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本文在分析了新时期公民社会对行政文化之要求的基础上,阐明了西方治理理论与我国行政文化的关系,采用治理理论针对我国当前行政文化中存在的一元化管理、官本位及官僚制等突出问题提出了行政文化创新的分权、服务、高效原则,并最终给出了治理型行政文化的创新目标模式。本文期望以新兴的先进理论解决长期存在的老问题,希望对我国行政文化创新并最终推动公民社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论入世与我国行政文化危机:挑战与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入世的成功使得我国行政改革成为国内外关注的焦点 ,实际上WTO的规则的履行 ,不仅对我国行政体制带来挑战 ,而且必然会引起现代行政文化与我国行政文化的碰撞。应对危机和挑战 ,必须进行行政文化创新。  相似文献   

3.
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并没有完全突破原有困境的束缚并陷入了改革的"怪圈",集中体现为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过程中制度建设与文化建设失衡导致的后发劣势。随着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化、转型与发展,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方向将逐渐向加强行政文化建设靠近,具有文化形态的行政价值与理念的提出,构成了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以行政文化建设作为深化与转型的突破口。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要想有所突破,必须实现自身转型:既要重视行政文化建设,将其作为未来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和基本方向;又要重视行政制度建设与行政文化建设的协调发展,以行政文化建设引导和规制行政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4.
两千多年的封建传统形成了我国特殊的行政文化,进而也造就了我国根深蒂固的官僚制行政。事实证明,每一次行政理论范式的变迁都是与行政文化的发展息息相关的。因此,要变革官僚制行政就必须在行政文化上寻求"哥白尼革命式"的转折点,这是解决我国行政理论和行政实践中根本问题的唯一途径。  相似文献   

5.
人性论视角下的中西方传统行政文化差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性善论与性恶论分别是中西方历史上的主流人性思想。总的说来,性善论思想对中国传统行政文化的主导影响是消极的,性恶论思想对西方传统行政文化的主导影响则是积极的。不同的主导影响造成了中西方传统行政文化之间的深刻差异。实现我国行政文化的现代化,需要吸取我国传统行政文化的精华,借鉴西方行政文化的优秀成分,避开两者的不足并积极进行创新。  相似文献   

6.
当前我国行政问责文化缺失现象严重,整个社会官本位思想根深蒂固,公众民主参与政治意识薄弱,官员问责意识淡漠,行政问责文化建设相对滞后。本文基于行政伦理的视角,从我国处于社会转型期的现状出发,阐述行政问责文化的内涵及作用,通过反思我国行政问责文化缺失的现象,从行政伦理角度探求了建构和重塑行政问责文化的路径。  相似文献   

7.
传统行政文化的现代转化是我国行政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必须以科学的理论为指导 ,正确认识我国传统行政文化的积极因素和合理内核 ,建立系统研究的结构框架体系 ,着力从传统行政思想文化和传统行政制度文化两个层面深入开掘 ,并针对传统行政文化的不同类型采用不同的转换方法 ,提炼和融汇符合我们时代精神的优秀行政文化传统 ,在批判继承的基础上实现我国传统行政文化的综合创新 ,全面推进我国行政文化的现代化建设。  相似文献   

8.
试论我国行政文化建设的现状及其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建设服务型政府,首先要创新行政管理体制。"行政文化是行政管理的软环境,是行政管理的灵魂。一定的制度必然会有一定的文化与之相伴,一定的文化也总与一定的制度相适应。对我国的行政文化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进行尝试性分析并以此为切入点,讨论我国行政文化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途径,对构建服务型政府,创新管理体制是具有历史和现实意义的。  相似文献   

9.
行政文化是客观的行政过程在社会成员心理反映上的积累,是人们学习和传递得来 的关于行政心理、态度、思想、信念、道德、理想和价值观的总和。本文对中国行政 文化现象产生、发展及演变的规律,进行了一个系统的梳理,为更新我国现时代行政 文化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0.
以人为本:我国行政文化发展的新趋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从我国行政文化的发展演进过程着手,试图对当前构建以人为本的行政文化中存在的不足进行分析,并提出具体的重构人本行政文化的路径。  相似文献   

11.
当前中国行政文化在传统行政文化和国外先进行政文化的共同作用下,显现出独有的二重性特征。一方面,行政伦理化、人治色彩、“官本位”意识和重形式而轻效率构成我国行政文化的传统特征;另一方面,法治观念、民主观念、服务观念及效率观念构成我国行政文化的现代特征。  相似文献   

12.
公共文化行政的理论基础主要是文化权利保障论、新公共服务理论和公共治理理论。根据社会历史发展进程和世界各国发展经验,公共文化行政的模式可归纳为政府主导模式、民间主导模式和政府与民间组织分权化模式三种类型。我国公共文化行政的发展进程伴随着对原有计划经济体制下文化行政体制机制的改革与转型。我国公共文化行政的发展进程大致可分为奠基期、改革启动期、转型发展期、成熟期四个时期。我国正处于转型发展的关键期,提高公共文化行政效能是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核心要求,要秉持分类管理、协同推进的原则,实行顶层设计和系统规划,完善文化行业立法,促使文化行政法制化、制度化、规范化,并培育和发展民间组织,构建政府引导下的多中心主体,最终形成健全的国家公共文化行政体系。  相似文献   

13.
行政文化建设主流化是我国行政机关面临的全新课题。其内涵表现为行政机关应高度重视行政文化建设,并提到议事日程且切实作出安排。主流化相对于边缘化而言,通过行政文化建设,改进我国政府公务员的行政心理、行政意识、行政价值等,全面提升公务员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行政文化建设可选择“指导、交流、训练、设计、奖励”等具体方法;可以实施“调查、规划、执行”三个基本程序,以使先进行政文化成为行政改革与行政发展的深层推动力量。  相似文献   

14.
新世纪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入世界经济大循环潮流。这给我国行政文化重构提出了全新课题。观念性行政文化以其行政信念、行政意识、行政价值、规范性行政文化以其行政原则、行政习惯、行政制度、物质性行政文化以其行政设施、行政环境、行政技术手段浸淫和塑造行政主体。在外来文化输入、渗透、交流、碰撞、控制、融合面前,我国行政文化安全面临严峻挑战。行政文化重构既是及时更新观念、确立公平规范,把外部压力转为内部发展的动力,也是切实转变政府职能、重新构筑政府与社会关系的契机,又是全面提升政府能力、提高行政主体素质,早日建成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行政文化是文化在行政领域的具体化,是行政管理的灵魂之所在。目前我国的行政文化陷入信念与信仰的缺失、以民为本的服务意识淡化、官本位思想和特权观念严重、法治型行政文化与人治型行政文化的冲突等诸多困境。要培育公共服务型行政理念,完善健全的行政制度体系,建立科学、高效的行政决策机制,克服文化障碍,不断创新行政文化,推进电子政务发展。  相似文献   

16.
我国的行政文化由集权化逐步走向民主化,协商民主理论作为一种新型的民主理论在引导我国行政文化变革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转型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加以探讨有助于我国政府建设协商民主式的文化模式。  相似文献   

17.
社会主义行政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行政改革及行政管理活动的重要内容.另一方面,行政文化作为行政体系相对独立的要素,又渗透到行政体系及其活动的方方面面,产生广泛而重要的影响.本文拟就行政文化的涵义、特征及其对行政领导的影响作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8.
不同于“命令一执行”模式,“商量行政”是指行政上级和行政下级之间,行政者和行政对象之间通过沟通和协商的方式决定行政任务的内容甚至行政处理、处罚的程度和方式。这种模式与中国传统行政文化中的关系、圈子、权谋、潜规则、和等因素有关,表现了我国具体行政方式的特色。这就启示我们,理解和借鉴一国的行政必须注意一国的行政文化,我国传统行政文化以其极强的稳定性、延续性和渗透力影响着当下的行政,需要在认识、理解的前提下做改进行政文化的持久努力。  相似文献   

19.
用科学发展观统领服务型行政文化建设是行政文化建设中一个重要课题。构建服务型行政文化有利于行政文化本身的调整,有利于行政管理方式的改革,有利于服务型政府的构建,有利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推进。新世纪新阶段,用科学发展观统领我国服务型行政文化建设必须树立公共服务理念,加强行政道德建设;整合现行行政文化,适应当代发展需求;提高民族整体素质,培养公民主体意识;推进法制化进程,架构建设服务型行政文化的法律保障。  相似文献   

20.
行政文化是行政主体内在信仰、价值观、行政意识、行政道德、以及对其产生影响的行政传统、习惯、准则等各种要素的总和。加强行政文化建设,有利于深化行政体制改革,促进行政人才健康成长,增强行政群体的向心力,改善思想政治工作“疲软”状况。当前,确立服务社会、服务公众的行政价值观,培育现代行政意识,加强政府伦理建设,继承优秀的行政文化传统,培养健康的行政心理,是推进我国行政文化建设的基本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