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高校毕业生中的困难群体备受社会各界关注,政府、社会、高校、学生本人、家长应形成合力,应将特殊困难学生的就业当做高校毕业生工作的重点,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与指导。以人为本,加强个性化就业指导,有针对性的开展就业服务;掌握困难毕业生第一手资料,建立就业档案,与家长配合完成就业指导工作;强化大学生就业指导队伍的建设与课程设置;建立就业绿色通道,积极落实困难毕业生的就业帮扶政策。  相似文献   

2.
进入21世纪,我国伴随着高校的扩招,学生人数的增加,就业压力的增大,而社会所能提供的就业岗位总量没有变化的情况下,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日渐突出,因此,职业指导在促进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中的作用和重要性也越来越明显,尤其是对于高职院校中就业困难群体进行有针对性的职业指导工作是十分有必要的。本文以高职院校学生中就业困难群体为中心,通过对高职院校学生就业现状的研究和分析,指出职业指导在促进就业困难群体就业工作中的作用和重要性,阐述了如何以职业为导向,促进学生就业质量,切实解决当今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人事天地》2009,(18):2-2
为推动各地进一步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和就业困难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帮扶工作,教育部办公厅日前专门下发《关于当前做好高校困难毕业生就业帮扶工作的通知》,明确提出四项工作举措,力促高校困难毕业生就业。这四项工作举措是:  相似文献   

4.
就业作为民生之本,已成为高校学生最关心的问题。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可以预计,近年我国毕业生就业形势异常严峻。而相当部分毕业生在求职择业的过程中难保会因为幼稚的冲动、盲目的激情、过分的自信或自卑而与就业良机失之交臂。针对高校中就业困难的毕业生这一特殊群体,笔者从求职择业心理的视角对他们所面临的问题及其形成的主观原因进行全面分析,进而对如何帮助毕业生进行就业困难的自我救赎做初步探析。  相似文献   

5.
近些年,广西高校毕业生人数急剧增长,受当前经济形势发展变化的影响,就业形势日益严峻。为了解广西近年来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基本情况,分析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及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对策,广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组织专门力量开展高校毕业生就业课题研究。  相似文献   

6.
《人事天地》2009,(35):15-15
百色市计划在市直部门公开招聘20个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到公益性岗位就业。 一、招聘对象和报考条件 (一)招聘对象为百色籍符合公益性岗位的困难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和市直未就业高校毕业生。  相似文献   

7.
李林 《人事天地》2011,(6):34-35
近年来,高校毕业生就业成为社会关注的问题,政府和有关各方采取了许多措施提高高校毕业生就业率,并取得了一些成效。但由于各种原因,高校毕业生就业还面临着不少困难。通过分析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一些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结合各地的实践经验,笔者认为,要进一步提高高校毕业生就业率,应该从提高就业信息的有效性、提高就业素质的匹配性和提高就业观念的务实性等方面下功夫。  相似文献   

8.
《人事天地》2010,(34):50-53
近些年,广西高校毕业生人数急剧增长,受当前经济形势发展变化的影响,就业形势日益严峻。为了解广西近年来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基本情况,分析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及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对策,广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组织专门力量开展高校毕业生就业课题研究。  相似文献   

9.
《人事天地》2010,(25):4-4
8月17日,人社部发布“关于开展2010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月活动的通知”,推出2010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月,服务2010届以及历届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各类基层就业项目服务期满高校毕业生,重点是长期失业毕业生、零就业家庭毕业生、家庭困难毕业生。对就业特别困难的毕业生,将大力开发适合的公益性岗位,进行托底安置。  相似文献   

10.
本刊讯(通讯员陆江)今年以来,广西壮族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多渠道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确保高校毕业生就业水平不降低.据统计, 2017年第一季度全区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机构共举办高校毕业生现场和网络招聘会近50场,提供毕业生就业岗位超过11万个.为3000名高校毕业生提供就业、创业能力提升及岗位技能培训.为116名困难毕业生提供就业帮扶(实现就业70人,公益性岗位安置19人).全区446家就业见习基地累计提供毕业生就业见习岗位3000个,发放见习补贴145万元.帮扶全区离校未就业毕业生68830人实现就业,使2016届离校未就业毕业生就业率达93.88%,同比增长2.85%.  相似文献   

11.
女大学生作为就业市场中知识女性阶层的主导群体,在就业过程中往往无法避免用人单位的性别偏好,遭遇性别不平等待遇。目前,我国整体严峻的就业形势使得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显得更为突出。女性的就业环境在一定意义上反映出女性的社会地位以及社会对女性的尊重程度。社会性别这个概念为女性就业问题的研究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2.
“流动知青”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社会弱势群体,但由于某些现存社会制度内含的针对某些社会群体的社会歧视,该群体具有社会弱势群体的某些特征。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目前尚处于边缘状态的“流动知青”将成为未来青年就业群体中的主流群体。中央政府应尽早着手建立不分城乡、不分区域、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3.
对退役运动员的就业保障和安置面临一定的政策和法律困境。对退役运动员就业保障的研究,首先应着眼于基于什么样的法理和法律根据来保障其就业。实际上,退役运动员的现实状况,符合《就业促进法》中特殊就业人群的外观,在法理上也能够解释。以退役运动员作为特殊就业人群的法律地位所作的制度设计和保障,才在法理上能立足、在制度上有根由、在效力上有根据,并最终达到较好地保障退役运动员就业权之目标。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我院在解决学生就业问题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但实际效果并不明显。为实现我院学生的顺利就业,推动学院的长期发展,本课题组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找到了当前我院就业指导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根据调查结果及学院的实际情况提出具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5.
金融危机背景下高校就业指导体系构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我国高校就业指导体系存在的突出问题是:就业指导队伍专业性不强,就业指导工作体系比较封闭,就业指导理论研究相对滞后,就业指导工作实践存在功利性倾向,就业信息公共服务体系不完善。金融危机背景下高校就业指导体系构建,需要建立一支稳定的专家队伍,加强理论研究,完善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有效平台。  相似文献   

16.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深化公共就业政策改革是推动我国公共就业发展的必经之路。本文在注意力配置理论的基础上,以中央政府工作报告为主要研究材料,通过文本分析和扎根理论的研究方法,探究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公共就业政策的变革过程与驱动机制。研究发现,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在顶层设计上越来越重视公共就业问题;公共就业政策变革中经历了双轨制就业政策、市场化就业政策、积极的就业政策以及就业优先战略政策阶段,不同阶段政策措施发生了较大变化;其中经济发展形势、劳动力供给状况和党的执政理念是驱动公共就业政策变革的关键因素。未来中央政府应赋予地方政府更多的公共就业政策创新空间,各级政府在政策改革中应充分考虑党的执政理念、注重经济增长的就业弹性和人口质量红利的开发。  相似文献   

17.
"就业能力"论   总被引:115,自引:0,他引:115  
“就业能力”概念是根据大学生就业竞争市场提出来的 ,大学生的就业能力不再单纯指某一项技能、能力 ,而是学生多种能力的集合 ,是学习和综合素质的开发而获得的能够实现就业理想、满足社会需求、在社会生活中实现自身价值的本领。这一概念的提出 ,正体现了当前社会求才、大学生个人成才、高校育才多方面的特点和需要。这一概念有其充分的生存依据和发展空间 ,有其明确的目的和意义。  相似文献   

18.
女性农民工是农民工队伍中的弱者,其城市生存困境表现在其就业方式、职业层次、职业风险、社会地位、社交情感等多方面,解决这些问题的根本措施是要彻底改革城乡分割的社会结构,完善社会保障制度,规范劳动力市场,同时提高女性农民工的自身素质。  相似文献   

19.
当前,青少年群体的结构出现多元化,青少年的社会需求也出现多样化,给共青团工作带来严峻挑战。文章认为共青团组织在参与青少年事务管理的工作中,要在促进青少年学习成才、促进青少年就业创业、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等方面,为广大青少年提供切实可行的服务。  相似文献   

20.
Innovation and start-up has become the impulse of transition and upgrade of China’s industrial structure. The emergence of many start-ups will change the situation and the existing enterprises create new employment. In this way, the relation between start-ups and job creation could affect employment in the long run when industrial structures are adjusted. Empirical researches have proven that the effects of new firm formation on employment last for a long time. Serious competition has emerged between new firms and between new firms and old firms. Only highly innovative firms survive. The employment rate increases. This study reviews the theoretical and empirical researches on new firm formation and employment from home and abroad. And this study provides suggestions for policy-making on the issue of new-firm formation accelerating employment increas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