促进司法公正。  相似文献   

15.
法治建设是中华民族的百年梦想,和谐社会是中华民族数千年的历史期待.从法律的追求、和谐社会的性质以及和谐社会的特征等方面来看,构建和谐社会就是构建法治社会.立法发展奠定制度基础、法律指引减少冲突发生、依法处置消除矛盾纠纷、法制先导创新管理体制、法治完备提供运行机制等方面都表明,法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手段.法治从确立法治理念、完善法律体系、力行依法执政、推进依法行政、实现司法功能、强化农村法治、保护弱势群体、应对突发事件、维护自然环境、实现社会公正等各个方面服务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16.
构建和谐社会是一项系统的社会工程,涉及不同的学科和领域,有着不同的建构方式或实现途径,文章旨在探讨法治对于构建和谐社会的必要性和可能性。追求社会和谐,是人类共同的梦想,如果说西方和谐社会追求的是一条法治之路,那么中国传统文化则主要强调的是道德伦理之径。辉煌的西方工商业文明固然不是和谐社会的全部,但它至少可以证明,和谐社会是不能没有法治的;法治对于构建和谐社会的可能性在于,和谐社会与法治社会追求的秩序井然、公平正义、权利保障的价值追求是一致的。另外,从本质上说,社会主义社会就是法治社会。  相似文献   

17.
习近平法治思想关于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的重要论述,赋予法治社会以崭新的时代内涵并将其作为法治建设的重要任务,具有十分重要的原创性贡献。一体建设法治社会,应准确把握认知当前和未来我国的法治社会建设的重点、突出和关键问题,整体设计、上下结合、全面推进。在推进一体建设法治社会进程中,要推进多层次多领域的依法治理,清除制约法治社会建设的障碍因素;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奠定法治社会有利基础;要推进社会治理法治化,促进法治社会建设;要加强社会保障,助力法治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18.
崇尚法制是现代社会政治建设和社会生活的基本品质。法治作为政治文明的题中应有之义,其展现出来的重大价值和精神作用,对整个国家、社会都将具有特殊的意义。作为维系现代社会稳定和谐的关键,中国当下最缺失的还是法治以及由她展示出来的崇高精神。  相似文献   

19.
法治是现代社会发展追求的价值目标。在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当代,高校稳定工作面临着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在高等教育领域内进行法治建设,首先是要关注教师和学生的基本权利得到保障,其次是要保障高校自主办学权的实现,第三是要平衡高校与社会的关系。上述三个方面是高校实现长期稳定与和谐的基础因素。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高等教育法治建设是实现高校稳定的战略保障。  相似文献   

20.
法家思想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在我国法制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法家思想的主张也是想要建设一种法治社会,当然这种法治是一种最低层次的法治。法家思想对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建设法治中国的当下是有着重大的意义与启发的,如对功利主义思想的警惕、对法秩序的追求等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