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7 毫秒
1.
80年前的 1 92 2年 7月 1 6— 2 3日 ,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举行。会议讨论通过了《关于“民主的联合战线”的决议案》 ,决定由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及民族资产阶级“结成民主的联合战线” ,共同进行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 ,为中国共产党的工作中心从工人运动 (“一大”)转向国民革命 (“三大”)奠定了坚实的阶级力量基础。中共“二大”第一次提出‘并运用“联合战线” ,在党的统战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特别是《决议案》统一了全党在统一战线方面的策略思想 ,为尔后推动第一次国内革命时期统一战线的建立 ,实现第一次国…  相似文献   

2.
《新世纪统一战线理论研究》是由辽宁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术委员会组织编选的学术论文集。 1922年7月,中国共产党在上海召开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了《关于“民主的联合战线”的决议案》,标志着中国共产党民主联合战线(后来称之为党的统一战线)方针的正式确立,党领导的统一战线工作随之展开,历经90年风雨历程,取得了辉煌成就。  相似文献   

3.
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对国家政权的问题进行了长期的探索,从而形成了中国共产党人早期关于国家政权的思想,包括“统一中国为真正民主共和国”、各革命阶级联合政权、平民主义等,并有过初步的实践和尝试。  相似文献   

4.
中国共产党早期的统一战线理论,形成于中国共产党建立初期,并随着抗日民主统一战线的确立而不断发展完善。随着民主联合战线与国共合作的发展,中国共产党在统一战线问题上,逐步形成了自己的一系列理论和主张。大革命失败后,统一战线工作的重心发生了变化,形成了工农民主的民族统一战线。"九一八"事变发生后,调整统一战线方针政策,明确提出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西安事变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确立,尤其是毛泽东关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理论的阐述,标志着中国共产党早期的统一战线理论走向成熟。中共早期统一战线理论是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实际出发,将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丰富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统一战线的理论,奠定了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理论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中共二大第一次系统论述了中国共产党建立民主联合战线的主张,这一主张是基于当时国内政治势力对峙的现实和共产国际的积极推动而提出的。党的二大通过的宣言、党章和系列决议案全面阐释了建立民主联合战线的重要意义、基本原则和实现形式等内容,这不仅为中共三大决定开展第一次国共合作奠定了思想基础,而且开启了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理论与实践的探索。  相似文献   

6.
中共“二大”通过的《关于“民主的联合战线”的决议案》中,第一次提出“联合战线”,这是我党80余年统一战线史的肇始和发端。由“一大”时确定推翻资产阶级直接搞社会主义革命到“二大”确定联合资产阶级进行民族民主革命,这是党的战略方针和政策策略的一次重大转变,也表明中国共产党对中国革命的探索达到了一个新境界。中共“三大”正式确立以“党内合作”方式同国民党建立革命统一战线,“二火”起到了奠基和承前启后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建党百年以来,统一战线在本土化的过程中,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革命化、现代化与社会化。在革命化阶段,统一战线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革命服务,经历了国民革命联合战线、工农民主统一战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和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发展阶段。在现代化阶段,统一战线为中国共产党领导推动改革开放服务,积极引进港澳台和海外华侨华人中的资金、技术与人才。在社会化阶段,统一战线为中国共产党整合社会、凝聚社会服务,把社会结构变迁中产生的新的社会阶层广泛凝聚在中国共产党周围。从这个意义上看,统一战线是中国共产党完成不同阶段中心任务的重要法宝,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和治国理政离不开统一战线,统一战线既是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学,也是中国共产党的社会学。  相似文献   

8.
1948年,中共中央发布《纪念“五一”劳动节口号》,在这个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口号中,中共中央号召“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各社会贤达迅速召开政治协商会议,讨论并实现召集人民代表大会。成立民主联合政府!”当时正值蒋介石集团在政治上众叛亲离,经济上濒临崩溃,军事上一败涂地之际。中国共产党这一口号不仅提出了正确的政治主张,而且坚决反对一党一派的专制统治,愿意同各革命阶级阶层建立民主联合政府,赢得了广大党派、民族工商业者以及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和拥护。  相似文献   

9.
试论中共早期统一战线思想的形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党的“一大”对现有的其他政党采取“攻击”、“排斥”的态度,到党的“二大”提出“民主联合战线”的主张,再到党的“三大”正式确立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统一战线的策略,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具体体现,反映了党的统一战线策略思想的逐步提高。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列宁主义认为。无产阶级及其政党为了完成自己的历史使命,必须团结广大劳动阶级和其他革命阶级,必须联合一切可以联合的政治力量和政党派别.这是无产阶级革命的基本战略和策略问题。同时。在建立统一战线和多党合作的过程中。共产党必须保持独立性和领导权。这是通过联合战线整合社会力量必须坚持的根本原则。马列主义统一战线理论和政党学说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创建革命统一战线、实行多党合作的指导思想。革命时期的多党合作和统一战线实践是中国多党合作制度形成的历史根据。因此,马列主义的统一战线理论和政党学说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孕育而生的理论原点。  相似文献   

11.
统一战线是中国共产党创造百年辉煌的成功密码,也是党夺取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胜利,持续推进新时代伟大事业发展的重要法宝和独特优势。回顾统一战线的百年实践,党先后建立了国民革命联合战线、工农民主统一战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爱国统一战线,彰显了党巩固和发展统一战线的决心。进入新时代,必须总结党巩固和发展统一战线的百年实践经验:坚持以党对统一战线的领导为根本保证,坚持以凝聚政治共识为思想基础,坚持以照顾同盟者利益为重要原则,坚持以一致性与多样性的统一为内在要求,坚持以构建大统战工作格局为体制保障,才能更好发挥统一战线在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统一战线政权历史,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统一战线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建立、巩固和发展具有统一战线性质的人民民主专政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全面而深入地研究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统一战线政权历史,有利于总结历史经验,吸取深刻教训,探索发展规律,澄清只有无产阶级革命时期才有统一战线政权、社会主义时期没有统一战线政权的模糊认识,为巩固和扩大爱国统一战线政权提供认识基础.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建立的统一战线政权经历了民主联合战线政权、工农民主统一战线政权、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人民民主统一战线政权和爱国统一战线政权五个阶段.我国社会阶层越是多元、社会利益越是多样、社会关系越是多变,越是需要巩固和扩大爱国统一战线政权,越是需要统一战线性质的国家政权进行制度化的政治吸纳、妥善协调和正确处理.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坚持和完善人民民主专政,更好地保证人民当家做主,更好地增强党的阶级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巩固党的执政地位.  相似文献   

13.
1922 年,党的二大正式提出建立"民主的联合战线".1939 年 10 月,毛泽东同志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中指出:"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90 多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统一战线在革命、建设、改革进程中发挥了重要法宝作用、做出了重大历史贡献.  相似文献   

14.
以周恩来为首的中共中央南方局在第二次国共合作时期,实事求是地提出统一战线工作新思路,即将统一战线的着眼点,从只针对国民党转到以国民党为主,以广大中间势力为辅。共产党的统战工作进入到实质性发展阶段,形成抗战末期事实上的民主党派阵营。在此基础上,中国共产党提出了“民主联合政府”的阶段性战略目标。抗日战争胜利后,南方局继续推进民主运动,加强民主力量的联合。民主党派成为中国政治舞台上一支重要的进步力量,成为解放战争“第二条战线”重要组成部分,为新中国民主政治格局提供了基础。这是中共中央南方局统一战线工作对中国现代民主政治的发展和社会主义政党政治的成长做出的历史性贡献。  相似文献   

15.
早在1941年.邓小平同志就在《党与抗日民主政权》报告中踞确指出:抗日民主政权,要实行共产党与进步势力.中间势力各占三分之一的“三三制”,反对“以党治国。”新中国成立后不久.邓小平同志在《全党重视做统一战线工作》一文中讲到:“我们有些同志对民主党派、民主人士的作用认识不够,不懂得各民主党派都是有代表性的,  相似文献   

16.
1948年4月30日,在人民解放战争取得节节胜利、中国革命进入新高潮的形势下,中国共产党为动员全国各阶级阶层人民实现建立新中国的光荣使命,发布了“五一”劳动节口号,这立即得到了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爱国民主人士的积极响应。各民主党派领导人和无党派爱国民主人士,同共产党真诚合作,共谋国是,为建立新中国献计出力,一起筹备召开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一起组建了广泛代表各方面利益、具有统一战线性质的民主联合政府,也正是在此过程中一起缔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这一基本政治制度。  相似文献   

17.
“五一口号”开创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是中国革命和建设长期发展的必然产物。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的形成基于各民主党派和中国共产党的共同的奋斗目标和政治主张。这是多党合作的共同政治基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是世界政党制度发展中的伟大独创,体现了一种崭新的政党关系,也是一种崭新的执政方式。同时,“五一口号”开创的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制为中国共产党实现民主执政提供了一个重要的政治保证,扩展了民主形态和民主机制的新视野。  相似文献   

18.
1948年4月30日,中共中央在“五一”国际劳动节前夕发布了“五一”口号,提出:“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各社会贤达迅速召开政治协商会议,讨论并实现召集人民代表大会,成立民主联合政府。”回顾“五一”口号的提出过程,以及半个多世纪以来各民主党派自觉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光辉历史,“五一”口号的发布具有重大意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符合中国国情、经得起实践和历史检验的正确有效的中国特色政党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19.
中国共产党在延安局部执政时期,大力发展民主政治,开展民主普选、实行"三三制"原则、推进法制建设保障人权,使社会各利益群体都有了表达自己利益,发泄情绪的正当渠道,有力地协调各阶级、阶层的政治利益关系,切实维护了各阶级、阶层的政治利益,从而得到了根据地各阶级、阶层真诚地支持和拥护。  相似文献   

20.
1948年中共中央发布"五一口号",其中成立民主联合政府的号召使"五一口号"在全国各阶层中激起强烈反响。早在抗日战争时期的宪政运动中,为实现中国的民主政治,尽快结束国民党的一党训政,第三势力就已经在国共两党之间积极斡旋,但两次宪政运动最终皆以失败而告终。1944年,中国共产党提出建立联合政府的主张,第三势力于是再次积极行动起来。1948年,国共军事力量对比发生明显变化,中共"五一口号"中的联合政府不再是国民党占主体的联合政府,而是以中国共产党为主体的联合政府。随着形势的变化,第三势力最终完全接受了中国共产党的主张。宋庆龄虽然对"五一口号"没有发表书面意见,但她在中国共产党的一再努力争取之下,北上参加新政协,在行动上响应了中国共产党的五一号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