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长期以来,我国法学界关于经济法基础理论问题的争论,主要是围绕民法与经济法各自的调整对象展开的。由于这一问题涉及各自所主张的法律部门对社会经济活动的规范权,使得这一学术论争竟然一度引起了学派之间的情感对峙。《民法通则》颁布后,民法、经济法各自的调整范围以纵横之分大致确定,这一争论便沉寂了下来。但是,立法不能代替学术论争,认识上悬而未决的难题不能指望通过立法轻易化解。许多基本理论问题和迫切的现实问题,还有待进一步探索。本文仅就建立经济法律体系的理论问题浅谈一管之见。一、经济法与经济法体系时下关于经济…  相似文献   

2.
我国的民事立法时至今日尚无正式的成文法典,而只有一部《民法通则》和其他的单行法律、法规,《民法通则》中仅仅是涉及了一些物权的概念,并没有形成物权体系和统一的法理。这是中国民法法典化进程中的重大的缺陷。因此,制定物权法已成为中国民法法典化较为关键的一步。我国法学理论界的不少学者和实际部门的法律工作者对未来我国的物  相似文献   

3.
几种特殊肖像的法律保护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民法通则》第100条规定,公民享有肖像权。自《民法通则》颁布以来,因肖像权受侵犯而提起的诉讼日趋增多。由于我国现行民法关于肖像权的规定还比较原则,以前法学界对此又缺乏系统  相似文献   

4.
一九八六年六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并于一九八七年一月一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以下简称为《民法通则》)第一百二十条规定:“公民的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受到侵害的,有权要求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并可以要求赔偿损失。”“法人的名称权、名誉权、荣誉权受到侵害的,适用前款规定”。这是我国民事法规中有关精神损害赔偿方面的首次立法。《民法通则》施行八年来,我国民法界针对精神损害赔偿问题纷纷发表了不同的主张和见解。由于学理解释不一,尤其是在尚无有权解释  相似文献   

5.
浅谈质量     
质权作为一项重要的担保物权制度,自罗马法以来,各国民法例上均有规定,它对维护交易安全,保护债权人的合法权益,维持正常的社会经济秩序,促进市场经济的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在我国,由于传统的制约,加之受前苏联民法理论的影响,无论是理论上,还是立法上,质权制度均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1986年4月12日颁布并于1987年1月1日生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下称民法通则)仅规定了抵押权而无质权制度。“在我国不存在抵押权与质权的区别,凡以提供财产作担保的,不论该财产为动产、不动产或有价证券,也不论是否交付占有,一律称作抵押。”这种立法体制,如果说在经济体制改革初期还能适应社会经济的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我国民事立法工作取得了很大进展,继《婚姻法》、《经济合同法》、《商标法》、《专利法》、《继承法》、等单行民事法规之后,1986年4月又颁布了《民法通则》,这标志着我国民事立法在体系上已初步完善。而作为民法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版权法的制定颁布便成了当务之急。它不仅是建立完整的民法体系的需要,而且是鼓励创作、推动科技发展和文化繁荣、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  相似文献   

7.
在现代各国的民法与经济法的规则中 ,往往体现出截然不同的法观念 ,这些差异集中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公平观、利益观、自由观、效益观和秩序观。本土资源中的民法观念较为匮乏 ,但在现阶段正面临加强的契机 ;本土资源中的经济法观念较为充盈 ,并面临着更加深入的可能。面对民法观念与经济法观念的上述差异 ,立法上应注意在中国民法典制定过程中尽量做到“观念加压 ,内容减负”,而在制定相应的经济法规则时 ,则应尽量做到“观念减负 ,立法提速”  相似文献   

8.
我国《民法通则》未明确界定诉讼时效的适用范围,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于2002年公布的《民法(草案)》作出了新的规定。而文章认为无论是债权请求权,还是物权请求权和人身权上的请求权的诉讼时效适用问题,都应当区别对待。  相似文献   

9.
民法是私法的核心。民事立法承载着构建私法基本制度和张扬私法理念的使命。改革开放之后,从《婚姻法》、《继承法》、《民法通则》到《合同法》、《物权法》、《侵权责任法》等,基本实现了民事领域“有法可依”的法制目标,张扬了私法自治、私权保障等私法理念,标志着中国私法的进步。然而,历经60余年、四次民法起草,民法典“渐行渐远”,亦表明当代中国私法进程之艰难,中国私法仍在途中!  相似文献   

10.
《民法通则》第72条规定:“财产所有权的取得,不得违反法律规定。按照合同或者其他合法方式取得财产的,财产所有权从财产交付时起转移,……。”根据《民法通则》的这条规定,法院业大民法教程(下称民法教程)从民法理论上将财产所有权的取得方式分为原始取得和继受...  相似文献   

11.
法学教育与法治启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治并不仅仅是一种制度,也是一种信念和生活方式。因此,推行法治不仅要进行法律移植和制度完善,更重要的是要进行法治启蒙。但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我国法学教育的法治启蒙功能却未能有效发挥出来,制约了法治秩序的真正建立。为此,我们必须进行深度的法学教育改革,充分发挥法学教育的法治启蒙功能,推进法治国家的早日形成。  相似文献   

12.
知识产权法有促进竞争的一面,但与竞争又不可避免地存在内在冲突。竞争法对知识产权具有“抑”与“扬”的双重功效,既能有效地保护知识产权,又对知识产权领域中的不正当竞争行为加以规制。在协调知识产权法与竞争法的关系时,竞争法应对行使知识产权的正当行为予以豁免,对不正当行为予以约束。  相似文献   

13.
1978年,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拉开了改革开放的大幕;2008年,中国共产党十七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则标志着改革开放已经走过了30年的历程。这30年既是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发生质变的30年,也是社会主义法治从无到有、迈出了第一步的30年,而改革开放30年在经济、社会和政治等诸多层面所取得的进步,与中国经济法及经济法治的建设是相辅相成的。所谓"三十而立",于此历史性时刻,回顾中国经济法和经济法治的历程,其意义不言而喻。本刊特在2008年末期刊登中国当代经济法学家史际春教授的一篇访谈录,以纪念改革开放30年和中国经济法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习惯法与少数民族习惯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为人类最早出现、历史最为悠久的法,习惯法在包括少数民族地区在内的中国的广大区域具有重要影响。少数民族习惯法对中华法系内容的丰富、对中华法系成果的传播、中华法系精神的弘扬具有重要意义。研究中国少数民族习惯法,有助于拓宽法学研究领域、解决目前少数民族法制建设中面临的问题、正确对待现代化发展中的固有法文化。  相似文献   

15.
文章对我国科技法学界关于科技法在法律体系中定位问题的各种观点发表了小结性的意见.笔者原来认为,科技法是以开拓先进生产力,调整社会与自然关系为主旨的特殊部门法。经过持续的再思考,笔者认为,客观上一国的法律体系内部已“一分为二”地形成国内法系统与国际法系统;国际法系统中又形成了以调整国际政治、经济与民商关系为主旨的子系统和以调整人类与自然关系为主旨的子系统; 国内法系统中又形成社会关系法子系统和生产力及自然关系法子系统;科技法是生产力及自然关系法子系统中的主导部门或核心部门。  相似文献   

16.
垄断是现代社会中重要的经济问题之一,另一种重要的垄断--法律的垄断并未引起人们的重视.法律的垄断侧重于对法律的利用、控制和操纵;法律垄断集团包括立法者、执法者、司法者、律师,甚至包括法学家;法律的垄断的表现形式包括权力的垄断、沟通机制的垄断、话语权的垄断、社会形象的垄断等.  相似文献   

17.
经济法与行政法之界限--以土地管理法为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经济法与行政法之间的界限,很多文章都曾有论述,但都显得比较抽象.本文以土地管理法为例,从两法调整的社会活动领域、宗旨、所依据的科学原理、追求的法律实施的社会效果三个方面作了论述,更具体地指出了两法的区分界限及对法学研究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古典自然法学派从一开始就存在着将自然法认定为一种规律的倾向.我国现代学者亦有将自然法作为规律进行解释的思潮.自然法的本质就是规律.商法是市场交易规律的反映,符合规律的客观性、必然性和可重复性.自然法精神贯穿于商法之中.交易自然法指导着商法制定法.自然法的普遍性思想为商法世界的统一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9.
国际人道法的界定及其与战争法、武装冲突法的等同问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国际人道法是由协定和习惯构成,从海牙法和日内瓦法发展而来的,在国际性和非国际性武装冲突中限制作战手段和方法,保护已经或可能受武装冲突危害的人员及财产,以最大限度地满足武装冲突中人道要求的统一的国际法规则体系。从理论层面说,不加限制地把国际人道法与战争法,武装冲突法等同起来,多有不妥。国际人道法的内容包含于战争法、武装冲突法之中,只是战争法、武装冲突法的主体部分。只有把战争法、武装冲突法限定为指称作战行为规范的时候,才可以把它们等同起来,相互替代使用。  相似文献   

20.
作为生成并通行于乡土社会大众中有关法律的民间用语形态,谚语是一种以传授知识为目的的语言表达方式,它以比喻、概括的手法反映了人民群众的生活经验和真实感受。法谚作为民间谚语的一种,深嵌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与社会交往之中,揭示了很多关于法律的道理,体现着丰富而深刻的民间法思想。它不仅是乡民们对某些社会问题达成的规律性和普适性的共识,更是一种对后人进行指导和鞭策的行为法则。作为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和经验总结,法谚比较全面的反映了法律生活的范围,基本囊括了当时社会生活的主要领域和法律现象,体现着传统中国乡民的法律意识和诉讼心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