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92 毫秒
1.
处在社会转型期的中国,社会伦理道德面临着主流观念式微、失范现象剧增、道德冷漠等一系列困境。而生态位伦理思想给予了我们重新审视当前伦理困境的全新视角。生态位伦理的提出很好地解释了在我国社会主义社会中的全民道德与阶层道德二者之间的关系,对生态伦理学中人类中心主义和非人类中心主义的矛盾进行了有效调和,并且有效解决了和谐社会建设中人与人之间的道德和人与物之间的道德矛盾。基于此,我国的伦理治理就要从伦理道德教育、政治制度体制改革、法制化建设、公民社会的完善、伦理建设的保障机制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2.
邓小平伦理思想是现阶段我们党、国家和人民社会主义伦理实践科学经验的总结,是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与中国当代改革开放的道德实践有机结合并获得新的发展的产物。它对繁荣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作出了卓越的理论贡献。 邓小平同志根据我国的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实践,提出了创新性的社会主义道德理论,主要包含以下几方面: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伦理道德建设理论。邓小平指出,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反映在人们  相似文献   

3.
习近平总书记政治德性伦理思想的思想理论渊源主要有西方优秀政治德性伦理思想、中国优秀传统政治德性伦理思想和马克思主义政治德性伦理思想。以此为基础,从新的实践要求出发,他提出了一系列新的政治德性伦理思想,即政治德性伦理价值思想、政治德性伦理要求思想和政治德性伦理修养思想。这些思想在当代中国具有重要的价值,它既是时代的产物、又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进步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它的根本指向,是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提供有力的道德支撑和强大的精神力量;它既是马克思主义政治德性伦理思想的中国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又丰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4.
综观人类伦理文明发展史,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突破了封建主义和资产阶级的阶级局限性,把伦理学改造成一种认识人和人类社会的思想武器。改革开放以来,以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为代表的党中央领导集体,带领中国人民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实践中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伦理学说,开启了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的新纪元。  相似文献   

5.
当人类走进 2 1世纪的门槛 ,“以德治国”春风在赤县神州荡漾之际 ,我国著名伦理学家、湖南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唐凯麟教授精心撰著的《伦理大思路—当代中国道德和伦理学发展的理论审视》一书由湖南人民出版社作为“湖南省优秀社会科学专家著作丛书”之一出版了。这部专著系统地回答了作为马克思主义伦理学当代形态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伦理学理论构建的一系列问题 ,深刻地论述了当代中国道德和伦理学发展的内在规律 ,是从事伦理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研究难得的参考书。从学术研究的角度看 ,这部著作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第一 ,…  相似文献   

6.
作为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卓越领导人,邓小平凭借一生的实践经验和超人睿智,立足于社会主义政治建设实际,在批判吸收中国传统政治伦理思想的基础上,创造性地运用了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基本原理,对社会主义政治活动中各个方面、各个层面的伦理关系以及协调处理这些关系的道德规范与原则都进行了精辟的论述,逐渐形成了自己独到而深刻的社会主义政治伦理思想。  相似文献   

7.
关于道德的本质问题的争论,在伦理思想史上,主要表现为道德本体论与道德工具论之争;在当今学界又表现为道德规范说与道德主体说之争。道德的本质应该是在规范性和主体性的矛盾统一中,非强制地反映和调节社会性利益关系的具有伦理价值的一种实践精神活动。  相似文献   

8.
毛泽东的政党伦理思想内涵丰富、特色鲜明,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伦理学说。其内容主要包括中国共产党的政党价值伦理取向、政党制度伦理安排和政党主体伦理要求。重温和研究毛泽东的政党伦理思想,对于党的先进性建设来说,无疑可以引发许多新的有益思考。  相似文献   

9.
《德意志意识形态》(以下简称《形态》)是马克思恩格斯于1845年至1846年耗费大量心血合作的。作为马克思主义思想发展史上一部里程碑式的著作,《形态》首次系统全面地阐述了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为无产阶级的解放运动提供了理论指导。其中科学历史观的建立,既使得马克思恩格斯探究社会和经济规律有了哲学支撑,又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飞跃。《形态》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是后世研究马克思恩格斯哲学思想的重要依据之一。通过研究《形态》,不仅可以认识和深化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还可以加强新时代背景下的意识形态,并且加快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相似文献   

10.
中华伦理文明新形态,本质上是中华伦理文明的当代形态和社会主义伦理文明的中国形态,是在中国共产党人的领导和主导下,以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为引领发展起来的中国马克思主义伦理文明。中华伦理文明新形态,从其建构特质上讲,有着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的理论指导和方向指引,中国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精神武装和价值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伦理文化的建设成果和价值陶铸,和对中外伦理文化资源的创造性开掘和辩证弘扬。中华伦理文明新形态根源于中华伦理文明的优秀传统和价值精髓,同时又是在同其他伦理文明不断交流互鉴中形成的开放体系,是一种以致力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中华伦理文明伟大复兴的伦理文明新形态,同时也是一种以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和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价值追求、致力于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伦理文明新形态。  相似文献   

11.
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伦理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政治伦理思想中国化的必然结果,从制度和心灵的双重维度实现了中国政治伦理秩序的建构,对中国政治文明产生持续而深远的影响。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伦理秩序的制度和心灵的双重建构,应该成为新时期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主要目标和重要方式。  相似文献   

12.
儒家伦理思想的产生,有其一定的社会和文化背景。它的形成不同于西方伦理思想,也不同于我国其他各家伦理思想,有其自身的独特特点:它是一种宗法伦理,政治伦理和实践伦理。儒家伦理思想的现代转换问题的实质是传统理念是否适应现代社会的问题,其转换不尽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我们要摒弃那种对待传统文化的"全盘肯定论"和"全盘否定论",而应合理待之。对于如何进行儒家传统伦理的现代转换,可以以儒家"仁义"和"天人合一"思想的转换路径为例。此外,儒家传统伦理还可以从伦理精神,道德人格,道德约束,德行修养等方面进行现代性转换。  相似文献   

13.
麦金太尔早年试图用被德性论拯救过的马克思主义道德概念批判启蒙以来的自由个人主义传统。但在后来,由于他认为马克思主义也是启蒙以来自由个人主义传统的产儿,麦金太尔放弃了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转而进入专门的德性伦理学研究。麦金太尔之所以会把马克思主义归入自由个人主义传统,主要是他认为马克思主义一开始就带有这个传统的某种印记,即"个体性"。这种"个体性"给马克思主义带来不可回避的道德困境:如何从道德上理解自由个人的现代联合问题。《追寻德性》这部著作从伦理思想史的角度对自由个人主义传统的批判,其实也是对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批评。然而,麦金太尔之所以会得出这样的结论,主要是因为他对马克思的社会理论做了祛政治经济学的处理。正因为如此,他虽然看到了自由个人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的关联,却并没有看到后者对前者的超越。因此,他最终选择退出资本主义社会生活的核心地带,转而寻求回归传统德性共同体生活方式的实践筹划是消极而保守的。但是,如果我们在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中还原马克思的社会理论,就可以从经济关系人格化的角度看到自由个人现代联合的客观基础。以这个被改造了的社会理论为基础,我们可以重新激活麦金太尔的德性理论,开发出更多对构建马克思主义伦理学有益的资源。  相似文献   

14.
在人类历史上,很早就有了伦理学这门学科,但是,公共管理伦理学的建立对于伦理学发展史有着转折的意义,他把伦理学转化为一门从事制度设计和制度安排的科学,即致力于道德的制度和道德的治理模式的设计和安排。公共管理伦理学既是揭示人类走向伦理社会必然性的科学,也是关于公共管理者职业伦理规定的理论。从学科发展的角度看,公共管理伦理学是一般伦理学的一门分支学科,同时,又是伦理学发展的一种新的形态。  相似文献   

15.
新时期的道德建设要处理好与民族道德传统的关系,借鉴西方伦理思想的合理成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提出了一系列现实道德问题如行政伦理、科技伦理、经济伦理问题等,要求加强伦理创新,树立道德生产力观念,着力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道德规范体系的构建问题.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主要由两个层面的内容构成,即马克思恩格斯从唯物史观和社会学层面阐述的社会发展理论。从唯物史观层面论述的社会发展理论,可以用"一个前提、三大规律、一个思想"加以概括。从社会学层面阐述的社会发展理论,主要包括马克思恩格斯对工业化、科学技术发展和保持人与自然界和谐等内容的论述。中国共产党人在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尤其是改革开放实践中主要从四个方面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形成了以科学发展观为代表的关于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的中国化成果。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大命题,在哲学层面上不仅是一个哲学价值问题,而且是一个哲学道德问题,是价值论和道德论的统一。作为理论形态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它本身来源于实践;同时,它又必须回归于实践,在实践中得到真正的贯彻和落实,发挥其应有的功能。  相似文献   

18.
正义:市场交易的追德之维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经济伦理学的论域内 ,“交易”被赋予了经济学与伦理学的双重理解。作为一种利益的市场交换行为 ,效率与正义共同构成了市场交易的完备正当合理性意义。因此 ,作为“社会互动形式”的市场交易 ,不仅有其内在的道德正当性证明 ,也有其外在的伦理规范性限度。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恩格斯在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的基础上,通过"批判旧世界发现新世界",描述了未来社会形态的基本特征即公有制、按劳分配、计划经济、阶级和国家的消亡。现实社会主义不同于马、恩设想的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的原则,又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和时代特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的人民民主专政、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维护实现和发展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价值取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要素。  相似文献   

20.
"伦理治理"有三义,一曰"以伦理治理"和"伦理即治理"属于传统治理范畴,"对伦理进行治理"是现代条件下伦理进入治理的题中应有之义。"伦理治理"的关键是立足于"问题治理"或"难题治理"。核心内容是对伦理与法律、伦理与伦理、伦理与道德、道德与道德、道德与法律这五种相互冲突的伦理问题或难题进行治理。如此,才不会错失"伦理治理"面向难题、求解问题的现代性本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