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社会性别观念是指人们对两性社会性别定位的观点和看法.具体讲是人们对两性社会性别传统的定位和反传统的定位以及具有性别平等意识的定位等的观点和看法.社会性别观念大体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传统的社会性别观念;第二类是反传统的社会性别观念;第三类是具有平等意识的社会性别观念.从制度层面看,劳动领域存在的性别不平等状况与社会性别制度的作用分不开;从我国女性的社会性别观念看,当前我国女性的社会性别观念与我国就业总形势存在冲突和矛盾;从社会性别观念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看,社会性别观念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劳动力市场主体的影响,二是对劳动力市场客体的影响.要解决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需创造更好的文化与制度环境;建立和完善女性生育保障制度;加强就业服务和就业援助;促进家务劳动的社会化和双亲化;提倡自我就业、自主创业等.  相似文献   

2.
社会性别研究在国内外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性别研究作为一种学术研究,其进展状况既与其他国际学术思潮密不可分,又同各种社会运动息息相关.我们通过"交叉性"和"男性研究"两个相关学术概念,可以看到这个领域在国际上发展的深度和广度.社会性别研究在中国大陆也得到了可喜的发展,但是在社会性别概念被中国妇女研究界相当广泛地运用的同时,我们也看到,中国社会性别研究的理论发展深度尚有不足.社会性别研究者要努力发出自己的声音,使其走出学术的边缘境地,短兵相接地同男性中心文化交战,发挥社会性别批判性理论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30年以来,中国用以指导经济社会发展的理论或发展观,随着经济社会状况的变化也在发生着转变.在发展观的指导下,公共政策的价值取向也在发生着变化.以经济增长为导向的发展观,决定了公共政策"效率优先"的价值取向,这种价值取向对性别平等产生消极影响,是导致妇女在就业、社会保障和性别分工等方面处于弱势地位的原因之一;科学发展观的提出预示着中国发展观的转变,这种转变也决定了公共政策的价值取向由效率优先向更为注重公平的转向,这种转向为中国的性别平等事业带来机遇.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为了切实提高性别平等程度,还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提高妇女参与公共政策的程度,促进妇女问题向公共政策问题的转化,营造有利于性别平等的文化环境.  相似文献   

4.
构建性别平等社会保障制度 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保障以公平为基本原则,以保护人民的基本生活权利为底线,以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增进国民福利为目标.女性占人口的一半,女性社会保障权利能否依法得到实现关系到社会保障的公正性和有效性,也影响到社会公平正义的建设.妇女的保障权主要包括两块,一是工作期间,二是退休后的养老,中间涉及到一个关键点退休年龄.近年来,我国政府运用经济、法律等多种措施努力保障妇女的平等权利,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不可忽视的是,在社会保障领域,仍缺乏足够的社会性别视角,导致妇女社会保障权益的受损.因此,需要将性别平等理念纳入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发挥社会保障制度公正、平等地保障所有人权益的作用,推进男女协调发展与社会公平正义建设.  相似文献   

5.
妇女、环境和发展问题紧密相连.农业劳动力女性化趋向、妇女贫困化、妇女素质、以及妇女受教育状况均对环境有很大影响.要发挥妇女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应重视性别统计信息的收集,建立女性本土环境保护知识库,并加强对妇女的环境教育.  相似文献   

6.
我国妇女参政不成熟,因而国家对妇女参政实施了保护性政策.在社会转型时期,实施性别保护政策的背景,包括妇女自身的素质和不成熟的参政客观环境都在发生变化,保护性政策实行的主客观条件都在逐渐丧失,因而,逐步取消性别保护是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7.
平等、发展与和谐已成为现阶段我国妇女运动发展的主题。平等与发展互为条件,只有在平等与发展的基础上,才能实现性别间的和谐。在平等与发展基础上促进性别和谐的主要途径包括:将性别平等和谐的理念纳入立法和公共政策,逐步消除社会领域以及家庭领域中制度性的性别歧视壁垒;将性别平等和谐的理念纳入整个社会发展的规划,保证妇女在参与发展中实现性别的平等与妇女赋权;从构建平等和谐的先进性别文化入手,为实现性别和谐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8.
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之一是妇女获得了就业和发展的权利,与男性共同为社会发展创造财富。社会经济发展的目标是为了社会发展,也是实现人的发展,即男女两性共同的发展。在中国确立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初期,国家有责任建立性别平等的劳动力市场政策,以保障妇女的就业权利及全面发展的权利。  相似文献   

9.
运用社会性别理论审视我国婚姻家庭人身权的相关法律,发现存在看似对男女两性均公平正义的规定,实际上忽略了妇女在婚姻家庭中的人身权利,有必要在社会性别平等的理论框架下完善我国法律关于婚姻家庭人身权的条款,提出相应的建议,以期在婚姻家庭领域真正实现男女平等。  相似文献   

10.
上个世纪90年代台湾的妇女运动风起云涌,成为推动妇女议题从边缘走到中心的强大力量.现在妇女权益与两性平权已经成为台湾政治与文化的主流论述与政治立场.台湾社会性别主流化的一个突出表现是,在性别平等立法方面成果非常显著.10年时间内,台湾修法1部,立法6部,对妇女的各项合法权益给予了全方位的法律保障.在推动立法过程中,妇女团体从女性生命经验出发,展开了一系列的倡导行动,形成与立法机构的互动.妇女议题在政府层面的运作主要通过妇权会展开,这一机构具有政策权能机构的性质,其运作机制体现了性别主流化的精神实质.台湾的妇女组织和团体功能多样、形态各异,在性别主流化的过程中,不仅发挥了倡导的作用,也扮演了功能性的角色,表现得异常活跃和生动.  相似文献   

11.
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的社会性别理论是当代妇女运动发展和妇女理论研究的重要成果.1995年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有力地推动了性别理论在中国的传播,并使传统的妇女理论研究获得了新的视角.妇女学理论研究中的性别视角实际上是一种方法论,它直接影响到理论体系的科学性和前瞻性,对现实妇女问题研究和妇女政策的制定具有指导和统领作用;同时,对现实社会的女性群体,它更应是一种指向和愿景,具有方向指引、角色定位和意志激励的作用.因此,面对当前多元、多变的社会,我们只有用多棱的社会性别视角才能全面客观地认识、分析和把握我们所处时代的"社会"特征,才能保证性别视角的真实性.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主义的经典公平观提供了反思"性别公平"问题的科学方法论。只有在马克思主义公平观的视野下,妇女在家庭与公共双重领域所遭遇的一切不公平对待才能全面得到以"公平"为尺度的深刻反思。作为一种具体的、历史的公平,"性别公平"是一套从形式到内容、从载体到表现均会随着历史条件的客观发展而不断产生新标准与新内涵的观念和准则。它不仅当然表现为公共领域的两性政治平等,同时也必然表现为包括私人领域的更为广泛的两性社会平等。以在公共领域赋予并保障妇女各项平等权利的获得与行使为基础,解决"性别公平"问题的核心之点还应当涉及现代父权在家庭私人领域的基本建制,应当涉及这一基本建制如何被现代社会保留、巩固,抑或如何被瓦解、摧毁。  相似文献   

13.
根据社会性别理论,妇女与环境、发展问题是紧密相连的,女性由于特定的社会性别分工而具有特定的社会性别角色。我国妇女对环境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农业、贫困、人口、教育四个方面。要发挥妇女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应重视性别统计信息的收集,建立女性本土环境保护知识库,并加强对妇女的环境教育。  相似文献   

14.
在西方社会,继"妇女参与发展"、"妇女与发展"以后形成的关于妇女发展的理论与实践框架是社会性别与发展.它从以人为本、平等公正、具有社会性别视角的全面发展、短期目标与长远目标相结合的协调发展等多方面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将社会性别纳入发展主流必须从多方面进行思考与实践.  相似文献   

15.
技术与性别既是文化隐喻,又是基于物质生产和劳动分工的实践。因此,媒介与性别研究越关心技术之日新月异,就越应当将技术发展的历史性和建构性带回新技术“横空出世”的神话。对国内《新闻与传播研究》《国际新闻界》《新闻大学》《现代传播》和《妇女研究论丛》5种刊物,以及国外的Feminist Media Studies和Gender,Technology&Development两种刊物近五年共188篇涉及技术和性别的文献进行梳理,可以发现国内相关研究集中于性别气质和亲密关系劳动,国外相关研究集中于数字女性主义运动的自我赋权与风险。立足我国本土现实与既有理论资源,借鉴国外性别与技术研究中对网络性别暴力和性别公正的技术行动两个方面的研究,可以成为我国媒介研究进行性别与技术知识在地化生产的新方向。  相似文献   

16.
关于社会性别与公共政策问题研讨综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如何将公共政策与社会公平特别是性别平等联系起来 ,使公共政策更多关注社会公平与性别发展 ,真正体现江泽民总书记在95世妇会提出的男女平等是一项基本国策 ,成为中央党校妇女研究关注的前沿理论课题。前不久 ,中央党校妇女研究中心主办了“社会性别与公共政策”专题研讨会 ,就该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一、性别问题与教育政策教育政策成为整个研讨会从社会性别视角进行分析的第一个切入点。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副主任郑新蓉从社会转型的社会背景上深刻阐述了我国教育政策价值取向的变化以及对教育公正及教育中的性别公正的影响。她指出 ,教…  相似文献   

17.
当今,性别平等的议题已然引起越来越广泛的关注。性别平等意味着男性和女性在政治、经济、社会地位等诸多方面的平等。政治平等是性别平等重要的考察维度,妇女参政是时代的潮流,世界妇女广泛、深入地参与国内国际政治生活,必将对全球的和平与发展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目前,世界上促进妇女参政使用最广泛的机制是配额制。所谓的配额是指选举中为某一类或几类候选人设定的比例要求。例如,1994年比利时议会批准了配额法,并于同年10月第一次应用于省级和地方选举,1999年第一次应用于联邦议会选举。该法律规定,政党提供的候选人名单上,单一性别的比例不得超过一定限制,以便促进男女候选人的平衡分配。配额的最低比例为1:3,2002年法律又将最低比例提高到40%。该法律对于促使政党提出更多女性候选人产生积极影响。又如,1995年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通过的《北京行动纲要》要求,各国在立法机构和决策职位中实现女性至少占30%的目标。研究表明,30%是临界值,至少达到这一比例,女性才能在决策机构中形成力量,将相关利益和需求表达出来。近年来,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引入配额制,以切实提高女议员比例。本期选译的是两位比利时女议员所写的《比利时政党政治和选举中的性别问题》一文。这两位女议员多年来致力于推进性别平等的相关工作。这篇文章梳理了1994年比利时议会批准的配额法,阐释了佛兰德基督教民主党及其领导的妇女运动在选举前后运用新的法律架构提高性别意识和抬升女性候选人的方式,探究比利时的女性政治家如何寻获政治上的性别平等。文章得出的结论是,妇女在政党内部拥有重要影响的法律条件和积极姿态对获取性别平等而言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8.
立足建构具有性别意识的生态文化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可以探讨性别平等与生态文化建设的关系,以及妇女在生态文化建设中的重要地位。要推进社会性别纳入生态文化建设的主流,必须充分发挥妇女在生态文化建设中的主力军作用。  相似文献   

19.
2006年至2016年的妇女/性别研究以基地为依托,学科建制有序推进,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此前无固定专职人员、无经费、无场地的落后状况;妇女/性别学术研究日益精进,成果丰硕,开始影响、推进政府相关部门的决策;社会性别教育与培训、社会服务初见成效,其行政合法性、学术影响力、社会认可度逐步上升.但仍存在基地机构建制变动不居、经费来源少且不稳定、主攻方向不凸显等阻碍妇女/性别研究进一步发展的问题,亟需借鉴国内外的有益经验探讨突破这些发展瓶颈的策略,以推动妇女/性别学科深入发展.  相似文献   

20.
对我国妇女发展和性别平等现状进行科学的评估是认识我国妇女发展和性别平等现状从而也是进一步促进妇女发展和实现性别平等的前提和基础。在全国妇联妇女研究所对整个中国妇女发展和性别平等状况进行评估的基础上,运用其所建立的指标体系和相关数据,对辽宁省的妇女发展和实现性别平等状况进行分析,对推动辽宁省的性别平等事业的继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