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公安院校文化塑警,其核心是塑造公安院校学生的警察精神,全面提高公安院校学生的整体素质。增强公安院校学生的警察意识,推动建警、强警的进程,服务于公安工作。文章阐述了文化塑警的概念、作用、公安院校实施文化塑警需把握的原则以及公安院校实施文化塑警需注重的环节。  相似文献   

2.
公安院校实施以人为本学生管理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安院校实施以人为本的学生管理是公安院校培养目标的需要,是社会的需要,是全面贯彻素质教育的需要。公安院校实施警务化管理与实施以人为本的学生管理并不矛盾,二者是辨证统一的。在公安院校实施以人为本的学生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它不是学校某一个部门所能完成的,需要各方面的协同发展,采取有效措施、共同努力才能实现。  相似文献   

3.
公安院校怎样实施素质教育?如何担当培养大批21世纪高素质的人民警察的重任?一、明确公安院校学生素质目标的构成内容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前提.二、提高教师队伍素质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三、建立新的课堂教学的价值目标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必备条件.四、优化教育思想,加大改革力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保证.  相似文献   

4.
艺术教育属美育的范畴,是全面素质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现在,越来越多的高校已充分认识到艺术教育的重要性,但作为培养未来人民警察的公安院校,艺术教育却裹足不前。因此,有必要对艺术教育的概念、中西方历代教育对艺术教育重要性的认识,以及艺术教育在公安院校素质教育中的作用进行探索。在此基础上,针对公安院校艺术教育的现状,对公安院校艺术教育的发展提出初步设想。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普通高等学校学生诉母校案频频发生,引发诸多法律问题,其中普通高等学校制定的学生管理规定的合法性备受关注。以一起公安院校学生诉母校案的法律适用为切入点来分析公安院校校规校纪的特殊性,可以看出我国在立法层面上虽然没有对公安院校学生的思想品德、纪律要求作出统一、明确的规定,但是根据相关规定,与普通高等学校相比,国家对公安院校的学生在纪律要求上更加严格,实施偷窃行为的学生不能获得公安院校的毕业证书。  相似文献   

6.
公安院校学生生源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这种变化给公安大学生养成教育增加了难度,提出了挑战.面对这一变化,客观分析和把握学生思想行为的差异性,实施分层分类教育,是多元化背景下公安院校学生养成教育增强有效性和针对性的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普通高等学校学生诉母校案频频发生,引发诸多法律问题,其中普通高等学校制定的学生管理规定的合法性备受关注。以一起公安院校学生诉母校案的法律适用为切入点来分析公安院校校规校纪的特殊性,可以看出我国在立法层面上虽然没有对公安院校学生的思想品德、纪律要求作出统一、明确的规定,但是根据相关规定,与普通高等学校相比,国家对公安院校的学生在纪律要求上更加严格,实施偷窃行为的学生不能获得公安院校的毕业证书。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公安院校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的分析,可以看出公安院校学生的心理问题具有鲜明特点,这就要求公安院校应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实施有特色的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提高心理健康水平,促进身心和谐发展,培养出合格的人民警察,将来才能承担起国家、社会、人民赋予的重任。  相似文献   

9.
“阳光精神”是一个在公安文化建设中经常出现的词汇,寓意着一种积极向上和锐意进取的精神风貌.培养公安大学生的阳光精神,就是要培养他们公正、威武的职业形象,清正廉洁的价值取向以及秉公执法的职业能力.本文认为美育在培养公安大学生阳光精神的过程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公安院校的美育教学应积极围绕阳光精神的培育展开,并努力实现与专业教育的有机融合.  相似文献   

10.
美育与德育在内容和形式上的差别决定了美育对公安大学生人格养成所起的作用是德育无法取代的。德育偏重思想观点、政治觉悟和道德品质的培养,美育偏重于精神素质和文化品格的培养。关育通过与心育的相互促进实现公安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养成。美育是人格养成不可替代的重要途径,具有个体塑造、社会整合和文化建构三大功能。其中个体塑造是基本功能,即以具体的形象激发人的情感活动,陶冶情操,完善人格,对公安大学生的人格养成作用独特。公安院校开展以美育为主要内容的艺术教育,应以提高艺术修养和艺术审美能力为主,以感性素质的培养为主要内容,以感觉审美思维能力教育为切入点,以建设公安院校健康和谐的校园文化为归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