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1988年秋,邓小平同志率先提出建立国际新秩序的设想,指出国际新秩序应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起初,人们对这一战略构想认识并不一致。但两年来国际事态的发展充分证明邓小平同志的构想具有深刻的预见性和科学性。目前世界各国都在考虑并纷纷提出建立国际新秩序的各种主张。今年  相似文献   

2.
建立美国领导的世界新秩序是自威尔逊以来美国历届总统所追求的外交战略目标。这就是为什么1989年布什总统上台后就提出要建立美国领导的世界新秩序的历史原因。因此,要研究美国现代和当代外交史上世界新秩序的实质,我们必须了解美国世界新秩序外交的创始人——伍德罗·威尔逊的外交。威尔逊世界新秩序外交的目的就是要谋求建立美国的世界霸权。他的外交理论和实  相似文献   

3.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外交学院、北京外国问题研究会联合发起的“世界秩序发展趋势及战略对策研讨会”于5月3日—15日在外交学院召开。在京的各有关部门、研究机构和高等学校的专家、学者等近50人参加了会议。会议围绕着国际关系格局和世界新秩序的含义、极和极的要素、战略、策略与政策、当前国际形势的特点和主要国家的战略对策、我国所主张的世界新秩序构想、世界新秩序发展趋势前景预测等问题,从理论的高度和战略对策现实需要出发,进行了热烈的讨论。与会者畅所欲言,各抒己见,气氛十分热烈。  相似文献   

4.
1988年12月,邓小平对日本客人樱内义雄说,目前是建立国际新秩序的时期,应该提出一个建立国际新秩序的理论。这是符合世界历史发展和人民意愿的要求,我们需要探讨国际新秩序的理论,以有效地为建立国际新秩序而努力。一国际新秩序要求是在一定的历史背景下提出的。 1974年4月,联合国大会第六届特别会议通过了“七十七国集团”起草的《建立新的国际经济秩序宣言》和《行动纲领》两个重要文件。当时正是东西方关系呈现缓和的  相似文献   

5.
试论江泽民关于建立国际新秩序的科学构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泽民提出建立国际新秩序的科学构想内容丰富,体系完整,是邓小平国际战略思想的新发展,符合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时代潮流和内在要求,是我国外交工作的指导方针.  相似文献   

6.
普林斯顿报告提出要建立一个“民主联盟”以推进国际新秩序的建立,进而促进“推进民主”战略的实施。这是美国战略界的一个重要动向。这个战略构想很有可能为美国政府所接受,至少是参考。“民主联盟”战略是与“推进民主”战略一脉相承的,而“推进民主”战略在可预见的未来会一直在美国全球战略中占有重要位置。“民主联盟”的组织形态已有初步的框架,但是还不很清晰。不管怎样,它会是比已经存在的“民主共同体”更有行为能力的一个国际组织。  相似文献   

7.
尊重世界多样性是建构国际新秩序的思想前提;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建构国际新秩序的政治基础;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建构国际新秩序的最终目标;建立对话协商机制,化解矛盾、寻求合作,是建构国际新秩序的根本途径;维护联合国权威,发挥联合国作用,是建构国际新秩序的可靠保障.  相似文献   

8.
进入新世纪后美国加紧推行其全球战略,试图创建一种新的“全球治理”理念,以谋求实现美国“治下的世界和平”。美国全球战略的核心就是依仗在军事上这种硬权力的优势,并结合美国文化、民主、国际规则制度等软权力的影响辐射,遏制所有竞争对手,重新塑造美国主导下的世界新秩序,建立美国独霸全球的单极世界。分析美国的全球战略的构成及内涵,是为了对其全球战略的未来走向有所认识。  相似文献   

9.
多极化格局中的大国矛盾李援朝目前,世界多极化格局中大国之间的矛盾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一、“单极化”和“多极化”之争。在1991年初海湾战争尚未结束时,当时的美国总统布什就提出了“单极世界”的构想,即建立美国单独领导下的世界新秩序。此构想不仅遭到了...  相似文献   

10.
和谐世界是人类对理想世界状态的追求.法律趋同化思想、国际社会本位理念以及建立国际民商新秩序思想都与和谐世界理念有相通之处.国际公法通过建立国际政治新秩序实现国际政治交往的和谐,国际经济法通过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实现国际经济交往的和谐,国际私法通过建立国际民商新秩序实现国际民商事交往的和谐.和谐世界理念要求国际法更多地体现国际社会本位,要求国际法体系致力于自身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1.
全球伦理与国际新秩序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世界全球化趋势及其产生的全球化问题的解决 ,要求我们建立一种国际新秩序 ,而全球伦理在国际新秩序的建构中起着重要作用。国际新秩序的建立 ,需要全球伦理 ,从政治与伦理关系的历史看 ,从实践和理论两个层面考察 ,伦理道德能够成为国际新秩序的构成因素 ,“全球伦理”是建立国际新秩序的基础之一。  相似文献   

12.
建立国际新秩序是一个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大问题,解决这一问题的基本点有三,一是构建国际新秩序是一场尖锐而又复杂的斗争,二是构建国际新秩序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三是中国在建立国际新秩序中应该有所作为.  相似文献   

13.
3月18日,外交部部长钱其深同志应邀来中央党校作关于国际形势问题的报告。在讲到建立国际新秩序问题时,他说: 当前国际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苏联国力衰落,美国力量虽也相对削弱,但不失为  相似文献   

14.
彭龙富 《人事天地》2010,(34):29-29
1984年,世界管理大师彼得·圣吉曾在美国福特公司进行调研,探寻该公司在过去15年被日本汽车抢占大量市场份额的原因。福特公司曾派人去日本丰田汽车公司考察,得出日本汽车打败美国汽车的主要原因是日本劳动力低廉,而且日本人非常狡猾,带他们参观一个根本没库存的“假工厂”。而事实是,日本那时工资已经很高了,而供美国人参观的也是真正的工厂。  相似文献   

15.
邢爱芬 《理论前沿》2004,(11):25-26
建立国际新秩序与国际法密切相关,将国际秩序建立在什么样的国际法原则基础上关系到建立一个什么样的国际新秩序。因此,维护和促进当代国际法基本原则是当前建立一个公正、平等、合理的国际新秩序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1989年日本出版了一本小册子,书名叫《敢说“不”的日本》,这本书很快畅销美国,引起了美国朝野的震惊,同时也引起了全世界的注意。美国国会还把它列入国会的正式记录。舆论界指出,这本小册子无疑是向美国人敲响警钟:日本凭借自己雄厚的经济实力和高科技优势,再也不必对美国人唯命是从了;日本完全有能力保护自己的安全;对美国该说“不”的时候,日本人就要大声说“不!”美国的有识之士惊呼,这是日本人公开表明自己“企图在尖端技术领域称霸世界的战略构想”。一“经济巨人”再也不愿当“资本再循环国”了  相似文献   

17.
中日关系既有两千多年的友好交往史,又有1894年到1945年的日本侵华史。1949年新中国成立,二战后日本走上了和平发展道路,中日关系开始了“第三个历史”。中日关系“第一个历史”是日本向先进中国学习、在实力比较上是“中强El弱”时期。然而日本作为一个狭窄多灾岛国,有着强烈的扩张生存空间意识,在唐朝和明朝,中日间发生过两次军事较量,都以日本失败而告终。这说明,只有一个既先进又强大的中国,才能使日本折服甚至追随。日本在1868年明治维新后走上了“脱亚入欧”之路,其后又走上了疯狂的对外侵略扩张的邪途。1894年甲午战争成为中日实力对比的转折点,即从“中强日弱”转变为“日强中弱”。二战后,中日关系“一强一弱”成为历史,并开始走向两千多年来从未有过的第三种状态——“强强型”关系。2010年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今后10-15年,中国现代化水平将进一步提高,经济和军事实力将进一步走向强大,日本和美国将会加强合作来牵制中国。然而,从中期而言,日本将会摆脱对美国的依赖而追求某种自主性;长期而言,日本可能还是不得不与中国友好相处。当今中日关系的本质问题在于,在日本从当前追随美国转向美国某学者所称的“追随中国”的长期过程中,是否也会经过古代历史上日本终于对中国“服气”之前曾发生过的同中国之间的“战争磨合”呢?  相似文献   

18.
关于国际新秩序问题,江泽民主张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建立国际新秩序,尊重不同民族、不同国家和地区文明的多样性,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处理好多种关系。同时,中国在实践中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做推动国际新秩序的先行者与榜样。  相似文献   

19.
布什政府动员全世界应对新的威胁,但全世界公开质疑美国领导的全球秩序是否合法。威斯特伐利亚国家体系的逻辑翻转与布什政府的帝国—霸权观带来世界政治的变革。布什政府的保守主义外交政策聚焦于,利用单极实力保护自身利益。美国统治着世界,却并不遵守规则。这个帝国的政策在国内不可持续,在国外不受欢迎。赋予美国单极秩序以自由主义特色的政策建议,就是提供更多公共物品、参与多边规则和协议、分享战略决策等。美国应该超越均势和帝国的认识,成为自由主义的利维坦,以便建立美国单极权实力与广泛认同的规则和制度相结合的国际新秩序。  相似文献   

20.
金融全球化一方面推动了世界经济和国际金融的发展,另一方面也使危机的传导更为迅速,范围更为广泛。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及其对全球的深刻影响,不仅为各国金融监管法制的改革提供了教训,更是对当今国际金融监管法制和国际金融秩序提出的挑战。针对当下国际金融无序的状态以及各国金融监管法制的不协调,借各国谋求建立国际金融新秩序的历史契机,探求国际金融监管法制改革的基本路径,以期找到符合我国利益的国际金融新秩序的构建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