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发展相对落后乡村是乡村振兴的主战场,也是社会变迁背景下复杂性治理的重要场域,多元共治是此类场域的理想治理模式。通过选取全国98位“第一书记”乡村治理典型案例,采取扎根理论研究方法,提炼出驱动型统合治理概念,用以阐释政党统合驱动乡村共治的实践机制及内在逻辑。具体而言,在乡村治理进程中,以“第一书记”为人格化代表的执政党运用包含赋权型统合、经营型统合和动员型统合三大实践机制在内的驱动型统合机制,激活了乡村的政治势能、经济动能和行动效能,形成了多元主体协同配合的共治格局。这体现了“政党驱动社会”的内在逻辑,意味着政党统合力与社会凝聚力之间是交融互促的双向驱动关系,由此共同构成了推进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持久动力。  相似文献   

2.
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是习近平总书记交给湖北的“必答题”。2021年,湖北省委出台《关于深入推进党建引领乡村治理促进乡村振兴的实施意见》。省委提出,湖北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最突出的短板在农村,最艰巨的任务在农村,最深厚的基础在农村,最大的潜力也在农村,迫切需要通过党建引领乡村治理来凝聚共识、汇聚力量。近日,全省党建引领乡村治理促进乡村振兴电视电话会议在汉召开。省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李荣灿强调,要强化党建引领,推进乡村治理,切实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促进乡村振兴的强大动能。党建引领乡村治理促进乡村振兴如何深入推进?怎样聚焦主题,抓住主线?重点有哪些,精准发力方向在哪?本刊特推出特别策划,解读相关会议精神,集中呈现公安、黄冈、大冶等地工作经验,供广大党务工作者及各基层党组织参考。  相似文献   

3.
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重点和难点,创新发展模式是推动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论文通过分析贵阳市开阳县高寨村“农村集体股份经济+其他经济主体”混合所有制集体经济发展模式,指出农村集体经济又快又好发展需要从强化党建引领、找准发展思路、创新发展方式、健全制度机制、整合资源要素等方面协同推进。  相似文献   

4.
党建引领乡村共治已成为社会发展和基层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键一环,但现实场景中出现了社会联动不足、党建悬浮、治理碎片化等困境,故而基层党组织如何发挥自主性来适应乡村共治需要成为关键的议题。本文基于集体行动、政治耦合、法团主义与赋能理论构建了“政社关系驱动→政治耦合过程→党建引领共治结果”的理论框架,并结合“五社联动”的多案例,阐释了案例中所呈现的“卷联式培育”逻辑。研究发现:(1)党领共治包括利益、权威、价值嵌入的政治耦合过程;(2)不同的政社关系和耦合方式衍生出党建引领下四种强弱配比的卷联—培育模式;(3)党建引领“五社联动”可以通过资源输入、组织赋权、话语宣传三条路径,卷联社会资源、培育主体能力、适应乡村共治。基层党组织遵循卷联式培育原理发挥自主性以适应乡村共治需求,不仅实现其自身与社会主体间的双向赋能,而且为化解乡村治理行政化、激励社区善治提供了有益的治理启示。  相似文献   

5.
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大背景下,乡村振兴战略与农村基层党建工作之间需要形成一套相互促进的新秩序。本课题通过分析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基层党建工作面临的新形势与挑战,着重从制度安排与权力配置、目标责任分解机制、项目牵动引领机制、党建经费保障机制、干部激励考核机制等方面提出创新当前农村基层党建工作机制的路径参考。  相似文献   

6.
湖北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最突出的短板在农村,最艰巨的任务在农村,最深厚的基础在农村,最大的潜力也在农村。农村的高质量发展,归根结底在于以党建引领乡村治理,促进乡村振兴。新的发展阶段,脱贫攻坚取得胜利后,“三农”工作重心,是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现乡村振兴这个目标,党建引领是“根”和“魂”,乡村治理是着力点、是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7.
村级党组织引领乡村治理共同体构建是有效提升乡村治理效能,助推乡村振兴和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战略之要。应着重从引领的内在本质、现实意义、实践路径等方面来理解如何引领构建乡村治理共同体。明确村级党组织与乡村治理共同体构建的关系,彰显其领导核心地位和初心使命,承继党领导乡村治理的经验,不断巩固好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以助推中国式乡村治理现代化。这不仅需要增强村级党组织引领乡村治理共同体构建的政治引领力、团结协同力和具体执行力,还需要形成常态化引领构建的保障机制,破解新时代乡村治理共同体建设的疑难杂症。  相似文献   

8.
乡村旅游作为乡村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载体。农村基层党组织引领乡村旅游发展,既是职责所在,也是现实所需。在引领乡村旅游发展上,农村基层党组织具有突出的政治领导优势、政策导向优势和人才集聚优势,也面临着自身建设不强、带动群众不力、能力素质不高等现实制约。农村基层党组织引领乡村旅游发展的实质就是党建工作与产业发展的深度融合,核心是从加强党的领导的高度,紧密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通过加强政治引领、优化组织设置、狠抓政策落实、注重培养能人、创新工作机制等,将基层党组织的政治领导有效嵌入乡村旅游发展之中,推进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9.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实现乡村振兴离不开党中央的顶层设计,需要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引领带动作用。文章采用政策文本的分析方法,以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的11个关于“三农”工作的一号文件为文本参考,通过对中央一号文件文本的研究,梳理出农村基层党建政策的实践逻辑和创新理论,找出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的“变”与“不变”,对新时代农村基层党建工作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思考。  相似文献   

10.
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当前,以贵州省兴仁县新寨村为例,实现乡村振兴战略难题主要体现在党建弱化、产业薄弱、人才凋零、生态破坏、乡俗变淡、生活贫困等方面,要实现乡村振兴,必须加强党建引领,大力实施脱贫攻坚战略,培育新产业,保护生态环境,重振乡风文明,从而实现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11.
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现代化是中国之治的特色和优势。已有研究分析视角以静态为主,基于变迁性视角呈现并解析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现代化“整体样貌”和“系统逻辑”的研究有待加强。结合“自主权”与“自主性”关系变迁,构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现代化的演进逻辑分析框架。江西省Z村的实践较为全面地呈现了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现代化进程中,自主权与自主性关系由二元失衡向一元失衡、二元均衡变迁的纹理和链条,表明分析框架具有一定的解释力和合理性。当前,地方政治引导和行政助推是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现代化的催化力量,也可能成为导引自主权与自主性关系失衡的诱发因子,促进自主权与自主性关系二元均衡的关键在于推动政治、行政、社会等多元力量的协同互构。  相似文献   

12.
纪芳 《地方治理研究》2024,(1):50-61+80
乡村振兴是我国现代化发展的一项重要战略,应坚持可持续性发展思维。一些地方政府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主体,通过运动式治理推进乡村“强富美”建设,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但在有限财政约束下,地方政府难以通过制度化方式承担高标准乡村建设的成本,负债建设成为地方政府的重要应对策略,由此形成乡村振兴中的透支型发展模式。对地方政府而言,透支型发展的优势不仅在于可以弥补资金不足,更在于可以扩大地方政府的制度外行动空间,其行为背后的深层次逻辑体现为地方政绩以及市场化导向乡村发展的双重逻辑。作为地方政府的策略性发展行为,透支型发展隐含着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乡村发展悬浮、乡村社会管理成本增加等风险。应警惕地方政府主导下的乡村振兴透支型发展策略取向,回归乡村振兴的战略定位,稳慎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有效实施。  相似文献   

13.
峨边彝族自治县坚定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坚持“奋力建设民族地区中国式现代化先行区”发展定位,明确“党建引领、三区联动、城乡融合、全面振兴”发展思路。坚定以党的二十大精神统揽峨边工作全局、担当民族地区中国式现代化先行使命;聚力三区联动,优化城乡发展空间布局;聚焦重点任务,城乡融合高质量发展;健全现代治理体系,推进县域全面振兴;持之以恒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筑牢党建引领政治保障,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好惠及彝汉群众。  相似文献   

14.
振兴乡村,关键在人,关键在人才。利川市聚焦乡村振兴,以党建引领加快推进组织振兴和人才振兴,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利川提供坚强组织保证和人才支撑。选优配强乡村振兴“三支队伍”。支部强不强,关键看头羊。利川市抓住乡镇(街道)换届契机,在全市选拔年富力强,懂农村、知基层,忠诚担当干净的“三农”干部队伍。  相似文献   

15.
党建引领下的“枫桥式”基层治理,既是加强党对基层全面领导的重要方式,也是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抓手,还是保持基层活力与秩序平衡的重要切入点。井研县党建引领“枫桥式”基层治理,是继承推广“枫桥经验”的典型,又形成了具有鲜明时代特征和井研特色的基层治理样本。新形势下推进党建引领的“枫桥式”基层治理,必须发挥引领作用,聚焦突出问题,依托各级载体,提升智治水平,坚持法治保障。  相似文献   

16.
新时代党建引领乡村治理创新的路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将制度优势更好地转化为治理效能,既是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也是一个重大的现实问题。党建引领乡村治理是实现制度优势向治理效能转化相关领域的一个重要体现。改革开放40年的发展,乡村治理面临社会阶层分化、治理主体缺位、党组织建设不完善等困境,进一步提升乡村治理效能迫在眉睫。理论分析基层党建与乡村治理的逻辑机理,发现:党的领导是乡村治理的领导核心、党的建设是乡村振兴进程中的坚强堡垒、创新基层治理是巩固党的执政根基的客观要求。新时代提升乡村治理效能必须坚持以党建为引领、以基层为主体、以人民为中心、以问题为导向、以创新为手段、以制度为保障,构建乡村治理新格局。  相似文献   

17.
作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重大举措的乡村振兴战略,在基层实践中衍生出具有失范性、损害性、辐射性和隐蔽性的偏差现象。这主要表现为注重概念创造忽视务实行动、注重典型塑造忽视均衡发展、注重行政推动忽视内源式发展、注重短期绩效忽视可持续发展。基于“制度—环境—个体”分析框架研究发现,结构张力和软约束所构成的制度压力、府际竞争和联合避责而形成的交互影响、责任稀释和政绩竞赛所产生的行为偏好耦合于基层政府,形成驱动其偏差行为的机会场域和压力场域,促使其在乡村振兴进程中主动或者被动实施偏差行为。规避乡村振兴偏差行为,需更加注重以系统思维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以组织协同优化基层治理体系、以容错机制促进干部积极作为。  相似文献   

18.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农业农村的现代化核心关键还要靠科技创新,靠科技进步。新时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以新思想为引领,加强理论学习,强化理论武装;立足农业科技创新,把握核心技术;以科技创新助力乡村振兴发展。  相似文献   

19.
党建引领是中国基层治理现代化的重要特色,也是其得以实现的关键保障。从价值共创理论视角来看,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实质是把众多分散的行动者整合进一个开放稳定的基层治理生态系统,共同创造可共享的价值。在当前基层治理过程中,各地深入推进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形成了网格党建、红色物业、党群服务中心、党建联建、党群志愿服务等主要实践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化解了基层治理困境,展现出了价值共创的效应。展望未来,应当朝着“可持续的价值共创”目标,从“情境—平台—手段”三个方面入手持续建设基层治理生态系统,即以总体性价值塑造共同价值观念,以建设性空间制造交往基础设施,以治理型组织构造能动资源体系,进而支撑基层治理现代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中国现代化以来形成的农业、农民和农村问题(三农问题)的总体方案,是新时代指导乡村发展的指南。乡村振兴战略实现了从"农村改革"到"乡村发展"的主题转换。产业振兴、乡村文化复兴、农民社会保障和农业生态建设是乡村振兴的主题。内生动力和外部动力构成乡村振兴战略的动力机制。学界普遍认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需要在体制机制创新、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产业融合发展及城乡一体化发展等四个方面着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