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公民社会组织的迅速发展是不可阻挡的历史趋势。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因势利导,公民社会组织将有助于形成社会力量与政府力量互补的社会矛盾化解机制。公民社会组织对和谐社会的矛盾化解作用具体说来,可以形成利益表达机制、社会公正维护机制、社会协调发展机制。  相似文献   

2.
诉讼调解与人民调解是解决社会矛盾纠纷不可或缺的重要方式。但目前两者的优势没有得到充分发挥,没有很好地衔接,尤其是人民调解制度日渐萎缩。建立人民调解与诉讼调解的对接机制,有利于社会矛盾的迅速化解,有利于缓解法院的工作压力,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通过建立相对固定的调解组织,建立专门的指导组织,形成制度化的指导机制,建立法院与人民调解的程序性接触机制,将诉讼调解与人民调解对接工作纳入综合治理考核等措施,实现化解社会矛盾纠纷的社会力量与审判力量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3.
检察机关既是和谐社会的保障力量,也是和谐社会的建设力量。提高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和谐能力的主要措施有:一要履行检察职能;二要加强与有关部门的配合,形成化解矛盾纠纷的合力;三要不断探索化解矛盾纠纷,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新机制。  相似文献   

4.
当前我国正处在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社会转型时期。这种社会转型一方面促进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另一方面也使人民群众矛盾纠纷更加复杂化、多样化。社会组织作为我国公民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通过其自身优势在化解人民群众矛盾纠纷中起到弥补政府治理缺位、市场调节失灵的功用,同时有助于形成化解人民群众矛盾纠纷的长效机制。从社会组织及人民群众矛盾纠纷的基本内涵和特征入手,结合社会组织化解人民群众矛盾纠纷的具体路径,对社会组织在人民群众矛盾纠纷化解中发挥的功用进行分析成为合适之选。  相似文献   

5.
利益和谐视角下完善我国农村纠纷化解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建设“和谐社会”的方针政策下,完善我国农村纠纷化解机制对推动和谐社会、实现依法治国有巨大意义。其中利益和谐是和谐社会的基本标志,也是农村纠纷化解机制的制度目标。但是现实中农民由于在社会利益博弈中的弱势地位而导致农村社会矛盾冲突加剧,造成我国农村纠纷化解机制运行困难。建立我国农村纠纷化解三维立体模式,强化我国的农村纠纷化解的制度体系、加强各个主体间互动,为推进新农村建设、实现和谐社会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6.
建设社会矛盾化解机制是一项系统工程,是当前公安基层派出所面临的最为艰巨、复杂和长期的重要任务,这项任务的完成将推进社会矛盾化解工作的顺利开展,将能更好地进行预防和化解各类社会矛盾纠纷,能进一步推动平安和谐社会的构建。  相似文献   

7.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是在发展的基础上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的历史过程和社会结果。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进一步创新完善社会机制,建立有效的利益协调机制、诉求表达机制、矛盾调处机制、权益保障机制和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以有效地处理和化解各种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8.
我国正处于社会矛盾的凸显期,防范和化解社会矛盾,已成为维护社会稳定的首要任务。针对现阶段我国社会矛盾的范围、形态、程度呈现出的新格局与主体多元化、成因复杂化、处理关联化、形态对抗化等新型特点,从改革和完善决策机制层面加强对政府公共机制、整合机制、利益诉求表达机制、调处机制与权益保障机制等社会矛盾化解机制的研究,既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解决的重大理论问题,也是从根本上预防与化解日益复杂的社会矛盾的重大实践。  相似文献   

9.
公民参与反恐的领域、困境与进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因应恐怖主义的新特点,公民参与反恐是中国新治理观下调动社会力量参与国家安全治理的具体体现。公民参与反恐强调的是公民以个体身份参与,是韦伯所指的社会行动。公民主要在收集信息、社会面巡防、宣传教育、恢复重建、社区矫正与帮教等方面实现参与义务,是对国家专门反恐力量的协助。公民因参与意愿、能力不足限制了参与的供给,公民参与的自组织逻辑与专门力量的科层制逻辑存在矛盾,支持性的国家——社会关系尚未形成,这一系列的问题使公民在参与实践中遭遇困境。因而,需要以有效的动员机制提升公民的参与意愿,增加国家制度供给支持公民参与反恐,并积极促进国家专门力量同参与反恐的公民力量达成协作关系。  相似文献   

10.
公民社会是表达社会各阶层意见的载体,是国家了解民意的重要逢径.是不可忽略的社会和经济力量。它既是民主政治生长的社会基础,又是民主政治成长后维系成熟的民主政治制度果实的社会肌体,和谐治理是政府依法行政与公民依法自治的有机统一,政府要倡导公平的原则,培育公民社会组织来分担政府转变职能后转移的职能。和谐社会最终体现在政府和公民和谐的基础上。政府与公民社会组织的良性互动是形成新型和谐治理模式的重要标志。构建政府与公民社会组织的合作互动机制,既是推进政府改革的逻辑起点,又是实施政府改革的内在动因。因此.本文提出加快政府体制改革和构建政府与公民社会合作互动机制是当前完善民主法制建设与和谐治理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1.
构建和谐社会需要建立与之适应的化解社会矛盾和冲突的有效机制,在诸多化解社会矛盾和冲突的机制中,行政救济制度是极其重要的一环,行政救济制度以其特有的和谐功能,在缓和社会矛盾,解决多元化社会中各成分之间的冲突问题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结合和谐社会的利益需求,对行政救济制度的和谐功能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2.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要努力消除社会不公平现象,着力化解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利益冲突,使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和睦相处,从而实现社会整体价值的最大化。批评与自我批评是消解社会矛盾的重要途径,从而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手段。批评与自我批评在解决社会矛盾中密不可分,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共同起合力作用。  相似文献   

13.
北京市海淀区重点围绕社会治安防控、社会矛盾化解、社会力量参与、特殊人群服务管理社会化、市民利益表达与评价机制等工作,形成了一系列社会力量参与平安海淀建设的工作模式和经验做法,取得了良好社会效果,群众安全感一直保持在全市前列.对照城市管理精细化、社会化的要求,海淀区平安建设社会化工作还存在着社会力量自主参与平安建设的意识不强、社会力量参与平安建设的机制不健全、基层政府和基层组织的社会动员能力不高等问题,应该从整合社会资源、加强社会组织建设、健全社会力量参与机制、完善制度保障等方面进一步提升平安建设的社会化水平.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我省在排查化解社会矛盾纠纷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存在一些突出的社会矛盾纠纷。我省社会矛盾纠纷的化解对策应建立健全强有力的化解矛盾的组织领导机制;大力发展经济,构建合理的利益关系协调机制;建立健全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教育引导机制,发挥其导向作用;建立健全化解社会矛盾纠纷的法律机制,将社会矛盾化解引入法制化轨道;进一步健全群众利益诉求表达机制;构建排查社会矛盾预警机制,将矛盾消除在萌芽状态;建立和推行大调解格局,完善社会矛盾纠纷调处责任机制。  相似文献   

15.
宣传思想工作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宣传思想工作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具有用科学理论武装全党、提供正确的舆论导向、提高公民现代文明素质、化解社会矛盾、引导公民养成切合和谐社会的新理念新规范、推动改革发展、服务社会的作用和任务。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宣传思想工作要把握好近期和远期工作目标、总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巩固科学理论在整个社会的主导地位,为构建和谐社会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建设与和谐社会合拍的思想道德规范,服务广大人民群众建设和谐社会、创造新生活的实践。  相似文献   

16.
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社会,必须关注各种利益关系,建立畅通的利益表达机制;构建和谐社会要以良好和谐的人际关系为基点,才能圆润各种社会关系,化解各种现实矛盾,妥置社会各阶层存在及相互关系,建设人民群众日益向往的健康和谐的美好社会;构建和谐社会,不仅需要发挥公共机构的系统活力,而且需要民间组织的广泛参加,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调、公众参与的新格局,形成在共同愿景激励下的齐心合力、优势互补的和谐社会的建设团队。  相似文献   

17.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其重要的基础在于和谐社区。社区社会组织作为和谐社区建设中的重要社会力量,可以通过各种活动和服务,参与所在社区的社会管理、社区服务、社会事务等,弥补政府功能的不足,化解各种社区矛盾,实现社会自治。国家应该完善相关法律制度,政府部门要转变观念,积极培育和发展社区社会组织,鼓励、引导、支持社区社会组织参与和谐社区建设。  相似文献   

18.
我国社会转型正面临关键的临界点,各类社会矛盾纠纷发生率和激化率急剧上升,如何构建有效化解社会矛盾纠纷的机制,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19.
刑事和解制度作为一种新型刑事问题解决机制,对于妥善化解社会矛盾,积极解决社会纠纷,创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意义重大。在和谐社会语境下引入刑事和解制度更能充分发挥其构建和谐社会的司法制度功能。  相似文献   

20.
公民社会组织的存在是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它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核心机制就体现在它的社会矛盾化解机制上,它是一种利益表达机制,有利于保护弱势群体的权利;它是一种公平维护机制,不仅促进机会平等,更有助于促进结果的平等;在促进社会协调发展上,它还发挥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