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绿色包装是指不对环境产生负面影响、能够循环利用的包装,能循环复用和再生利用,可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发展.在当今崇尚“低碳经济”的社会,绿色包装的推广便显得更为重要.然而目前我国关于绿色包装的法律法规还没有形成一个比较系统完整的体系,也并没有一部专门性的有关包装的立法,这对于绿色包装的发展十分不利.因此应当分析我国目前绿色包...  相似文献   

2.
要想加快形成国内经济大循环的态势,提升国内经济大循环的规模离不开贫困地区的深度参与。目前,贫困地区是我国加快形成国内经济大循环的弱项短板之一,因为还存在许多阻塞贫困地区经济循环的堵点:支持贫困地区经济循环的法律法规尚不完善,交通基础设施供给不足,劳动力人才流失,数字化程度低创新不够,抵御市场、自然、法律风险能力不足。理论上,促进经济循环的基础理论包括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及二者的分支理论支撑。对于域外经验方面,如“产业逆城市化”、进行专项立法、建立专家咨询系统、一村一品等,都可以作为借鉴。因此,促进我国贫困地区经济循环应该从多领域入手,以完善法律法规保障体系为依托,加快基础设施供给、创新产业发展方式、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协调产业链、扩宽人才培养。其中,法治完善是最根本的措施,为此应该加强经济循环领域的整体立法,加快扶贫政策转化成法律法规、加快财政和税收领域的专项立法,加强人才扶持立法、注重法治教育和加强执法,以此来为贫困地区经济的顺畅循环提供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3.
我国循环经济立法基本处于初始阶段。2007年8月26日,《循环经济法》草案在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上首次提交审议。探讨循环经济立法的发展及其功能,对于促进循环经济法早日颁布实施,增强人们循环经济法律意识,进而推动循环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在地方性环境保护立法中如何根据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对水资源、海洋资源的保护作出规定,不仅是一个立法实践问题,也涉及到环境保护法中的若干基本理论问题。本文主要以《厦门市环境保护条例》2003年全面修订的立法实践为研究背景,结合国内其他城市的环境保护立法,对如何在地方性环境保护立法中对水资源、海洋资源保护作出规定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5.
中亚地区是一个水资源严重不足的地区,大量的农耕灌溉造成了主干河流的断流和严重污染,引起了一系列疾病和大量的生态移民。探究其原因,在于中亚各国政府没有对水资源进行国际法上切实有效的规束。反之,有些国家将水资源在国内立法中商品化,这引起了一系列棘手的国际法律问题,加剧了水资源的冲突。分析中亚地区水资源利用的国际法困境,对于中国多国河流水资源保护具有现实的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6.
一、我国循环经济立法的现状及评价 循环经济,是指遵循生态学规律和经济规律,以清洁生产和资源循环利用为主要内容的经济活动.这里所称资源循环利用包括:可再生资源开发利用、资源重复利用,废物的综合利用和再生利用."循环经济"一词引入我国,迄今不过几年.但是,循环经济的一些理念和发展循环经济的一些实质性的内容,早已有人研究并投身实践,在政策和法律方面也作过一些规定,这些都是我国现阶段进行循环经济立法的重要基础和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7.
中日水法体系与管理机制的立法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的水法体系是在整体环境观指导下的统一水环境立法,在调整客体和调整方式上体现了整体环境保护观。从法律调整方式上看,整体环境观指导下的调整方式体现为水资源开发、利用和消费全过程的环境保护。日本的水资源管理体制能够及时有效地协调人力资源,有利于对污染源的及时处理。总结日本的经验,立足于我国国情,抓住我国当前治理水污染的重点,形成水资源开发利用、水环境污染控制、生态系统保护基本政策和原则的环境与资源统一的综合性的水法体系。同时依靠科学加强国际交流合作,培养高素质的环保人员从事环保工作,普及水资源保护知识,最终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8.
在研究河长制的理论依据和法律依据后,结合黄河四川段河长制的实施情况,从完善立法角度来完善河长制,黄河四川段河长制应通过完善地方立法、明确职能职责、完善利益补偿和转移支付机制等措施来进一步加强法治化构建,以此提升黄河上游水资源保护和利用效能。  相似文献   

9.
在地方性环境保护立法中如何根据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对水资源、海洋资源的保护作出规定,不仅是一个立法实践问题,也涉及到环境保护法中的若干基本理论问题.本文主要以<厦门市环境保护条例>2003年全面修订的立法实践为研究背景,结合国内其他城市的环境保护立法,对如何在地方性环境保护立法中对水资源、海洋资源保护作出规定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0.
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的循环利用为核心,以环境生产为前提,以自然资源、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为目的的新型经济发展模式。通过对循环经济立法理念的考察,探究其法律规制价值,加强立法,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为了建立完备的法律体系,实现对立法有序性和立法科学性的追求,和对有限立法资源的有效分配,立法规划制度在上世纪80年代在我国产生发展起来,并逐渐成为一种立法惯例。但是与立法实践中立法规划的蓬勃发展不一致的是立法规划理论研究的薄弱。这导致立法规划存在制度非法定性、执行率较低的特点,因此文章针对立法规划存在的问题分析了立法规划在中国的产生背景、制定的科学性标准和编制的程序性控制。  相似文献   

12.
自西周以降,至近世民国,拾得遗失物归属原则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在这一过程中,暗含着根植于本民族内部的自然变迁和来源于模仿西方的近代立法实践两条主线。通过对各朝拾得遗失物归属原则进行梳理分析,寻找一些可资于新中国民法典制定的有益参照,不失为一种好的尝试。  相似文献   

13.
俄罗斯现行生态政策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俄罗斯是世界上生态资源的大国,其在生态环境的保护上存在的问题和很多有益的做法,尤其是其日益完善的生态政策和立法经验对于我国的环境立法与学术研究具有重要借鉴意义。通过对俄罗斯生态政策的介绍,重点就俄罗斯生态税收和生态保险制度进行系统阐释,以期能对我国相关领域的实践和研究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4.
随着电子工业的高速发展,越来越多的电子产品进入报废期,从而产生了数量巨大的电子废弃物.由于电子废弃物具有危害性和潜在价值性双重的特点,如果对其处置不当,既会对环境产生巨大的危害,还会造成大量不可再生资源的浪费.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电子产品生产国和消费国,面临着更加严重的电子废弃物问题,而目前我国电子废弃物管理方面的立法尚不完善.国外关于电子废弃物管理方面的立法较为完善,可操作性强,在立法技术上、立法内容上具有较高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5.
我国水资源在时间和空间上分布严重失衡,水污染和破坏事件时有发生,导致我国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形势极为严峻。水权交易制度契合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能够有效改善水资源供求关系。我国水权交易实践存在已久,但我国水权交易理论和相关法律制度还不完善。本文详细阐述水权和水权交易的基本理论,分析我国水权交易制度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简述国外水权交易制度及对我国的经验启示,结合我国具体国情,提出完善我国水权交易制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当前我国犯罪率居高不下与司法资源相对短缺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包括认罪轻案办理程序在内的刑事简易程序无疑是提升诉讼效率的最有效措施.目前我国刑事简易程序制度在立法和司法实践中都存在着严重缺陷,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势下刑事审判的需要.建立起多层次的刑事简易程序体系,赋予被告人启动简易程序的权利,建立快速移送程序以及赋予检察机关充...  相似文献   

17.
立法是社会资源和社会财富分配的重要手段 ,法的实体正义首先需要法律创制过程的一系列程序规则来保障 ,法律创新的程序价值与法律实施的程序价值同样重要。我国当前的立法特别是地方立法过程 ,并没有使程序的参与价值、合意价值、理性价值和道义价值得以充分发挥。揭示并分析这些问题 ,对于完善立法制度 ,实现立法过程的程序价值 ,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8.
我国法院调解制度的困惑与出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低成本 ,高效率著称的法院调解制度是消除诉讼迟延、节约诉讼资源、实现公平正义的一剂良方。无论在东方还是在西方 ,它都有着广阔的生长空间。本文从分析我国现行法院调解制度的历史沿革和立法现状入手 ,综合比较了其他一些国家的相关制度 ,指出了我国法院调解制度的不足 ,并针对症结提出了完善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沿着股东派生诉讼制度的历史脉络,展现其产生的背景,由此,在我国确立股东派生诉讼制度有着积极意义,但在立法和实践中还存在困境,围绕如何实现有效监督与防止滥诉的平衡,借鉴相关立法例,结合我国的本土资源,使股东派生诉讼制度能够保护中小股东利益,进而完善我国的公司治理结构.  相似文献   

20.
地方立法是我国立法的重要内容,我国地方立法存在缺乏必要性、具体性、越权严重、冲突广泛、操作性差等问题;这些问题导致大量立法资源被浪费,不利于法的价值的实现、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法律作用的实现,法律适用无所适从、地方保护主义合法化。地方立法存在问题的原因主要是地方立法目的不当、立法主体立法技术的欠缺、地方立法主体观念滞后、立法依据不明、相应的国家机关怠于履行立法监督职责。解决地方立法问题的出路在于端正立法目的、更新立法观念、实行立法专业化、明确地方立法依据、强化立法监督责任,建立地方立法“良法”标准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