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侦查讯问中,无论是侦讯一方的自我证明,还是双方的相互辩论,实质都是论证活动。侦讯中,被讯问的犯罪嫌疑人总是倾向于与讯问人员辩论以辩解。对侦讯中嫌疑人的辩解,侦讯人员必须进行评估,以便判定其是否可靠的、合理的论证。如果判定嫌疑人的辩解式论证不是可靠的、合理的,侦讯人员必须对其进行"有理"、"有利"、"有节"的削弱。削弱嫌疑人的辩解式论证的过程中及其后,侦讯人员必须着手建构自己的论证,说服嫌疑人接受或相信侦讯方的正确观点。  相似文献   

2.
侦讯说服离不开逻辑论证法的运用,其常用的方法主要有演绎论证、归纳论证和类比论证。侦讯说服中,正确地运用这些方法,有助于提高讯问人员的说服能力与水平。  相似文献   

3.
侦查讯问中,无论是侦讯方的自我证明,还是双方的相互辩论,都是论证活动。侦讯中,被讯问的犯罪嫌疑人总是倾向于与讯问人员辩论来自己辩护。对于侦讯中的言语交际话语,侦查讯问人员首先要识别是否包含论证。确定其包含论证后,侦查讯问人员应该分析犯罪嫌疑人的论证以展现其要素和结构。最后,侦查讯问人员还要对犯罪嫌疑人的论证进行重构从而为评估或驳斥做准备。  相似文献   

4.
侦查讯问中,侦查讯问对象容易对讯问人员形成主观偏见,从而影响侦讯效率。从社会心理学分析,侦讯对象偏见形成的原因有不当刺激和印象偏差等。纠正其偏见的方法是:强迫接触法、说服教育法、侦讯人员自身调节法、情景调节法、替换法、配合法和平等地位法等。  相似文献   

5.
侦讯中的非言语交流是侦讯双方发出的可能在对方那里产生意义的行为暗示语的加工过程,一般有副言语、体态语、界域语、环境语、物体语五类。侦讯交流中,言语和非言语相互渗透。非言语的信息量大,利用价值大,具有证据价值。非言语在侦讯中的运用,需要正确理解疑犯的非言语线索。非言语行为的影响,有双方和环境三大因素,其表征具有相对性。用其识别谎言时,需要从非言语群的角度分析,还可运用监控、测谎、录音录像等记录、分析非言语行为,其科技含量高,证明效果也好。侦查人员对自身非言语的运用。配合侦讯手段和对话内容,可以营造侦讯气氛等。  相似文献   

6.
侦讯说服离不开逻辑论证法的运用,其常用的方法主要有演绎论证、归纳论证和类比论证。侦讯说服中,正确地运用这些方法,有助于提高讯问人员的说服能力与水平。  相似文献   

7.
侦查讯问言语听解是指讯问人员对犯罪嫌疑人或证人所表达的信息的接收。在侦查讯问过程中,讯问人员的主观能动性非常重要,必须掌握言语听解艺术,才能使侦查讯问活动顺利进行。本文阐述了侦讯言语听解的特点、要求和基本技巧,概括了侦讯言语听解艺术的基本模式。  相似文献   

8.
侦讯用证问题在现有侦讯教材中的论述存在诸多不足。从现有教材的问题和侦讯实际出发,应在侦讯对策用谋的辩证性中研究侦讯用证的对立统一性。以正面用证和侧面用证、明示用证和暗示用证为例,应该重视侦讯用证技巧定义的准确性;以部分用证和整体用证、混杂用证和单独用证为例,用证技巧应该源于侦讯活动的实际;以部分用证和整体用证、补充用证和事前用证、演化用证和原貌用证、点滴用证和包围用证为例,应从辩证用谋的角度去研究侦讯用证的技巧性。总之,提高用证效能,有赖于侦讯用证技巧的组合与谋略的引导。  相似文献   

9.
侦查讯问是侦查人员和犯罪嫌疑人之间面对面的较量,是一种特殊的人际关系和人际交往。处理好侦讯双方的人际关系,取得犯罪嫌疑人的尊重和信任,才有可能获取犯罪嫌疑人真实的口供。可见,侦查讯问中侦查人员对犯罪嫌疑人的人际吸引是讯问的关键,是获得讯问成功的重要因素。讯问中的人际吸引要拆除侦讯关系中的心理栅栏,要建立侦讯双方的“相容”关系。人际吸引还受到邻近吸引、权威效应、仪表吸引和特质吸引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相对于刑讯逼供的硬逼口供,“九步审讯法”等软侦讯主张则是运用心战制胜之道来获得真实供述。由此洞察我国“说服教育”法的软处,辨析侦讯手段的软与硬,而主张软硬兼施。这里的“硬”,指证据等具有的法律强制性。“硬”要具有合法性.它才能为攻心软术“说服规劝”拓展使用空间。进一步比较“说服规劝”与“九步审讯法”的软和硬,将之上升为心理操控术的软和硬,其在心战实践的基础上具备一定的理论性。侦讯之手段方法,既需要软,也需要硬,应软中有硬,硬中有软;软硬兼施,软硬适中。  相似文献   

11.
侦讯人员的意志与其认识、情绪情感有着密切的联系,正确的认识是意志的基础,积极的情绪情感是意志的动力。侦讯人员的意志品质主要包括自觉性、果断性、坚韧性、自制力,并通过其意志行动过程形成决定和执行决定两个阶段表现出来。而侦讯人员的意志品质可通过端正动机,明确提高认识;增强体质锻炼;参与侦讯实践三条途径进行培养。  相似文献   

12.
侦查讯问是侦查人员和犯罪嫌疑人之间面对面的较量,是一种特殊的人际关系和人际交往。处理好侦讯双方的人际关系,取得犯罪嫌疑人的尊重和信任,才有可能获取犯罪嫌疑人真实的口供。可见,侦查讯问中侦查人员对犯罪嫌疑人的人际吸引是讯问的关键,是获得讯问成功的重要因素。讯问中的人际吸引要拆除侦讯关系中的心理栅栏,要建立侦讯双方的“相容”关系。人际吸引还受到邻近吸引、权威效应、仪表吸引和特质吸引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在一定程度上,侦查讯问可以被视作是一种特殊的说服过程。社会心理学上的说服模型从传播的角度全面分析了整个说服过程,它对侦查讯问中促使犯罪嫌疑人改变拒供态度具有很重要的借鉴意义。侦查讯问中同样可以构建出符合其自身特点的说服模型,其构成要素中的讯问者、讯问信息、讯问对象、讯问情境对讯问的说服效果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14.
我国法律禁止诱供,但适度利诱是侦讯谋略不可或缺的内容。区分诱供与适度利诱的关键在于准确理解和运用坦白从宽政策。坦白从宽政策在司法实践中效果不理想的原因是法律依据的缺失和侦查讯问机关职权限制,应当从实体和程序两方面保障坦白从宽政策的贯彻落实,使侦查讯问人员在讯问活动中把握更多主动权。  相似文献   

15.
在一定程度上,侦查讯问可以被视作是一种特殊的说服过程。社会心理学上的说服模型从传播的角度全面分析了整个说服过程,它对侦查讯问中促使犯罪嫌疑人改变拒供态度具有很重要的借鉴意义。侦查讯问中同样可以构建出符合其自身特点的说服模型,其构成要素中的讯问者、讯问信息、讯问对象、讯问情境对讯问的说服效果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16.
侦查讯问谋略是由谋略主体、谋略对象、内容和谋略场四个要素有机地构成的整体。以讯问谋略主体为核心,各要素在整体运行当中相互依存、相互作用。侦讯谋略的结构体系是由讯问谋略、讯伺方法、讯问语言及其他相关因素之间的搭配、排列而构成。  相似文献   

17.
侦讯活动的实质是侦讯人员与犯罪嫌疑人之间进行的复杂的心理与智力较量。要想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把握主动权,侦讯人员必须充分认识和利用影响犯罪嫌疑人心理的因素。在侦查实践中,案件背景因素、参与讯问活动的侦讯人员、侦讯场所、侦讯气氛、侦讯时间等环境对犯罪嫌疑人的心理既能产生积极的作用,致其如实交待,但如果利用不好,又易造成其产生拒供心理。所以,侦讯人员应当准确把握并有效利用这些因素来提高侦讯成功机率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关于沉默权问题在我国刑事诉讼法学界已是讨论的热点,目前肯定要在我国确定沉默权的学说占主导地位,认为沉默权制度纳入我国刑事诉讼法律体系已是大势所趋,而需要进一步研究的是如何设计沉默权制度及如何应对沉默权制度给我国原有法律制度与司法实践所带来的问题.笔者认为,侦查机关应对的措施:一是实现侦查模式的转换;二是对现有侦讯制度进行变革与重构;三是积极探索新的讯问方式与技巧;四是侦讯人员必须转变一系列观念;五是发挥律师在侦讯过程中的监督作用;六是提高侦查机关收集其他证据的能力;七是对违法收集犯罪嫌疑人供述的程序性后果进行规定.  相似文献   

19.
侦讯行为,是对侦讯对策的实施,是侦讯活动的具体化具象化。本文在提出侦讯行为的同时,着重探讨了侦讯非言语交流的行为模式。涉及了侦讯非言语的特点、类别、功用、行为表征、可变因素等,初步勾画了侦讯非言语的研究轮廓  相似文献   

20.
讯问说服力是指讯问人员使用说服教育的方法,促使犯罪嫌疑人如实供述和辩解的一种能力。讯问说服力具有对抗性、非暴力性、直接性、互动性、感染性特征,由依据、人格、方法、环境等要件构成,主要方式有说教式、化解式、调整式、纠偏式、开导式、激发式。增强讯问说服力要讲究倾在说服中倾听、发问、回答的技巧,同时要注意身体语言在说服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