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近代以来,中国人在与西方文化的对抗与融合过程中,逐渐产生了现代民族意识。20世纪上半叶,几乎所有的社会阶层和集团,面对民族危机,纷纷利用民族主义情绪整合社会力量、进行社会动员和社会控制。  相似文献   

2.
新疆跨界民族问题与国家安全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民族意识膨胀、回归运动、民族分裂主义、宗教渗透、跨国犯罪仅仅是新疆跨界民族问题的特殊表现形式,其实质就是跨界民族的国家认同危机。新疆跨界民族的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既共生互融又冲突和对立,从我国地缘安全的视角看,国家认同高于民族认同。在国家认同的建构中要充分尊重与发展新疆少数民族也包括跨界民族的民族认同,实现国家认同与民族认同的整合与互融,从而形成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国家认同。  相似文献   

3.
民族精神教育是和谐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培育民族精神必须找准切入点。文章从民族与精神,民族意识、民族文化、民族价值观与民族精神等角度分析了民族精神的深刻内涵,为进一步培育民族精神提供了认识基础。  相似文献   

4.
矿产资源开发已成为民族地区的重要经济增长点,对于矿产资源开发中的负面效应已受到学界的关注。文章选取了内蒙古矿产资源富集区的W旗S嘎查作为调查地点,以定量方法对当地少数民族群体的民族意识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S嘎查的少数民族群体的民族意识尚处在一个合理的范围,但是随着资源开发的进一步深入,民族意识有逐步增强的趋势,这些甚至影响到了民族之间的协同发展。文章认为,应从协调民族利益入手,采取相应措施正确引导少数民族群体的民族意识,这是民族地区矿产资源开发中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5.
全球化和多元化的时代趋势使人们的国家民族意识受到严重冲击和挑战,民族认同理论作为解决问题的对策被纳入研究者的视野并引起多个学科领域的广泛关注。民族认同的概念非由民族、认同两概念的简单组合,但同两者的内涵、外延有着密切关联;民族、认同两概念的双重属性能推导出民族认同的双重属性。民族认同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在理论上拓展和创新了爱国主义,在实践中有利于民族问题的解决和各民族共生共荣。民族认同理论通过课理论内容的契合和教学实践的渗透实现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融入。  相似文献   

6.
周恩来为新中国的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倾注了大量心血,作出了巨大贡献。周恩来积极调整民族关系,加强民族团结,贯彻实施民族区域自治,实行社会改革,促进共同繁荣。纵观其民族工作,他继承与发展了马克思列宁的民族理论,重视正确的民族观念的构建,将发展作为解决民族问题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7.
周恩来为新中国的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倾注了大量心血,作出了巨大贡献。周恩来积极调整民族关系,加强民族团结,贯彻实施民族区域自治,实行社会改革,促进共同繁荣。纵观其民族工作,他继承与发展了马克思列宁的民族理论,重视正确的民族观念的构建,将发展作为解决民族问题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8.
王荣  陈镭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7,9(2):103-103,107
民族精神是民族意识的精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支柱。中华民族精神的基点是“自强不息”与“厚德载物”。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今天,中华民族精神更是增强综合国力,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9.
去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六十周年,在那个特殊的日子里,从增强民族凝聚力这一较深层次,纪念这一来之不易的伟大胜利,对于新时期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团结一致,共同对外,反对日本帝国主义压迫和侵略的战争,也是中国近代历史转型期间锻炼和增强民族凝聚力特别重要的一次历史机遇,是近代以来国人培育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历史阶段,值得好好研究。在八年抗战期间,全国人民同仇敌忾,一致对外,空前团结,中华民族的民族历史、民族文化受到广泛而深刻的关注和研究,民族意识空前加强,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10.
周恩来同志为新中国的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倾注了大量心血,作出了巨大贡献。周恩来同志积极调整民族关系,加强民族团结,贯彻实施民族区域自治,实行社会改革,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他继承与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民族理论,重视正确的民族观念的构建,将发展作为解决民族问题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1.
后现代主义是一种文化哲学思潮,影响了当代社会的方方面面。在后现代主义思潮影响下,部分大学生产生了民族传统文化认同危机;他们缺乏远大理想,追求享乐主义,出现价值取向危机。针对目前大学生的现状阐述了培养民族精神路径。  相似文献   

12.
民族地区网络舆情危机类属于公共危机的范畴,是网络舆情的危机状态,具有复杂性、敏感性、政治性和国际性等特征,对执政党的合法性和民族地区政府的正面形象提出了严峻挑战。民族地区政府必须通过有效的引导策略,才能快速、准确和灵活的应对网络舆情危机,维护民族地区的稳定和提升地方政府的危机管理形象。  相似文献   

13.
周恩来宗教、民族思想在西藏的实践成功地树立了正确处理民族问题的良好范例,主要包括:在西藏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团结西藏各阶层人士,促进西藏民族团结;发展西藏民族经济,促进民族共同繁荣;培养西藏民族干部。  相似文献   

14.
新中国成立后,周恩来同志为消除民族矛盾,改善民族关系,加强民族团结,推动民族区域的实施,促进民族地区社会经济文化事业的蓬勃发展,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作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15.
新疆反恐所面临的两个最重要问题是民族问题和宗教问题,而且民族和宗教问题经常交织在一起。极端民族主义是恐怖主义最持久的动因,在反恐中要淡化民族意识,强化国家、国民意识,同时,创造性地发展民族对策,达到对恐怖主义标、本兼治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中国现代著名平民教育家晏阳初,艰苦卓绝推行平民教育数十年,1943年与科学巨近爱因斯坦等人一起被评为“现代世界具有革命性贡献的十大名人”。今天,我们重新认识他的平民教育思想与实践所体现的强烈的民族意识、崇高的民族精神以及为提高民族素质所作出的贡献,对于发扬民族精神,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作为一门跨越法学与民族学的新兴交叉学科,民族法学的产生既迎合了理论发展的需求,同时也具有深刻的社会现实基础,这突出表现为民族法学所特有的理论价值与实践价值。然而,在当代语境之下,民族法学也面临着诸如学科体系尚未发育完整、研究进路尚未确立、学科地位尚不明晰等一系列问题与挑战,这些问题构成了民族法学发展进程中的"合法性危机"。唯有变革原有研究模式,革新既有研究方法,方有利于拓展民族法学的研究领域,从而实现民族法学之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8.
全球化语境下中国民族精神的危机与重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民族文化是培育民族精神的沃土,民族精神则是民族文化的灵魂。在全球化语境下,中国的民族精神出现了“认同危机”与“失范危机”交织并发的现象。前者表现为文化认同危机,社会认同危机,国家认同危机,政府权威认同危机和政治信仰认同危机。后者表现为公民意识的缺失,民族文化主权的部分丧失,社会诚信资源严重匮乏和道德失范。这些危机会侵蚀公民对国家、社会、民族和政府前途的信心,败坏民族的基本素质,消解中华民族参与全球化竞争的努力。中国要冲破民族精神危机的藩篱,就要在树立“文化主权”意识的基础上,重新谋划文化安全战略和整合民族文化,建立文化创新体系和公民诚信体系,培育公民意识和新道德规范,重构富有竞争力的中华民族精神机制。  相似文献   

19.
中华民族凝聚力是中华民族各成员结成统一整体的内在力量,是中华民族所具有的文化吸引力、民族向心力和社会整合力。民族心理是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基础,民族意识是中华民族凝聚力的自觉,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凝聚力的灵魂。汉民族先进文化与其他民族优秀文化的融合创新是中华民族凝聚力的源泉,认同优秀文化的民族传统和共同主旨是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内涵,反对外来侵略、捍卫民族独立和国家统一是中华民族凝聚力的根本。中华民族凝聚力的价值尺度是维护中华民族团结、促进中国国家统一、发展中国制度文化和推动中国社会进步。  相似文献   

20.
日本侵华战争,给中华民族造成了史无前例的民族灾难,也在前所未有的广度与深度上激发了中华民族的民族仇恨与爱国热情。原本敌对的国共两党、彼此倾轧的国民党内部派系与心存疑忌的少数民族,在民族大义面前消融了内部隔阂,救亡图存的民族意识转化为团结御侮的救国实践。并上升为中华民族整体的行为方式与实践目标,国家与民族在国难面前达到了空前的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