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时期监狱民警行为规范化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时期 ,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不断发展和完善 ,对监狱民警行为规范化的时代文明性和法定性赋予了新的内涵 ,因而 ,监狱民警就必须以其规范的执法行为对监狱和罪犯进行科学管理、文明施教。这不仅体现在执法当中 ,更体现在对罪犯的教育、改造和管理当中。监狱民警行为的规范化对矫治罪犯行为和促进罪犯行为的规范化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监狱劳教警察的职业倦怠是由三类压力和相关机制造成的。在短期内不能够改变监狱劳教管理制度的情况下,克服监狱劳教警察的职业倦怠,只能对监狱劳教警察的心理进行调节,培养和塑造完善的职业角色。主要包括:加强角色学习,提高监狱劳教警察职业角色的认知水平;加强角色训练,提高监狱劳教警察多种角色互动切换的能力;积极参与职业实践,强化监狱劳教警察角色信念;掌握角色技巧,塑造自主性强的角色自我。  相似文献   

3.
当前新形势下随着暴力型罪犯、带有黑社会性质的罪犯、邪教类罪犯的不断增加,狱内在押犯构成日益复杂,而作为执法者的监狱人民警察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罪犯袭击警察的事件时有发生,进一步加强警察的防卫意识和能力十分重要,本文就提高警察的防卫意识和能力提出一些粗略的观点。  相似文献   

4.
监狱警察权力是监狱警察为实现国家意志,组织管理囚犯在实现刑罚执行目标的过程中对囚犯理念、行为的影响力和控制力。监狱警察权力场域是其主体争夺支配性资源和价值评价话语权的空间场所。当下监狱警察"改造"话语霸权在表征现代行刑理性精神的同时,也遮蔽了监狱警察权力不断扩张的问题、意识形态权的单向度问题和权力私人化的问题。监狱警察权力去蔽的空间和权力制约的空间,应当是当下监狱警察权力自主建构的主要场域。  相似文献   

5.
监狱民警人际沟通状况直接影响队伍稳定及监狱监管安全等问题,提高监狱民警的人际沟通能力有助于提升监狱工作科学化水平。文章拟从和谐监狱建设、监狱警察提升个人素质和总队培训服务三条对策着手,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理念,坚持综合施策,多措并举,内外兼顾,最大限度提高监狱警察人际沟通能力,掌握罪犯改造沟通艺术。  相似文献   

6.
减刑、假释是我国刑罚执行中对于罪犯改造成效的法律奖励,也是监狱在执行刑罚过程中的两大主要活动,对于激励罪犯改造、提高改造质量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对减刑、假释适用中的诟病历来已久,其复杂的原因中既有立法的缺陷,也有人为的操作不当。从当下社会管理制度与方式不断调整的态势来看,最大程度地化解社会矛盾,建立持续和解的社会秩序成为现阶段国家治理与社会发展的核心内容之一。遵循这一要求,必须改革监狱的行刑策略,以明确监狱及其警察的执法责任为核心,完善监狱执行程序,确保减刑、假释刑事法律与政策正确、有效地适用,以更好地使刑罚的法律与社会效益符合当前国家治理与社会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7.
随着罪犯人权保护意识的强化,监狱监禁设施与条件的改善,监狱人民警察文明执法意识的不断提高,监狱工作取得长足发展。但实践中,刑罚执行方式单一,惩罚力度弱化,罪犯对刑罚惩罚痛苦的体验不足,直接影响改造效果。惩罚并不等同于惩罚主义,也不等同于过度的惩罚或酷刑,而是根据罪责刑相适应的原则,让罪犯深刻感受犯罪需要付出的代价和成本。处理好惩罚与改造的关系,规范惩罚强度,才能实现预防重新犯罪的刑罚执行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罪犯因法律而产生,监狱因罪犯而存在.随着我国社会不断地向现代化社会演进,监狱也越来越多地倡导人文关怀,文明治监.从人文关怀的角度诠释罪犯、监狱、惩罚和改造等概念,必将带来监狱理念的全方位创新,推动监狱工作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9.
改善改造环境、营造改造氛围的真正内涵:监狱应当以人为本,在法律和监狱制度框架内,探索和实践一切有益于罪犯改造的方法和手段,促进改造质量的进一步提高。当前,迫切需要做好监狱警察职位分类、充分利用男监中的女警资源,确立罪犯的改造主体地位,切实保障罪犯人权。  相似文献   

10.
罪犯申诉权是指正在监狱服刑的罪犯对已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不服以及对监狱所实施的行政处罚不服,依法向有关机关、部门申诉理由,并提请重新处理的权利。罪犯申诉权可分为刑事申诉权和行政申诉权。罪犯申诉权保障具有法理、法律依据和现实依据。当下罪犯申诉权保障的制约瓶颈主要是:立法上不够完善,监狱干警不当的执法理念和行为影响罪犯申诉权的保障,罪犯中对待申诉权的两极化心理给罪犯申诉权保障造成困局,监狱高度封闭的环境致使外界对监狱狱务不了解,导致监督乏力。在新形势下要切实保障罪犯申诉权,要进一步建立健全罪犯申诉权保障的法律法规体系;增强执法理念,规范执法行为;注重分析、区分情况、区别对待;理顺与罪犯申诉权保障相关领域的关系,完善罪犯申诉权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11.
随着打黑除恶专项斗争的深入开展,监狱内关押的"涉黑"罪犯会越来越多,情况会越来越复杂。"涉黑"罪犯的纠合性、腐蚀性等特点给监狱管理工作造成一定的压力。有关方面应该从提高认识,明确责任,严格执法,创新管理,加强教育,加强队伍建设等方面着手,完善对"涉黑"罪犯的管理,化解风险,维持改造秩序的和谐稳定。  相似文献   

12.
健康中国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罪犯虽然被剥夺了人身自由,但其健康权仍然受到法律保护。当前我国罪犯医疗存在监狱医疗水平有限与罪犯医疗诉求无限、监狱医疗经费不足与罪犯医疗支出扩张、罪犯“病人角色”的超国民待遇与刑罚功能实现、罪犯医疗法律界定模糊与罪犯健康权意识提高等方面的冲突。行政逻辑与法治逻辑的张力、顶层设计对罪犯权利缺乏明确定位、监狱罪犯事务的无限兜底、罪犯及家属的趋利避害是导致这些困局的缘由。加强罪犯医疗法治化工作,切实关系罪犯的生命健康,关系我国监狱刑罚执行的公平正义,应从完善罪犯医疗相关法律规范,引入社会医疗资源,规范监狱医疗的执法程序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3.
论罪犯改造活动中的罪犯本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罪犯改造活动中,应该确立以罪犯为本位的观念。罪犯本位的提出,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符合罪犯思想转化规律,是对新中国监狱改造罪犯精神的提炼和升华,符合并引领行刑发展的进步趋势。反思以往的罪犯改造活动模式,是以监狱工作干警为本位,为改进这一模式,就应从以监狱工作干警为本位转为以罪犯为本位。在罪犯的权利与义务的关系上,确立权利本位的取向;根据罪犯在改造活动中的特点确立他们的主体地位;多向激励,重新点燃他们心灵之光;监狱工作干警要有较高的人文素质,尽快适应角色的转换。  相似文献   

14.
罪犯的脱逃行为是罪犯为了逃避刑罚处罚,逃避劳动改造,非法获得人身自由的一种手段,也是被关押罪犯的行为本能。这种行为既破坏了监狱改造机关的改造秩序,也给社会带来了极大的危害。因此,我国监管改造机关历来重视防逃工作,特别是在当前重新犯罪率不断上升,  相似文献   

15.
罪犯在服刑后期难管难教,出现一些不良心理和行为偏差,是目前监狱工作面临的一个 突出问题。缺乏激励和制约措施,指导思想不明,轻视罪犯后期改造,未设出监狱教育机构以及监 狱体制的根本制约是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  相似文献   

16.
监狱人民警察队伍专业化建设的理性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监狱警察专业化是维护监狱安全稳定、提高行刑效率和改造质量、实现司法公正的基本保障,也是推进社会主义监狱法治和现代化建设的内在要求。监狱警察队伍专业化建设的基本思路,旨在从新的视角调整监狱警察结构;在管理机制上有新的探索;在教育培训上有新的突破;在专业化分类上有新的拓展。  相似文献   

17.
监狱警察职业化是维护监狱安全稳定、提高行刑效率和改造质量、实现司法公正的基本保障,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内在要求。文章就监狱警察职业特质培养的基本内容、主要途径,职业化建设的法制保障作了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18.
改造与矫正是美国矫正机构行刑模式的主要内容。尽管美国与我国社会制度迥异,行刑模式也有区别,但其提高矫正工作人员职业化水平的做法和经验无疑值得我们借鉴和吸收。制约我国监狱警察职业化的因素主要是认识落后、法规保障不足、分类研究滞后。美国矫正工作人员建设在我国的本土化实现:建设监狱警察的职业制度体系;优化工作人员队伍,走特色的"精警之路";培养监狱警察共同的职业思维方式;优化监狱警察职业化建设的外部环境等等,都是我们不得不面临的课题。  相似文献   

19.
在全面依法治国的时代背景下,坚持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提高罪犯劳动报酬,科学规范,加强对罪犯劳动报酬的管理是监狱严格公正文明执法的应有之义,也是有效激励罪犯改恶自新、有效降低刑释人员再犯罪率和维护社会大局稳定的重要举措。坚持问题意识、社会视角和战略眼光,全面深刻认识罪犯劳动报酬的法定性,遵循罪犯劳动报酬的适度性,不仅有利于解决思想认识层面的问题,更是推动监狱惩罚改造职能全面实现的要旨。  相似文献   

20.
监狱警察职业心理健康现状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监狱警察是指在监狱工作机关从事刑罚执行、实施惩罚和改造罪犯的人民警察,他们既是执法者,又是管理者,也是教育者,正是由于这种特殊的社会角色,他们不得不面对单调、枯燥的工作内容,偏远、闭塞的工作场所,压抑、沉闷的工作环境,不近人情的工作制度等等。长期在这种状态下生活、工作,他们中的很多人都产生了各种各样的职业心理健康危机,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工作绩效、身心健康、生活满意指数。不能以社会认可的行为进行克服,致使紧张、焦虑、烦躁甚至抑郁等消极情绪体验,未得到及时有效的心理输导和宣泄,最终引发严重的心理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