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男性为主导的侦查机关常常呈现“男主外女主内”的情形.女性侦查员在打击犯罪、侦查组织的团队建设上和侦查法治化进程中的性别优势往往被忽略。可以通过在侦查机关内部推进“社会性别意识主流化”、加强对女性侦查员的研究,优化岗位配置,建立男女侦查员之间公平竞争互补协作的关系、强化女性侦查员自身素质管理.推进女性侦查员在侦查机关内的侦查效率有效释放等途径改变侦查机关的现状,使男女侦查人员的优势得到互补,提高侦查效率,发挥侦查资源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 ,公安部刑侦局试图通过转变侦查模式来解决破案率偏低和破案成本偏高的问题 ,将“从案到人”侦查模式过渡到“从人到案”侦查模式。不少侦查部门因此认为“从人到案”是一种高于“从案到人”的新型侦查模式。事实上 ,“从人到案”不是新型的侦查模式 ,给“从人到案”模式定指标更不合理 ;“从案到人”的侦查模式也没有过时 ,两种侦查模式有各自的适应性。侦查实践中要依据具体情况来确定采用何种侦查模式。  相似文献   

3.
情报信息主导侦查若干问题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与传统刑事犯罪相比,当前我国刑事犯罪专业化、流窜化、职业化、智能化、有组织化、高科技化趋势明显,刑事犯罪的上述特点对侦查工作提出了极大的挑战,传统的侦查手段例如现场勘查、摸底排队、现场访问等手段在应对新型的刑事犯罪已逐渐捉襟见肘,其工作的低效率已不适应信息化社会打击刑事犯罪的需求。如何改变目前侦查工作的被动局面,转被动打击为主动出击,从而提高侦查工作的效率与精度,把“情报信息主导侦查”机制引入侦查工作成为众多专家学者的共识。“情报信息主导侦查”工作机制代表了一种最新的侦查理念和侦查方法,通过“情报信息主导侦查”工作的机制的实施,改变侦查工作被动出击、穷于应付的局面,提高侦查机关打击刑事犯罪的效率和精确度,以应对新的形势下侦查犯罪的需要。  相似文献   

4.
“从案到人”的侦查模式在案件侦破过程中始终发挥着重大的作用。“从人到案”的模式弥补了传统侦破方法的不足,体现了“主动进攻,先发制敌”的战略思想,日益显示出其重要价值。构建现代侦查模式,刑侦部门就要从侦查理念、运行机制、基础工作与警民合作入手,在案件侦破中协调运用“从人到案”和“从案到人”的模式,不断地完善与发展经过实战考验的手段方法,形成流畅高效的侦查新体系。  相似文献   

5.
“从案到人”的侦查模式在案件侦破过程中始终发挥着重大的作用。“从人到案”的模式弥补了传统侦破方法的不足,体现了“主动进攻,先发制敌”的战略思想,日益显示出其重要价值。构建现代侦查模式,刑侦部门就要从侦查理念、运行机制、基础工作与警民合作入手,在案件侦破中协调运用“从人到案”和“从案到人”的模式,不断地完善与发展经过实战考验的手段方法,形成流畅高效的侦查新体系。  相似文献   

6.
现代侦查程序与古代侦查的不同在分权与制衡。侦查模式是发展的,不会停留在古代。侦查活动需有行政效率。我国司法的行政化,有赖于彻底的司法改革。当事人主义不是一种侦查模式。当事人主义和职权主义各有优劣,我国侦查模式并非超职权主义的。“由供到证”并非侦查模式,“由证到供”不等于物证本位。它们需要辨析实际案侦中的供证关系。评析案侦构成模式及其“转变”。无论案侦抽象要素与技术要素,寻找模式规律都需要积累经验。转变观念与转变模式难以同步。  相似文献   

7.
根据犯罪与侦查的时序关系不同,视频监控信息的侦查应用模式可以分为侦查与犯罪平行的实时监控模式、侦查发生于犯罪活动之后的视频侦查的从案到人模式、在犯罪活动发生之前就展开侦查控制活动的视频侦查的从人到案模式。实时监控模式的支撑性要素是布建合理的监控点网络、素质良好的视频监看人员以及反应迅速的视频监控与警务联动机制;视频侦查的从案到人模式的支撑性要素是:必要的视频图像处理技术、良好的视频导侦意识、丰富的视频侦查技战法、有效的视频监控“落地侦查”;视频侦查的从人到案模式的支撑性要素是规范化的信息研判和信息资源共享。  相似文献   

8.
我国视频侦查工作的实施状况包括投入与效果两个层面。周克华案、波士顿马拉松爆炸案、伦敦地铁爆炸案中的案件基本参数状况、资源投入状况与收益状况是评价视频侦查工作实施状况的具体指标。视频侦查工作效益最优是指在视频侦查资源成本投入一定的情况下实现侦查效益的最大化。视频侦查工作效益最优的经济学模型包括理想与现实状态两种函数。视频侦查工作的效益最优还应当兼顾法学与社会学领域的内容。效益最优视角下的我国视频侦查工作进路是一种体系化的工作形式,由原理、硬件、人员与机制四个层面的内容组成。  相似文献   

9.
与1996年刑事诉讼法相比,现行刑事诉讼法对于律师在侦查阶段的身份和权利都作了较大幅度的修订。这些修订对于侦查思维方式、侦查办案质量以及监管秩序都产生了较大的冲击和影响。对此,侦查机关应当从更新侦查理念、提升自身能力、强化证据意识、加强监管等方面寻求应对之策。  相似文献   

10.
刑事鉴定是司法鉴定的一个重要方面,侦查机关的鉴定是刑事鉴定的基础与关键,其鉴定管理问题调整不好,必将给刑事诉讼活动造成瓶颈,也会影响到司法鉴定的整体秩序。本文根据《刑诉法》和《决定》的精神,对当前在侦查机关鉴定管理问题上的不同主张进行了评析,并强调既要纠正“司法行政机关对侦查机关的鉴定无权、无力管理”论调,又要防止“侦查机关的鉴定勿须管理”的偏向,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依法调整的六条措施。  相似文献   

11.
我国警务运作现实中对刑事小案曾有忽视,当前小案的高发态势还没有得到有效遏制。我国法学界提出了刑事一体化观念,其意在催发整体、系统地控制犯罪。站在更高的刑事一体化视角,结合犯罪整体治理理论,才能应对如此困境。刑事小案不能仅仅从刑法上的罪刑结构或侦查学中的侦查效率等角度做单纯理解,应当将社会预防、情境预防、刑罚预防、侦查控制、立法变革等所有刑事相关内容融合,形成一体化的整体治理机制。  相似文献   

12.
海南省三亚市人民检察院牢固树立办案质量是刑检工作生命线的观念,认真履行侦查、审判监督职能,不断强化证据意识,坚持“三不”起诉原则,即案  相似文献   

13.
依赖现代传媒生活的人们,在守候坏消息、拆解政治权威、形成权力偏见方面,与当代媒体舆论有着惊人的认同感。这种认同感就像一种蔓延开来的心理综合症,它通过偏见、嗜好、习性、直觉、情绪、本能等非理性心理和利益价值理性判断等,使案件侦查个案本来的认识尺度发生一定弯曲。因此,侦查机关在处理案件侦查传播问题上,必须探索多元化和实战性工作思路,利用媒体收集证据,消除案发引起的社会恐慌和谣言,恰当应对舆论危机并有力促进案件侦破。  相似文献   

14.
毒品犯罪中运输毒品犯罪一直是司法实践中出现比例最高的刑种,面对高利诱惑,犯罪分子绞尽脑汁来逃避侦查机关的侦查措施与手段,犯罪分子的反侦查行为随着社会的发展逐渐发生变化,相应的侦查机关也同样需要在变化中找出应对方法,才能在双方较量中掌握优势,击破犯罪分子犯罪计谋,最终将毒品犯罪截断于初期。  相似文献   

15.
信息化侦查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一种崭新的侦查模式,其对提升打击犯罪的有效性具有积极意义。但由于对信息化侦查缺乏必要的法律规制,侦查机关尚未建立内部防控机制,侦查机关及其人员保护公民权利的意识薄弱,从而导致信息化侦查过程中公民权利尤其是公民的隐私权经常受到侵害。必须通过加强对信息化侦查的规制,加强法制宣传教育,树立侦查机关及其人员权利保障意识等途径,实现信息化侦查中保障公民权利之目的。  相似文献   

16.
并案意识是侦查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案侦查效果的因素,强化培养侦查主体的并案意识,具有重要作用。是有效实施并案侦查模式的思想基础。认真分析影响并积极探索确立并案意识的途径,对新形势下的侦查工作  相似文献   

17.
本文针对侦查机关超期羁押的现状和表现形式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总结出其存在的严重社会危害;同时阐述了侦查机关侦查超期羁押的症结所在,并从思想认识方面加强监督、完善规章制度方面以及具体操作等方面提出切实可行的杜绝侦查机关超期羁押的对策及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8.
犯罪耗费主要包括初始犯罪行为造成的耗费,持续犯罪行为造成的耗费,侦查机关预防犯罪、打击犯罪的支出耗费,侦查机关信誉的耗费。犯罪耗费从整个社会的意义上可分为主动耗费和被动耗费,加强犯罪预防工作对减少整个犯罪耗费的发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侦查工作中,应树立犯罪耗费观念,增强侦查效益意识,制定和完善相应的刑事政策,健全侦查效益机制。  相似文献   

19.
2012年3月修改的《刑事诉讼法》首次以法律的形式确立了非法证据排除制度.这一制度的确立实现了非法证据排除的有法可依,有利于侦查机关强化对自身侦查行为合法性的监督,遏制非法取证,加强人权保障,促进司法公正.随着非法证据排除制度的逐步推进,侦查机关如果仍然沿用以往的取证方式,辛苦获取的证据就可能因为手段不合法等问题而在后来的审判环节遭到排除.作为最主要的取证主体,侦查机关应当主动建立部门内部的非法证据排除审查和工作机制,以有效应对刑诉法修改给侦查工作带来的挑战.  相似文献   

20.
“从案到人”和“从人到案”是刑事侦查工作最基本的模式,但当前这两者发展不平衡,对推行“从人到案”侦查模式存在认识上的误区。强化“从人到案”侦查模式具有必然性,必须加强和规范刑事情报信息工作;组建和壮大情报信息专业分析工作队伍,建立和完善有效线索工作机制和专案侦查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