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2 毫秒
1.
进入改革攻坚阶段,政治体制改革的启动已成为紧迫问题,但面临的阻力不言而喻。利用已有的政治、法律和意识形态资源从建构权力监督体制入手,通过规范权力运行打开政治体制改革序幕也许是阻力较小的改革路径。当前的权力监督体制存在严重缺陷,无法发挥其应有的监督效能。应当从监督对象、监督标准、监督途径、监督资源、监督方式、监督目的、监督实现前提和路径诸方面思考权力监督问题,以建构制度化的权力监督体制为契机,启动和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相似文献   

2.
改革是决定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它能够冲破旧的体制和机制,升华人们的思想,调动人们的生产积极性;改革是促进社会全面变革的有力措施。经济体制改革关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政治体制改革关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建设,文化体制改革关乎华夏儿女文化自信心的生成;改革是实现中国梦的活力之源,它能够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走出新路,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帮助我们早日实现"两个百年"的奋斗目标。  相似文献   

3.
政治文化是政治制度构建的文化基础,也是影响政治制度发挥作用的重要因素。从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角度来看,民主党派的民主监督缺乏相应的传统政治文化基础,具体表现在:王权专政导致了监督传统缺失、将伦理纳入政治的范畴、团体生活缺乏导致"权与法"观念的缺失等。结合我国当代民主实践,要从坚定政治文化自信、增强民主党派的政治认同和构建参与型政治文化环境几个方面入手,实现传统政治文化转型,有意识地引导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政治文化,更好地促进民主党派发挥民主监督作用。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八大正式将"完善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作为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和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并提出了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和制度化发展"的要求。联系中国政治体制改革面临的重大问题以及对经济体制改革甚至是对中国改革全局的重要影响,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实际上为中国民主政治发展和政治体制改革的深化提供了重要路径选择方向。  相似文献   

5.
运用历史制度主义的分析范式,检视中国30多年的政治体制改革历程,为分析中国政治体制改革未来走向提供了新的视角。中国政治体制改革表现出强劲的路径依赖色彩,改革的演进逻辑是党和政府(政治领导人)在历史情境和中观制度框架约束下展开的政治博弈和策略选择过程,这种政治博弈和策略选择的核心是"团结多数",争取最广范围和最大限度的政治支持,以实现"稳中求进",其逻辑结果就是渐进式政治改革。  相似文献   

6.
理清思路是进行选择的前提。政治体制改革较之经济体制改革其难度和风险更大。文章提出中国政治体制改革面临着三重选择,即改革的模式选择、改革的时机选择和改革的突破口选择,并在具体展开上述分析的过程中较深入地讨论了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思路问题,最终为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三重选择提供了一个明晰的解说和意见  相似文献   

7.
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经常碰到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的矛盾.为了解决这个矛盾,在有宗教传统的国家,二战后普遍进行了宗教"世俗化"的改革.改革使宗教教育更好地发挥了为政治服务的功能.不过,宗教本身的命运,却是取决于各个国家政治经济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8.
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和西方政治文化是我国当前存在的两种重要的政治文化。两种政治文化具有不同的内涵和特征,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的过程中发挥着各自的功能。通过两种政治文化的比较研究得出的启示有:一是积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树立自己的政治话语系统,与西方的"文化霸权"相抗衡;二是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的高度自觉和自信,彰显开放、包容精神;三是在对两种政治文化的内容进行价值判断和取舍时要遵循科学的方法论。  相似文献   

9.
一国的政治文化是历史和现实的衍合物,一旦形成就对该国的政治系统和政治活动产生重大影响。社会主义制度在新中国确立后,社会主义政治文化逐渐形成并发展演化。对社会主义主流政治文化的功能、作用和建设途径的研究,有助于为我国目前正在进行的政治体制改革和民主政治建设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0.
面子是中国人在人际交往中最不可或缺的人情媒介,可谓是中国人核心的人际关系准则,爱面子更可以算是中国人内在人格的重要特征之一。在分析面子的定义、文化渊源、特征以及面子社会功能的基础上,正确发挥面子心理的积极影响,对核心价值观的塑造及社会的良性运转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尚忍”价值观与民主政治的悖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治文化具有滞后性特征,因此,某些传统政治文化对我国现代民主政治仍然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在古代,中国传统的“尚忍”价值观的流行是有一定的社会背景的,而在今天的中国,这种价值观的存在则不利于中国民主政治的发展,是我们应该坚决摈弃的。  相似文献   

12.
中国检察制度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紧密相关,是中国社会和政治制度的必然选择,与西方三权分立下的检察制度具有本质属性区别,因此,确立和完善中国检察制度必须考虑中国社会实际和中国的基本政治制度。履行宪法赋予的法律监督职能是中国检察机关的基本职责,也是检察制度的核心内容。为了适应社会发展变革的需要,中国检察制度还需要进行改革,改革应当立足中国国情,同时也要放眼世界,应当从健全法制、改进领导体制以及完善保障机制等方面去努力。  相似文献   

13.
公权力优位是中国权力文化的特点之一。尽管当代社会在生产方式、社会结构及伦理基础方面均发生实质性变迁,但公权力优位的传统文化至今仍然深刻禁锢并影响着现代人特别是广大官员的思维模式、行为习惯和交往方式。比如过度适用刑法解决民事行政事务、“官本位”思想及公权力过度介入市民社会等都是典型例证。当前,检察制度改革应当以公权力优位传统文化为突破口,在刑事诉讼中要注意宽缓刑事政策的适用和加强人权保障;要进一步强化检察机关对职务犯罪的侦查权力;进一步拓展和加强检察机关对行政权的检察监督,把行政权力“装进”制度的“铁笼里”。  相似文献   

14.
当前我国政治文化建设的任务紧迫,又面临看来自国际社会尤其是西方强势政治文化、自身旧传统和改革开放以来产生的新思想政治观念等三大主要挑战。为了能够顺利迎接这些挑战,更好地推进我国的政治文化建设,使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文化能在竞争激烈的固际社会中占有一席之地,并为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引航导向,引领中国成功地实现社会转型,我们必须在政治文化建设中采取四大基本对策:第一,坚持以正确的思想理论来引领我国政治文化建设的方向;第二,从容应时外来政治文化挑战,去其糟粕汲取精华;第三,消除传统政治文化的消极影响,促进传统政治文化积极因素与现代社会的融合;第四,努力加强以民主与法治为核心内容的政治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5.
有人把加入国际人权公约称为"政治入世".改革的趋势就是经济体制改革拉动社会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改革需要新的突破,我国即将加入<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这为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提供了绝佳的契机.在人权制度的建设方面,我国已取得很大成就,但是同样不可否认的事实是,与国际人权公约相对照,我国人权法律制度的诸多方面还有待改革.  相似文献   

16.
现行检察业务决策机制可以简单地概括为双轨多元制,它的形成与中国政治体制、传统法文化观及检察人员素质较低密切相关.然而现行检察业务决策机制表现出的司法职能背离、效率的减损及科学决策缺失决定了对其进行重构成为必然.未来检察业务决策机制应以检察官、检察长、检委会三元负责制,专家咨询制,及内外结合监督制为内容的模式.近期目标则是要强化主诉、主办检察官职能,细化检察长职责,优化检委会议事职能.而这些改革离不开检察官精英化,增强职业保障和完善责任追究制等配套措施进行.  相似文献   

17.
上访潮背后的深层原因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访制度是一个根植于东方传统文化中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政治参与、行政监督和全路救济的机制。在中国古代政治文化中虽然这一制度在各个时期不同,但一直延续下来。改革开放以来,一系列矛盾凸显,上访出现了高峰,尚有加剧的趋势。需要解读的深层原因主要有四点:第一,传统政治文化和民众法律意识的影响;第二,移植的西方司法制度与中国传统法律观念的不契合;第三,现行制度的功能没有充分发挥;第四,社会转型期各阶层的利益分配失衡。  相似文献   

18.
中国共产党一贯坚持的民主立场和敌后政权建设的现实,使政权"三三制"成为既适合中国共产党与中间势力的共同愿望与要求,又使反共顽固派的反对失去凭借的最佳选择方案.这是抗日战争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抗日民主政权建设问题上集体智慧的结晶,这突出表明了中国共产党人政权观的发展与日渐成熟.  相似文献   

19.
农民工的政治参与问题对我国政治稳定和社会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只有进一步加快户籍制度改革、提高农民工的社会经济地位和文化素质、提高组织化程度,才能加强和促进农民工的政治参与,才能切实保障农民工的权益。  相似文献   

20.
探讨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先秦思想是极为重要的。"王道"是春秋战国频繁使用的一个术语,不仅代表着传统儒家的政治理想和道德追求,同时也是先秦诸子各家共通之话语以及经世的根本道理。先秦诸子各家关于"王道"的种种主张及其智慧,不仅反映了当时人们对于"应然"之政治生活的理性判断,对于当今和谐社会构建也不乏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