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女汉子”是社会现实影响下的女性青年亚文化和女性社会角色定位,这些女性青年出身平凡却心存梦想,因孤独无依而渴望爱情,性格泼辣却为人善良,“女汉子”一词语义泛化,褒义色彩日益浓厚。后现代主义与女性主义社会思潮的熏陶、艰辛的生活现实、新媒体的发展和大众传媒的隐喻功能以及“女汉子”的自我角色认同和网络狂欢,导致“女汉子”热迅速爆发。“女汉子”热是女性主义在当代中国影响的结果,是一种社会进步。它将在促进社会发展、彰显女性独立人格、净化拜金主义婚恋观、缓解社会养老问题等方面发挥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作为民间女权NGO,“女权在线”网站作为一个个案展示了这类组织的特点、功能和作用、目前存在的问题以及发展前景等。这类站点拓宽了女性主义的大众传播途径、提升了女性的主体意识和社会参与能力,对女性权利表达空间的拓展、女性权益保护的促进起到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3.
微博、微信等新媒体的发展,正广泛影响着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干部教育培训事业当然也不例外。与实体课堂教学相比,运用微博虚拟平台进行教学,具有不受时空限制、更契合学员需求、及时传递正能量三大优势。基于此,温州市委党校进行了“微博课堂”教学实践,并取得阶段性成果。通过对“微博课堂”教学的深化展开进一步讨论,认为“微教育”、“微交流”、“微发布”等将对干部教育培训事业产生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4.
2020年以来,国内网络上对激进女性主义的污名化现象日益显著。以反对激进女性主义的“女权吧吧”中的讨论内容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抽样的方式抽取100份样本编码,从建构主体角度探究激进女性主义污名化行为的特点和动因。结果显示,建构主体主要通过污名化的方式完全否定激进女性主义者争取女性权利的行为,这源于建构主体在男性“第一性”地位上所产生的两性基本平等论、两性不可能平等论以及平等无关性别论三种群体认同。因此,这种对激进女性主义者的污名化行为实际上是一种维护“第一性”特殊利益的建构主体的网络共谋行为。  相似文献   

5.
对英美构建低碳社区两个基层组织行动成功案例的分析表明,社区是实现环境变化和社会低碳发展的基础空间;社区基层组织自下而上的草根行动,依赖有限的权力、资源和能力,通过促使个人能力与所在社区的组织能力、基础设施能力与文化能力间的互动与整合,既能够改变行动者自身的行为,也能够促进社区低碳发展总体能力的提升和社区社会结构的改变....  相似文献   

6.
网络等新媒体作为一种“新生事物”,改变了传统社会的信息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对既有的政治秩序和政治权威构成了挑战,因此,通常被政府权力机关视为“外在力量”而严加管控.但是,单方面的管控往往把政府置于网络新媒体和网民的对立面,不仅有损政府形象,而且影响政府治理绩效.公安部打拐办凭借网络微博开展“全民打拐”行动,为政府权力部门探索新的治理模式、建立与网络媒体的新型合作关系提供了探索性的经验.因此,转变管理思维,改变对于新兴媒体和公众参与的态度,将所谓的“外在因素”转化为“内在力量”,是执政党在新的历史时期开发执政资源、重塑领导力的重要机会和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贝蒂·弗里丹立足于女性视角考察美国妇女问题,分析了二战后美国复杂的社会背景,揭示了美国女性与社会现实乃至教育之间的隐秘联系。她通过对以弗洛伊德性唯我论为代表的理论批判,在马斯洛心理学等理论基础上构建了新的女性主义理论。她批判了以性别差异为指导方向的教育:追求“女性特征”完善的教育目的观、强调“女性特征”的课程观和缺乏批判与创造性的女性教学方法论;并深刻阐明了性别正义的女性主义教育思想:个人、家庭和社会相统一的教育目的观、开放包容的课程观、鼓励发展的教学方法论、终身关怀的教育价值论,意图构建真正性别正义的教育。  相似文献   

8.
以微博、微信为代表的新媒体时代,使得政府治理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由此带来政治参与主体的大众化、政治组织形态的虚拟化、公众民意表达的碎片化、主流舆论传播信息弱化等诸多"不适"。面对这一境况,通过塑造新媒体环境下政府治理新形象、提升新媒体环境下政府舆情监控能力、加强新媒体环境下政府法律法规建设、构建科学立体的网络舆情应急新体系等方式,积极应对新媒体时代,不断提升政府治理水平,实现政府治理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9.
21世纪互联网与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催生了新媒体的快速崛起。新媒体微博正以流动的、迷你的、瞬时的、扁平化的传播方式窜红中国,其开放、自由、个性化的姿态,深深吸引着国人,国人通过微博参与政治,"近似地"实践协商民主的理想,创造了虚拟的民主神话。本文以微博为研究视角,探讨微博与协商民主的关系、微博的优势以及微博对中国协商民主发展的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0.
近一段时间以来,微博“随手拍照解救乞讨儿童”行动引起了社会的强烈关注,民众对其评价褒贬不一。从犯罪治理角度考察,在日益强调公众参与犯罪治理的当今社会,微博“随手拍”不仅为打击拐卖儿童犯罪提供了新的方向,而且为公众参与犯罪治理提供了一种可行性途径,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1.
上野千鹤子的女性主义思想是一种开放的与现实生活、生命体验紧密相关的理论。她的研究大致可分为前后两期:前期探讨的主要是女性的精神成长历程及其思想的构建和实施的途径;后期的研究转向了对“弱者”的发现与关注。具体来说,随着年岁的增长,她渐渐发现了人生的一个真相,即不管人生的前半场如何精彩绝伦,后半场所面临的都是独居、衰老与死亡的考验——每个人都将会由“强者”变为“弱者”。为了应对生命中的这一变化,她提出了“照护”问题。这意味着她的女性主义理论所关注的不仅仅只是女性,而是整个社会中的“弱者”群体。至此,上野千鹤子的女性主义思想由早期的一个性别理论,转换成了如何让人的后半生在无忧无虑中安然度过的富有人道主义精神的理论。  相似文献   

12.
微信、微博等新媒体技术的兴起及广泛应用,为统战工作的开展带来了机遇与挑战。高校是党外知识分子的聚集地,在新媒体条件下,必须创新统战工作载体,积极设立微信、微博平台账号,开发新媒体工具在统战工作中的新功能,注重打造网络意见领袖,以提升高校统战工作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相似文献   

13.
<正>政务新媒体是移动互联网时代党和政府联系群众、服务群众、凝聚群众的重要渠道。“云南发布”作为由中共云南省委宣传部主管的政务新媒体平台,2018年12月,从微博和微信公众号起步,经过4年多的发展已构建起包含微信公众号、微博、抖音、快手、今日头条号、微信视频号等多形态、立体化、多层级传播矩阵。截至2022年,全平台总用户数突破1100万,累计阅读量超40亿次,已呈现出具有较高社会认知度、信任度的“云南发布”政务新媒体品牌。本文以“云南发布”新媒体矩阵为例,从建机制畅渠道高效传播、  相似文献   

14.
在女性社会资本构建中,以女企业家协会为典型代表的联谊型妇女NGO不仅能通过联谊实现女性群体信任关系的建立,通过培训与教育促进女性群体社会资源动员能力的提升,通过学习与交流推动女性群体互助合作的社会关系网络建设,还能通过榜样及宣传实现女性群体自我规范的形成。而女企业家协会在组织性质、结构、制度、运作机制等方面的组织缺陷需进一步完善,以更好地实现组织的社会服务功能。  相似文献   

15.
从女性主义视角看,武则天的出现是相对开放的社会风气、父亲男性化的培养、母亲积极性别意识的影响和确信“女主天下”预言的耦合之果。在共情伦理的作用下,掌握国家政权的武则天给同时代女性带来了福祉。反儒为束缚在伦理纲常下的女性松开了枷锁,母服制革新打破了“家无二尊”的局面,婚姻家庭制度改革有益于提高女性地位,调整政治、娱乐、祭祀活动可助力营造对女性友好的氛围。受制于封建父权制和性别阶级分化的共同作用,武则天的性别意识和行动亦有局限。父权统治的基调注定了女性的政治和社会参与会严格受限,即便特权阶级女性以实质参与者的身份进入公领域,也难以改变社会中下层女性的处境。  相似文献   

16.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以及应用的普及,“网络问政”逐渐成为公众参政议政的重要形式。微博作为一个信息共享和社交活动的新兴媒体,正在成为公众话语表达和参政议政的有效平台。然而,由于政府对微博这种新媒体认识不足、引导不足以及规范不足,微博问政的效能非常有限。本文探讨了微博问政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并对微博问政中的政府角色定位提出了新的思考。  相似文献   

17.
新媒体从业人员是新的社会阶层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新媒体时代社会治理的重要力量.引导新媒体从业人员发挥自身积极作用,为社会治理作出有益贡献,是新时代统战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从社会治理的背景出发,通过对江苏地区的新媒体从业人员进行实证调查,探讨新媒体从业人员的政治参与问题.在描述层面,本文考察了新媒体从业人员传统政治参与和网络政治参与的基本情况、主要特征和存在问题.在分析解释层面,本文考察了新媒体从业人员政治参与的影响因素,发现收入水平、媒介依赖与媒介信任等因素对新媒体从业人员的政治参与水平具有显著影响.本文的发现表明,激发新媒体从业人员有序进行政治参与、有机融入社会治理共同体,需要从拓宽其参政议政渠道、提升其媒介素养、分类引导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8.
信息时代背景下,信息传输媒介日新月异,以微信、微博、微视频和客户端“三微一端”平台为代表的新媒体不断涌现,信息交换效率大幅提升,突发的不可控的舆情隐患纷至沓来,公安机关需要从加强队伍建设、思维模式转变、创新机制等方面着手,持续做好网络舆情工作,提升应对公关危机的能力。  相似文献   

19.
集体行动是诠释多样性的国家与社会、组织与个体、治理者与治理对象之间互动过程的显题,公共事物治理中的集体行动正在由简单走向复杂,立足中国本土的案例研究与理论转化十分必要。灌区公共事物治理活动自古至今持续存在,本研究基于灌区这一特定集体行动场域,论证了复杂性集体行动的概念生成与内涵特征,以纵贯近2280年的都江堰特大型灌区为研究对象开展基于历史分析和案例归纳的全景式质性分析。基于灌区历史分析和集体本体论构建了中国情境下复杂性集体行动的解释框架,以长时域跨度视角总结了都江堰灌区集体行动的历史经验。作为对解释框架的验证性讨论,锁定了新中国成立后灌区集体行动舞台中的关键组织化因素并进行案例经验归纳。分析发现,作为一种独特的集体行动模式,政党嵌入与集体行动能力生成之间具有紧密关联,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灌区集体行动经验,是从人民性的行动价值、组织领导力的行动者特质、双向嵌入与适应性制度化的行动者互动、多元的行动者组织方式以及集体行动能力的生成五个方面共同作用实现的。都江堰灌区复杂性集体行动经验丰富了政党嵌入集体行动模式的理论内涵,为其他领域公共事物治理提供了宝贵理论与实践支撑。  相似文献   

20.
党组织对媒体的执掌能力事关党的政治权威的维护,事关党的执政地位的稳固,更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随着党所处政治环境、国际环境、社会环境和媒体环境的变迁,党组织也积极转变自身角色与定位,对自己的功能进行了调适,通过政府网站、微博咨政、移动政务等形式,加强与社会的互动和交流。但是由于党组织对媒体缺乏足够的认识,对媒体的监管能力不强,以及党组织的传统的工作模式与新媒体时代的要求存在较大的差距,使得党管理媒体的能力出现弱化趋势。新时期,需要在尊重媒体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加强党组织对网络的监控以及提升网络文化宣传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