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2 毫秒
1.
主体认识能力成为长期以来认识论探讨的话题 ,本文立足于主体认识图式 ,对认识图式的历史进程、其与主体认识的关系和相互沟通问题进行了阐释。  相似文献   

2.
军事认识主体在敌我认识关系中又成为军事认识客体,既要想方设法认识对方,又要千方百计不让对方认识.军事认识主体在军事活动中又是军事实践主体,要求认识与实践相协调.军事认识主体受利害关系制约还是军事价值主体,需要科学标准与利益标准的统一.  相似文献   

3.
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微电子技术、信息科学技术的发展,使人类认识实现了信息化。本文从哲学认识论的角度,对认识信息化的基本特征做了初步探讨,其基本特征主要表现为:信息处理的计算机化,这是信息化认识的重要标志之一;信息传播的网络化,这是认识信息化的最主要表现;认识主体的高智能化,这是信息时代认识主体的一个重要特征;认识客体的数字化和虚拟化,这是信息时代认识客体的重要特征。  相似文献   

4.
论认识的同构性和进化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自然科学呈现的一个普遍特征是系统之间的对应同构。科学认识活动就是主体与客体以及理论表述形式之间的同构映射。正是这种同构映射 ,才使认识成为可能。进化是世界演变发展的普遍规律。人类认识的发展是人脑这一高耗散结构自组织变异与外在世界同构对应的过程 ,是人脑系统自主进化的过程 ,整个过程充满着能动性、创造性  相似文献   

5.
法律认识活动中 ,认识的主体和客体是辩证统一的关系。要了解法律的属性 ,就必须了解认识活动中主体所从事的法律认识活动的本质。法律的同一性并不仅仅是法律的一种特征 ,它还是法律认识活动中主体的一种特殊思维方式的结果。同一性的经验是认识活动的过程 ,认识活动中主体通过这些活动来改进法律 ,同时改变自身  相似文献   

6.
传统形而上学批判对近现代认识论研究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一是对传统形而上学的类主体和理性的批判,导致传统认知方法的变更。二是法兰克福学派和解构主义发动的对传统形而上学根基的批判,致使认识主客体关系的转变和认识结构主导地位的建立。传统形而上学批判在我国则推动了党的思想认识路线的重建,并且加深了对一系列重大现实问题的认识。  相似文献   

7.
人民主体性是党领导全国人民全面深化改革的基本主旨,贯穿在经济、政治、文化、生态、社会各个领域的改革之中。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进程中,要尊重人民的认识主体地位,积极向人民群众学习;要发挥人民的实践主体作用,依靠人民群众推动改革深入;确保人民的价值主体归宿,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实现人民的审美主体旨趣,不断促进人民群众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8.
教学是公务员教育培训的重要方面。主体认识图式学习理论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基础,系统地、科学地分析了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性问题,对公务员教育培训的教学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这主要表现在:它论证了知识客观性的绝对性和相对性,告诉我们教学既是一个知识传授的过程,也是一个帮助学生创新、创造、建构的过程;它提醒教学人员应充分了解学生的主体认识图式状态,使得教学真正做到对症下药;它还特别显明教育培训一定要与实践紧密联系,必要时要探索通过挂职锻炼等新型教学方式来增强实践性。  相似文献   

9.
根据主体与客体的一般规定性,党的统一战线的主体——中国共产党与统战工作中的客体——统一战线各方面成员,彼此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它们之间的关系包含:实践关系、认识关系与价值关系,只有全面地把握统一战线工作中主体与客体三个层面的关系及其统一,才能使统战工作成为真正自觉的、有意义的活动,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中,充分发挥统一战线的法宝作用。  相似文献   

10.
过去,我们只知道实践与认识的关系,认识主体与认识客体的关系,实际上,人们的认识活动是由认识主体、认识中介、认识客体所构成的,它们又形成互动关系。在中介系统中,既有物质形态中介(工具型、感官型、符号型),又有非物质形态中介(观念型、方法型、情感型),更有实践形态中介。在认识主体与认识客体之间加上认识中介,那认识活动就立体化了。  相似文献   

11.
人是有智慧、有认识能力的生命存在物.因此,人才能真正成为世界上具有创造能力的主体.人不仅能认识外在事物,同时也能认识主体自身.人为什么能认识外在事物而把握事物发展规律?人的认识本质及其能力的局限是什么?人的思维认识这朵"宇宙间最美的花朵"(恩格斯语)形成的内在机制及其奥秘是什么?"认识你自己",成为了自古以来不同时代的哲学家不断探求与追问的永恒主题.应该说,自哲学认识论产生以来,不同社会时代的哲人对人的认识本质、认识活动形式、认识活动过程与阶段等问题有过较系统而深入的研究,并取得丰硕成果.  相似文献   

12.
侦查主体与侦查客体关系问题是侦查学的基本问题。这一问题存在的依据在于:侦查主体与侦查客体关系问题贯穿侦查学发展过程的始终,标志着侦查学的研究对象和侦查学理论的特殊性质,表现着侦查学理论的特有认识方式和侦查活动一般规律的问题;侦查学的基本问题被侦查活动历史所证明;侦查主体与侦查客体利益矛盾和冲突是构成侦查学基本问题的根本原因;侦查主体与侦查客体关系问题的解决,决定侦查活动其他问题的解决。  相似文献   

13.
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关系始终是认识论领域中不可回避的话题,藏传佛教亦是如此。在其丰富的认识论领域内,分别对认识的主体和客体有着具体的介绍和阐述,就两者的关系而论,他们认为认识的客体不仅仅只是外器世界,还包括认识主体人的意识性东西。就认识主体与客体的关系而言,两者是统一而不可分割的。  相似文献   

14.
民事诉讼中的执行难越来越受到国家重视,为进一步完善此制度,实践中应特别注意对协助执行主体的认识和掌握,科学地分析和认识现阶段执行过程中的协助主体范围,对解决执行难的问题会有重要帮助和指导。  相似文献   

15.
在教学活动这个认识过程中,知识和技能是认识的客体,学生是认识的主体,要提高教学效果,就必须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当前课堂教学中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学生主体性受到压抑或过于张扬;学生间主体性发挥失衡;学生主体间交往活动缺失。可以通过师生关系平等化,学习方式自主化,教学评价多元化,教学手段多样化等方法来更好地促进课堂教学中学生主体性的发挥。  相似文献   

16.
教育整体改革主题思想的形成是一个理论与实践交互作用的探索过程。提炼主题思想、形成教育思想,是一个极具创造性的探索过程,其思路也是多样化的。“要完成从经验性层次到理论性层次的转化,需要发挥思维的能动性、创造性与构造性,需要认识主体的分析、抽象、概括、综合等认识能力的投入,需要运用一定的理性思维的工具和方法。”因此,对教育整体改革主题思想的提炼同样需要认识主体的创造性,需要一定的  相似文献   

17.
贯彻《中国共产党党员权利保障条例》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党员权利是党内民主的基本问题,对保障党员权利的认识需要与时俱进。贯彻《中国共产党党员权利保障条例》,需要在指导思想上超越传统的“组织本位”,确立起“党员主体”的观念;要从新的实际以及党员主体地位出发来认识党员应当享有的权利;要改变传统的重权利制订、轻保障机制建设的倾向。  相似文献   

18.
法的价值是法和法律制度的重要因素和特质,也是法学理论中的难点问题.法律实践和法学理论的许多同题都需要研究法的价值问题,而法的价值的研究方法制约着法的价值研究的深入.只有通过认识主体与客体之阃的关系,坚持主体需要的客观性、阶级性和社会性,采用从主体需要入手的方法,才能正确认识和诠释法的价值问题.  相似文献   

19.
从人类认识的产生出发,通过对现代科学基础理论的哲学分析,可以得知人类认知的可能性在于整个世界存在着系统与系统之间的同构映射关系,由此可以提出认识的同构性原理。而人类的认识机理则在于人脑这一高耗散结构自组织变异与外在世界同构对应的过程,即人脑系统自主进化的过程,整个过程是认识主体能动的创造。  相似文献   

20.
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法人参与经济犯罪活动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兼之我国刑法采用"单位"犯罪这个外延宽泛的概念,造成理论与实践对单位犯罪主体的认识和理解不统一.应当参考国外关于法人犯罪的立法经验,立足本国国情,研究我国刑法典已经确定的犯罪主体,明确单位犯罪的标准,确定单位犯罪主体的范围,排除机关作为单位犯罪的主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