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7 毫秒
1.
每个国家的民主制度设计都会受到该国作为思想上层建筑的意识形态影响,前苏联亦不例外。作为前苏联的第一代领导人和伟大的马克思主义革命家,列宁的民主观直接受到了马克思主义的创建者——马克思和恩格斯经典文献的影响。列宁的民主实践基础对20世纪30年代苏联综合国力迅速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也对新中国初期的民主建设产生了重要影响。科学阐明列宁的民主观并捍卫其科学真理,对当代中国民主建设具有重要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主要包括夺取政权、运用政权等主要理论。在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中国化的历史过程中,中国共产党结合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际,做出了创造性的探索。如何运用社会主义政权,既是认清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性质的理论渊源,也是提升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能力和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现实要求。  相似文献   

3.
意识形态是话语权的载体,话语权是意识形态的内在要求。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只有保持"高势位"的特性,才能建立起一种基于公众文化权威和意识形态服膺而自然生成的意识形态中心化影响力、凝聚力和感召力。在当今时代,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高势位"的建设机制面临着西方国家话语霸权的挤压和中国国内多样化社会思潮消解的影响。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高势位"的建设机制要从构建中国特色话语体系、保障广大人民群众话语权利、搭建话语平台、行使国家话语权力等方面着手,以此建设完整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体系,从而保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优势,使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能够做到立时代之潮头,发思想之先声。  相似文献   

4.
中国共产党的意识形态观,就是中国共产党对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条件下意识形态问题的根本观点和总的看法。中国共产党的意识形态观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观,有着极其丰富的内涵,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5.
创新是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灵魂。新的历史条件下,围绕着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邓小平提出了我国还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判断,找到了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阐明了建设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的基本问题,发展了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废除了党和国家领导人职务终身制,提出了“一国两制”的全新构想,对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  相似文献   

6.
列宁是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缔造者,也是社会主义法治实践的开创者。他在领导俄共(布)和俄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过程中,依据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提出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法治思想,其中蕴涵着丰富而系统的法理观,主要包括法治观、法价值观、民主观、法制观和人权观等。认真梳理和深入研究列宁法治思想中的法理观,对于深化列宁法治思想的研究、推进马克思主义法学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以及中国法理学的发展,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先进文化思想既继承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 ,又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 ,是对马克思主义全面发展学说和党建学说的创新 ,对国家学说和创新思想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主义民主观科学地揭示了民主的本质和发展规律,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理论基石和价值遵循。中国共产党成立百余年来,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民主观,紧密结合中国具体实际,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中国共产党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走出了一条有别于西方的中国式民主新道路,中国式民主日益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彰显出独特的政治优势、制度优势和群众优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要深刻认识中国式民主的优势和前景,不断在马克思主义的民主理论宝库中挖掘理论新资源,积极探索新时代中国式民主的发展路向,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以适应时代发展要求。  相似文献   

9.
国家学说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体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马克思国家理论的基本观念,包括工具主义国家观、国家作为上层建筑的意识形态特征,等等,在马克思的早期政论和作品中就已经萌芽。透过对马克思早期国家理论的理解,可以深刻认识到马克思国家学说与西方政治思想传统之间的联系,以及马克思对后者的批判。马克思正是在批判和发展洛克、培根和黑格尔政治思想的基础上逐步形成自己的国家学说,同时在这一过程中确立了马克思对市民社会与资本主义现代国家的批判立场。  相似文献   

10.
民主社会主义作为当今世界主要政治社会思潮之一,在欧洲一些国家已占领意识形态的主阵地,甚至国内一些学者也认为民主社会主义才是马克思主义的正统,只有民主社会主义才能指导中国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然而推崇民主社会主义的这部分人对科学社会主义的认识背离了唯物史观,对民主社会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研究浅尝辄止。从唯物史观的视角来分析民主社会主义产生的理论渊源,进而阐述了民主社会主义在中国得到推崇的原因以及中国坚持走科学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11.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的讲话中强调指出,经济建设是党的中心工作,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意识形态以"无形胜有形"的方式在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领域发挥作用,主流意识形态是整个社会机体的灵魂和中枢,是国家发展的灵魂。加强意识形态建设,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是我们必须毫不动摇坚守的政治底线。  相似文献   

12.
邓小平同志作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总设计师 ,他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和法治思想 ,结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 ,科学地提出了“依法治国”的观点 ,论证了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思想的辩证统一关系 ,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奠定了思想基础和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3.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民主观是科学的民主观。党的几代领导集体不断丰富和完善着我国的科学民主观。落实科学民主观要重视发展我国的程序民主。  相似文献   

14.
在马克思主义视域下研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必然要求。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坚持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必然产物;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中国化运用;是对马克思主义公平正义观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意识形态领导权建设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个重要内容。当前意识形态领域斗争复杂多变,提高意识形态领导权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因此,必须深入挖掘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领导权建设理论的丰富内涵,深刻把握其面临的深层挑战,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更好地推进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领导权发展。  相似文献   

16.
邓小平"一国两制"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地探索解决中国统一的新构想,一国两制的提出,是 邓小平在运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正确处理一个国家统一问题的创造和发展,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 它不仅赋予现实社会主义鲜明的中国特色,而且也开拓了马克思主义新境界。  相似文献   

17.
“三三制”政权是中国共产党人创造性地把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同抗日战争的伟大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一切既赞成抗日又赞成民主的人民政权,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成功实践,具有鲜明的联盟性和民主性。本文通过对“三三制”抗日民主政权诸问题的阐述和分析,揭示了“三三制”思想对中国抗战胜利和民主政治建设的历史意义和深刻启示。  相似文献   

18.
多元主义国家观和马克思主义国家观是两种性质完全不同的国家观,二者在民主与专政的关系方面存在着较大差异。二者都非常重视民主,主张实行民主制。但前者把民主和专政完全割裂开来,不仅反对任何形式的专政,而且主张超阶级民主。后者则认为无产阶级专政是民主与专政的统一,二者相互依存、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19.
意识形态安全主要包括指导思想的安全、政治信仰的安全、道德秩序的安全、民族精神的安全等内容。当代中国社会意识形态发生了深刻变化,目前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意识形态中占据着主导地位,中国意识形态总体是安全的,但在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下,中国意识形态安全面临着西方文化霸权、西方民主输出、网络信息舆论负面干扰、宗教渗透等各种严峻威胁,需要我们进一步巩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加强网络舆论管理和引导,增强抵御宗教渗透的能力,审慎应对在意识形态领域中存在的风险、威胁与挑战。  相似文献   

20.
"民主"一词作为当今社会讨论最为激烈的政治话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马克思主义作为唯物史观基础之上建立起来的科学理论体系,其对于民主的解析也必然是站在历史的高度,重新将民主作一科学合理的界定,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典型代表,其民主的发展进程必将引起全世界的广泛关注,因此我们有必要将马克思主义的民主观作以深入探析,以充分实现其理论价值与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