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均势是19世纪欧洲国际关系的基本特征;均势外交是当时欧洲列强用以争夺霸权的重要手段。在近代黑海海峡问题中,列强亦广泛地运用均势原则,以实现它们的扩张利益。海峡地区的均势是近代欧洲均势外交的一个典型。本文将对海峡地区均势的形成及其发展过程进行探讨。一均势起源于对抗。海峡地区均势就是在欧洲列强利益冲突和军事对抗中产生的。海峡问题是东方问题的焦点,它集中地体现了列强在近东的利益。从18世纪晚期起,列强  相似文献   

2.
1871年德国统一后,欧洲进入了俾斯麦主导的均势时期。依靠秘密条约、不断的谋略以及高度的不诚实为手段,俾斯麦成功地使欧洲各大国相互牵制。其中,第一次地中海协定便是俾斯麦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环,由此最终形成了英奥意三国在地中海和近东联合抵制法俄的局面。它不仅挽救了俾斯麦结盟体系,而且维持了欧洲的和平。本文旨在分析俾斯麦促成第一次地中海协定过程中的作用及其外交思路。  相似文献   

3.
均势理论是国际政治理论中最古老、最持久、最有争议的理论之一。早在1713年“势力均衡”的概念就被正式写进了《乌得勒支和约》。此后,均势更是成为18至19世纪欧洲占绝对主流的国际关系理论。尽管20世纪初由于一战的爆发,人们对均势理论的攻击颇多,然而不论是一战与二战期间,还是冷战的40多年,均势战略依然在发挥作用。均势作为国际关系理论的一个重要范畴,虽然人们对其褒贬不一,但它在国际关系中的作用一直延续不断。有人认为随  相似文献   

4.
在世界近代史上,均势原则长期指导着欧洲国际关系的实践。从七年战争(1756—1763年)到欧洲1848年革命,在欧洲是英、法、俄、普、奥五强争霸时期,它们都把均势作为对外政策的基本原则,力图阻止任何大国称霸欧洲,竭力置身于均势的枢纽  相似文献   

5.
目前关于近代欧洲为何保持分裂而秦国最终统一中国的研究主要是从制衡是否发挥作用的角度出发,逻辑上陷入了欧洲历史经验的窠臼。实际上,国际体系在面对修正主义行为时,往往存在四种反应:被动的经典制衡、主动的先发制人、被动的绥靖、主动的"竞相扩张"。前两种"均势逻辑"有助于维持体系的稳定与权势的分散,而后两种"反均势逻辑"则会导致体系的动荡与权势的集中。"反均势逻辑"在体系层面为国家不受制衡的扩张提供了可能,那些能够屡次抓住"反均势逻辑"提供的战略机遇并有充沛的军事动能以快速改变体系中权势分布的国家,就有可能逐步积累权势,最终"倾覆均势"甚至建立"普遍帝国"。秦国的"倾覆均势"正是上述逻辑的典型案例。"竞相扩张"为秦国提供了不受制衡的扩张机会,秦国凭借无可匹敌的战略军事能力在短暂的机会窗口里屡次发动战略决战,根本性地摧毁了战国的均势体系,最终一统天下。"反均势逻辑"这一战略机理对于理解国际体系的嬗变乃至当今的大国竞争态势都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6.
焦世新于《现代国际关系》2006年第8期发表《“软均势论”及其实质》一文,介绍了“软均势论”的由来和内容。2003年伊拉克战争之前,除俄罗斯和中国外,法、德等美国的欧洲盟国也纷纷采取外交行动,试图阻止美国发动那场战争。有学者由此认为世界上出现了“软均势”。认为它反映了世界形势的变化,也是对美国单边主义的批评;并指出它具有合理性的一面,  相似文献   

7.
均势既是国家的一种对外政策和对外行为,又是国际体系的一种运行状态和存在形式。几个世纪以来,英国将均势政策视为一种"金科玉律"或国际政治铁律,有着深刻和复杂的根源。在近现代欧洲国际政治中,面对欧洲大陆一系列统治者屡次掀起的追求霸权的狂潮,作为欧洲大陆外缘海岛国家的英国,基于自身的利益考量,采取均势外交政策,制衡和打击霸权追求者成为英国在此期间经久不息和坚持不懈的政策与行动。  相似文献   

8.
均势可以从主客观的不同角度划分为均势政策和均势体系两个层次。因为均势体系存在着均势结构的不稳定性、意识形态的多元性和集体行动的困境,所以均势体系是稀缺的。均势政策的稀缺性则来源于单位成员的非均势主观目的,它使均势政策成为了国家争霸的临时性工具。这些限制性因素大大减少了均势体系建立的可能性,让事实中的均势变得稀缺。  相似文献   

9.
戴颖  赵通 《外交评论》2007,(1):109-111
均势理论是国际政治理论中的重要理论,对现代国家的外交实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那么,他们采取均势政策的成功和失败的经验有哪些?经典均势理论在二战之后继续发展,在现有的国际环境下,均势理论是否还能解释中国的外交现象呢?为此,2006年12月2日,清华大学国际问题研究所召开了“均势理论与中国外交”第三届北京市国际关系专业研究生学术论坛。来自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外交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芝加哥大学以及北京地区其他高校国际关系专业的学者和研究生应邀参加了此次论坛。本次学术论坛的三大主题是“经典均势理论与实践”、“均势理论新发展”和“均势理论与中国外交”,与会师生就这三个主题展开了深入的讨论。  相似文献   

10.
均势战略及其理论研究在当代国际社会仍具有重要的价值和地位。"均势"这一国际关系术语中的重要名词,是人们借以描述国际社会的特定状态与运行规律,被众多国际关系学者看作是国际社会从无序走向有序的必然归宿。均势与霸权、和平的相互关系中,中国基于均势现实如何作出战略选择等,都是我们值得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人事天地》2010,(21):30-30
斯堪的纳维亚航空公司曾有一段时期想在准点飞行方面成为欧洲第一,该公司的总经理简·卡尔岑不知该从哪里着手。他四处寻找,最后发现了一家公司,认为由他们负责这件事情是最适合不过了。于是,卡尔岑找到这个公司的负责人,对他说:"我们想在准点飞行方面成为全欧洲第  相似文献   

12.
冷战结束后,亚太地区的形势随着两极格局的瓦解而变化,新的力量平衡正在形成。美国是亚太地区最重要的国家,企图在新的地区均势中充当平衡国。然而,美国与亚太地区其他力量相互对比的变化,该地区现存力量结构中的不确定因素,以及新的均势体系与传统的均势体系之间的差别,都对美国的这一企图构成了障碍  相似文献   

13.
维也纳体系维持了欧洲有史以来最持久的和平。它是在英、奥两个主导大国的推动下,通过协调大国矛盾,在寻求各国共识的基础上构建形成的均势体系。维也纳体系存在时间虽然不长,但是它却给国际社会留下了宝贵的历史遗产。在维也纳体系框架下,通过大国协调达成的主权国家之间具体划界原则、多边国际会议制度以及对欧洲集体安全机制的探索、对研究国际合作等问题都具有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均势战略是主权国家有意识地推行的一种维持或改变力量对比状况的战略或政策原则。其在不同时期的实施过程中表现了与其时代背景相适应的鲜明特点。均势战略的作用及其本身也具有缺陷和弊端。  相似文献   

15.
关于“罪”的人性学说及以此为基础的救赎史学是尼布尔基督教现实主义思想的基础,他认为罪来自人的本性自由及其对自身有限性的超越,这种超越导致了创造与毁灭的并存,而它贯穿于世界历史之中.罪的主要表现形式是骄傲,因为正义只能通过均势来实现.世俗世界的道德不可避免具有相对性,只有上帝之爱才能克服这种相对性.  相似文献   

16.
湛蓝的天空,静谧的草坪,枝叶繁茂的树木和花朵,华美繁复的巴洛可式建筑,一座又一座古堡,这个“千堡之国”就是袖珍国度卢森堡。她被誉为“欧洲最美丽的露台”。超过三分之一的面积是森林,也被誉为欧洲的“绿色心脏”。卢森堡全名为卢  相似文献   

17.
冯凯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1,(10):188-189,192
均势策略是美国为维护和巩固其世界霸权地位、对同盟国、敌对国或潜在的挑战国通常采用的策略,其具体策略主要包括均势外交、矛盾外交和可控的矛盾外交。这些具体手段在美国对华外交以及美国在中东地区的巴以问题的政策上得到了充分体现。  相似文献   

18.
论均势战略     
均势战略是近代才真正出现的战略理论和战略实践.西方战略学界有一种把均势作为维护和平的最佳方法的倾向,主张通过自助、结盟、地缘均衡、军备扩张甚至诉渚战争来建立与维护大国间的均势.信息的不完全性、决策的主观性和力量系统的复杂性,大国争霸的本质和强权政治的逻辑,是西方均势战略的主要不足.建立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的新型均势战略,是我国战略学界的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9.
均势理论是国际关系史上的重要理论之一。它在近现代国际关系的实践中的作用十分显著,对社会主义国家的对外政策也有一定影响。冷战结束后,均势演变愈来愈依赖于多极化而存在,均势的作用也由于冷战后历史条件的变迁,有的延续至今,有的正处于新的演变过程中。“三角”关系作为均势的典型被当作大国的战略加以运用。面对冷战后的世界格局,以新的视角来研究均势问题,将有助于推进我国国际关系理论与实践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全面理解蒂利的理论,应该结合他一生关注的三大问题,即民族国家、抗争政治与民主化。蒂利认为,战争导致了欧洲民族国家的形成,欧洲各地强制和资本发育状况的差异造就了三种迥然有别的国家形成轨迹。20世纪五六十年代至20世纪90年代中期,蒂利在研究政治抗争时,均强调宏观背景的影响。此后,他提出了抗争政治理论。蒂利晚年将民主纳入到抗争政治的研究框架之中,提出民主是大众政治抗争的意外结晶。在思考欧洲民族国家的形成历程时,就暗含了他对民主起源的思考。在研究这三大问题的过程中,其关注视野又从重视宏观历史转向了强调微观机制。究其原因,这与美国社会科学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的发展紧密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