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怀念狼》这部小说一方面体现了贾平凹的创作成就,一方面又引起了不少争议,可谓集成就与争议于一身。“成就”体现在对“商州”系列作品中开创的独特小说风格的继承与发展上,“争议”集中在对新式创作方法的尝试方面。《怀念狼》集中反映了贾平凹个人小说创作的艺术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2.
20世纪90年代文学创作色彩斑斓,五彩纷呈,可谓“百家争鸣”。占主流创作主题当属“新写实”和“新历史”小说。其中,涌现出一批优秀作家,刘震云是其中一位。 他的《官场》、《官人》反映了当时的官场题材小说的创作趋向。这种创作趋向和80年代以来中国小说创作中的非历史化倾向是一致的。“在叙事中对历史确定性的怀疑,对把握历史的既有理性框架的摒弃,在小说功能上表现为认知和教化功能的淡化。”因此,理论家们把他的作品划归为“新写实”行列。尽  相似文献   

3.
一九二一年七月,一群留日的文人成立了被称作“异军突起”的创造社,他们创办刊物开展小说创作,使这一时期的文学百花园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在这片美景中,“身边小说”的创作更是一朵耀目的奇葩。创造社的元老郑伯奇在接编忡国新文学大系》的《小说三集》时,在《导言》中把郭沫若早年的小说分为“寄托小说”与“身边小说”。并且,把“写自己身边的随笔式的小说“都称之为身边小说。张资平、按适夷、曹石清、白采、叶灵风等人都是“身边小说’创作的优秀作家。本文力图从身边小说形成的背景及作家作品的阅读分析中,发现其创作的亮光…  相似文献   

4.
从时间意义上讲,鲁迅和张爱玲的小说创作,大体处在中国现代小说创作的开始和结束阶段。对照各自小说中女性形象,探讨这两位作家在关注女性日常生活中的悲剧的相同点,及某些女性形象在一定程度上的“互文”现象;同时,在“女性存在的时间性”、“女性的内审意识”、“女性的自我意识”方面比较他们笔下女性形象的不同,以及不同点背后的原因。  相似文献   

5.
“情节淡化”作为现代小说的审美观念,是同传统小说“情节强化”的审美规范相对的。也是现代小说,意在克服传统小说艺术表现上的不足,作为反传统的口号提出来的。那么,什么是情节的“淡化”与“强化”?强化情节的传统小说可能具有怎样的缺陷?淡化情节的现代小说怎样通过心理深化达到小说艺术的更高境界?这一切对恰当估价“情节淡化”的意义,在创作中扬长补短,正确处理情节淡化与心理深化的关系是极为必要的.  相似文献   

6.
萧红通过与疾病相关的修辞句式,在持续的常态中捕捉人事瞬间的“反常”,通过“审丑”与笔下的“被弃物”形成精神共鸣。萧红对“疾病”的观察和书写,回避了西医目视式的病理分析,着重铺陈“病症”,是反观诸己的病体“自况”。她以东北民俗语汇构建起传统诊疗的文本“仪式”,在“巫/医”和“人/鬼”的反转中,直指人性的“荒凉”。疾病修辞法不仅是萧红的创作技巧,也是萧红剖析自我、诠释异域文化、反思殖民地经验的思维方式,关联着萧红“小说学”在左翼创作阵营中的特殊地位。  相似文献   

7.
被评论界称为“新生代”的作家活跃于90年代的文坛,其小说创作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他们的小说创作以关注现代生存的自我抒写、回归写实的片断叙事、无奈逃遁的悲剧人物和积极有效的形式探索为90年代小说创作留下了一道清晰的风景,同时,也留给我们对当代小说创作得失的诸多思考。本文试图对此略加论述。  相似文献   

8.
张爱玲和亦舒一个是现代小说创作中的“奇才”,她们以敏锐的目光审视着世事的沧桑,关注着不同女性的苍凉人生。中国古典元素在她们的小说中表现的淋漓尽致,在有着创作风格相似的同时,又有着各自独特女性视角与语言风格。分别用直接的白描和间接的反衬,描绘了旧时代女性在“奴性”意识下的苍凉境遇和现代女性面对物欲横流的社会“自立”意识下艰难打拼的苍凉生活。“典雅”的工笔描绘和“通俗”的语言表达让小说呈现出异彩纷呈的面貌。二者小说运用苍凉的格调以不同的表达方式尽写纷繁世界下苍凉的人生,有着和而不同的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9.
作为当代北美“新移民文学”的代表作家严歌苓在其小说创作中表现出了很强的对于作家自身文化身份的探寻意识。多年的国外生活、异质文化的冲击、中西文化的冲突等人生体验使严歌苓在文学创作中一度表现出了诸多华裔作家共有的创作焦虑感和自我怀疑意识。从严歌苓的人生经历和小说作品出发,分析她表现在文学创作中的焦虑感;通过对严歌苓小说中“我”的流失与重拾的分析,从叙事学的角度来谈其创作中的作家主体意识。最终,从严歌苓对于本土文化、本土题材的回归来看严歌苓是如何摆脱身份焦虑、完成对自我身份的建构。  相似文献   

10.
《看不见的人》中场景设置的主题意蕴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看不见的人》表现了埃里森在创作中高超的艺术手法。为了从不同层面进一步深入理解这部作品,本文通过细节分析来解读小说中的动态场景和静态场景对“不可见性”这一主题的深刻揭示。  相似文献   

11.
王安忆是个高产作家,其创作不仅高产而且有质量,因而吸引了许多评论者的目光,但对王安忆小说创作进行总体研究难度甚大。将王安忆小说文本的叙事修辞与作家的叙事理念相结合,在对其小说文本的叙事探究中注入修辞分析的元素,从修辞对话的层面阐释其小说创作,不失为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2.
柳青在《创业史》中对三位主要女性人物徐改霞、梁秀兰和赵素芳的塑造,都在不同程度上受制于日常生活经验与时代书写要求之间的矛盾,并由此显现出诸多叙事悖论。徐改霞的“美貌”在小说构设的意义世界中不被看重,却在小说叙事意图的呈现上扮演重要功能;梁秀兰的包办婚姻在小说中被塑造为一种正向的模范爱情,却与反封建及妇女解放的时代要求构成潜在冲突;赵素芳对富农姚士杰的屈从及相关文本的修改,暗含小说人物发展的自主性与时代要求的叙事规定性之间的悖离。细察这些文本内容的断裂之处,不仅能够透视作家创作意图与生活经验的矛盾,并对小说试图弥合这些矛盾的艺术处理加以把握,以探讨柳青“为何写”以及“怎样写”的问题;同时,还可以从这些叙事缝隙所呈露的形式政治中,窥见彼时彼刻的时代情感与妇女解放难题。  相似文献   

13.
胡风等人倡导的“新启蒙运动”是七月派小说叙事的理论支点,启蒙立场和视角是七月派小说创作的出发点,其启蒙叙事呈现出两种表现形态,一种是“精神奴役的创伤”与“原始强力”的胶着形态,表现为后者对前者自发克服,是暴虐无序的初级抗争;一种是思想启蒙与抗战救亡的现时结合形态,表现为前者与后者的自觉接纳,但两者的裂隙清晰可见。  相似文献   

14.
论《封神演义》的戏笔及其社会文化背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封神演义》中的戏笔主要体现在对人物、细节以及情节构思和设置的描写上。首先,“小说”这一文学样式的特质决定了其本身除了具有教化功能外还具有娱乐和审美功能;其次,明代个性解放的社会思潮、信巫崇道的社会风气以及那个时代的历史事件,都对小说的创作产生了潜在的影响;第三,明代市民文化的崛起,使历史与宗教在传播的过程中呈现出“尚俗”的时代特色。  相似文献   

15.
浅论爱伦·坡侦探小说的叙事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爱伦·坡是美国文学史上一位独特的作家。作为侦探小说的鼻祖 ,他创立了这种样式小说“罪案-侦查 -推理 -破案”的基本的叙事模式。侦探主人公解构式的破案思维 ,使小说叙事带有鲜明的个性化特征。“爱伦·坡模式”成为后世侦探小说创作不可逾越的存在  相似文献   

16.
在英国文学发展史上,小说虽后出于诗歌和戏剧,但自文艺复兴以来,其迅速的发展与创作,在短短的五六百年中,获得了其他文学形式所不能比拟的巨大成就。就小说而言,思潮流派纷呈,名家辈出,名著浩瀚,为英国文学带来了世界性声誉。随着十九世纪英国小说达到创作成熟和高潮,对英国小说发展演变的历史研究,成为了英国文学和英国小说研究的重点。近十年中,随着我国对国外国别文学研究的深入展开,学界对英国小说也有了不同程度、不同层面学术研究成果,为我国的英国小说领域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由蒋承勇教授主持撰写、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的64万字专著《英国小说发展史》(2006年第一版,2010年第二版,以下简称《发展史》),无论是从英国小说史实的丰富性、体例的完整性,还是从论述的系统性、理论思辨的创新性来看,都是一部国内英国小说史研究的集大成之作。根据最新发布的《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图书学术影响力报告》消息,《英国小说发展史》入选“外国文学”类“国内最具学术影响力”的54种图书之一。这54种图书中有鲁迅、朱光潜、钱钟书、伍蠡甫、蒋孔阳、杨周翰等名家著作。  相似文献   

17.
王蒙晚年创作的“季节”系列小说在情节、人物、场景、细节等方面与其此前的小说均有不同程度的相似。可以说,“季节”系列小说是“老年”王蒙对“少年、青年、中年”王蒙人生经验、历史经验的重写,凝聚着“老年”王蒙的人生感悟与历史感怀,饱含着“老年”王蒙对一生所追求的理想的反思。但在“季节”系列中,王蒙的重写所倚重的是叙事视角的游移、叙事语言的狂欢,历史的沉重与人物的主体被无形中消解,理想的反思也停留在对日常生活经验的肯定之上。  相似文献   

18.
元杂剧的创作,很大程度上是对已广为流传的事件进行重写,取材大都来源于历史记栽、小说事件或诗词意象等。其创作具有文采性和可读性,但缺乏可信性,有的作品甚至是“恶搞”历史以增强其欣赏性。就“苏轼遭贬黄州”一事,元杂剧中的叙写便是万般千态、琳琅满目。与历史真实千丝万缕又大相径庭。  相似文献   

19.
子浩 《人事天地》2008,(7):41-41
有自传色彩的小说中的人物形象,与职业作家们的想象创作有一个明显不同,就是文字很朴素,细节很真实。因为锅里已经很“有料”,不需要多加铺陈煽情的“味精”。广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记忆中的美丽》,就是一本朴素真切的自传色彩小说。  相似文献   

20.
成长小说是中国现代小说创作中一个重要的类别,其创作数量巨大.国内研究界对成长小说的研究还处在起步阶段.如果将成长小说的研究纳入中国现代性进程的研究框架之下,作为中国现代性进程的形象表征,中国现代成长小说有两个基本特征:从时空构造上看,中国现代成长小说多采取回环反复的成长时间;从成长主人公的形象上看,中国现代成长小说塑造了大量无力成长的成长主人公形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