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南京市“绿色新村”建设,是以生态文明建设为轴心,以农村生态、经济、社会三方面优化集成为目标,实行城乡统筹,转变农业和农村发展方式,逐步提高农业生产力水平和农民生活质量,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南京模式,是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具体探索和尝试,是我市深入实施“绿色南京”战略的一项重要工程,也是实现“建设新南京,全面达小康”总体目标的现实要求。近年来,南京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构建农村绿色人居环境、发展农村绿色能源和发展农村绿色高效生态产业方面取得了很大成效,同时也面临观念、制度、资金和科技等因素的制约,为了全面深入地推进“绿色新村”建设,进一步理清今后一个时期的推进思路,课题组建议,统筹城乡规划管理、进一步强化“三农”投入力度、加强农业科技开发创新、提高绿色高效生态农业生产的专业化、规模化、标准化和市场化、构建农村环境污染防治的制度与机制、推进农村综合改革、突出培育新型农民。  相似文献   

2.
新农村小康建设的伟大实践,为每一位共产党员提供了施展才华的广阔舞台。特别是直接参与新农村小康工作队的同志,更应带着对农民和农村的深厚情感,在小康建设的实践中,努力发挥共产党员的先进性,为新农村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3.
韩国“新村运动”对我国新农村建设的启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南刚志 《理论前沿》2008,(10):31-32
韩国新村建设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经验,引发了我们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多方面的思考。包括:政府在新村运动中起主导作用;农民是新村运动的主角;重视培训农民;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加大对农村的财政投入。  相似文献   

4.
新农村建设是我国农村改革与发展进入的一个新阶段,需要更多尊重已有的改革基础和经验,谨慎对待国外的农村建设经验。针对近期掀起的学习韩国新村运动的热潮,本文分别从政府在农村建设中的角色与作用、农村建设目的的差异、农村建设组织方式与建设主体三个方面探讨了韩国新村运动的经验得失,并比较了中韩之间的异同,认为韩国经验在适用我国农村建设方面存在很大局限,不可照搬。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作出了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决定,提出以"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为宏伟目标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战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是统筹城乡发展和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基本途径,是缩小城乡差距、扩大农村市场需求的根本出路,是解决"三农"问题、全面建设小康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举措。"新农村"既是一个空间的地域概念,又是一个包括"新农民"在内的纵深化的立体概念。新农村建设不仅仅是新村建设,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在整个国民经济和现代化建设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因为没有农民的富裕,就没有整个国家富裕;没有农村的小康,也不可能有整个国家的小康。  相似文献   

7.
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2000年,我国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总体上的小康是一个发展不均衡的小康,是低标准的小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将缩小地区、城乡各阶层的差距,是一个共同富裕的小康,是一个高标准的小康。从生活水平总体上的小康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一项艰巨的任务,这个任务的完成,目标的实现关键在农村。  相似文献   

8.
农业是人类的生存之本。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始终是决定小康丽江、和谐丽江进程的关键性、全局性、根本性问题。农业基础不稳,国民经济不可能稳定;农村发展滞后,社会不可能全面进步;农民不富裕,全面小康不可能实现,整个社会就不可能和谐。建设丽江新农村,要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从现有条件出发,充分尊重自然、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律,做到有计划、有重点地稳步推进。  相似文献   

9.
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大战略。我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进入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重:要时期。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没有农业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现代化,没有农村繁荣稳定就没有全国繁荣稳定,没有农民全面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全面小康。三个“没有”,精辟概括了统筹城乡发展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0.
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思想是我国改革开放新时期理论和实践发展的产物,是邓小平小康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是我国今后一个时期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11.
一、小康概念及全面小康目标的提出。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同志曾用“小康”来描述中国的现代化。1979年12月6日,邓小平在会见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时说:“我们要实现四个现代化,是中国式的现代化……不是像你们那样的现代化概念,而是‘小康之家’。”1984年,他又进一步明确说:“所谓小康,就是到本世纪末,国民生产总值人均800美元”。1982年9月,党的十二大提出“小康”概念,并将其作为主要奋斗目标和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标志。1987年10月,党的十三大将实现小康列为“三步走”战略的第二步目标。1990年12月,党的十三届七中全会审议通过的《…  相似文献   

12.
公安机关要坚持与时俱进,维护安定团结的局面,为农村小康建设创造稳定的政治环境;要恪守实事求是,深化严打整治斗争,为农村小康建设创造良好的治安环境;要立足开拓创新,加快体制改革,为农村小康建设提供良好的政务环境;要着眼持续发展,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为农村小康建设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  相似文献   

13.
新村建设是推进农村小康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工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快推进农村居民住房相对集中的新村建设,对合肥市的新农村建设和全面小康社会构建,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我市农村的村庄、民房以及道路、饮用水等基础设施建设还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给予充分的关注和重视。推进新村建设,应当采取科学规划、依法推进、分类指导、整合资源、创新方法等途径。  相似文献   

14.
本文在概略介绍国内外关于小康标准问题或居民生活及福利水平评价标准的基础上 ,用人均GDP和农民人均纯收入指标考察了西部民族地区的小康建设进程 ,提出了加快小康建设进程的思路  相似文献   

15.
我国目前的小康是低水平、不全面、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奋斗目标是更高水平、更全面、发展比较均衡的小康。这就需要我们努力实现经济现代化、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完善社会再分配机制、弘扬社会主义人文精神、提高全社会的生活质量、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  相似文献   

16.
先进文化与农村小康建设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只有发展农村文化教育事业,转变农民的传统观念,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推广科学技术,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才能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实现小康目标.  相似文献   

17.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都离不开农村的发展,所以,中共中央关于“十一五”规划的建议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放在分项论述之首。但如何建设新农村,有必要在结合我国国情的前提下,参考其它国家和地区的成熟经验,统筹兼顾。其中,韩国的“新村运动”就是公认的发展农村的典范,值得我们借鉴。  相似文献   

18.
生态新村建设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相结合的特色载体,是实现"美丽广西·清洁乡村"活动长效性的理想模式。广西生态新村建设应制定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生态规划,发展集约、绿色、特色的生态产业,建设民主、公正、清明的生态政治,弘扬民族、包容、和谐的生态文化,构建天蓝、地绿、水净的生态环境,最终实现村民主体的全面自由发展。  相似文献   

19.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难点在农村,这是全国上下形成的共识。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没有农村的全面小康和现代化,也就没有整个国家的全面小康和现代化。十六届三中全会对于深化农村改革、完善农村经济体制等问题作了详细阐述,提出了一系列指导意见。实现农村的全面小康和现代化,关键是靠以村党组织为核心的农村基层组织。因此,必须充分认识和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性,按照  相似文献   

20.
我们的目标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没有民族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国真正意义上的小康,民族地区的发展状况如何对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建设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