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当前司法实践中对于现场中运行正处于运行状态的计算机大多采用“二步式”取证的方式来搜集数字证据,这种方式虽然保障了数字证据的原始性和证明力,但无形之中造成了存储在RAM中的“易挥发”数据以及其他形式的潜在数字证据的丢失。计算机信息系统中的这些“易挥发数据”可以为案件的侦破提供重要线索和潜在的数字证据,因此通过对侦查人员的专业培训,实现“易挥发数据”的现场动态分析获取和合理保全无疑对数字案件侦查取证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2.
计算机网络犯罪及其取证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计算机网络犯罪形形色色,但都会被计算机系统或网络设备“记录”下数据。计算机取证(Computerforensics)又称为数字取证或电子取证,是对计算机犯罪的证据进行获取、保存、分析和出示,它实质上是一个详细扫描计算机系统以及重建入侵事件的过程。计算机取证既需要应用数据,又需要有些软件或工具在运行过程中产生的记录运行状态和操作结果的系统数据。  相似文献   

3.
当前司法实践中对现场中处于运行状态的计算机大多采用“二步式”取证的方式来收集数字证据,即先由侦查人员对涉案计算机实施关机分离和保全,尔后再移交专业机构进行数字证据司法鉴定。该方法虽保障了数字证据的原始性和证明力,但无形之中却造成了存储于RAM中的“易挥发”数据以及其他形式的潜在数字证据的丢失。而计算机信息系统中的这些“易挥发数据”可为案件的侦破提供重要线索和潜在的数字证据,因此进行现场动态分析,收集这些“易挥发数据”对数字案件侦查取证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4.
计算机犯罪中数字证据取证的技术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计算机犯罪将成为对社会危害最大的一种犯罪。而数据证据的界定、取证、认定、固定和保存在许多技术层面上存在许多不确定的问题,这给犯罪事实的定位、定刑和审判都带来许多难题。本文以技术层面作为切入点,重点阐述数字取证的技术分析。  相似文献   

5.
伴随计算机的普及应用,记载信息的方式已逐渐从文字记录转为以日志、电子文件、电子表格、电子邮件等形式存储的数字信息。与此同时,数字复原技术和计算机取证活动也应运而生。一旦这些数据得以重现,其记载内容可被用于数据的复原、释明计算机历史操作记录,在法庭中用做证据证明案件事实,等等。在如何界定计算机记录的要领和计算机记录认证的研究方面,美国司法机构现已积累了许多经验。我国应借鉴美国的做法,实现计算机取证程序规范化,确定取证人员准入规范和日常考核规范,制定计算机取证的工具标准。  相似文献   

6.
在数字案件和数字纠纷案件中,数字证据往往成为再现案情、化解纠纷的关键。但数字证据的脆弱性、易毁损性等特点决定了数字证据的完整性难以保障,因而形成了数字证据采信难的问题。在比较研究现有的数字证据完整性证明方法优缺点的基础上,以数字签名技术为支撑的一种数字证据完整性证明的新方法——安全的、可供审计的数字时间戳证明方法,对数字证据的收集、保存分析及传递等取证环节大有帮助。  相似文献   

7.
标会案件具有涉案人员多、会理复杂、证据简单、取证困难、数据繁杂的特点。在侦办标会案件时 ,要针对标会案件的特点 ,理清侦查思路 ,避免陷入复杂的数字游戏之中。  相似文献   

8.
目前,公安机关在群体性上访事件的调查取证中,在法律依据、取证意识、取证对象、取证重点、取证途径、取证时机、取证的方式方法等方面面临着诸多难题.为了做好群体性上访事件的调查取证工作,公安机关要从违法上访行为的行为主体、主观方面、客观方面等构成要件上明确取证对象,通过多条渠道拓宽取证途径,掌握最佳的取证时机,注意调查取证的方式方法,处理好公开取证与秘密取证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目前我国有关收集未成年人言词证据的法律规定比较少,取证人员缺乏未成年人言词证据的取证知识,取证程序也亟需规范。因此,必须在确立未成年人言词证据的取证原则的基础上,建立以现代科学技术为基础的未成年人言词证据取证机制,建立未成年人言词证据的专业取证队伍和特别取证程序,并适当运用一些符合未成年人特点的取证方法。  相似文献   

10.
在大数据时代,"数据"具有比以往更为重要的价值,个人信息保护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网络平台作为个人信息管理者,对个人信息进行收集、处理的同时,也要承担保护个人信息安全的义务。与此同时,在大数据时代电子取证的环境也发生了重大变化,随着网络取证的兴起和海量数据的增长,网络平台也逐渐成为电子取证的重要来源。网络平台电子取证的主体以司法机关和行政机关等公权力机关为主,取证客体以网络平台本身所有的数据为主。在个人信息保护的视野下,网络平台电子取证也存在很多问题,如数据内容尚未分级,取证权限没有区分,取证程序也未得到有效规制。在我国个人信息保护体系尚未健全的情况下,网络平台取证规制的核心问题在于个人信息保护与公权力行使之间的平衡,可以在数据分级基础上对取证权限进行规制,也可以从动态的角度对取证程序进行控制,网络平台还可以制定行业规范来协助第三方取证。  相似文献   

11.
随着网络环境下数字图书馆的建设,传统的法律制度已不能使著作权在网络世界得到有效保护。因此,最高人民法院和全国人大常委会适时出台有关司法解释,使长期的数字图书馆法律问题得到了解决,同时在实践中结合数字化转换应采取的原则,能更有力地保证网络传播中著作权人的相关权利。  相似文献   

12.
随着手机用户的快速增长,手机短信发送数量惊人。手机短信作为证据已运用于各种刑事、民事案件中,其作用不可忽视。手机短信证据是指能够证明案件事实的,经由通信网的业务承载平台传输的,其发送方或接收方中至少有一方为手机用户的,能在手机上以文本、数字、图画、声音或者多媒体等形式展现出来的电子信息资料及其派生物,其性质是电子证据。本文从手机短信技术原理出发,全面阐述了手机短信的存储方式和主要特征,认为手机短信证据是一种特殊的电子证据,并提出电子证据应当被列为一种单独的诉讼证据,并对手机短信证据的证据能力、证明力、收集和保全等问题进行了探究。  相似文献   

13.
数码摄影作为一项高科技,它在刑事侦查中的运用已越来越广泛,在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如何面对数码图像这种高科技证据的合法性问题,我们侦查人员必须进行研究探讨。  相似文献   

14.
淫秽色情网站已经对我国互联网的健康发展造成了危害,但在对淫秽色情网站进行打击的过程中却存在种种困难,特别是电子证据的获取和应用方面还有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有效打击网络淫秽色情违法犯罪,应该积极推动确立电子证据的法律地位,设立专门机构,完善工作机制,建立标准化的应用体系。  相似文献   

15.
数码照相技术已经走进刑事照相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数码影像的质量完全适合刑事照相的要求,数码影像的证据作用也不容置疑。当前,摆在刑事照相技术人员面前的主要任务应该是如何更好地将数码照相技术运用于刑事照相,解决数码照相技术在刑事照相运用中出现的新问题,研究解决问题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6.
随着IT技术的迅速发展,数字图像的采集越来越方便,但通过数码设备形成的数字周像非常容易被篡改。当前国内外均存在照片伪造现象,因案件性质不同,影响的范围也有所差异,但共同的目的都是为了私欲而混淆是非。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不断提高检验鉴定的水平,还原事实真相。  相似文献   

17.
对于藏匿肇事车的行为是否构成“包庇罪”或“帮助毁灭、伪造证据罪”这个问题,笔者认为, “藏匿”不同于“毁灭”、“伪造”,在现有法律的规定下,对藏匿肇事车的行为应定包庇罪, 此举并非一种随意的扩大解释。同时,笔者建议将“隐匿证据”的行为加入到“帮助毁灭、伪造证据罪”的罪名中,以完善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