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建设服务型政府背景下,移动政务凭借有效提高行政效率、加强政府与公众良性互动、降低行政成本等优势接替传统电子政务,作为现代信息服务型政府为公众提供公共服务的新途径应运而生。当前我国移动政务面临轻视软件服务、发展不均衡、法制建设空白等诸多问题。未来我国移动政务从公众、政府、技术视角表现为:为公众提供信息内容丰富、更具人性化且资费低、互动性强的服务;重塑政府管理服务理念,提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推动移动政务立法建设,设置专门机构和培育专业人才;研发创新网络技术,为移动政务提供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2.
移动政务是政府以无线网络为渠道,以移动终端为载体,为公众提供服务的一种新型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模式。官僚主义是官本位社会中形成的一种低效率的行为作风。移动政务下信息实时传递、全天候政府、智能政府建设挤压了官僚主义的生存空间。移动信息网络技术及相应的组织变革技术,在移动政务中的深度结合及合理运用,构架了去除官僚主义的平台和可能,展现出技术改变社会的图景。  相似文献   

3.
移动政务关键成功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日益成熟,提供基于移动通信平台的移动政务服务成为提高政府服务与管理水平的有效途径,移动政务系统的关键成功因素成为各国政府关注的关键问题.本文总结了移动政务的整体框架.提出了移动政务系统的四大关键成功因素:成熟的通讯技术应用水平、合适的移动政务应用服务、市民的信任和参与、系统的双向互动能力.并通过对广州市成功的移动政务案例对这四个关键成功因素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分析.  相似文献   

4.
电子政务环境下移动政务发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移动电话、掌上电脑等移动设备的普及率增加,3G在中国的推广,移动政务已经成为未来电子政务的发展趋势。本文基于相关利益人分析,认为政府、运营商和公众存在博弈,具有一定直接和间接的相互作用和利益,实现公共价值最大化,获得产业利益。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分析了移动政务发展中的阻力,提出以点带面,以中心带动周边,建设无线信号发射设施;通过各种媒体加大移动政务宣传力度;增开服务;完善身份验证和相关法律法规;加强信息技术教育和培训;增加人性化服务,控制成本等建议。  相似文献   

5.
随着无线网络和移动通讯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政府开始了由传统的电子政务向移动政务的转变,移动政务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移动政务在电子政务的基础上,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使随时随地进行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成为可能。如何基于这样的时代背景来推动移动政务的发展将成为新的研究热点。本文立足于分析我国在推动移动政务发展过程中暴露出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改进建议,以实现移动政务的健康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6.
办好政务服务中心是规范化服务型政府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深化行政体制改革、提升政府管理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成都市政府政务服务中心于2003年11月开始筹建,2004年2月23日正式对外开展服务.政务服务中心选址在城区中心地带的草市街2号,中心大厅建筑面积为14000平方米,1楼和5楼为敞开式办证服务大厅,6楼和7楼设有多个会议厅、招标厅和办公区.目前,进入政务服务中心设立窗口的市级行政部门为44个,150名窗口工作人员由各部门选派.379项行政审批事项及公共服务事项纳入政务服务中心集中公开受理.与此同时,还将面向社会公众服务的"国土办证大厅"、"社会保险业务大厅"、"房产交易办证大厅"、"机动车辆服务大厅"、"公安办证大厅",确定为政务服务中心的分中心,纳入统一的规范管理和日常监督.  相似文献   

7.
政务诚信是服务型政府的规范性要求和必然表现。政务诚信必然要求政务行政活动要公正诚心、无偏无私,是规范政府行为的重要力量,也是优化政府形象、赢得民众信任、改善政府行政服务质量的重要基础,更是构建服务型政府的政务服务意识、公众参与意识、法治意识的重要因素。当前,诚信价值失衡、政务手段失信、政府内部诚信问题都与服务型政府紧密相关。因此,需要树立"服务导向"的诚信价值、推动政务诚信法制化、夯实政府内部诚信以契合服务型政府的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8.
作为一种信息技术,移动信息网络技术及相应的组织变革技术,在移动政务中的深度结合与合理运用,构架了去除官僚主义的平台和可能,展现出技术改变社会的图景。本文通过移动政务的特性以及移动政务下的信息实时传递、全天候政府、智能政府的建设,来阐释移动政务去除官僚主义的过程机理,从而展示出技术在改变着社会。  相似文献   

9.
实施电子政务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重要切入点,必须明确服务型政府建设的特征,正确理解电子政务对建设服务型政府的作用,并从改变传统行政观念、转变政府职能、重建组织结构、优化政府业务流程、推进协同政务、提高网站服务功能、完善公共服务优质供给的程序性制度、加强公共服务理论研究等几方面综合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  相似文献   

10.
建设服务型政府是我国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的必然趋势和主要方向,只有全面创新政府的管理理念,才能为创新中国政府的管理体制、管理行为、管理方法和管理技术提供正确的价值导向和巨大的创新动力.服务型政府管理理念的创新主要体现在公众导向理念、政府服务理念、有限政府理念、公共服务理念、效能政府理念和适度规制理念等方面.  相似文献   

11.
建设服务型政府是当前中国政务建设的重点所在,也是继新公共管理理论之后新公共服务理论的价值诉求。服务型政府的价值取向和建构路径与各国国情、行政生态环境息息相关。我国政府的发展,必须从公共服务意识、公共服务目标、公共服务能力、公共服务方式、公共服务保障、公共服务评估等六个方面努力,这样才能把我们的政府建设成为真正的服务型政府。  相似文献   

12.
通过分析借鉴政务微博在中国火热发展的原因、优势以及风险,结合政府开发电子政务的特点和困难,从用户需求的角度出发,把政务微博的管理方式扩展到其他政府公共服务中,分析了政府利用第三方技术或服务进行电子政务运营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使电子政务的公共服务能力不局限于政府门户网站,从而充分发挥第三方企事业单位对政府公共服务的促进作用,降低政府部门电子政务建设的难度和复杂性,在政府部门对电子政务进行开发或改进的过程中,提供一种理论指导或建议。  相似文献   

13.
政务公开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基础,是实现行政法治、行政民主的前提。本文从行政学视角、以四川省巴中市白庙乡为例,分析了目前我国基层政府政务公开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建立上下互动机制、健全法律制度保障、完善监督体系、培育公民社会等政府政务公开完善途径。  相似文献   

14.
政府回应力是现代公共行政的显著特征之一,具体表现为政府能对社会及其公众的利益诉求作出及时和有效的回应。政府回应力的提升是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的前提。提升政府回应力的路径选择:逐步提高公务员素质;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强化制度与机制建设;强化政务公开和共享;推进公民的有效参与;强化政府绩效评估和行政问责制。  相似文献   

15.
新公共服务是一种全新的公共行政理论与实践模式,它为政务服务中心的建设提供了一个重要的理论平台和全新的视角。本文概述了新公共服务理论的基本思想,并着重从新公共服务理论的核心思想讨论其对建设政务服务中心的实践意义,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建设政务服务中心的措施,目的是促进政务服务中心提高工作效率,提供高效、透明的服务。  相似文献   

16.
服务型政府意味着政府不仅要提供有效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而且要通过制度安排保障政府成为真正的社会公仆,成为与管制型政府相对的一种新的政府形态。对服务型政府的评价,最终还是要看公众是否满意。通过民调来准确显示民意,保障公民的表达权和评价权,不仅是服务型政府建设的题中之义,也是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可行途径。基于对中国32个城市公共服务的公众满意度的大规模调研,可以发现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是打造服务型政府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7.
地方利益冲突已是我国社会矛盾的一大焦点。建设好地方服务型政府,有效化解地方利益矛盾是加强社会管理创新,实现社会和谐稳定的理性选择,是我国政府转型的重要价值取向。目前我国地方服务型政府构建面临诸多困境:"服务为民"理念缺失;公共服务市场化滞后,公共服务供给效率偏低;政府部门利益与社会公共利益不协调;政府绩效管理评估机制不健全等。重塑"公民本位"、"服务为民"服务理念;推进公共服务市场化改革,提升地方政府服务供给水平;健全公民有序参与机制,防止公共权力异化;健全地方政府绩效评估机制;实现"政府本位"回归"社会本位";提高公务员综合素质,建立地方服务型机关等是建设地方服务型政府的基本发展理路。  相似文献   

18.
服务型政府的构建,需要创新管理理念,搭建公共服务供给的平台。电子政务的发展为实现政府公共服务的供给提供了现实途径,也为公众参与提供了广阔的前景。推进公众参与是构建服务型电子政务的重要环节,它是政府合法性的重要来源,也是民主政府的必然要求。先进的技术单独并不能改善政府与公众之间的沟通,也不能促进信息的可用性,只有关注公众参与的服务型电子政务,才是真正有价值的。  相似文献   

19.
建设服务型政府,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是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实践中始终追求的政府管理境界。服务型政府体现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根本宗旨,体现了人民政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性质。建设服务型政府是政府管理模式创新的重要目标;明确服务型政府建设的基本要求与角色定位;服务型政府建设重塑着政府行为和政府形象。确保政府整体行为取向真正注重和强化公共服务;寓管理于服务,创新政府管理和服务方式。  相似文献   

20.
构建公众满意度导向的政务服务是"放管服"改革的重要内容。基于美国顾客满意度模型,结合政务服务的过程情境,构建了政务服务公众满意度模型;采用结构方程模型检验与分析发现:信息公开、公众期望和感知质量均显著正向影响公众满意度,公众满意度对公众抱怨与公众信任分别有显著的负向与正向影响;信息公开显著正向影响公众期望,公众期望显著正向影响感知质量,未有证据显示公众抱怨显著负向影响公众信任;感知质量对公众期望影响公众满意度有显著的中介作用。据此,提出了注重政务服务线下服务质量、平衡宣传承诺与服务能力、政务服务信息公开的便民化、以政务服务提升政府美誉度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